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黃山作文(通用9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黃山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黃山作文1
(一)黃山之霧
隨著車子的晃動,我抬頭仰望著黃山的風光。茫茫云海,縈繞山間,為黃山披上了一件神秘的銀紗。
行進到一大半,一股“仙氣”從天而降,頓時,四周云霧繚繞,四周白茫茫的一片,云霧迷了眼。些許調皮的云霧使出“水小彈”,這些水珠黏在舌尖上,濕潤潤,涼絲絲。我情不自禁地縮回舌頭,一股清香彌漫心田,別有一番“美味”。在霧氣中行走,常使人有飄飄欲仙之感,雪白的霧氣撲面而來,像是要把面部麻醉,我的觸覺仿佛在這一瞬間失去了,說不出的享受和快樂。
。ǘS山之石
我像一只跟屁蟲一樣緊緊跟在彭露姐姐身后,不一會兒就來到了“怪石陣”。
遠處的山峰上屹立著四塊不起眼的石頭。經過導游的解說,原來這就是鼎鼎大名的“西天取經”西游記。最左邊的石頭纖細挺拔,孫悟空的影像映入我的腦海之中。第二塊石頭胖墩墩,圓嘟嘟的,儼然將軍肚的模樣,這自然而然就是豬八戒了。第三位高大無比,下方略寬,唐僧騎著白馬行走在懸崖峭壁。最后一位個兒高,沙僧當之無愧。
繼續向縱深行進,周邊一座座山峰各式各樣,五花八門。我仔細觀察,發現其中有一座高峰整體就是一個公雞腦袋。半圓的雞冠,兩只眼睛突出而又溜圓,尖尖的下巴下托著一把胡須。這公雞一直在這兒,想必來這游玩的游客它都了如指掌了。這時,導游旗桿一揮,這時我才發現在公雞旁邊還趴著一只巨型烏龜!簡直就是鬼斧神工!這只烏龜的肉體和一般的烏龜一模一樣,但是龜殼翹得老高,就好像自己龜兔賽跑贏得了冠軍而得意洋洋造成的。
千奇百怪的石頭在黃山星羅棋布。瞧,那邊鴛鴦戲水,正玩得歡;看,這邊鯉魚跳龍門神采飛揚……
(三)黃山之松
黃山的松樹也毫不遜色,棵棵青翠挺拔,就像一名名衛兵。迎客松的弟弟探海松是我的最愛,它的枝葉翠綠,好像不小心觸碰一下就會流淌出清澈的汁液。探海松的枝條舒展,還向著懸崖拋出一根枝條,就好像在向云海招手,一棵多么具有“探險精神”的松樹!探海松那生機勃勃的身軀成為懸崖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龍爪松也擁有它的一席之地。那霸氣的身軀,那挺拔高昂的枝干向四面八方均勻伸展,好一副威風凜凜的巨人將軍的樣子!更使它有勇者氣息的是那裸露在外邊的樹根,張牙舞爪,給人一副堅忍不拔的感覺,怪不得叫龍爪松。
迎客松舉世聞名,它的樹干粗糙,粗壯如成年人的腰,頭頂綠色郁郁蔥蔥的大帽子。還額外熱情地伸出“手”向游客們招呼,不少人都經不住它的熱情,聚集在它的身旁。我也不甘示弱地和迎客松合了影。
黃山既有云海的陪伴,又有怪石的守衛,還有松樹的點綴,怪不得人人掛在口邊的都是“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我終于目睹了一番這如畫的風景了!
