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家風作文(集合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家風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于家風作文1
國有國法,校有校規(guī),家有,不論大家,還是小家有都有著自己的規(guī)章制度和做事的風格。我們的小家也不例外。
是一種無言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慢慢浸透著,影響著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人們。良好的家訓會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積極的世界觀,人生觀,道德修養(yǎng),為人處事及生活習慣等。父母要求我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身邊小事做起,例如疊被子,刷牙,洗臉,收拾房間等。告訴我無論什么事都要從一點一點地小事開始累積,這樣才能做成一番大事業(yè)。如果連自己屋子都不打掃的人,怎么能做好其它的事情呢?
善良是中華傳統(tǒng)美德之一,也是優(yōu)良的之一,父母從小教育我們要做一個善良的人,人要是沒有了善良的品質,其人格也是不健全的,將來也難有作為。善良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失的一種寶貴品質,能讓人內心時刻充滿溫暖和感恩的感覺,一個人要想身心都健康,著先要做到善良。一個善良的人必定是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在我們中國百善孝為先,孝更是我們的傳統(tǒng)美德,假如一個人連他生他,養(yǎng)他的父母都不孝順,不關心,那還能指望他做出什么對國家和人民有利的事情呢?
這些只是滄海一粟,還有好多優(yōu)良的值得我們去學習和繼承,我們應該從自身做起,讓我們的優(yōu)良一代一代傳承下去。成為中華民族每個家庭最寶貴的。
關于家風作文2
媽咪經常教育我們家有家規(guī),國有國法,校有校規(guī),班有班法, 家是我們停泊的港灣。我們開心不開心都離不開這個家,要有好的家風才有好的家。
媽咪很小就教育我:外出坐公交車時要懂得給老人讓坐,在學校要樂于幫助別人。要學會與時間賽跑,珍惜時間,做事不能磨磨蹭蹭。在學校要聽老師的話,做個好孩子,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和同學相處記得要真誠,以和為貴。在生活上我們不能人比人,不能太驕傲。要腳踏實地。
有一次,我迷上了《裝在口袋里的爸爸》和《淘氣包馬小跳》這兩系列的書,可媽咪發(fā)現我看了這么多書后根本沒有提高我的閱讀能力,媽咪百絲不得其解,慢慢的研究。突然有一天媽咪叫住我,我以為我又做錯什么事了,害得我心怦怦直跳。原來是媽咪為我找來了解決的方法。媽咪教我要認真思考文中的意思,把文中的好詞好句寫在本子里并切記在腦海里。就這樣,我每天都積累許多的好詞好句,我的閱讀能力也一天比一天好了。
如果我做錯事,媽咪也會使用“棍棒底下出孝子”這一招。所以我們如果不小心犯錯了要勇于承認,勇于道歉,勇于悔過,做個好孩子。
良好的家風是我們國家的傳統(tǒng)美德,我們是祖國的花朵,要熱愛家園,熱愛校園,更要愛我們的祖國!做新時代文明的學生。
關于家風作文3
家風,這個既讓我們感到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詞匯,從字面上理解就是一個家的好習慣,每個家的家風都各不相同,今天我也來曬曬我們家的家風。
記得那是一個月色如水的晚上,爸爸數落我的場景以讓浮現在我的眼前。那天晚上,我出去買菜,爸爸媽媽為了培養(yǎng)我從小就有獨立的好習慣,所以買菜這個擔子就重重落在了我的肩上。我到商店里買了兩袋面條和幾個西紅柿,萬萬沒想到商店的阿姨多找了我十元錢。我興致勃勃的回到家,打算把這件事告訴爸爸換來一兩句褒獎,而結果卻恰恰相反,當我眉飛色舞地向爸爸說完整件事情的經過之后,爸爸顯得十分氣憤,不停地數落我,而我的眼淚也好像斷了線的珍珠一般從臉頰上滑落下來,爸爸依然在不停的數落我,連平時對我最好的媽媽也一言不發(fā)。而我并沒有明白爸爸媽媽的良苦用心,而是氣沖沖地沖進了臥室。
到了晚上九點多,爸爸走進我的臥室,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孩子,我并不是有意數落你,而你做的事真的不對。爸爸我是一個商人,談事一個無法原諒的錯誤,如果你現在就學會了貪婪,將來走入社會你就會變得一發(fā)不可收拾了。雖然咱們家很清貧,單咱們整的每一分錢都是良心錢!這樣吧,我再給你點錢,你再去買一回菜,并且要跟賣菜的阿姨說清楚情況,把那十元錢還上。今天你早點睡吧!”
