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訓家風伴我成長優秀作文11篇
家,心靈的守護地;家,溫暖的港灣處;唯天下間最美麗的地方!接下來是小編整理的家訓家風伴我成長優秀作文,歡迎大家借鑒!
家訓家風伴我成長優秀作文篇1
在我的心里,家是菜園,我是菜苗,一個茁壯成長的苗,而陪伴了我十三年的家風則是甘露﹑雨滴。是家風耐心的歷經春夏秋冬滋潤我,沒有家風的滋潤,我就不能夠茁壯成長。
家風伴我從懵懂無知坐向成熟,一步步在人生的階梯上踏上腳印,是它塑造我的無形力量―家庭的生活方式。在模糊的記憶中,媽媽教我懂禮貌,尊老愛幼,誠實守信,助人為樂等等。品質方面嚴格把關。
時間不緊不慢的流逝,事情一次一次的發生。外面閃耀的陽光直直的射進了窗戶,我們家的爭議聲又一次直逼耳際:
“你說你都多大了,干什么都干不好。瞧瞧,讓你給你倒杯水,干嘛倒那么滿,撒的到處都是。”一向寵愛我的媽媽一邊擦著桌上的水,一邊又開始嘮叨了。雖然說,媽媽的“話匣子”有點煩人,但勉強算得上是“音樂”。就聽下去吧。原來今天早上我家來了位做客的阿姨,媽媽命令我去倒一杯水給阿姨喝,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不料,我的手不小心抖了一下,水就倒滿了。有點不小心,不過我不是故意的。阿姨走后,媽媽的“低音小喇叭”開始不停地的播放,做事穩重,不要三心二意。我只得改正。
“那么大了,連點規矩都不懂,客人來了也不知道打聲招呼,只顧忙自己的。”媽媽一送走客人,回來就又“贈”了我一句。我怎么這么倒霉,“……!”長篇大論過后,媽媽竟然一點點也不累:“要知道尊重別人,得有禮貌。”從此以后,家里來客人我一刻也不敢怠慢,急忙左一聲“阿姨好,”右一聲“叔叔好。”
我在媽媽的話匣子里學到懂禮貌,尊重他人,做事專心……我伴著歲月,年齡不斷增長,媽媽卻毫不松懈。告訴我:“這些事情雖然微不足道,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可以直接影響你的成長。”我的家風由我的媽媽培養出來,一步一步,一件一件。
沒錯,無形中好的家風的養成,是正能量的傳遞,也是以后對自己教育的回饋,只要家風好了,國風才會好。
我們家的家風,愿它常駐我家。愿那不輟的改進之風飄在中國民族的上空,飄進千家萬戶之中。愿我的家庭會因它變得更充實,更美好。
家訓家風伴我成長優秀作文篇2
一直陪伴我們成長的是什么呢?我認為是優良的家風和家訓。
有的家庭的家風是“誠實、守信”,有的家庭的家風是“勤儉節約”,有的家庭是“認真務實”……總之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和家訓,只不過有的大家庭把他們的家風總結并記錄起來,一代一代傳下去,有的家庭沒有進行總結,就這樣口口相傳下來了。我家的家風是什么呢?我曾經問過爸爸,爸爸一下子也答不上來。后來我在生活中細細觀察,發現并總結了我家的家風,那就是“勤儉、向善”。我的媽媽就給我們做了許多這樣的事。下面我就來說說其中的一兩件事。
我的媽媽是廣東汕頭人,每年暑假她只要有空就帶我和妹妹去汕頭看望外婆和其他親人。今年暑假我們又去汕頭看望外婆。路上,媽媽買了許多小山竹,妹妹想吃,媽媽便幫她打開了山竹。可是吃到一半,妹妹發現這個山竹的另一半有點糊了,她就馬上推給了媽媽。媽媽一看山竹還可以吃,就叫妹妹繼續吃,可是妹妹死活不愿意。媽媽實在沒辦法,就自己吃給妹妹看,妹妹這才相信山竹沒有壞。我在旁邊看了,心想:媽媽真節約,我也要向媽媽學習。
媽媽經常教育我們要做一個善良的人,她自己就是一個特別善良的人。鄰居遇到點事情,她總是熱心地幫助,公交車上她總是會給那些需要座位的老人讓座……有一次,鄰居家小朋友放學回家,發現家門鎖著,爸媽都沒下班回來。媽媽看見了就把她叫到家里,給她喝水,削水果,安排她一邊寫作業,一邊等媽媽。可是那天不知怎么的,鄰居一直到晚飯時間都沒回家,媽媽便叫小朋友在我家吃了晚飯。到了晚上8點鐘,鄰居家才回家,原來那天他家老人突發重病送去醫院搶救了,知道老人脫離危險才想起家里的小孩。鄰居阿姨握住媽媽的手,一遍又一遍地感謝媽媽。