關于黃山作文2
八月十九日下午二點半,我們乘車到安徽省黃山去游玩。經過五個小時的車程,我們來到了黃山腳下。修整了一晚上,第二天凌晨我們就起來準備“征服”黃山。
早上六點,我們到了索道收費處,這里人山人海,一片擁擠不堪的景象。我們排了近兩個小時的隊,才乘上了纜車。當纜車懸在半空中時,我嚇得連忙把眼睛閉上。過了一會兒,我張開雙眼,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座連綿不絕的青山,山上的松樹筆直地立著,仿佛是一個個守護黃山的士兵等待著游客的檢閱。導游說,黃山主要由花崗巖組成,因此很難留住水分,難怪黃山上很難見到小溪,也算是一大遺憾。
纜車到達終點,我們走出車廂,便開始登山。我急于欣賞美麗的景色,沖到了最前頭。到了一個小平臺,滿目都是蒼翠的松樹。導游說,這山頂和半山腰的松樹只有黃山才有,它們在沒有泥土的石頭縫中艱難地長大,真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啊。
過了一會兒,我們就到了一座山峰的最高處,那里涼風習習,很是舒服。休息了片刻后,我們繼續向前走。不一會兒,我們就來到了黑虎松面前。黑虎松在黃山十大名松中排名第二,是因為枝葉整體看起來很像草書的虎而得名。
接著,雨傘松也讓我們大飽眼福。雨傘松葉子橫向鋪開,我覺得也很像一個蘑菇。松樹有時也為一些小山頭增添了色彩,瞧,這“夢筆生花”就是一個例子。一座細細尖尖的小石山上竟長出了一棵小松樹!傳說李白小時候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座山的山頂上長著一棵小松樹。晚年他來到黃山時,忽見一座小山,山頂長著一棵松樹,像極了小時候的夢,于是取名“夢筆生花”。我從“夢筆生花”的左邊發現一座五指山,下面會不會壓著孫悟空呢?導游說這座山很像古代的筆架,和邊上的“毛筆”很配,真是妙極了。
我急著要去看飛來石,就第一個沖上山去,到了一家賓館前面的平臺時,我看到了飛來石。飛來石真像是從天山飛下來的一塊石頭,穩穩地立在山上。導游說,飛來石的形成是因為巖石風化所致,遠處看飛來石很小,其實有好幾米高呢。
我們又陸續看了幾座山峰:“童子拜觀音”、“駱駝峰”、“猴子觀海”……最后,我們一行人準備向“光明頂”進發。“不到光明頂,沒看黃山景”,去“光明頂”的三條路上,到處都是人。媽媽擔心我走散,不讓我一個人先跑,但我還是像以前登長城好漢坡一樣,一個人沖在了最前頭。到了“光明頂”,眼前果然不同凡響:我看到了好似一朵盛開著的蓮花的“蓮花峰”;看到了險峻的“天都峰”……各種山峰盡收眼底。我們在“光明頂”上用過午餐后就下山了,因為明天,我們還要去宏村看著名的徽州古建筑。
“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這次的黃山之行帶給了我無窮的樂趣,也讓我學到了不少的知識。
關于黃山作文3
“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這是我國杰出的古代地理學家徐霞客登臨黃山之后曾滿懷激情發出的衷心贊嘆!
位于長江下游皖南低山丘陵區的黃山,自古以來就是旅游勝地,是一座集我國名山絕勝之大全的“天上第一山”,小學生關于黃山作文。它以獨步神舟的“三奇”、“四絕”和異彩紛呈、奇觀疊現的湖瀑溪潭與峰海勝境共同組成了雄偉旖旎、無與倫比的山地風光!
在“勝似夢境”的黃山峰海中,爭相崛起的無數巧石是黃山各景區的重要觀賞內容。它們或如真人真物,或似飛禽走獸,形態逼真,神情逗趣,在特定環境的呼應下,往往幻化出一系列耐人尋味的歷史故事和有聲有色的天然圖畫。如在半山寺抬頭東望,只見天都峰山腰有一塊巧石恰像一只頭朝天門侃正在振翅欲啼的公雞,這就是“金雞叫天門”,可是當游人離開半寺山,到達險峻的龍蟠坡時,回首東望,那只叫天門的公雞居然成了長髯垂胸、手舉拐杖、扶肩攜手、邁步登山的五位老漢——“五老上天都”。登上“天上玉屏”,遙望披著輕紗的蓮蕊峰,它像一只孔雀,拖著美麗的長尾巴,緊緊依偎在巨大的花蕾上,在風云襯托下,這孔雀禁不住新蓮的引誘,正振翅欲飛,組成一幅神情畢肖的“孔雀戲蓮圖”,莫不叫觀者拍掌叫絕。
黃山的奇石往往離不開蒼勁虬曲的黃山松,許多著名的景點就是由怪石與奇松共同組合成景,他們互為補充、相得益彰。比如“仙女繡花”、“天女繡花”和“妙筆生花”中的“花”,“喜鵲登梅”里的“梅”,“仙女撫琴”中的“仙女”,采蓮船里的“蓮”都是以松樹為替身和怪石同登“舞臺”的。黃山松伸展于懸崖峭壁與奇峰異石之中。從峰頂俯視,它們像苔蘚、地衣,渾然一體地覆蓋著峰巒山石。從山腰仰視,它們如同仙女,在山巔亭亭玉立的含笑招手。迎面平視則更是依巖借勢、百態千姿。
而黃山的云海是黃山“四絕”中最為瑰麗神奇,具有神秘感的動態美。近看,像一層濃霧,把那些奇峰奇景遮的無影無蹤,大風一吹,霧氣飄走,一個一個的奇妙景象又都展現在眼前;遠看,朵朵白云又像對對白色的蝴蝶,圍繞著山巒,翩翩起舞;登高看,十里間,就像一片望不到邊的海洋,把一座座峻山淹沒,只露出一個山尖,仿佛是大海里的小島在云里時隱時現,漂浮變幻。這正如郭沫若所說:“瞬息萬變萬萬變,忽隱忽現,或濃或淡,勝似夢境只迷離!