那天晚上我也沒怎么睡,我想來想去感覺自己做的紳士不對,貪小便宜還跟爸爸發(fā)脾氣,真不應該。
第二天,我把錢還給了賣菜的阿姨,阿姨也原諒了我。從那以后不許貪小便宜就成了我家的'家風。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你家的家風是什么,也來曬曬吧!
關于家風作文4
家庭是成長的搖籃,家風是成長的航標。我的家風是“自立自強,教育興家”。
自立對我們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我曾經也有過很多次自立的過程,記得八歲的一天,我瞞著父母偷偷跑到田野去玩。我被那兒的風景迷住了,在那兒蹦蹦跳跳。突然,腳下一滑,我掉進了田壟里,這個田壟很深,我覺得自己不可能爬上去的,就想等媽咪找到這兒來拉我上去。我坐在地上一直等,想起了父母經常教育我要自立,并叫我自己干事情。我現在是不是也應該自立一下呢?于是,我抓住樹枝,一步一步往上爬。不料,樹枝斷了,我又重新掉了下去。我又開始向上爬,腳踩石頭,手也著地,四肢都用上來爬,終于爬了上去。我對自己的成功感到非常滿意,這使我又經歷了一次自立的過程。
“人生當自強”也收入到了我的家風中,記得有一次,我練習在不平坦的路中騎自行車,我一個大步跨上自行車,然后騎了起來,騎到了石子路,車子搖搖晃晃,十分顫抖,突然,車子倒了,我摔了下去,把胳膊跌青了。我沒有氣餒,推起車,又騎了上去,以快速前進,把石子都蕩開了,車子平穩(wěn)地過去了。又到了干泥巴路,這條路有許多濕泥巴時踩上去干了以后而變硬的腳印,十分崎嶇不平。我使出全力,向前沖去,車子一直顫抖著,但沒有倒。這時,我由于沒有看清方向,一下子沖到了田野里,有一次失敗了。我打算不練了,但是又想起家人經常教育我要自強,心里很是猶豫。最后,我還是打算不向困難低頭,于是我又騎了上去,一個勁地向前沖,并注意方向,終于騎了上去。我又感受到了以自強而成功的喜悅,忘記了之前的失敗。
關于家風作文5
“家風正,則后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家風是一個家的一種道德標準,就如糧食一般是必不可少的成分。我們家里,也有家風,它教會了我怎樣做人,怎樣做一個有誠信的人。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句話是我的家風之一。在生活中,我們不能有一點兒的害人的想法,也不能丟了那么一點兒的預防壞人的一種正確的心里”。而且,要尊敬長輩、勤勞節(jié)省、誠實守信、樂于助人、不驕不躁。
“做人更要有誠信。”媽媽總是這樣教育我。記得有一次,我約了一個同學去廣場玩。可是天有不測風云,那天下雪了,我不想去了。可是媽媽說:“你還是去吧!如果你不去他去了怎么辦?同學們一定會認為你是個不守信用的人。”我說:“好吧,我去了,媽媽!”到了廣場我等了半天,雖然他沒有來但是我放心多了。因為我是個守信用的人。
法國著名作家羅蘭曾說過:“生命不是一個可以孤立成長的個體,它一面成長,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葉。從而也足見家風的重要了。父母的一些舉動,總能影響我們。優(yōu)秀的品質,就是從中培養(yǎng)起來的。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它讓我從中養(yǎng)成了許多好品質,這樣的家風,值得傳揚!