媽媽就是這樣言傳身教的。她總是教育我和妹妹不要浪費,要節約;不要偷懶,要勤勞。長大了什么都會做才重要,不要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要自己動手勞動,才有成就感。爸爸就是一個自己創業的做保溫水杯的個體戶,由小打小鬧到現在的小有規模,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也給我們創造了美好的生活環境。
我家的優良家風還不止勤儉和向善,我一定要在以后的生活中細細觀察,并把這些優良家風傳承下去。
家訓家風伴我成長優秀作文篇3
我們的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就像綿綿春雨,小苗只有在春雨滋潤下,才能健康的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變得出類拔萃。最近,“家風”一詞火了起來,我家也有很多家風呢!比如,每天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吃飯時不能總說話,不挑食,不剩飯;尊老愛幼,不能沖撞父母,從小養成懂禮貌的孩子。不能說謊話,不能占小便宜,做一個誠實的好孩子。
在我很小的時候,曾發生過一件很可笑的事情。那天,我和媽媽一塊兒去超市買東西,看到一塊兒很好吃的糖,于是我停下來,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糖就放進了兜里,可是,這一小小的舉動被媽媽發現了,她蹲下來認真地對我說;“孩子,這不是咱們的東西,咱們不能拿,你想吃,我可以給你買,不要偷偷摸摸的,要養成不偷東西的好習慣。”
聽了媽媽的話,我感到有一些慚愧,于是,我和媽媽又把糖送回了超市。雖然吃不到糖,但是,我聽了媽媽的話去做心里舒服了很多。現在社會的“正能量”得以傳遞,如果再加上優良的家風以打造,那么我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地純潔,人們的生活將會更加的美好,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的繁榮,更加的昌盛。
這就是我家的家訓,更是我家的家風,家風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從每個家庭做起呀!
家訓家風伴我成長優秀作文篇4
“百善孝為先”這句話是從太爺爺嘴里流傳下來的家訓,我們家代代正是憑借這一點被鄰居們稱為孝順家庭。而我這顆“小種子”也沐浴著淳樸茁壯成長。
從我記事起,就聽媽媽說孝順老人就是要順著她(他),要不折不扣的做到“色難”,于丹教授在一次講座中說,兒女有條件很容易做到給父母買車、買房,但是最難做到的就是不給父母臉色看。孔子曾經對他的學生們說過,孝敬父母什么最難是“色難”,“色難”就是不給父母臉色看最難。
也正是這一點我的爸爸媽媽做到了。我們一家和爺爺奶奶同處一屋,奶奶愛嗦,就是一句話要重復好幾遍,爺爺愛發脾氣,甚至有時候會有點無理取鬧,有時候我都感覺想阻止他們或說他們,但看到爸爸媽媽沒有一點報怨的意思,還是一如繼往的尊敬、關心,我內心深處徹底的感悟到了爸爸媽媽始終有著一顆恭敬的心,有一個謙和的態度,始終和顏悅色的去對待他們的父母,他們是我心目中的標桿。隨時都給父母好臉色,這是舉手之勞的事情,體現一個人的素養,可現實中不管什么情況下都能做到給父母一個好臉色,又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天給父母一個“好臉色”,關鍵是心懷感恩之情,多想想長輩們的付出和哺育之恩。
做到“色難”成了衡量一個人孝心的道德標尺。“孝”字為先是我們家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家風家訓,正是這樣的家風家訓熏陶著我們家的一代又一代,我希望這樣的家風家訓能一直傳承下去,伴著我們家一代又一代成長!
