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家訓優秀作文(通用13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風家訓優秀作文(通用1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風家訓優秀作文1
那是一條青石板鋪成的幽徑,路兩邊是花叢、草叢和茂密的樹林。這條小路通向一處房子,一處好久沒人來的房子,看上去很老。爺爺在前面領頭走著,我們都在后面規規矩矩的跟著,整個隊伍默默地走,嚴肅的氣氛在我們之中徘徊。連最喜動的幾個"小猴子也抓著大人的衣角,低著頭前行。
約莫五六分鐘后,我們來到這座舊房子前。眾人停了下來只見爺爺將手放在木門上閉上眼嘆了一口氣說:”唉——(此處應為感嘆號)我這輩子只來三次,第一次是由我的爺爺領我來的;第二次是送我爺爺靈位的;第三次啊,是今日我領著你們來這里。這或許是我生前最后一次來了吧。”說完后,他推開了門。
房子的內部空間很大。正對門的是一座很大的香案,上面陳列著大約百十個靈位。爺爺吩咐眾人去周圍打掃衛生。自己拿著一塊很整潔的抹布,細細的擦拭著香案,像是在擦著什么珍寶一樣。
忽的,三叔家的小子驚叫道:“墻上有字,快看!”一時間眾人皆朝那里走去。“明德……”有人正要念出來。爺爺卻出聲打斷了:“明德守信,為立心之本;勤勉高節,為立身之本;忠君孝祖,為立人之本。”眾人看向爺爺,只見他邊背邊擦著香案。然后,將抹布整整齊齊疊好,走到這里說:“這,是我們的家訓。”
爺爺站在那里如蒼松一般,與墻上氣勢非凡的二十七字家訓相呼應,竟奇妙的融合在一起。在那一刻,這二十七個字與爺爺的身影深深地印在我們的腦海,揮之不去。
爺爺像是在回憶往昔,久久凝立不語。突然,無盡感慨的語氣從爺爺嘴里發出:“我們家族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幾百年前。家族創始人,曾經三次參加科舉不中。最后做了一名商人。那個時候,商人的社會地位是很低的。當時是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這一現狀的。但,先祖深知‘正人先正己’的道理。于是他立下這三條家訓,并以身作則。那時家族經營著布莊生意。當時很多商人哄抬物價,有人也勸先祖這樣做,可是卻被他拒絕了。后來,朝廷出面壓制物價,很多商家都傷了元氣,唯獨咱們家族沒事,反而因為名譽好大賺一筆。再后來,朝廷要籌措軍費,大部分商家都不愿意,只有很少一部分愿意,先祖就是其中之一,他捐了三成的家財。有人說他傻,說他蠢。他卻說:‘利者,得失之差也。國之得失,吾等存亡之機矣,故無國家之利安有個人之利乎?’最后戰爭勝利了,國家獎勵有功之士,先祖赫然在列,家族被獎勵免稅三年,之后稅率降兩成。由此家族進入鼎盛時期。
幾百年的光陰中,戰亂頻發,家族幾次遷移。造成家譜幾次遺失,雖大部分找尋回來,卻依舊不完整。只有家訓完整流傳下來。我,希望你們記住它。”一時間,屋內靜悄悄的……每個人眼中散發著異樣的神采。
緩緩的關上了木門。爺爺突然轉身大笑:“兼德勤,明禮節,行當光正,百多鄰親皆稱善矣;信為先,利為后,義存顱頂,數十春秋無愧活也。”說完,瀟灑而去。
家風家訓優秀作文2
家風,一種塑造我們的孩子的無形力量,家庭的生活方式,其實好的家風就是一座好的學校;讓我們在文化氣氛中成長學習。總之家風就是一個家的風氣,是一種風尚。兒家訓也起著同樣大的作用,之所以被世人所重,因為是它教導著我們廉恥,節儉,讓我們在規格中成長著!