家風,正像“播下了一種行為,收獲了一種習慣,播下了一種習慣,收獲了一種性格,播下了一種性格,收獲了一種命運”這句話。是啊,家風給我們播下、收獲了一種習慣、性格、命運,最終成就了這么一個我,它還讓我有一技之長立足之地,讓我的生活多彩多姿、無憂無慮、井井有條。
關于家風作文6
俗話說“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從古至今,國有國法,校有校訓,家有家規(guī)。每一家都有每一家的規(guī)矩,我家的規(guī)矩就是——要孝順,這不僅是我家的“傳家寶”,更是我家的家風。說起這個規(guī)矩,可是讓我叫苦不迭。
在單位里,媽媽是一個雷厲風行的人,可她在家里和單位里簡直是判若兩人,無論姥姥、姥爺說什么話媽媽都不會生氣,我一直不明白這是為什么,直到有一天…
星期六,我和媽媽去姥姥家吃午飯,我們吃完飯后,便在一起聊起了天。這時,姥姥說了一句教育我的話,我十分不耐煩,便說了姥姥一句。媽媽一聽,頓時眉頭緊鎖,把我打了一頓。我心里十分懊惱,想:我這不是自討苦吃么?我以后一定不再與長輩們頂嘴了。于是,我走到姥姥面前,低下頭,對姥姥說:“姥姥,對不起”。姥姥聽了我的話,原諒了我。通過這件事,我才知道媽媽平時為什么這樣做了。
比起我,爸爸可是一個大孝子,他對爺爺、奶奶從來都是關心的無微不至。以前,在我家還沒買汽車時,盡管爸爸工作很忙,但是仍然堅持每周至少回爺爺奶奶家一次,還要帶著爺爺奶奶喜歡吃的東西。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提起孝順,我不禁想起了“臥冰求鯉”這個故事,文中主人公的繼母想吃活鯉魚,但是當時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臥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后來主人公因品行端正,才學兼優(yōu),從縣令做到了太尉。
恪守孝道,或許不會好像王祥一樣臥冰求鯉,但是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孝順父母,尊敬師長,理解他們的辛苦,這就是最大的孝道。我一定會好好學習,讓他們更加幸福!
關于家風作文7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夠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yōu)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最近,隨著“家風”一詞火了起來,腦海中不禁涌現出爺爺奶奶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
小時候,每次上學校之前,奶奶總愛叮囑我?guī)拙洌骸昂⒆樱綄W校千萬別和同學吵嘴,如果有人欺負你,就回來跟我說,我去找你們老師。”!奶奶生怕我在學校和同學發(fā)生矛盾,老是有事沒事給我上“政治課”,講一些經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寬宏大量,在學校要和老師、同學和睦相處,不要動不動就和其他人發(fā)生沖突。在奶奶的諄諄教誨之下,我從沒有和老師、同學發(fā)生過矛盾
爺爺愛給我講很多關于他當年服兵役的經歷,告誡我:“現在的年輕人沒有幾個能夠吃苦耐勞的。你要從小學會能吃苦,否則不能干成什么大事!”爺爺還教導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有經歷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環(huán)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類拔萃。
現在,我已經步入初中,成為一名初中生,早已養(yǎng)成了樂于助人、艱苦樸素等好習慣。仔細想想,這些都和我們家的家風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奶奶還是在每次去學校之前給我上“政治課”,爺爺還是時不時在飯前飯后給我聊聊關于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等等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非常樂于聆聽他們的一言一語,因為那正是我們家的好家風。
我一直在想,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yōu)秀的家規(guī)和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如今社會一些不良習氣已逐漸退出人民的視線,“正能量”得以傳遞,如再加上優(yōu)良家風以打造,那么咱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純潔,人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關于家風作文8
關于家訓的含義,我的理解就是每家家中的規(guī)矩。我想我家的家訓是從小爸媽就教我的一項文明準則——叫人不蝕本,舌頭打個滾。
我從小就比較沉默寡言,不太喜歡與別人說話,在大人面前顯得不太禮貌。爸爸和媽媽就設定了這樣一條家訓:叫人不蝕本,舌頭打個滾。意思是說見了人要打招呼,離開時要與對方道別。
媽媽無時無刻不提醒我這一文明禮貌訓條:"見到叔叔阿姨就先打招呼,離開時要道別。"有時見我不樂意,媽媽就會板起臉來說:"文明禮貌只需一步,滾滾舌頭就行了。"我只好無奈地叫聲:"叔叔、阿姨好".
