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寫合作的作文合集7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寫合作的作文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寫合作的作文 篇1
在茫茫人海之中,形形色色的事常常困擾著我們,于是便有了“人緣”“人際關系”等常用名詞,人與人之間友好的合作關系,使我們漸漸接近成功。
俗話說:“獨木不成林”,當狂風襲來之時,一棵樹很容易被折斷,而一片森林卻可以抵擋住狂風的虎嘯猿鳴。一棵樹的茂盛與否,取決于陽光與水土的滋養;而一片森林的形成,便取決于幾十棵樹共同努力的結果,它們被人保護,受人愛戴。
植物之間的合作既是如此,動物之間的也不例外。
體形渺小的螞蟻們通過成群結隊的合作意識在大自然里生存,它們以幾只工蟻來搬大它們幾倍的食物。當洪水來臨時,幾百只工蟻將蟻后團團圍住,若一只工蟻被水沖走了,其它工蟻會義無反顧地堵住那個“缺口”。身為候鳥的大雁每年都在南北兩方來回穿梭,它們一會兒排成“人”字形,一會兒排成“一”字形,它們的隊伍就好似一支軍隊,褐色皮毛就是它們的服裝,打頭的大雁飛累了,就會有其它的大雁替換它,它們成群結隊地飛向新世界。
一支筷子很容易折斷,而一舉折斷十幾支筷子卻很難,這便是團結合作的力量。我們應學會合作,“團結就是力量”決不為無中生有之談。
網絡歌星鳳凰傳奇組合紅遍中國,由一男一女完全相反的音調聲色,完成了一部又一部動聽的作品。男聲低調清新,女聲高亢激昂,正是這種相輔相成的組合,以及和諧低調的合作精神,讓他們成為了中國歌壇的一顆璀璨的明星。這樣的組合在國內國外都不在少數,他們靠對彼此的信任,都獲得了或多或少的業績,這難道不是團隊的力量嗎?
合作需要彼此信任,彼此配合,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短處,中心一致,互相鼓勵,從而走向成功。精誠合作可以達到事半功倍,但如果自私自利,那合作必定會失敗,夢想也一定會坍塌,例如在戰國后期,秦國勢力強大,它采用了連橫的戰略,遠交近攻,而其他六國因自身私利而不肯聯合,最終“秦王掃六合”。“一箭易折,五箭難催”正是這個道理。
“人心齊,泰山移”“眾人拾柴火焰高”。身為二十一世界新青年的我們,不但要努力增加個人智慧,還要認識到團結合作的力量,只有這樣,我們的夢想才更容易實現!
寫合作的作文 篇2
從五年級開始,我們就開始實行小組合作。小組合作有許多好處,比如遇到難題時就可以討論,6個人的智慧肯定比一個人要強。而且小組合作還方便老師管理,老師與我們約法三章,定了許多條例,定了加分減分至,到學期末評三好時,加多少分就加多少票,相反,減多少分就減多少票。不過老師的這套管理方法使我很憂愁,因為我們組有兩大巨頭,一個是愛惹是生非的巨頭,另一個是調皮搗蛋的巨頭。可以說二者得一,便可以和三好說拜拜了,可我非常“幸運”,就像當年劉備得臥龍鳳雛一樣,那兩大巨頭全都到我這組來了。
這愛惹是生非的巨頭長得小巧精悍,卻爭強好斗。記得有一次,我們班的成章不知是語言冒犯了他還是和他發生了爭吵,這個巨頭便和成章打了起來,在他們打的時候,有同學便來報告有人打架了,安全委員殷方杰趕了過去,剛好我對這樣的八卦新聞很感興趣,便也趕了過去,到了事發地點一看,是我們組的二號巨頭,都說沖動是魔鬼,可現在這位巨頭的樣子簡直與魔鬼一樣。眼睛瞪得溜圓,嘴巴張的老大,呼吸短而急促,雙手緊緊握成拳頭,那架勢好像要把成章吃掉一樣。這時,二號巨頭又對成章發動猛攻了,我見了趕緊沖上去抱住二號巨頭的手,阻止他的進攻。可他好像已經被沖動魔鬼完全控制了,扭動著身體,使出了全身的力氣掙脫了我的制服,向成章沖了過去。我看實在制服不了他,便再次沖過去直接把他放倒,然后用肘部抵住他的下巴,他這才老實了。