這樣的云環繞這樣的山,這樣的刪襯托這樣的云,再加上空中五彩繽紛的彩霞,山頂郁郁蔥蔥的松林,山間紅葉似火的楓林,山下幽咽的清泉,讓你感覺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里。這真是: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云海涌山間,奇山異樹云中裹,天下美景歸黃山。
關于黃山作文4
“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明朝著名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曾這樣贊美過黃山。黃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旅游景區,天下第一奇山。黃山,久聞大名,此番一行,自然十分期待,但又疑惑:是否天下山都不及黃山呢?
我們從后山開始登山,在云谷寺買票,坐云谷索道上山。索道緩緩啟動, 我左顧右盼,兩邊的山上突然云霧繚繞,漸漸擴散,一圈圈向上飄起,好似仙女的紗裙,又似煙囪里冒出來的縷縷炊煙。這給遠處的小山披上了潔白無瑕的外套,如夢如幻,宛若仙境;如癡如醉,宛若天上云間。眺望遠方,依稀可見幾個小三角形從云海冒出來,云霧彌漫,為若隱若現的山峰增添了一絲神秘色彩。
不容多想,已到了盡頭,最后戀戀不忘地望了一眼背后的蒼茫云海,便毅然走出了索道。一股風吹來,清爽宜人,像一個調皮的小娃娃親吻著你的臉頰。哦,是谷風! 在黃山我們看到了許多奇形怪狀的石頭:“鰲魚吃螺獅”、“猴子望太平”、“孔雀戲蓮花”。有趣的是,有些石頭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也隨之變化。移步換景,步步皆景,巧奪天工,惟妙惟肖,活靈活現,點亮了黃山宏偉的山峰,別有一番情趣。
天有不測風云,下午五點,走著走著,天空突然變臉。抬頭一看,烏云滾滾,遠處雷聲大作,電閃雷鳴。震耳欲聾的雷聲此起彼伏,無數黃豆般的雨點迅速落下,轉眼間下起了傾盆大雨。好在看了攻略,帶了雨衣。黃山的雨來去匆匆,一個小時后,云開霧散,天空突然放晴了。黃山的天氣真是變幻莫測。來到排云樓賓館已是晚上7點,洗漱之后早早休息,準備第二天黎明登丹霞峰觀日出。
剛到地點,太陽還沒有出來,躲在云層下。不一會,太陽終于鼓起勇氣,從厚厚的云層下探出紅彤彤的一角,是熊熊燃燒的火焰,還是打翻了的墨汁?都不對,這是生命的顏色!把周圍的云彩都染紅了,太陽從云層里跳出來,扭動著火紅的身軀,散發著光和熱,灑下萬道光芒。整個天空像一幅絢爛多彩的錦緞。河流上、山峰上、樹木上,都穿上了五光十色的衣服。云海開始翻騰,風開始呼嘯,“呼啦啦”,嶄新的一天開始了。
我站在巖石上,接受者這強烈而不失威嚴的風,黃山的這一切,我不會忘記的。我在心里暗暗想著。中午12點,我們從前山下山。途中,看到了大名鼎鼎的迎客松。它屹立在那里,歷經五百年風霜雨雪,嘗遍了“酸甜苦辣”。古代有詩贊曰:“松暖松寒松有趣,客來客往客無俗!迸R走之前,回頭一看,它多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笑瞇瞇地展開雙手迎接客人。
關于黃山作文5
五一節那天我們打算去黃山玩,早上起來我們草草準備了一下,就和幾個叔叔阿姨一起出發了。