時間似流水,不知不覺離媽媽第一次教導我"叫人不蝕本,舌頭打個滾"已經過去五年了。現在當我見到別人時,我可以自然地說聲:"您好!"要分開時,就揚起手,爽朗地道一聲:"再見!"這似乎已經成為了我的一種習慣。
當然文明禮貌不僅僅只有"打招呼",還有不隨地吐痰、衣冠整齊等。如果我們沒有養(yǎng)成文明禮貌的好習慣,即使我們學習成績再好,也枉然。
"叫人不蝕本,舌頭打個滾"的訓條應是人人都該懂得、并踐行的。我想我們都有義務、有責任將家訓留傳下去,將它發(fā)揚光大。
關于家風作文9
家風是什么?家風是家族一代一代傳下來的品德。家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長期以來形成的能影響家庭成員的精神,品德及行為的一種傳統(tǒng)風尚和品德傳承。許多保有優(yōu)良家風的家族,為家制定了系統(tǒng)的家族道德規(guī)范。一家具家族或家庭的家風要正,首先要以德治家,以德立家。其次,書香傳承,要保持家風,家規(guī)。
我們家的家風是尊老愛幼、勤儉、勤勞、誠信、誠實。我觸犯過一些家風家規(guī)。我這個人,喜歡挑衣服,因為這件事情,媽媽不知道吵過我多少次,媽媽經常說:“我們小時候只有很少的衣服,哪里有這么多的衣服可以挑選。買了就穿,不穿浪費多可惜,要勤儉。”后來,我明白了,有好多人還沒有衣服穿。我們在這里過著這么美好的生活,還挑衣服,太不對了。
誠實也很重要,我聽過這樣一個關于華盛頓小時候誠實的故事,小時候華盛頓的爸爸送給他一把斧頭,華盛頓在花園里的櫻桃樹上試起了斧頭,把櫻桃樹砍倒了,他的爸爸回來后,看到被華盛頓砍倒的櫻桃樹,非常生氣,因為那是花很多錢買回來的,而且是華盛頓的爸爸最喜歡的一棵樹。華盛頓看到爸爸很生氣,他很害怕,但是還是鼓起勇氣向爸爸承認了錯誤。他爸爸見他勇敢的承認了錯誤,不但沒懲罰他,還高興的說:“好孩子,即使是一萬顆櫻桃樹也比不上一個誠實的孩子啊!”誠實是很重要,一個人沒了誠實在,那就沒人會相信他了,所以我們要誠實。
一個家庭或家族,家風家規(guī)是必不可少的,家風要正,只要定了家風,我們就要遵守。從小到大,都要遵守家風家規(guī),我們是家庭中的一員,我們就必須遵守家庭中的家風!
關于家風作文10
大約爸爸媽媽全是讀書人吧,做為工程師職稱的爸爸會把“學習培訓第一”做為口頭語,做為老師的老媽會經常叨嘮“應當溫文爾雅”。這幾句將我耳朵里面都打磨厚繭的“圣詔”還可以稱作是我的家風。
從記事簿起,每到客人 都是會見到爸爸媽媽滿臉堆笑,溫柔體貼招呼客人。因此,并不是一頓美味可口的飯食,就是一場“之乎者也”類的侃侃而談。我和哥哥則不談不張口,可以做到有問必答,不管什么時候,成年人講話不插言,成年人用餐不上菜,因此贏得了顧客的贊美:“家里的小孩真聽話。”“不愧是讀書人,便是不同尋常。”可是平常,頑皮的我和哥哥會隔三差五“犯上”的。比如給入睡的爸爸別上一只開卡,再梳2個漂亮的小辮子,因此老媽手持掃帚將大家通通趕來洗手間或陽臺上,還能聽見爸爸的痛斥:“膽敢在皇帝頭頂破土。”
雖然是90年代了,但因為封建意識的危害,爸爸一直用些封建社會教育理念來管控大家。但更是這種教育理念,使與生俱來賤皮子的我和哥哥學習方面一直遙遙領先。每每夜里;家里從無呼啦啦的打麻將將聲,也無地動山搖的音箱聲,僅有我和哥哥做作業(yè)的吱吱聲和爸爸媽媽翻書報刊的響聲。有時候,一家人也會為了更好地一道數學題而爭取臉紅耳赤。但終究是封建社會的文化教育,因此出現了一切的封閉式現行政策!錄音機不許聽,假期不能出來去玩,好像想讓我和哥哥變成書呆子。不,連課外讀物也只有在廁所或被窩里偷窺。我好想對爸爸說:“都90年代了,老掉牙的教育理念也該修改了。”但怯于爸爸的威勢,話到嘴邊一直又咽了回來。
這就是我的家風,有好有壞。但我堅信,伴隨著時期的發(fā)展,新時期的家風家訓會落身于我們家。我的家人將越來越更豐富,更幸福!
