精選河南作文匯總8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河南作文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河南作文 篇1
河南20xx年高考作文題目預測:崇尚閱讀,人生幸福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為鼓勵民眾更多閱讀,英國女星艾瑪·沃森在倫敦發起了一場“地鐵藏書”的活動。她把100本書隨機放在倫敦的地鐵上,很多人興致勃勃地投入到這次尋寶游戲,引起巨大轟動。而緊隨其后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地舉辦的類似的“丟書大作戰”活動,結果卻不盡如人意。舉辦方在地鐵、航班、順風車上“丟”下數萬本書,而真正撿起書認真閱讀的乘客寥寥無幾,“丟”下的書籍卻無人拿走,甚至由保潔人員收回,等待“失主”領取。
對這場遭遇尷尬的“丟書大作戰”活動,你有什么看法?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認識。
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河南作文 篇2
從100分退到98分,親吻變耳光;從55分升到61分,耳光變親吻——身邊不時聽到這“唧唧”“啪啪”的變奏,上演的是一出出教育的悲劇。
悲劇起因很簡單,教育者的眼光只盯著一個東西——分數。在很多家長和老師眼里,分數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指標,且只能升不能降。于是,學業原本優秀的孩子,也有厭學、萎靡乃至自殺的;學習基礎不太好的孩子,為了提升分數,往往不惜弄虛作假。試卷上的分數,本是檢驗階段學習的手段,有時卻成了扭曲學生心靈的枷鎖。
這凸顯的是教育者的心理浮躁,急功近利。如果都這樣的話,很多名人都成不了才。北宋著名散文家蘇洵,27歲才發憤讀書。近代歷史小說的鼻祖——英國大文豪沃爾特·司各特,小時曾是全校成績倒數第一的孩子。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3 歲時還不會說話,10 歲時才進入慕尼黑的一家小學讀書。讀書時成績壞透了,被人叫做“小笨蛋”……無數的事實說明,人的成長非常復雜,從先天到后天,從某一階段到整個成長過程,都千差萬別。如果簡單地只用一個模子去套,唐宋八大家里便少了蘇洵,歷史小說的出生不知會延捱到何時,相對論恐怕難有誕生之日。
不過,問題也不全在家長和老師,人才選拔機制的單一是禍首。多年來,高考很少顧及人的差異,一卷分數定升學,讓萬千學子擠在一根窄窄的獨木橋上拼殺,拼殺成功的前程錦繡,掉橋落水的,恐怕終身難有出頭之日。這樣一來,逼使著家長在教育視域上一再窄化。很多用人單位,僅以一紙文憑為依據錄人,看到“985”便舍棄“211”,很少考慮應聘者的實際能力。缺乏理性,盲目跟風等不良風氣,無形中強化著家長和老師對考試分數的偏重。
成長是個系統工程,考試成績只是其中的一點,這一點確實重要,但若因這一點導致教育方法的簡單化,那是教育的失敗。我們可以想像,不管是青少年時期的蘇洵,還是孩童時的司各特、愛因斯坦,一定曾讓他們的父母和老師憂傷煩惱,而這些可敬的家長、老師并沒止于憂傷煩惱,而是在保護人格自尊的前提下,盡量給他們營造寬嚴相濟的成長環境,并不斷使用巧妙方法點燃他們內心進步的火苗,讓他們一步步褪去懵懂和愚頑,最終成為人中之杰。這過程中,需要眼光、胸懷和智慧,滲透著愛心、細心和耐心,這些,是教育者實施有效教育的真正法寶。
創新社會的要求,為教育者提出了新課題,正在大力推行的教育改革必將引領著教育者改變觀念和做法。我相信,“唧唧”“啪啪”的簡單變奏定會消失,富有愛心的家長和老師定會譜出優美交響曲。
河南作文 篇3
我的家鄉在信陽,那里有個美麗神圣的地方——靈山。