我們先來到了第一個景區石門峽,我們先去買票,拿了票我們就進去了。一進去就看到了個許愿池,我向媽媽要了一元錢,跑到許愿池許了個愿,然后我們繼續向前走,走到了一塊巨石前停了下來,我跑到巨石發現有兩根鐵鏈一長一短,于是我就對老爸說看誰先爬到上面誰就厲害,老爸說好。我們立馬跑過去,可是我沒拿到鐵鏈,最后的結果可想而知當然是我輸了。到了巨石上面我們還照了幾張照片,下來的時候因為我害怕所以只能爬下來了,下來之后我們繼續朝前走。這時我抬頭往上一看,好高。∥覀冸x終點還相差個十萬八千里,可是我們沒有退縮繼續爬,爬了大約一個多小時終于爬到了山頂,站在山頂上看著周邊的風景真的是好美!天高云淡一品黃山這句話說的太對了。在山頂上休息了一下我們就慢慢的'往下走,下去的時候我們還到了一個湖那里玩,那里好涼快哦,我在那里玩的都不想走了,直到車子來了我才依依不舍的走了。
第二個景區叫翡翠谷又叫情人谷,進去的時候我老媽還在旁邊的店里幫我買了塊金牌,我高興極了。接下來我們來到了情人橋,那里有好多叔叔阿姨在那里拍照,之后來到了鵲橋,這個鵲橋也不知道是不是牛郎織女相會那個呢?景區里還有好多石碑上都寫著好多感人的愛情故事,這里我就不一一介紹了。玩了一下我們準備下山了,我老爸怕我累,就讓我和一個哥哥還有一個叔叔坐纜車下山,坐纜車的時候真好玩,我真想坐再一次,到了山腳我們集合準備去吃飯。
我們坐車來到了飯店,隨便點了幾個菜吃了點飯。然后到旁邊的茶館喝了點茶,那里的茶可是免費的哦!那里的茶可真多,有黃山毛峰,太平猴魁,乞丐茶。。。。。還有好多我都不知道叫什么了。原本我以為乞丐茶是給乞丐喝的但是后來聽了解讀才知道不是這樣的。
我們喝好茶之后就來到了第三個地方九龍瀑,我們先經過了仙女潭。我沒想到這個仙女潭還有個傳說呢,相傳很久以前一位神仙生了個龍珠落入潭內,被二位老人家發現帶回家,后來龍珠生出了個勤勞的女孩,仙女潭因此得名。過了仙女潭繼續走,在后面的山里面唯獨最后一條瀑布令我喜歡,那條瀑布很高,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氣勢,有很多水花飛濺下來,把我們的衣服都打濕了,但是還有好好多人在那里拍照。本來還想時間玩的長一點,可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就只能打道回府。
回到家的時候天已經黑了,今天玩了一天雖然很累,但是很開心,我想要是還能再去一次就好了,把那些沒玩過的景點都玩一下。
關于黃山作文6
這個假期,我去黃山游玩。黃山景點很多,這次我去的是九華山。
九華山很高,有松鼠、猴子,更多的是蛇,五步蛇呀這些很多,得小心點。
進 入這個山,簡直就是進入仙境。彎彎曲曲的河道上鋪滿了石頭,山繞水、水繞山,白繞著綠。走道的護欄是用木頭簡單搭的,搖搖晃晃,怪嚇人的。山上橫生的樹木 時不時像一根棕色鐵欄桿攔住你,讓你交過路費呢。有竹子的地方一片青翠,投下一片陰影,沙沙地聲音從不間斷。水流急地方,水珠兒鋪天蓋地的飛舞,激起雪白 的浪花,水在空中打滾、旋轉,嘩啦嘩啦,但一般水流都是緩的。靜得如一面明銳,一眼見底,不管有多深十幾米的地方看起來還像一米呢。放眼望去,一片茫茫的 綠,天上白白的云映著這片悠悠的綠色。
我突然看見一只灰不溜秋的東西慌張地從道路邊上跑過!袄鲜?”游笑著搖搖頭“那是松鼠!彼墒螅课覠o法把那東西與想象中可愛美麗的松鼠連起來。那松鼠也太膽小了吧,弄得我只看到它的毛色。
我們在碧綠中穿行。腿真酸呀。
我 聽到了“嘩”的響聲,還很小聲,不清晰,似真似假,導游嘴角和眼角翹了起來,高興地說:“快到精華部分啦!”我一聽也高興起來,振奮了一下精神,繼續趕 路。除了聞到送來的竹子和花的清香,還隱隱約約聞到了股青苔味兒和水的氣息。這種混雜味兒讓人頭腦變得清醒,神經得到放松。真舒服呀!