我們組的頭號巨頭非常調皮,經常被老師批評,也經常被扣分。我本來想把他們踢走,但想了想,覺得我們不應該踢他們,反而應該幫助他們改正惡習。
寫合作的作文 篇3
美國商屆有句名言:“如果你不能戰勝對手,就加入到他們中間去。”現代競爭,不再“你死我活”,而是更高層次的競爭與合作,現代企業追求的不再是“單贏”,而是“雙贏”和“多贏”,我們生命的林子需要合作。
合作從我們的祖先遠古人類就開始了,遠古人類只有通過合作才能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可見是合作使得人類文明綿延不絕。20xx年6月28日,舉世矚關于寫合作的作文400字 目的“鳥巢”工程落成典禮儀式在北京舉行,面對記者的采訪,“鳥巢”總工程師李久林說:功勞不是我一個人的,是千千萬萬工作者共同的功勞,沒有我們的合作,“鳥巢”是不會建成的。”李久林的話告訴我們:合作是成功的寶典。
三國時期,孫權與劉備在赤壁之戰中,雙方合作打敗了擁有百萬大軍的曹操。合作的力量是多么強大!俗話說:“千人齊心,則得千人力,萬人異心,則無一人之用”,如果大家只顧自己,不過他人,最后蒙受損失的還是自己,“唇亡齒寒”的故事難道不是歷史的前車之鑒嗎?縱觀古今,凡是在事業上成功的人士不都是善于合作的典范嗎?
“四海之內皆兄弟”是相傳已久的古訓,“互相關心,互相合作”更成為時代的風范。合作意味著雙贏,合作可以賦予我們力量,想要成就一番大事業,必須靠大家的共同努力。
寫合作的作文 篇4
人生中,一個人若想有所發展,他就離不開眾人對他的幫助與支持,離不開相互溝通,團結就是力量。在這個大千世界里上演的一段又一段故事,無不說明合作的力量是無法估量的。
曾記否,秦滅六國就是利用六國的不團結、不合作的這個弱點逐一攻破的。故蘇洵在《六國論》中總結道:“滅六國者六國也,而非秦也。”若是六國能團結起來抗秦,六國之亡或許就能免矣。秦始皇用其遠交近攻之策,而六國君主只顧自己的利益,卻沒想到正中秦人心懷,這六國滅亡的事實就深刻地揭示了“團結就是力量”這一亙古不變的真理。由此可見合作是多么重要呀!
還記得那個黑色的“5·12汶川大地震”嗎?中華大地上發出了陣陣的撕裂聲,國人悲痛萬分。但地震可以摧毀我們的家園,它震不動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幫助、團結關愛的合作之情。
我們看到了一個更加美麗的山河圖,縱然山河破碎,縱然困難重重,但人們手拉手,心連心,筑成了一座堅強不摧的長城。我們也看到了武警戰士們義無反顧沖向廢墟的身影,看到了白衣天使悉心照料著受傷的群眾,看到了心理老師耐心地為孤子們講述著夢想的偉大,看到了用愛編織成的一件件物品運向災區……在這場災難中,我們看到了更加頑強的中國。
三個臭皮匠抵上一個諸葛亮。偉業積累在一個個看似渺小的個體上,是一個個平凡的付出,卻造成了偉大的傳奇。愛迪生因發明電燈而流芳于世,但他的發明離不開全身沾滿土灰的工人,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也離不開那些為新中國事業頑強奮斗的人。
而我們,從現在起更應該明白合作的重要,前面的路或許布滿荊棘,你走過去需要的不僅是個人的智慧,還需要眾人的幫助。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你有信心向前嗎?