羅山靈山寺位于河南省羅山縣城澀港以南45公里處。其地山勢奇偉,林木蔥茂,寺宇掩藏。千年古剎靈山寺傍依少華山,寺院始建于北魏,距今有1500余年歷史。是由唐明皇李隆基之女修建。
進了靈山的大門,繞過欄桿,就來到有名的蓮花池。蓮花池的池水非常清澈。這里一共有三個池,分別是“福”、“祿”、“壽”。蓮花池里遍布著石蓮花,想要從蓮花池上過去,必需從石蓮花上走過去,這叫“步步生蓮”。走石蓮花時一定要小心,不能太快。不然這么多的石蓮花間縫隙不定,一定會掉進水里。
走完蓮花池后,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蓮花噴泉。上面有一個巨大觀音手,拿著一個寶瓶。泉水從寶瓶里面涌出來,流到這個巨蓮花里。
繞過巨蓮花,坐上觀覽車一路參觀著沿途的山景上了山。下了車來到靈山的內院,這里有一口井,據說當年朱元璋為擺脫追兵曾躲藏于此井內才逃過一劫。打上來的井水清涼透徹,用來洗眼睛表示“明目”。繼續往前走,來到了四大天王殿。四大天王個個昂首挺胸,樣子非常神氣!一個手里拿著傘,一個手持琵琶,一個手持寶劍,一個手持赤龍。他們分別是多聞天王、持國天王、增長天王和廣目天王。四大天王組合起來便成了“風調雨順”。過了四大天王殿,來到千手觀音殿。千手觀音共有四十二只手臂,除去合掌的雙手外,其余的四十只手都持有法器,各有普濟眾生的用途。走過千手觀音殿來到一個蓮花小潭。只要投的硬幣可以落到中間的蓮花芯上,就代表“事事順“芯””。這里還有一棵美麗的古樹,始種于清朝雍正時期,有三百年的歷史。這棵紫薇樹歷盡百年風霜,依然是這么蒼勁、挺拔。
靈山還有許多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還有機會細細游賞。
河南作文 篇4
白馬寺是中國第一古剎。我的愿望就是去“第一”的地方,愿望總算實現了。
進了售票口,便是一個大池子。里面有許多大荷花、荷葉,有一串小臺階通往池中。荷花開得正艷,走上兩步,荷花便在身旁了。荷花又大又香,幾乎能給剛生下的小寶寶當被子了!
過了蓮花池,是正門了。正門古樸典雅,遠遠便能看到寺內生起裊裊佛煙。山門前有兩匹宋朝古石馬,一派溫文爾雅的勁頭。
進了寺內,古樹參天,格外安靜。可我這張愛問的小嘴又閑不住了,啟動了。“為什么叫白馬寺?”導游告訴我:“公園64年,漢明帝劉莊夜夢金人(佛),讓漢使到西域(就是現在的印度)去拜佛求佛法。67年時,白馬馱回佛經,因此叫白馬寺了”“哦,對了,白馬寺只是第一古剎嗎?”“不只是第一古剎,它的齊云塔是第一座古塔,齊云塔院是第一個比丘尼道場。最早來中華的印度僧居住于內,最早傳入的梵文佛經收藏于內!”呦,真多呢!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座不怎么起眼的小廟,雖然很小,在我眼里卻是最可愛。里面只有3尊像,是打坐像,可是純金外表,全然一新,佛像淡雅,全都是由絲、麻制成,每尊重量僅有3到5公斤,從元代至今700多年來未經修繕,仍然色彩如新,是國內罕見的稀世珍品,也是白馬寺的鎮寺之寶。所以我對他印象最深。我要把他記在心上!
旅游結束了,我要回家了。我對著白馬寺神情喊了聲:“我還會來的!”
河南作文 篇5
寒假期間,我們去了江西游玩。
應為我們是下午去發,所以那天去不了一個神秘的地方,只好去美食小巷逛逛,在那里,我們吃了最正宗的臭豆腐——“火宮殿臭豆腐”。不過我和媽媽可不喜歡這臭豆腐,不是怕臭,而是怕辣。我們還吃了農家“博圓”。
第二天我們一早就去了那神秘的地方,哦!原來神秘的地方是江西著名的浮橋。看了簡介,我才知道這是怎么浮的:原來下面有一個個小船頂住的!站在浮橋中間,江西的大半景色都收在眼前,清澈的湖水,甜潤的空氣,整齊的建筑物——忽然一道黑影劃破了我美好的遐想,我問爸爸:“爸爸,這是什么鳥?”爸爸說:“這是不是燕子?”,嬤嬤(奶奶)說:“有可能,現在已經回暖了。”媽媽說:“不,我視力好,這是蝙蝠!”仔細一看,還真是蝙蝠!爸爸叫我和他比拍蝙蝠,我欣然接受。比賽開始了,爸爸先拍,拍了一張清晰的,我拍一張,把蝙蝠拍成幻影忍者,我贏了!