而且,對于我來說家風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影響著我的心靈;家風還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把我的生活變得充實。在家里爸爸總喜歡看書在他的引領下我的閱讀量大大增加,書柜塞得滿滿的,我的心靈里也塞滿了書中的高雅豐富;家風是一種無字的典籍讓我在文化氣氛中接受熏陶和洗禮。爸爸尤其喜歡歷史,常常就給我上一課,雖然我總記不清,但它卻成為了我無形的力量,在我挫敗時、驕傲時,它給我鼓勵,給我告誡。在家風這種審美情趣的熏陶里,讓我的精神防止受到污染,雖然比不上那些崇高與高尚的情趣,但我們的家風卻是平等和諧,與那些埋怨、爭斗、不正當的家庭關系式不同的,它讓我感受到一種和諧的美,讓與家人保持著親密無間的關系,相親相愛,使我的生活更加充實!
不過一個好的家庭,一個健康的生活成長的環境是離不開家訓的。家訓是一種綜合的力量,在我的家里它時常主持者習慣、態度、精神。這是一種風尚,烙在我的心中它會在生活中去引領我們去追尋正確的答案和善良的人品。
在我的家里一個最顯眼的地方,掛著一張精致的毛筆字。雖然前面幾句的意思不太懂,但后面的節儉、勤勞、善良卻深深刻在我心中。因為這不僅僅是幾個字,而是我們這個家庭真正的家訓啊!雖不像其他家那樣宏大、嚴謹但其實這幾個字卻是叫我們去做人的原則!那雖不宏大,卻也讓我知道如何做個樸實的人啊!
“儉節,是做個好孩子的第一位!”雖然父母總是說,但我仍做不到,我常拿著零花錢去買漂亮的東西,喜歡的東西從不在意價格,零花錢常“一掃而光”,家訓我真的做到了嗎?想到這里那副字畫好像就在我的眼前,但往往還是忍不住去亂花錢,用舊的東西常常丟掉。
那一次,我又買了一些沒用的東西,被狠狠說了一頓,也是那天晚上不服氣的我第一次看到爸媽在嘆氣,說我任性,看到因為工作而疲憊不堪的臉上掛著失望,我開始節制自己,直到那三條家訓做到為止。有時我會背著墻角背出那三條家規來,因為這才是成長之路上應該做到的。家訓教我對待老人要和善在外面要勤勞、節儉。
家風家訓是一首無詞的歌,但它的旋律是那樣美好,給我繼續前行的力量!
家風家訓優秀作文3
家風、家訓,是一個家庭,乃至一個家族的精神產物和文明素質。我常聽大人和老人說: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規。我家的家訓是誠實守信、樂于助人。
記得很小的時候,媽媽常給我講一個故事——《狼來了》。這個故事中,一個放羊娃每天都要到山上放羊。有一天,他覺得很無聊就往山下正在種田的農夫們大聲喊:“狼來了!狼來了!救命啊!”農夫們著急地往山上跑,放羊娃卻高興地說:“你們上當了!”第二天,放羊娃又故伎重演,善良的農夫們又沖上山來,放羊娃又取笑說:“你們又上當的!”農夫們對放羊娃一而再再而三地說謊十分生氣。過了幾天,狼真的來了。放羊娃大聲喊:“狼來了!狼來了!快救命啊!狼真的來了!”農夫們不再相信他,結果放羊娃和許多羊都被狼咬死了。
每當媽媽講到最后時,平時溫和的臉上就會出來嚴肅的神情,她總是語重心長地教育我說:“做人要誠實。你可千萬不能像故事中的放羊娃一樣說謊,這是一種不好的行為,既對別人不尊重,也會失去別人對你的信任。誠實守信的好孩子,別人才會更喜歡你,你定要成為一個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懂嗎?”從小,媽媽就給我種下了誠實守信的種子。
我上幼兒園的時候,一次,我和爸爸媽媽坐公交車去公園玩,在公交車上,爸爸媽媽總是給抱著小寶寶的人或者老人讓座。我總是迷惑不解地問媽媽:“媽媽,為什么要讓座呀?你不是會暈車嗎?”媽媽卻笑著對我說:“寶寶小,站著不安全。老人們的年紀大了,腿腳不方便。所以我們要主動幫助他們,我撐一會就過去了,沒事。”慢慢的,我也學會了讓座位,爸爸媽媽用實際行動告訴我要尊老愛幼、樂于助人。