家訓家風伴我成長優秀作文篇5
家,相信這個字眼大家都不陌生吧?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幸福而又溫馨的家。家訓有如點點春雨,滋潤著我們幼小的心靈,使我們茁壯成長。家風有如糧食一般,是我們生活中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這不,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校有校規,家有家風。”這變成了人們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從小,爸爸媽媽就教育我要孝順,尊老愛幼,我對此銘記于心。在我們家,也有家風,那就是孝,家風是一條座右銘,我們應該謹記,它不僅僅奠定了我們之后在社會上的生存發展,還決定了一個人的成功與否。有了它,我們才能出類拔萃,成為國家的棟梁。
王永彬的《圍爐夜話》里曾有這樣的一句話:“百善以孝為先。”意思是說在所有的良好道德品格上,孝是最重要的。
記得有一次,外公和外婆因為一點小事吵架了,爸爸媽媽總是耐心的勸說著,從不插嘴,頂撞他們,即使外公外婆有時看上去,說的話十分沒有道理,爸爸媽媽也都是尊敬的聽從,沒有半點的責怪與不耐煩。看到這一幕,我疑惑的問媽媽:“媽媽,為什么你和爸爸對外公外婆那么順從,他們有時候說的一點道理也沒有,為什么你們還要聽呢?”媽媽拍了拍我的肩膀,笑著說:“孩子,孝順孝順,沒有順,哪來的孝呢?對長輩孝順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盡自己的孝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對待長輩們我們要遵從,耐心的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不能頂撞他們,惹他們傷心,你懂了嗎?”看著媽媽那張微笑的臉,我雖然不太明白,但還是懂事的點了點頭。
直到今天,我才真正的了解了其中的含義。孔子曾曰:“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就是說父母愛的東西我們做兒女的也應該去愛,父母尊敬的的人,我們也更應該的去尊敬。
《臥冰求鯉》的主人公———王祥,就是一個大孝子。他的生母早逝,繼母朱氏就在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父親對他厭惡至極,漸漸地,他就失去了父愛。雖然繼母對他十分的不好,但他當繼母母患病時,他衣不解帶的伺候著。那一次,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王祥解開衣服臥在冰上,可能是他的孝心感動了上天,冰忽然自行融化,從里面跳出了兩條鯉魚,繼母吃了后,果然病愈。繼母似乎被王祥的誠意所打動,對他也真心真意,不在嫌棄刁難。可見,孝順不但能溫暖人心,更能讓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美好。
家風不僅是一個家的風氣,更是一個國家的風氣,一個國家是否強榮繁盛,不單單只看它的物資夠不夠豐富,風氣決定了一個國家的衰敗與強盛,只有好的社會風氣,這個國家才能國富民強,才是一個強國,我們應該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端正家風,繼承優良的家訓家規,這樣才能使我們的社會風氣更加純潔,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我們的國家才會有好的發展,國家的未來才會更加繁榮昌盛、安國富民!