愉快的江西之旅結束了!
河南作文 篇6
有這樣一幅漫畫:第一個孩子因考了100分而被獎勵一個吻,后來卻考了98分,被懲罰一巴掌;而另外一個孩子因考了55分而被懲罰一巴掌,后來考了61分,被獎勵一個吻。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分數難道就真的重要到要家長以巴掌來懲罰,以親吻來獎勵?
按常理,第一個孩子已經很優秀了,即使有小小的退步,也是大多孩子學習的`榜樣。第二個孩子雖基礎薄弱,但在慢慢進步,也該值得肯定。兩個孩子的這些整體的或局部的優點,豈能由巴掌來懲罰?
漫畫里的兩位家長,真的應該引起我們反思。
第一位家長的獎勵是多余的,懲罰是錯誤的。因為他只看到孩子的退步,而看不到孩子的優秀。可見,家長機械的獎懲勢必傷害孩子的心靈。
第二位家長稍微有可取之處。孩子成績不及格,家長的焦慮是可以理解的,此時很多家長可能會和漫畫里的家長一樣懲罰孩子。姑且不論這位家長懲罰的一巴掌是否有效,單就他因孩子微小的進步而獎勵的做法,還是值得家長們學習的。我們的孩子也有自尊,都希望得到來自家長和老師多方面的肯定和鼓勵。恰當的獎勵,是孩子成長路上的陽光雨露,可以使孩子更健康、更快樂!
錯誤的獎懲,對孩子百害而無一益。被稱為“神童”的魏永康曾是他母親曾學梅的驕傲。魏永康兩歲掌握1000多個漢字,4歲基本學完了初中階段的課程,8歲進入縣屬重點中學讀書,13歲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學物理系,17歲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曾學梅對兒子的獎勵不僅是親吻,還有更多的大包大攬。這樣的獎勵直接導致“神童”魏永康自理能力的缺失。“神童”20歲時,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知識結構不適應中科院的研究模式被退學,連碩士學位都沒拿到。曾學梅失望之下,指著中科院的大樓讓兒子跳樓,并說“這么好的條件不爭氣,你去死!”這又該是多么重的一巴掌懲罰啊!這一巴掌嚴重傷害了作為兒子的魏永康的感情,導致母子隔閡好多年!母親曾學梅對兒子這樣錯誤的獎和懲,多令人痛心啊!
古有“傷仲永”,因父親的一味獎勵,泯然于眾人;今有“神童”魏永康,因母親的獎懲失當,而寂寂無聞。
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個人是不主張對孩子的成績進行獎和懲的。因為,比獎勵和懲罰更有效的做法,應該是讓孩子認識到學習、生活都要盡心盡力的道理,對孩子進行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引導。比孩子分數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勤勉努力、善良正直和健康快樂等美好品質。
因此,如此獎和懲,可休矣!
河南作文 篇7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我們這兒就有一個風味小吃——燴面。
每當我路過燴面店的時候,都會聞到一股濃濃的羊肉湯味,讓我忍不住停下腳步,進飯店點一份燴面。
沒過多長時間,燴面就被端上來了。乳白的湯,淡紅的枸杞,褐色的羊肉,綠色的海帶,晶瑩的粉絲,黑色的木耳,黃色的黃花菜,上面漂著幾滴金黃的油,真讓人垂涎三尺。在吃面之前,服務員會端上一盤小菜,里面有香菜和糖蒜。喜歡香菜的可以把它放到燴面里。
吃面的時候,我喜歡先喝兩口濃湯,再吃面。因為“先喝湯,面更香”哦!我認為吃面也是有講究的,把筋道的燴面和海帶,粉絲用筷子一起夾著送到嘴里,這樣才會更有味道,羊肉放到最后吃,因為吸收了調料和羊湯的肉會格外鮮美。一些飯量小的人,可能剛吃到一半就吃不下去了,這時候糖蒜該出場了,吃一些糖蒜可以開胃,頓時讓你飯量大增。
做羊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把羊骨頭的味道熬出來,但又不能把骨膠熬出來。如果把骨膠熬出來的話,整個羊湯的味道就會變得。
我愛那美味的燴面。因為我是土生土長的鄭州人。
河南作文 篇8
漫畫中,一個孩子考了100分,臉上賞了一個吻;另一個孩子考了55分,臉上罰了一個掌印。而當第一個孩子只考了98分之后,便由吻變掌;第二個孩子考上61分,由掌變吻。這一簡單粗暴的賞罰舉動的背后,或許正是我們長久以來唯分論英雄的人才培育制度的體現。可嘆,教育之殤!