關于家風作文11
我國是一個講究規(guī)矩的國家,歷史也很悠久,比如我們大家都知道的《弟子規(guī)》、《三字經》等等,都是我們祖輩傳下來的關于家訓、家規(guī)、家風的珍貴文化遺產。有句俗話說得好:“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如果我們都不按照規(guī)矩做事,我們的社會大家庭就不會這樣和諧有序。
其實,在我們每個小家庭也有家訓、家規(guī)、家風,我家的家訓就是:要尊重他人,包括老師、同學,尤其是對長輩和有殘疾的人;要講禮貌,見到認識的人要主動打招呼,做到文明用語;要勤勞節(jié)儉,不能浪費;“遠親不如近鄰”,與鄰居友好相處,互相幫助;“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這些家訓,爸爸和媽媽都是以身作則的,在他們的教育和影響下。我也深深體會到這樣做,既尊重了別人,也讓自己得到了真正的快樂。
我家的家規(guī)是媽媽定的:作業(yè)做完后要檢查;寫完作業(yè)要復習舊知識、預習新知識;要經常鍛煉身體;當天的事情當天做完,不能拖到第二天;每天要堅持練琴。媽媽常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所以每到周末,媽媽就帶我去游泳,夏天的時候我很愛游,可到了冬天,即便是在室內游泳館,水也顯得涼了些,可媽媽說沒關系,所以每次我都勇敢的跳進游泳池,在水里暢游一番。結果,真像媽媽說的那樣,我不緊沒有被凍感冒,反而不愛感冒了。
再說說我的家風吧:要做個有道德、有責任感的人;要講究衛(wèi)生,不管是個人衛(wèi)生還是居住環(huán)境,都要干干凈凈的,在公共場合不隨便吐痰、亂扔東西,媽媽說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城市更美麗。
我愛我的家,因為有了家訓、家規(guī)和家風,我的家更加和睦幸福,我們的大家庭更和諧美好!
關于家風作文12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家風,是一個家庭不可缺少的主旋律。我家的家風有三條:一是節(jié)儉之風,二是惜時之風,三是孝順之風。接著就來曬一曬吧!
我家的節(jié)儉之風。我的父母都出生在農村,從小就養(yǎng)成了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這個好習慣自然而然地傳到他們的兒子——我身上。記得從我懂事起,每當吃飯時,媽媽就叮囑我:“你要愛惜糧食,農民伯伯種糧食很不容易,不要往桌子上撒,碗里要吃得干干凈凈。”我當時并不是很理解,但我很聽話,還是按照媽媽的話做了。后來上學了,我學了古詩《憫農》,才理解了媽媽的良苦用心。
我家的惜時之風。媽媽每天匆匆忙忙地趕回家,叮囑我“快點寫作業(yè)!”就急忙趕到廚房做飯。利用做飯的空隙,還要洗臟衣服,手還沒擦干,就來到我的書桌旁檢查我的作業(yè),還督促我快寫,認真地說:“時間在不經意間就溜走了,
如果不抓緊地話,就白白浪費了。省下時間可以干自己想干的事。”媽媽的一言一行感染了我,從而我也學會了珍惜時間。
我家的孝順之風。我的父母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子欲孝,而親不待。而他們也是那樣用心做的。記的那次姥姥生病住院,媽媽一連好幾個星期在醫(yī)院里照顧姥姥。出院后,又把姥姥接回家,并細心照顧。
給姥姥端茶倒水,噓寒問暖。還安排我去陪姥姥聊天。爸爸給姥姥買了許多好吃的,我都有點讒得流口水了。爺爺生病時,爸爸不顧白天工作的辛苦,晚上去陪爺爺。看著父母的一舉一動,我想:我也要做個孝順的人。
繼承和發(fā)揚好的家風,是一種“正能量”的傳遞,有了優(yōu)良的家風,我們的小家一定會更加幸福。祖國的大家庭一定更加和諧。這就是我家的家風,請你也來曬一曬家風吧!
關于家風作文13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國有國法,校有校規(guī),家有家風。我家的家風是:“好好做人、好好學習。”
家人們從小就教導我要好好做人。
爸爸教會了我做人要守信。記得二年級的一個周末,因為我表現好,所以,爸爸準許我玩一小時電腦游戲。可是,我玩游戲超過了時光,爸爸很嚴肅地收起了電腦。之后,便語重心長地對我說:“棠林,要守信,不然,長大后你到社會上是會很麻煩的!”