家風、家訓是一個人家庭的作風,這體現了一個人家庭的素質,我們一定要謹遵好家風、好家訓。
家風家訓優秀作文4
每個家都有自己的家規、家訓、家風,要說起我家的家規、家訓、家風,那就要從幾件事說起。
小時候我經常去我大伯家玩,有一次夏天我去大伯家,大伯語重心長的對我說,你馬上要上小學了,現在大伯跟你說幾句話,你一定要牢記,第一、勤勞,不要依賴別人啊!要做一個誠實、善良、懂事的孩子,做一個值得別人信任的人,不管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撒謊。第二、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要尊敬老人、孝順長輩,每做一件事都讓老人稱心如意。坐公交車的時候要給老人讓坐位,幫正在過馬路的老爺爺或老奶奶牽他們過馬路。
奶奶說:在我們家有一條家規,就是放學要快點回家,不能在路上玩,不讓奶奶擔心,路上要注意安全,過馬路要左右看看有沒有車再走,不能隨便買零食吃,放學回家先洗手再吃飯,吃飯時不能看電視。“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下的糧食,不能浪費糧食,不要剩飯要勤儉節約。書桌上的書要擺放整齊。在家里幫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掃地、擦桌子。
每天早上奶奶都起的很早給我做早餐,上學之前總要給我說,在學校不要和同學打鬧,要團結同學和同學和睦相處,互相幫助,互相學習,要尊敬老師,看到老師要說聲好。上課要專心聽老師講課,不能做小動作,寫作業時要專心,動作要快。
家風家訓優秀作文5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
而“不成文”,也是我國家訓的一大特點,成為日常行為規范的有機部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一些家風家訓中的精華融入新的道德建設中,許多膾炙人口的家訓,已經是家家之訓,形成家家之風。家風的建設關鍵在家長。家長首先要成為家風建設中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識創建自己的好家風,將延續自己的好家風,使自己的家庭和子女受益。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原生家庭。原生家庭不重視家風家規的建設,那就會使這個家庭的成員乃至這個家庭走彎路。原生家庭重視家風家規就會使這個人乃至這個家庭茁壯成長。好的家風會有一些共同特點,如:良好的道德氛圍、健康的思想氛圍、積極的情感氛圍、認真的學習氛圍、節儉的生活氛圍等等。正是這種氛圍造就了一個個身心健康的人、有作為的人、乃至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可以說,好家風打造了兒童成長的好搖籃。
有家風家訓的家庭,屬于豪門貴族之家;有家風家訓的家庭,數與王侯將相之家。
端正的家風,優秀的家訓讓我在這個家庭里茁壯成長。
家風家訓優秀作文6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家有家規國有國法。“百善孝為先,常存仁孝心。”是我家家訓的第一條。人若不孝就不為人。烏鴉還反哺呢!在我家里爸爸媽媽都特孝敬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我從小耳聞目染自然也是這樣。周末我常去外公家帶上他愛吃的小點心,為他按摩、陪他下棋、散步,給他講故事、逗外公開心。隔三差五我也會打電話給遠在山東的爺爺奶奶問好關心他們的身體。