“嘩 啦”聲離我們越來越近,透過層層樹木傳過來。一汪湖水橫在我們面前。湖的周圍是清亮清亮的水,而中間呢——天,綠得發了黑!那團綠色清新又亮麗,仿佛一塊 圓形的翡翠浮在水面上,那樣耀眼,把陽光反射得成七彩的光芒。如藍寶石般明凈地天空這時只飄著絲絲縷縷如銀線的白云,好美!
我終于看到 了九華山的精華了。我安慰了一下快斷了的腳,隨即派眼睛和耳朵上陣。如雷般的轟鳴,比十支搖滾樂還厲害,不震聾耳朵不善罷干休!這是由幾個飛瀑組成的,說 它是“飛流直下三千尺”都算在貶低它。雄偉的氣勢,洶涌澎湃,飛演而下,由剛才河道的溫順小兔變成了脫韁的野馬。旁邊的樹木嚇得陣陣發抖。一股清泉有的氣 息彌漫開來,水在吼,地在抖!飛流的瀑布狂蹦起來,粗壯的飛舞的狂浪卷住一片片翠綠的樹葉,翻滾著,帶著它們旅游去了。雪白的浪花似乎把整個世界都卷走 了,蓋住了太陽的光。我癡癡地看著,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望著高不可測的山頂,瀑布像是從云縫兒里蹦出來的。這一定是銀河水吧!我呆呆的想。
下了九華山,我的心還澎湃著。這樣的景,一生能有幾次見呢?
關于黃山作文7
離開老家黃山在贛州生活已快十年了。十年來,家鄉的很多人、很多事已在我的腦海中模糊,但我卻始終忘不了家鄉的一道菜——臭鱖魚,忘不了它那獨有的臭味,那是家鄉獨有的味道!
在黃山,臭鱖魚是特別有名的一道菜。它是以優質的新鮮鱖魚為原料,經加工腌臭而成的。臭鱖魚雖臭,但味美,連一些不愛吃魚的人都說好吃。它肉質非常細嫩,營養價值特別高,不僅富含蛋白質、脂肪,還含有鈣、鉀、鎂等微量元素,深得人們喜愛。
臭鱖魚非常重視味道,而腌鱖魚的關鍵就是味道。只有把鱖魚腌制好了才能做出好的臭鱖魚。如何才能做出聞著臭而味美的臭鱖魚呢?