家訓家風伴我成長優秀作文篇6
媽媽在家里給我定的規矩不少,如:吃飯時不準挑食,不能說某個菜不好吃,就算真不好吃,也要吃一些;要學會尊老愛幼,不能頂撞父母;要養成懂禮貌的好習慣,家里來了客人,要說“叔叔、阿姨好!”;遇到朋友要說“你好”、“再見”;為人要誠實,不準撒謊;不愛占小便宜等,這些就應該是我的家規吧。
媽媽經常給我講一些尊老愛幼如“孔融讓梨”之類的小故事;爸爸教我背古詩《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爺爺愛給我講很多關于他的人生經歷,告誡我“現在能勤勞節儉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你要從小學會勤勞節儉,否則長大了干不成什么大事的”;小時候,奶奶經常送我去上幼兒園,還買包子給我吃,奶奶這時會抱著我說:“劉航宇,你到了幼兒園先把作業交給老師再去玩,千萬注意安全,別玩太危險的游戲,別和小朋友們發生沖突,不然你會被傷著的,回家會挨媽媽罵的??”經過奶奶的長篇大論教育后,我現在與同學團結友愛,從沒與同學發生沖突。
有爸爸、媽媽愛著,爺爺、奶奶疼著,家象是溫柔的港灣,我是航船,無論我長大航行多遠,總希望早日回到家溫柔的港灣,家規、家訓、家風如航船的航線,有了它們航船才不偏離正確的航道,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養成好的習慣,健康的成長,我一定謹記我家的家規、家訓,謹記父母對我的教導,以此來鞭策我做一個自強、自立的好少年。
家訓家風伴我成長優秀作文篇7
家風,一個令人深受感悟的詞語成就了我,使我不禁覺得心中滿滿都懷著感激之情。在生活中,我熏陶著那獨一無二的好家風。它伴著我成長,讓我從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變成一個積極向上、謙虛、誠實守信的好孩子。
俗話說“父愛是船,母愛是帆。”父愛破著浪前行,母愛引導我在茫茫人海中不迷失方向的行駛,他們讓我在成長的海洋中乘風破浪,讓我不畏前險。”誠實守信,誠信待人”隨著時間的腳步潛移默化地成了我的好家風,他就像春天柔和的雙手溫暖著我的心田,讓我心中的花朵絢麗地綻放,讓傳統的文明美德發揚光大。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句話是我的家風之一。深深的教導:在生活中,我們不能有一點兒害人的想法,也不能丟了那么一點兒預防壞人的一種正確的心里”。而且,要尊敬長輩、勤勞節省、誠實守信、樂于助人、不驕不躁。記得那次我還小,去郊外游玩過程中,閑著無所事事的我,一邊用小手牽著媽媽的大手,一邊觀賞著唯美的畫面,突然,"呸"的一聲,一口痰調皮的從我的小嘴跳了出來,隨即,又不聽話地蹦到了地上,這時媽媽的順風耳和千里眼察覺到我的動靜,立馬張口就急的著火了似的“哎呀”!你怎么能這樣破壞環境呢?你知道嗎?環衛工人早出晚歸,不管什么節日都沒有假期,可辛苦了!你的不文明的行為會深深的刺痛他們的心!害人之心不可有呀,!聽著媽媽喋喋不休的教訓中,我漸漸的把紅的像小蘋果的小臉低到了地上――那次后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生活中微不足道的
小事有可能把“害人之心不可有”改成了“害人之心不可無”了,所以即使這件小事有多么的小,也教導了我待人處事。最后,我想說“好家風養育著我,成就了我!”
家風,正像“播下了一種行為,收獲了一種習慣,播下了一種習慣,收獲了一種性格,播下了一種性格,收獲了一種命運”這句話。是啊,家風給我們播下、收獲了一種習慣、性格、命運,最終成就了這么一個我,它還讓我有一技之長立足之地,讓我的生活多彩多姿、無憂無慮、井井有條。現在的我,就是你澆灌過的樹。你就是一頂小傘幫我擋過那一陣陣風,一滴滴暴雨。謝謝你,你成就了我,你的恩情我一定用行動涌泉相報!