媽媽常給我上“政治課”講經典故事,教育我要遵紀守法、尊重老師和同學要和睦相處要樂于幫助有困難的同學。記得上二年級的時候,有一次放學時下起了大雨,班里有許多同學都沒帶傘,我書包里有一把媽媽為防備突如其來的雨而準備的傘。看著這一場突然來襲的大雨沒有家長接的同學都呆了。我主動站出來說:“來吧,我有傘,讓我送你們回去吧。”于是先送了幾個同學去這個午托班,再送幾個去那個午托班,然后送幾個同路的同學回家,最后我自己才往回家的路走去。這時才發現原來我的衣服早已濕透了,一陣風吹來使我打了一個冷戰,可我心里很開心很熱乎。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有經歷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環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才能出類拔萃。”這是外公常在我耳邊的告誡。是呀!從小不吃苦長大了哪能干成什么大事。外公經常給我講60年代他當兵時如何克服艱苦的環境,如何戰勝困難。就如孟子曰:“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爸爸平時除了和我聊學習該如何講究效率、如何珍惜時間,學知識一定要腳踏實地不可蜻蜓點水。要戒驕戒躁,做事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不能半途而廢。還和我聊學習、做事要勞逸結合,心態要保持樂觀,有好的東西要樂于分享。從我懂事起我就不是一個有小家子氣的男生,只要我有一個蘋果我就會分一半給表姐;我有兩顆糖也一定會分一顆給姐姐;我再喜歡的玩具、書籍也都會與好朋友分享。
家風家訓優秀作文7
家,是我們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我們的的第一任老師,則家風、家教就是我們最初學到的知識。好的家風,好的家教會使我們受益一生!
那么,我就談談我的家風、家訓。
我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村人。他們是會魔術的,因為他們總是能用辛勤的雙手使田地變出數不勝數的豆谷,當然他們的雙手也長滿了老繭。爸爸說過只要看著我們姐弟三人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他們即使受再大的苦,再大的累,都是值得的。
他們雖腹中沒有多少筆墨,但卻營造了非常好的家風以及嚴格的家訓。勤儉節約最重要的家訓之一——買東西不能鋪張浪費,吃飯不能浪費糧食,糧食掉在地上要撿起來發到一定的位置……有時候想想是不是這因為這樣的家風,成就了這樣一個我。
記的小時候,有一次吃飯的時候燙到了舌頭,一下子突然性情大變把飯碗給打翻了。媽媽并沒有責罵我,而是一整天給我沒有給飯吃,到了晚上大家都睡著了,只有我還餓著肚子睡不著覺,忽然媽媽拿了兩袋餅干走向了我,并且向我道了謙,同時我也意識到自己的任性,最終和媽媽和解了,媽媽給我也講了一些大道理,雖然理解的并不透徹,但是深刻的感到了自己的錯誤。
我的父母雖然平平淡淡,但卻讓我受到了最博愛的教育,他們是我人生的星空中最亮的一顆星,照亮著我前行,指引著我走向正確的人生道路。