邁入新時代雄心勃勃的你,別忘了合作的力量,合作會讓你充滿活力與信心。
寫合作的作文 篇5
今天體育大課間,我們班做了一個名叫“千千結”的小游戲。這個游戲十幾個人先圍在一起圍成個圈,所有人手拉手,記住左右手的人,然后到處跑,換位子,當說“停”時,在左右手和之前的人拉在一起,被當作“結”,然后可以用“鉆”、“跳”、“跨”等動作解開“結”,當解開“結”時就勝利了。雖說表面看起來這個游戲十分簡單,但其實這個小小的游戲蘊含了許多大道理,而最主要的還是團結合作。
團結這個詞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但實際做起來的話卻并不那么簡單,有人說“我能、我能!”但誰又能保證不與同學有磕磕碰碰?答案是否定的,千千結這個游戲考驗的是合作能力,團結和合作能力十分重要,就好比戰場上打仗時,戰士與戰士的相互配合,如果戰士單獨行動,不聽指揮,那么后果有可能就是單獨行動的人被X干掉、俘虜,被敵人從那里作為突破點,或是全盤皆輸!一根樹枝輕易就被折斷了,而一捆就不會!曾經有一個故事(語文書上的):有一位教育家,他四處走訪,只為做一個實驗,那就是:在一個小口瓶里,放上7個穿線的彩球,請每位學生各拉一根線,聽到哨聲快速將彩球取出。哨聲響了,7個孩子一個接一個一次從瓶里取出了自己的彩球,總共才用了3秒!
再說說合作的力量。記得有一次,我們下課做游戲,玩“老鼠偷油”,一只貓在門口守著,抓到了哪只“貪吃”的老鼠,那老鼠就會成為新一代的老貓。老鼠們在窩里只能呆上1分鐘,因為要出去“偷油”吃,我和張琪、謝東辰、楊政商量了一下,派“一只老鼠”去引開老貓的注意力,其他的“老鼠們”趁機偷油,再回到老窩時,大家都偷了油,由于在外面呆著無限時間,所以當下一只老鼠引開老貓的注意的時候,原先呆在外面的“老鼠”再偷油安全回到“老鼠窩”,由此反復下去,老貓就會一直抓不到老鼠,當老貓反應過來,不上當時,再集體沖出去,給他個“出其不意”,摸不到我們的出門線路和思想。
團結合作是很重要的,大家要學會互相體諒,理解,合作喲!
寫合作的作文 篇6
合作,是人類生存的一種途徑,常言道:“眾人拾柴火焰高。”足以可見合作的重要性。合作、團結所凝成的巨大力量使人類在地球上站立得越來越穩。所以,做一個善于合作的人。
什么是合作?合作,是人與人,群體與群體之間為達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方式。達爾文說過:“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所以大自然中很多動物為了生存而互相合作。鱷魚與燕子鳥合作,燕子鳥總會幫鱷魚清理牙齒,兩種截然不同的動物為了共同的目地——生存,而互相合作以不為大自然淘汰,生存至今,只是困為本能的欲望,小小的動物便有了合作意識,互相配合,化敵為友,那么又何況是人類!