醇美,家風也就會醇正。
家訓家風伴我成長優秀作文篇8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題記
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構成了家風。顧名思義,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著名法國作家羅蘭曾說過:“生命不是一個可以孤立成長的個體。它一面成長,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葉。它又似一架靈敏的攝像機,沿途攝入所聞所見。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織造人格的纖維。環境中每一個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長過程的建材,使這個人的思想感情與行為受到感染,左右著這個人的生活態度。環境給一個人的影響,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塑造。”從而也足見家風的重要了。
小學時,每次去學校之前,奶奶對我叮嚀囑咐:“翼兒,到學校別跟別人打磕絆,要是有人要欺負你,你就回來告訴我,我領著咱們一家上學校找老師去!”奶奶特別怕我和同學發生矛盾,有事沒事就給我上課,從小“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樣的話已經久聞了。在奶奶的敦敦教誨下,我從來沒有跟老師同學產生過矛盾,好幾次被評為班里的三好學生!
現在,教育我的人變成了父母。我以升入初中,但樂于助人、勤奮刻苦的好習慣已經常伴與身。認真想一想,這都和我家的家風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爺爺依舊時不時在解釋著“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我非常樂于聆聽他們的一言一語,因為那正是我們家的好家風。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
家訓家風伴我成長優秀作文篇9
家風,到底是什么?
家風又稱為門風,家風其實就是在家庭里形成一個統一的道德標準。所以說,一個良好的家風可以幫助在家庭中的成員更好地學習一些人生的道理和做人的道理!家風,是勤勞、節儉、愛國、自強、敬業、誠信、友善、謙虛、禮讓??家風的.含義包羅萬象,似乎很難說清楚它具體是什么。但它所表現出來的又是清晰的,是可見的。
古人云,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謂“齊家”,也可以稱之為“治家”。而“治家”的中心環節便是教育家人,進行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就是培養良好家風,它奠定了一個人的品格基礎。家風是傳承,家風連黨風,家風匯國風。每個人記憶深處,都有一個關于家風的記憶。它可能是一句話,一個故事,一段經歷,甚或是一位影響你人生的長輩??
說起家風,爺爺給我講了個他們時代的故事,在我爸爸和我爸爸兄弟都很小的時候,由于社會正處于貧窮時期,食物極度匱乏,我的爺爺要養活好幾個孩子,更是難上加難,爺爺經常早出晚歸,才能勉強糊口,別說吃好的了,能有點填肚子的食物就不錯了,爺爺說,現在的孩子不知道啥叫餓,爺爺那會不知道啥叫飽,奶奶常常為了讓爸爸和他的兄弟們能多少補充點營養,會把攢下的白面給他們吃,自己吃的是粗糧,在那個時代里,白面可是奢侈品,有一次,爸爸問奶奶,你怎么不吃白面呀?奶奶對他的孩子說,我胃不好,不愛吃白面,吃了不舒服,給你們吃!爸爸和他的兄弟們那會太小了,不會理解奶奶的意思的!最后奶奶因為天天吃那些粗糧,得了胃癌去世了,后來爸爸和他的兄弟們知道了那句話的真相!爺爺講完這個故事后,我眼睛濕潤了,我理解了愛怎么樣傳承的,無私的愛無關歲月苦難,無關時間空間!
聽完這個故事,我也想起了在自己成長歲月里發生在身邊的家事,讓我逐漸得領悟了自己家的家風。這些年每年三十兒,爸爸都會去邀請一個人過年的左右鄰居,親朋好友,即使陌生人,會真誠的把他們邀請到家里來一起過年,我很是不理解,大過年的,本是家人團聚的日子,不是家人坐在一起好像不自在,爸爸最后看出了我這點想法,他告訴我“在一起圖個熱鬧,多雙筷子的事,人要有愛心”
隨著歲月的積淀,越來越理解爸爸的話,不管在哪里,不論做什么工作,一定要心中有愛,相信愛是可以傳遞的,就像我家每年三十兒都有不是家人的親人來我家吃飯,和他們一起微笑,碰杯,已經成了一種習慣,今年也不例外!