家風是春雨,家訓是泥土,我們是幼苗。只有得到春雨的灌溉,泥土的滋養,我們才能更加茁壯成長,有著高尚的品質,純潔的心靈,優秀的人生。
家風家訓優秀作文8
中國是有五千年歷史文化傳承的大國,擁有著許許多多的大家庭,而每一個家,都有著家訓、家風。我們家的家風家訓可以總結成三點:尊老愛幼、努力、自信。
尊老愛幼是中華傳統美德,也是我家的家風。家里爺爺眼睛不好,每到吃飯的時候,我們都是爭先恐后地給老人端飯、夾菜,尤其在下樓梯和過馬路的時候,孩子還會牽著爺爺的手。每當我們工作的時候,都是她陪著弟弟玩耍,照顧他,讓我們安心工作。
努力是成功的前提,我家的書房里貼著這樣一句話:你不努力,誰也給不了你想要的生活。這是我家的勵志語言。從小我們就提倡她自主學習,自己制定計劃,遇到不會的問題,先學會自己思考。這一過程讓她學會了獨立、主動和自覺,孩子的學習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
自信使人成功,也是我家的家訓。生活中我們就經常告訴她,只有自信,困難才會迎刃而解。孩子剛進幼兒園時,由于不自信,很長一段時間沒能融入到同學當中,是我們帶她去不同的風景名勝游玩學習,鼓勵她多說,多和別人溝通,不要膽怯,要勇敢面對,在我們的陪伴和環境的熏陶下,她消除了膽怯,變得更加自信,每天也能主動、自信地回答老師的提問。記得她第一次上臺主持升旗儀式,剛開始還是很害怕的,是老師、我們的鼓勵讓她的自信得到了提升,在舞臺上的主持也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認可。現在她已經認識到,只要自己變得自信起來,無論是學習、勞動,還是交朋友,都能事半功倍。
魚躍龍門方成龍,人經磨礪始成功。奮斗開創新生活,自信永遠慶成功。自信,努力,才能成功,才可以傲對人生。這都是我家常常掛在嘴邊的話語,我們相信她一定要把我家這種家風家訓堅持下去。
家風家訓優秀作文9
古語曾經這樣說過:“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可以看出來,良好的家風對孩子的身心的影響是潛移默化和深遠持久的。在“孝”和“愛幼”家風的陶冶下,我逐漸健康成長了。
還記得小時候,每次過年都是我最開心的時候,我們都會聚在老屋團圓。當我看到桌子上那些讓人垂涎三尺的可口食物,口水總是不爭氣的流下來了。雖然如此,我也從來不會伸手去拿起來吃。因為從小媽媽就告訴我:要尊敬長輩,長輩撫養后輩不容易,要孝順他們,要等他們先吃了之后我們在吃。因此,第一口飯菜一定得家里最老的長輩先來。這時候,爸爸、媽媽、叔叔、嬸嬸也會把可口的東西夾到長輩的碗里,給我們樹立了一個好的榜樣,我們漸漸懂得了孝順。古語說過:“百善孝為先”,晚輩孝敬長輩,常對長輩懷著一顆感恩的鑫。只有這樣,整個家庭才會和諧相處,積極向上發展。雖然很多年沒有回去和大家族團聚了,但是孝敬長輩的理念卻一直在我的心頭縈繞,時刻不敢忘懷!
不僅要孝敬長輩,我們還要愛幼。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用“孔融讓梨”的故事來教育我,讓我做一個關愛幼小的人。他們告訴我,若是家里有好吃的或者好玩的東西不要自己獨享,要跟弟弟妹妹分享,讓弟弟妹妹先選用,做一個跟孔融一樣的好孩子。我聽從了爸爸媽媽的話,每次家里有好東西出現的時候,我總是讓弟弟妹妹先選擇,從來不跟他們爭奪,不跟他們發生矛盾。因此,我們家人總是和諧的相處在一起,幾乎不會發生什么矛盾,家里人的臉上總是洋溢的開心的笑容。
有了良好的家風,就會催生出良好的道德;有了良好的道德,人們就會時刻遵守和諧相處;人們和諧相處,整個國家整個社會將會呈現出一片和諧的氣象!可見,良好的家風有著多么重要的作用呀!良好的家風值得我們傳承下去!