然而,人類本可為一種獨立生存的動物,又為何要合作?合作,可以促進國家的和睦。人類雖可作為獨體生存,但必須有內心的信仰,如若沒有信仰,則人便成為行尸走肉。國家則可成為人的信仰。趙國的武將、文臣,廉頗、藺相如原本不合,但藺相如處處忍讓,令廉頗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于是有了廉頗的“負荊請罪”,兩人相互扶持,重歸于好,一時“將相合”傳為佳話。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自尊,但也許有時將其放低一些,與他人合作,可以互相增進默契,以群體之力推動社會的繁榮的發展之力會更強大,人與人失去平衡的競爭往往會對自己,他人、甚至國家造成巨大影響,此時合作用往往會成為潤滑劑,緩解人與人的關系,使國家煥發出巨大的生機。
也許鳥兒有了天空,也需要飛翔的羽翼。然人與人之間應如何合作呢?首先,做一個善于合作的人,需擁有合理的規劃。目標是黑暗中的導明燈,在混亂時只有統一方向,才能使這股巨大的力量找到渲泄的出口,像三個和尚常因為個人的懶惰,而誰也不愿打水,故有“三個和尚沒水喝”的說法。其則不然,在合作的過程中,只有擁有統一的目標,合理而明確的規劃,才能找到人與事之間的動力,從而達到共同的目的。倘若人與人之間失去規則,做事沒有主動性,也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因為“人心齊,泰山移”可見移泰山的先決條件是人心齊,所以從中可見人心統一,目標統一從而制定出的計劃一致于合作的重要性。
其次,做一個善于合作的人,更需為他人的決心,為人做事,與人做事中,需摒除個人的雜念,用全力去做一件事,才能擁有合作的力量。一個人死后,先后去天堂、地獄,發現吃飯時每個人手臂上綁一只二尺長的勺子,地獄中的人無法用餐而愁眉苦臉,可天堂的人互相喂食而其樂融融,天堂、地獄相同的條件,只因為人們所擁有的心不同,天堂的人有為他人的善念,但地獄之中只有為自己的獨欲,在生存與合作中有一顆為他人的善心才能更好地幫助他人,使合作更融融洽,使力量更加飽滿。
但是,做一個善于合作的人,不僅要合作,合作的同時還需要競爭。在跳棋中:一味的合作迎來的只有失敗,但一味的競爭不合作也只有失敗,所以需一張一弛,張弛有度,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
朋友,學做一個善于合作的人,永遠記住,一塊磚頭砌不成墻,一根木頭砌不成房。合作成團體的力量是巨大的。人與人之間的合作使社會更加美滿、和諧。
從今天起,做一個善于合作的人。
寫合作的作文 篇7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本次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愛護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新課程實驗中,我們圍繞“在怎樣的知識層面組織學生合作學習”,“如何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興趣”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討。下面以筆者最執教了一節研討課《公輸》為例談談體會。
情景一:會讀的同學最“香”
《公輸》的教學過程進入到“朗讀加深體味”階段。由于本文是一篇已對話為主的文言文,老師指導學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其中有一句公輸盤的對話“吾義固不殺人”學生斷句老犯錯誤,讀成“吾義固/不殺人”。情急之下,老師只好邊讀邊用體勢語示范:“吾義”──一個手拍自胸的動作,“固不殺人”──一個表示否定的擺手動作,終于糾正過來了。但同時產生了另一個效應,讀其他對話也都輔以動作──大家都想模仿古裝戲中的古人動作,這表演讀還真能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看著眾多急于表現自己而又沒有機會的面孔,我靈機一動:自由組合成三人或四人小組練習,公輸盤、楚王各一人,墨子對話多,可分兩人扮,然后全班比賽看哪個小組讀得好。這一下,整個教室沸騰了。首先是尋合作伙伴,那些平時朗讀水平較好的同學成寶貝了,幾個小組爭搶。“搶人”風波讓人忍俊不禁。接下來的表演讀競賽將整個教學活動推向高潮,那富有個性化的動作一個比一個新鮮、有趣。
華東師范大學葉瀾教授在談到學習的自主性時說;“沒有學生的主動性,教育就有可能蛻變為‘訓獸式’的活動。”在這“表演讀”的過程中,學生因一體勢與而觸發興趣,強烈地要求表現自己的創造力,積極主動地與教材、與他人展開對話。對“會讀”者產生羨慕了,對“讀”感興趣了,“讀”的能力的提高也就功到自然成了。”
情景二:會寫的同學最“忙”