唯分賞罰,反映出社會中急功近利教育思想正深入人心,毒害著許多跟風的家長們。此風不止,將直接影響每個孩子的教育成長。第一個基礎稍好的孩子由100分變為98分,其中原因是什么?是考試難度大了,還是孩子考試時身體不舒服,抑或是上課時不專心所致?第二個基礎薄弱的孩子由55分考到61分,是正常發揮,還是方法上的改進,抑或只是猜測蒙對?家長們不由分說,直接玩變臉---晴轉過云或多云轉晴,孩子呢?或愁眉苦臉或盲目高興。而家長們就做了孩子人生舞臺上的幕后導演,簡單粗暴地左右了他們的人生。急功近利,不明就里的賞罰,帶來的后果必然是造就了一批同樣不明就里的家長和孩子!
唯分賞罰論英雄,也許是我們整個教育界都應該警惕反省的。一個巴掌拍不響,家庭、學校、社會、國家,如果都只停留在一個維度上思考實踐教育的真諦,那將是教育的一場災難。教育之殤,源于單一單薄的教育評價體制。兩個孩子的綜合素質的高低評價,除了分數這一個結果,還應該與其學習過程的表現,與同學協作的情況,表達交際能力的強弱,特長的發揮等因素結合起來,才能給學生正確而全面的吻與掌,否則教育將走向死胡同,會逼瘋多少個范進,庸常多少個方仲永,埋沒多少個韓寒、馬云、錢鐘書?而那些虎媽狼爸們,巴掌下又教訓毀滅了多少優秀有潛力的孩子們?可嘆,教育之殤!猜想,這幅漫畫給小學生們目睹,怕也會會心一笑,更何況歷經了大大小小考試的我們。不管學生或是各行各業的人士,都能深切體味這分數背后給自己一生帶來的影響。它猶如當頭棒喝,敲醒了陶醉于唯分是舉的家長們、老師們、教育專家們?圖中兩個小孩的人生不是簡單的98和61能決定的。我們能給予孩子更好的,或許只是更寬松包容的教育環境,更多維深厚的文化熏陶,更理性明晰的人生規劃,更正確適當的一個吻和一個關鍵犯錯時候的掌印。明晰賞罰,不唯分論英雄,教育之殤才有可能變為教育之幸!
遙想千年前大教育家孔子面對個性化的學生,給予的評價各不相同,有默許的吾與點也,有大贊的賢哉,回也,也有委婉否定的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沒有簡單粗暴,只有循循善誘。想要我們的教育不再停留于分數的表面,便要明白愛因斯坦那句教育箴言的真諦:學校的目標始終應該是:青年人在離開學校時,是作為一個和諧的人,而不是作為一個專家。圖畫小兒賞與罰,應由社會明眼察。不囿分數殤教育,喜怒哀樂皆人生。希望一幅輕松幽默的漫畫,能敲醒更多沉醉不知歸路的大家,還教育一個包容博大的天地,給孩子一個快樂完滿的明天!
【精選河南作文匯總8篇】相關文章:
精選河南家鄉的作文匯總8篇05-18
精選河南家鄉的作文匯總六篇05-12
【精選】河南家鄉的作文匯總7篇05-10
精選河南家鄉的作文匯總九篇05-09
精選河南家鄉的作文匯總五篇05-08
精選河南家鄉的作文匯總八篇05-08
精選河南家鄉的作文匯總9篇05-06
【精選】河南家鄉的作文匯總五篇05-03
【精選】河南家鄉的作文匯總八篇05-03
【精選】河南家鄉的作文匯總6篇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