后來我又問媽媽,我家的家風是什么?媽媽因為不善言語,并不能準確表達她的理解,但是媽媽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印在我成長的記憶里,媽媽在家總是全家第一個起床的人,睡的總是最晚的一個,爸爸上班,我上學,她總是按時給我們做好每一頓飯,從來不會怨言,不會煩惱,每一次她都是全家最后一個吃飯的人,她的淳樸、善良多少植根在兒女的心里。
聽完那個時代的故事,回憶起成長中的事,我逐漸理解了我們的家風是什么,奶奶用有限的生命詮釋了無私的愛,并把愛傳遞給我了我的爸爸,爸爸和媽媽用行為教導我們做一個善良的人,傳承那歲月沉淀下來的精神之光!
“儉以養德,德由儉來”,把樂于節儉作為培育良好家風的行為準則。崇尚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古代,就有“勤于持家,儉以養德”之說。節儉,是一種生活態度和價值取向,是一種催人奮進的精神力量,唯有從小就接受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教育,才能真切懂得“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防止產生優越感,自覺克服驕嬌氣。節儉既是一種美德,也是個人健康成長的護身法寶。現實中,有的黨員干部就是從追求奢侈生活開始,逐漸走上違紀違法道路的。要自覺遠離奢侈欲的誘惑,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思想,不僅自己要以儉為榮,還要讓子女過過窮日子、苦日子,使他們真正把節儉作為一種意識,嵌入靈魂深處,作為安身立命之本,成為生存智慧的理性選擇。
“堂前教子,枕邊教妻”,把嚴于管教作為培育良好家風的重要環節。家庭給人以歸屬感,成為人們內心情感最柔軟的一部分。正因為此,家庭容易成為人性弱點的避風港,原則易在親情面前變通,底線易在親情面前突破。對家屬子女管理不嚴,常常導致家庭不幸。黨員干部要自覺把好作風貫穿于家庭生活之中,經常向家人宣傳政策法規,幫助他們劃清是非、美丑、榮辱的界限,對枕邊風善而從,惡而棄;對子女的不正當要求,要堅決予以拒絕。同時,“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子女家庭和睦,自己首先要感情專一;要求家人潔身自好,自己首先要遠離低級趣味。只有這樣,才能把家庭打造成一個追求進步的家庭,一個經得起風浪考驗的家庭,一個和諧幸福的家庭。
奉獻是什么?可能就是給予吧,因為把愛、財富、知識、貢獻無私地、毫不保留地拿出來奉獻人類、社會、國家,造福于民,用之于民。父母為孩子奉獻真誠的愛心,社會各界人士向貧困災區捐獻財物也是一種奉獻精神;科學家、發明家、教師和各個行業人士奉獻出他們的知識和力量,英雄們甚至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而貢獻了自己的可貴的生命,等等這些都是一種奉獻精神。世上有很多種愛,有的是無微不至的愛,有的是博大精深的愛??而奶奶、爸爸、媽媽給的愛卻是最樸實的、最真誠的。
希望家家戶戶都能夠形成一個良好的家風,讓家風幫助我們學會做人的道理,在社會中形成良好的風氣!