家風家訓優秀作文10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幸福而又溫馨的家。家訓有如點點春雨,滋潤著我們幼小的心靈,使我們茁壯成長。家風有如糧食一般,是我們生活中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我們家,也有家風,那就是孝。從小,爸爸媽媽就教育我要孝順,尊老愛幼,我對此銘記于心。
王永彬的《圍爐夜話》里曾有這樣的一句話:“百善以孝為先。”意思是說在所有的良好道德品格上,孝是最重要的。記得暑假的一天,外婆打電話給媽媽,說她扭傷了,躺在床上不能動。媽媽和爸爸冒著大雨,去泗安接外婆來長興。一到長興我們就去了人民醫院急診室,爸媽掛號,陪著外婆做各項檢查。看得出爸媽還是很焦急的,但還是不停地安慰外婆沒事的,我也坐在外婆的身邊輕輕地按摩外婆的腰。直到外婆檢查結果出來了,身體沒什么大事,就是肩周炎,我們的心總算是放下來了。回到家,我趕忙倒水給外婆吃藥,看著外婆舒展的眉毛,我也松了一口氣。第二天一大早,我剛睜開眼睛,媽媽就在廚房準備早餐了,爸爸還在外面買了一些點心,外婆外公看到桌上豐盛的早餐心里特別的暖。媽媽在做家務的時候,我就陪著外婆外公,陪他們聊天、看電視,給他們倒水、切水果……
今天外公和外婆鬧別扭了,是因為外公總愛躺著看電視,不愛運動。爸爸媽媽總是耐心地勸說著,從不插嘴,頂撞他們。我成了外公外婆的小紐扣,總是拉著他們一起出去走走散散步。爸爸教育我對長輩孝順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盡自己的孝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對待長輩們我們要遵從,耐心地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不能頂撞他們,惹他們傷心。
好的家風,能成就一個人的夢想。能給社會帶來許許多多的正能量,而這些正能量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新時代的我,一定要把好的家風傳承下去,為社會增添正能量!讓“正能量”得以傳遞。播下一種行為,就會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就會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就會收獲了一種命運。
家風家訓優秀作文11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傳統美德,每家都有自己的家訓、家風。好的家訓、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后代的希望,也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更造就了好的家庭、好的人才。
和千千萬萬個家庭一樣,我家也有家風、家訓。總結起來,我認為就是尊老愛幼、忠厚誠信、勤儉節約、知書達理,這些都是爸爸、媽媽經常教育我的。他們不但這樣教育了我,也是這樣做的。
一次,我們全家到外地旅游,在車站的時候,我們遇到了一個老爺爺領著小孫子在站臺上徘徊著。媽媽看他們不對勁,便走過去,尋問怎么回事,那個老爺爺嘆了一口氣,用十分濃重的地方口音說:“錢丟了,俺和娃回不去了!”看樣子,他們應該來自很遠的地方,人生地不熟的,錢被人偷了。媽媽馬上從包里拿出錢并把我們買的午飯給了他們,說到:“大爺,您先拿著吧!別推辭,這是我們對您的一點幫助,您買了車票趕緊回家吧,啊!”那老爺爺驚訝極了,沒想到在這種地方還能得到陌生人的幫助,他激動得連聲說謝謝。說完就拉著小孫子高興的去買票了。媽媽的臉上也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還有一次,爸爸帶我一起去外地開會,也是在車站。我們遇到一位叔叔托付我們看管一下他的東西,他去有點事,我們便幫他看管。結果我們要坐的車來了,眼看車就要走了,我著急的說:“要不就把他的東西放那,也沒人拿。”爸爸嚴肅的說:“這怎么行,答應別人的事,怎么能失信呢?寧可我們坐下趟車也要等他回來。”說著,走到售票窗口,把票退了。過了半天,那位叔叔氣喘吁吁跑過來,不好意思的說:“不好意思了,讓你們久等了這么半天,你們要去哪?坐我車一起走啊。”就這樣,我們不但沒誤點,反而更快地到達了目的地了。
好的家風、家訓對社會而言,就是一種正能量,讓我們把美好的家風、家訓發揚光大,永遠傳承下去!
好家規造就好家風,好家風造就好家庭。每個家,都有家風家規,他可以引領家庭成員積極向上、健康成長。
我們家有許多的規矩,什么“食不言,寢不語”了,“東西不要亂扔亂放”了,“吃有吃相、坐有坐相”了……這些都使我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爸爸媽媽還從小就教育我對人要有禮貌,對長輩要尊敬,對父母要孝順,做人做事要講誠信。他們是這樣教育我的,自己也是這樣做的。下面我給大家講一個發生在我媽媽身上的真實事例吧!