第一步,必須要選一條新鮮的鱖魚。用新鮮的鱖魚腌制出來的才是好的“臭”鱖魚。最好選用魚身黃綠色、腹部灰白色、體側有不規則斑塊、差不多有成年人一個半手掌那么大的、一斤多的鱖魚。
第二步,宰殺活魚。和宰殺普通的魚一樣,把鱖魚的魚鱗和內臟除去,用清水洗凈,瀝干。
第三步,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步,那就是腌制。在宰殺洗凈瀝干水分的鱖魚表面,根據自己的口味輕重,用手抹上一層適量的食鹽即可。然后把涂好鹽的魚整齊地碼放在桶里——以木桶為佳,只有木桶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證原汁原味。最后用大石頭直接壓在魚的上面,壓緊,并將木桶放到陰涼通風的地方——太熱、太干的地方魚會變成魚干的。當然,桶口要蓋點東西防蒼蠅蚊蟲,而且每隔一天就要把魚上下翻動一次。
一般情況下,10℃~30℃的氣溫都可以腌制臭鱖魚。在這個范圍內,溫度越高,腌制的速度越快。當溫度在10℃~20℃時,大概需要腌7~8天;溫度在20℃~25℃時,腌制時間約為4~5天;溫度在25℃~30℃時,只需要2~3天就能達到臭的效果。當然,如果你口味重,可以選擇多腌一段時間。
臭鱖魚不僅重味,還很重色。剛腌制好的鱖魚不能直接吃,還必須再配上一些大蒜、生姜、彩椒、碎肉丁、醬油一起燒制,進行著色。燒制過程和其他魚差不多,當魚身呈金黃色時就把魚翻一個面。等兩面都呈金黃色時,再加入少許水和白砂糖,等糖化了就可以起鍋了。
起鍋時,先把魚鏟出來擺在盤中,再在魚湯中加入一些淀粉汁,快速攪拌至湯汁有一些黏稠時立刻舀出,并將湯汁從魚頭到魚尾澆個遍。最后,還可以在盤上撒一些香菜。這不僅可以讓菜的顏色更好看,還可以提香。
剛出鍋的臭鱖魚可以說是件工藝品:鱖魚表面呈紅色,紅中透露出一絲黑色。和彩椒、大蒜等作料一配合,魚原本的腥味就不復存在了。盡管臭味還在,但那已經是一種讓人食欲大增的美味了。
這就是安徽黃山的臭鱖魚。雖然離開家鄉快十年了,但我一直沒有忘記家鄉臭鱖魚的味道,一直想著什么時候再回家鄉吃一次臭鱖魚。
關于黃山作文8
黃山畫派的創始人石濤曾說過:“黃山是我師,我是黃山友。”的的確確,黃山是堪為人師、為友的。
盡管我初上黃山正趕上一臺颶風,黃山山上是風雨交加,云霧迷蒙,幾十米外難見物體,難辨方向。只聞風雨聲和游人的驚叫聲。
好在導游和當地人有經驗,讓我們無論如何都要買上雨衣,背包和拐杖,才能上黃山。確實,黃山很神秘,很博大,很偉岸,很峻峭,但其氣候也是變幻莫測,非常具有欺騙性、隱蔽性。往往山下是陽光燦爛,而山上則是雨霧迷茫,亂云飛渡,風雨交加。黃山是若隱若現的精靈,是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美人。當然,天氣晴好時,黃山肯定是實實在在,坦胸露懷的偉丈夫。難怪有那么多詩人、畫家、“發燒友”對黃山一見鐘情,癡癡愛戀,有的甚至終生與黃山為伴。比如漸江、石濤、黃賓虹、劉海粟等大師。那個大畫家劉海粟老先生93歲了還要十上黃山,他愛黃山、畫黃山、寫黃山,真正是如癡如醉,難分難舍。他留在光明頂的對聯:“海到盡處天是岸,山登絕頂我為峰。”真個是意境深遠,氣勢非凡。
我的老鄉,詩仙李白五十四歲時往來于宣城,秋浦,南陵等地,曾游黃山。他有描寫黃山勝景的名句:“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李白還戀戀不舍地寫下:“他日還相訪,乘橋躡彩虹!边@是李白的遺憾更是黃山的遺憾。
徐霞客一生兩次游黃山。登天都峰、蓮花峰文殊院,飽覽綺麗風光。他曾作游黃山日記前后兩篇。有人問徐霞客:"游歷四海山川,何處最奇?"徐氏回答:"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后來,民間將此意演化為“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明代詩人余紹祉曾留下 “翠壑丹崖千丈畫,白云紅葉一溪詩”的名句。
當日吾與妻上黃山,從地質博物館處坐纜車上山。山上山下真可謂兩重天。風雨之中,我們只看到幾處奇石和勁松。那迎客松在大風大雨里掙扎,可能根本沒有心思迎客。倒是那些鄰近的奇峰怪石時隱時現,好像故意逗我們玩;遠處的根本不顯身影,驕傲地隱藏在大風大雨大霧中。我們感到十分無奈。導游和纜車工作人員說:你們來的不是時候,臺風季節,來黃山是近看路和樹,其余全是霧。好在我們不懼大風大雨,終于冒險經過鰲魚背,登上了光明頂。