家訓家風伴我成長優秀作文篇10
家風是塑造孩子的無形力量,家庭的生活方式,氛圍構成了家風。家訓是指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我們每個家庭都一樣,都會有自己的家風、家訓。
從懂事起,媽媽就教我做個有道理的人,首先要勤奮好學,就是讓我好好學習,奮發向上,其次要有上進心,不斷上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我能行、我能做到,無論遇到什么事情,只要我自己可以做的,都自己做,媽媽就會說:“寶貝你真棒,只要你自己努力了,什么都可以做到。”
當同學遇到事情需要幫助的時候,我都會義不容辭的幫助她們,做我力所能及的事。媽媽說每個人都要有一顆愛心、關愛別人的心,幫助別人自己也會快樂。
春節到了,爸爸媽媽帶我會姥姥家過年,姥姥做了一桌豐盛的飯菜,我迫不及待地做下就要吃,可是,被媽媽叫住對我說:“寶貝,姥姥姥爺還沒有坐下吃,你不能這樣,很沒有禮貌。”我點點頭,可是吃飯的時候,我看著一桌子菜,不想吃這個,不想吃那個,很挑食,姥爺說你要多吃肉長高個,可我對姥爺吼道:“我不吃就是不吃。”還剩了好多飯菜在碗里。
吃完飯后,媽媽把我叫到一邊,對我說:“吃飯的時候,要有規矩,老人沒有坐下吃,小孩子是不能先坐下吃的;還有,不能跟老人頂嘴,這樣是對老人的不敬。這是尊敬老人的表現,明白嗎?剩飯剩菜還挑食,這樣很浪費糧食,農民伯伯種糧食很辛苦的,以后不要浪費糧食了,好嗎?”我默默地低下頭說:“媽媽對不起,以后我會改的,再也不這樣做了。”
隨著我一年一年的長大,我越來越覺得媽媽的話很有道理,我會不斷的學習,積極上進,尊老愛幼、勤儉節約,做一個有責任心、懂禮貌的好孩子。我想我會做到的。我也會遵循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做得更好。
家訓家風伴我成長優秀作文篇11
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茁壯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家風、家訓。且中華民族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向來重視家教,家風、家訓更重要。
在每個家庭中,家風就像是一個傳統,它需要家庭中的每個成員去關注它并且重視它,然后以它為標準,更加充分地要求自己做得更好,以此,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讓下一代更好地弘揚。對于我來說,我家的家風就是“學會做人”。這里講的“學會做人”指的是在道德品行做好,不是說要做到最好,但在一般情況下,我都以此來告誡我自己。在為人處事方面,對別人要做到寬容、和善、認真地對待;在生活上,我會做到細心,對每件事都堅持認真地去處理;在道德方面,我時常提醒自己絕不做任何破壞、違反社會規則的事情,我會盡力地做好道德上的小事情,從身邊的小事情做起,不要做得最好,但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對待它們。
做人,肯定要做到善良。有一句話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而父母也從小這樣教育我,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我故意向一條小道扔小石頭。雖然小道又窄又偏僻,爸爸看見了,急忙上前制止了我,并教育我道:“怎么能這樣子呢?”“怎么了……”我感到爸爸在生氣,但又委屈地說。“你這樣可能會讓騎車的人摔倒,這等于是在陷害別人!”爸爸激動地說著,我在一旁默默地聽著,慢慢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看到我好像意識到了錯誤,爸爸的口氣緩和下來了,繼續說:“兒子,你應該還記得去年摔倒的痛吧?騎車摔倒比那樣還痛!”我下意識地捂了捂左手,那道傷,令我難忘。這時,爸爸變得和往日那般慈祥,道:“快把那些小石子撿起來吧。”“好!”
一個教訓,讓我知道,我應該小心地做每一個細節,我生怕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傷害到他人。
當人,做人還要守時,雖然媽媽沒有給我講這個道理,但卻總是用行動告訴我這個道理。每次,和別人約定出行時間時,媽媽總是要提早幾分鐘到達。她說,這樣,才不會讓別人等我們。有一次,我還戲謔道“寧教我等天下人,休教天下人等我”。但是,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學著媽媽,養成了守時的好習慣!
家風是一種行為,更是一種道德標準。
【家訓家風伴我成長優秀作文】相關文章: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優秀作文10-27
家訓、家風伴我成長08-07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02-02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作文03-01
家訓家風伴我成長作文01-02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作文07-23
家風家訓 伴我成長作文03-03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的作文03-09
伴我成長的家風家訓作文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