我的媽媽是個大孝女,每次回姥姥家,都會買一些姥姥愛吃的、細軟的、好消化的食品;還會幫姥姥整理家務,燒幾道菜,每年還會陪姥姥出去旅游。記得去年姥姥腎病住院,媽媽既要上班又要照顧姥姥,還得操心我的學習,忙的不可開交,但她從沒有怨言。每天媽媽都要做好可口的飯菜送到醫院,晚上在醫院幫姥姥洗腳,細心照顧,一個月下來,媽媽累痩了不少,可媽媽一點兒沒有怨言。這件事讓我從媽媽身上看到了孝順的美德,我也要像媽媽學習。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讓它在人類文明進程中發揮重大作用。
家風家訓優秀作文12
中國有一句古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教”一個家先要有好家風好家訓,才能成為一個好家。我仔細總結了一下,我們家的家風家訓可以用四個字來代表:孝、善、節、誠。
有句俗話說:“百善孝為先”我們應該孝順自己的爺爺奶奶,孝順自己的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幫媽媽做家務,幫爸爸拿文件,幫爺爺奶奶捶背……要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善良是做人的基本,一個沒有善良的人是不能成人的。我們要善良,付有愛心,只有你真誠對待別人,別人才會真誠對待你。當看見流浪的小狗,我每天都……
有篇古詩是這么說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媽媽經常教育我們不能浪費任何一粒糧食。我們應該養成節約的好習慣。節約每一滴水,節約每一粒糧食。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我們要講誠信才會有人和你做朋友。你向同學借了書,說好了時間,就要及時還給別人,到同學家玩,和家人說好什么時候回來,就什么時間回來,只有這樣,別人才會相信你。
家風家訓決定了一個家庭的好壞,我真是因為有一個好家風好家訓,我才能成為一個好孩子。
家風家訓優秀作文13
一個星期六的晚上,我高高興興地和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吃晚飯。光頭強的電視快要開始了,我把還剩半碗的飯放一邊,說剩下的飯我不吃了。爺爺很不高興,說不能浪費糧食,這些飯我是可以吃完的,不能因為要看電視就剩飯。
我的爸爸這時候和我講起他小時候的故事。我的爸爸小時候在長大,爺爺上班要按時出門。我的爸爸就把碗里剩下的米飯倒到水溝。后來被爺爺發現了,我的爸爸被爺爺狠狠地懲罰。
原來,爺爺小時候,國家比較窮,糧食經常不夠吃,常常吃不飽飯,卻要做很多事情。那時候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吃飽飯,所以爺爺特別珍惜糧食。爺爺說,米飯來之不易,那天看到我的爸爸浪費糧食就特別生氣。我的爸爸挨罰后,就記住了不能浪費糧食。
我的爸爸說,現在國家富強了,家里不再擔心吃飽飯的問題,但是勤儉節約、不鋪張浪費的傳統不能丟。養成良好的習慣,將來對我會很有幫助。
這時候,奶奶說起以前的事,買東西要憑票,買米用糧票,買肉用肉票……逢年過節,更要起個大早,天不亮就要趕到鎮上去排隊,起碼要等四五個小時才能買到定量的菜。特別時有一段時間,大家都很不愛惜糧食,結果糧食被浪費完后,沒有吃的,大家只能餓肚子,去山上挖樹葉吃。現在想來,真是艱苦啊!
聽著聽著,我感到很不好意思。我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平時吃飯還總是挑三揀四。現在想想,爺爺奶奶的童年生活真是令我匪夷所思啊!想到這兒,我看著桌上的飯菜,慚愧地笑了笑,然后慢慢地吃了起來,恍然間發現原本不愛吃的食物原來也是那么的可口。
在特別的日子里憶苦思甜,雖然那個時代的灰暗早已遠去,但我們的光明生活確是要需要我們的“成長”才能一直到永遠!
【家風家訓優秀作文(通用13篇)】相關文章:
家風家訓作文11-19
我的家風家訓征文優秀11-19
寫家訓家風作文(通用31篇)04-29
家風家訓故事作文04-23
家風家訓的名言03-30
好家風好家訓小學作文02-20
寫家訓家風作文7篇03-04
寫家訓家風作文6篇03-03
【推薦】家風家訓伴我成長作文03-03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作文【薦】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