掃興而歸。又坐纜車下山。我們在纜車站等了半個多小時,盼望雨過天晴,太陽從云縫里鉆出來,哪怕一小會兒,讓我們見識一下黃山的真面目,哪怕是半張臉也行?伤褪遣豢,就是那么小家子氣,就是那么神秘莫測。我們只好自嘆運氣不佳,同時自己安慰自己,留下遺憾也好,有機會一定再來黃山。當然,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千萬要錯過臺風季節。
回到山下,我們不時回頭,偶見近處露處一座山峰,那只不過是黃山的一角,我們趕緊拍照。過了一會,黃山又不見了。他確確實實在呼喚朋友:再見!因此,我腦海里突然冒出幾句詩來:若隱若現是黃山,神秘莫測時改顏。如要求得真經歸,自然為師效前賢。
關于黃山作文9
頤和園有山有水,有亭臺樓閣,真不愧為皇家園林。
北京頤和園是清朝時期的皇家園林。風景秀麗的它,向世人展示中國皇家園林的美。
我們剛進頤和園,一座極有園林特色的,由白玉漢石砌成的拱橋就出現在眼前:石拱橋護欄雕著許許多多的龍,欄柱上雕刻著一只只威武的,形態不同的小石獅子。經過石拱橋,便看見了昆明湖。
昆明湖是頤和園一個大湖,從高處向昆明湖望去,昆明湖就像一個壽桃。昆明湖,是一個人工湖,我想,那該要用多少人力物力呀!昆明湖周圍綠樹成蔭,景色宜人,湖水清澈,真令人心曠神怡。在昆明湖的北岸是一條雕梁畫柱的長廊,這長廊長達700多米,有1萬2千幅畫,并且每幅畫都沒有相同的地方。
走到長廊盡頭,就看見一座倚山而建的閣樓——香閣。香閣是慈禧太后游玩頤和園,在頤和園休息的地方。那里紅漆梁柱,金漆木雕,金壁輝煌,里面還有不少奇珍異寶。最后我們來到了頤和園的一個景點:蘇州街。它是將江南民居生活濃縮到園內,蘇州街環形而建,街的一邊是古色古香的商鋪,地是用花崗巖石建成的,另一邊是水道,中間有小拱橋,好像回到古時。
頤和園有山有水,有亭臺樓閣,真不愧為皇家園林。
今天,我們來到了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頤和園。
頤和園占地290余公頃,主要由昆明湖與萬壽山兩部分組成。頤和園建于1750年,原名清漪園,1860年被英法聯軍焚毀。1886年慈嬉太后挪用海軍經費重建,后改名頤和園。1900年又遭八國聯軍嚴重破壞,1902再次修復。1924年正式辟為公園。1992年被評為“世界上造景最豐富,建筑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1998年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我能來到頤和園,感到很榮幸。
我們從東宮門進入頤和園,經過仁壽殿,來到昆明湖邊。一見到昆明湖我就想起蘇軾的詩名“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边@邊的昆明湖晶瑩剔透,湖水微微泛起漣漪,湖中借杭州西湖長堤,仿東海神山仙島。那邊的萬壽山滿山古柏蒼松,掩映著雄偉的宮殿、秀麗的樓閣。!人間仙境!這里讓我流連忘返。 看完昆明湖,我閃來到了玉瀾堂,是慈嬉太后囚禁光緒皇帝的地方。我們繼續前進,來到樂壽堂――慈嬉太后住的地方。樂壽堂的匾上有一個電燈泡,據說是中國最先用電燈的地方。出了樂壽堂,來到了著名的長廊。長廊全長728米,用柱子分成273間。每一間的頂上都雕有畫,上千幅畫中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走完長廊,就來到萬壽山腳下,山下是排云殿,半山腰有佛香閣,山頂還有智慧海。這些建筑的頂都有是金色的琉璃瓦,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最后,我們從北如意門出了頤和園,結束了游覽。
【黃山作文】相關文章:
黃山的作文01-06
黃山作文07-03
黃山的作文07-20
黃山的作文07-19
作文黃山精選10-25
黃山的作文11-12
黃山游黃山08-12
黃山挑夫課文,黃山挑夫作文09-20
觀黃山日出,描寫黃山的作文08-11
魅力黃山作文600字-黃山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