為了讓同學們盡快背誦《公輸》,我決定趁熱打鐵,在活動課時提議同學們甩掉課本進行表演讀──表演“背”了。這一提議得到大部分同學的積極響應。一位同學勉強表演完后,頗有點遺憾的說:“老師,如果用現代語表演,我能演得更好!”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一個火花在我腦際一閃:為什么不讓學生改編成課本劇呢?很自然,一個提議──自成小組。編課本劇、演課本劇──得到積極響應。馬上,教室里開了鍋,那平時周記評講中的皎皎者,同學們心目中的“文學家”成了“寵物”。瞧,那一小組有兩個頂尖“筆桿字”,硬是被旁邊一組拆開了要了一個去。而此時,“筆手”也是最忙的一次寫作。剛寫完一句楚王的臺詞,旁邊準備扮楚王的同學不同意:“如果是我演應該這樣說……”,還有爭論是“三幕劇”還是“獨幕劇”,道具的設計、動作的提示語等,吵得不可開交。爭論是激烈的,語言,是發自內心的。
學生的一句感嘆,將語文學習活動推向一個新的階段,一個更高的層次。姑且不論這一環節中,老師在無準備的情況下對有關劇本知識的指導是否到位,那幾位所謂的“筆手”的文字表達是否成功,僅就學生滿懷信心地參與了這一點,就說明成功了。在這一綜合性知識要求極廣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培養和發展了學生的溝通能力,既要學會傾聽別人的話語,又要表達自己的觀點;培養和發展了學生的協作能力,分工合作,根據劇情分扮角色,建立伙伴關系,積極參與討論,主動提出意見、交換意見,應對得體,容納不同的意見等。這些,是在以往的所謂“常規”課堂的教學中是無法完成的。
情景三:會演的同學最“棒”
利用花朝節的慶祝活動(本地習俗,非常隆重的民間活動)之機,我們進行了課本劇表演賽。精彩的表演贏了同學們真誠的喝彩。特別是“表演藝術家”劉小鵬的表演讓大家尤為佩服。那“長跪”,“再拜”演得有板有眼,頗具需雅之氣。人物形象,生動傳神。而總結活動中。“最佳搭檔”石順,何承陽兩同學的經驗介紹可以說是既簡單又深刻。“我教他把臺詞說好,他教我把動作演好,所以就演好了……”
“學”大于“教”,學生的選擇就是教師努力的方向。“演戲”是件不簡單的事,特別是演古代戲。而學生卻演得有滋有味,有板有眼,其主要原因是這是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的活動。活動結束了,我在教學隨筆中課情地寫道:“同學們這樣充滿激情地參加了。真誠地合作了,怎么會不成功呢!
縱觀整個《公輸》教學實踐活動,有以下啟示:
1、興趣在合作中提高,能力在合作中成長:
蘇霍姆林斯說過:“孩子的素質和天資只有當他們每天都有時間從事自己喜歡的勞動時才能得到發揮。”新課程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積極互動,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情感態度、培養能力的關系,也是在強調“喜歡”“興趣”的作用。《公輸》教學活動中,教師幾次都較好地抓住了“一閃即逝”的機會,洞察到學生的興趣,適時點拔,推波助瀾,掀起了學生的精神潮涌。而這一連串的活動的根本動力,在于對“合作”環節的藝術把握;學生的思想火花因合作而產生,綜合實踐活動又因合作而展開,因合作而發展。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強合作,加深體會,語文素養得到綜合提高。
2、資源在學生中發現,自主在活動中升華:
學生也是教育資源,而且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學生的認識基礎、情感體驗,都是重要資源,極為珍貴。從一定意義上講,離開學生資源教育教學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公輸》教學實踐活動中,學生要求表演讀的心愿,要求用現代漢語表演的感嘆,正是把教學活動推向深入的因素。而學生在合作活動中互相爭論、互相幫助、取長補短的過程,又正是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的過程。這時,老師的角色不僅僅是“傳道,授業,解惑”者而是“媒人”,是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材聯系的橋梁。對學生的“天真”的想法,“幼稚”的舉止,老師所能做到的最重要的就是不去傷害他們,并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去,這才是學生的完全意義上的“自立”。《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應盡可能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不同學生而需求。”充分利用好學生這一富有朝氣的資源是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的重要保證。
合作,意味著一種開放的心態,進取的意識、成長的渴望。合作學習是一項人際互動過程,是基于學生需要展開的。教師最需要的即是發現這種需要,點燃希望之火,并用合作的方法,使之向更高的需要發展。
【寫合作的作文】相關文章:
寫合作的作文02-02
寫合作作文02-23
有關寫合作作文08-18
寫合作的高二作文04-08
寫合作才能雙贏作文01-03
寫以合作為話題的作文08-25
有關寫合作的力量作文08-24
有關寫競爭與合作作文08-19
關于寫競爭與合作作文08-05
關于寫合作與競爭的作文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