姐姐教會了我做人要誠實。因為“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三年級的一天,我不留意把姐姐最愛的玻璃杯打碎了。我很怕被挨罵,可是最后,我還是鼓起勇氣,向姐姐道歉。可是,姐姐原諒了我,并且對我說了句意味深長的話:“杯子打碎了不要緊,如果你因此失去了誠實,就沒有人會相信你了。”
媽媽教會了我做人要謙虛。四年級的一次考試中,我考了全班第一,回到家我得意洋洋得告訴了媽媽。媽媽和藹的對我說:“棠林真棒!再接再厲,可是要記住:‘謙受益,滿招損。’”
家人們不僅僅教導我好好做人,還教育我要好好學習。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以禮儀之邦而著稱的國家,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這些孩子,也必須要發(fā)揚這種精神,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愧于我們的祖先,不愧于是一個繼承人!
關于家風作文14
國有國法,校有校紀,家有家風。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它潤物細無聲。我從小受父母的影響,在優(yōu)良的家風教誨中慢慢長大!
我的爸爸媽媽都是非常孝順的人,當我還很小的時候,爸爸在外地工作,我的媽媽獨自帶著我和姐姐同爺爺一起生活。記得每次吃飯的時候第一碗飯都是盛給爺爺的,家里有好吃好喝的總是先問爺爺是否吃。媽媽經常同我和姐姐說的最多的話就是家有一老勝似一寶,百善孝為先,家和萬事興。
小的時候不是太懂,只覺得說得蠻好聽,蠻順口,也會經常同媽媽一起說這些話。小的時候我還有一句專屬于我對姐姐稱呼,媽媽問我張昕是誰啊?我就回答是我的親親姐姐,這時媽媽就會露出開心的笑容!生活中媽媽就是這樣無時不刻告誡我,尊敬長輩,關愛家人。
爸爸媽媽平時生活比較節(jié)儉,從不鋪張浪費。一直告誡我們,可以好吃好喝,但是絕對不允許浪費!讓我知道了作為學生,我應該做到不挑食,不浪費食物,無論在哪里節(jié)約用水用電,要愛惜自己的學習用品,不與他人攀比衣物。要我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事情做起!從小就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
我家的家風給我傳達的是一種正能量,父母要求我們從小做起,從小事做起,讓我在良好的家風影響下茁壯的成長,讓我成長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棟梁之材!
關于家風作文15
每人的心中都會有四五條父母要你銘記于心的家訓。我也不例外,現在就讓你來跟我體驗一下我家的家風吧!
有一年新年,我遠方的姑姑來我家做客,爸爸讓我去接大姑,要我客客氣氣的跟大姑打招呼、熱情的和大姑打招呼、熱情地幫大姑拎東西。我把大姑請進了屋里,姑姑坐下了,我突然發(fā)現桌子上有水,我就想去擦水,媽媽馬上把我叫了回來,說:“你在擦水的時候要注意一件事,不要朝著客人的方向擦,這是對客人的不敬,要往自己的方向擦。”我當時還嫌媽媽啰嗦呢。飯做好了,是我最愛吃的餃子,我要吃了,爸爸趕緊攔住了我,說:“孩子,等一下,吃飯的時候要等客人,這是禮貌。”姑姑坐下來吃飯的時候,還夸我是懂事的好孩子呢。
記得還有一次,我在家里自己做木偶,做木偶的事對我這個笨手笨腳的男孩來說簡直是天大的難事。做木偶既費時有費力,做到一半我就生氣的把木偶扔到了一邊,坐在邊上生悶氣。這是爸爸走了過來,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孩子,這只是人生當中很小很小的挫折,當我們遇到困難挫折時要有不服輸、堅持不懈的精神,再苦再難也要堅持,只有堅持才能取得成功。”聽了爸爸的話,我又重新拿起了木偶,耐心地做出了一個木偶。這只木偶到現在我還一直保留著。
就是這樣,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我、教育我、鼓勵我。教育我怎樣做人、怎樣為人處事,應該具備著什么樣的精神,使我健康、快樂地成長著。現在我也漸漸懂得了,父母為什么要對我進行這樣的教育:因為我們是祖國的希望,祖國也要靠我們這一代去建設。
這就是我的家風,相信你們的家風也和我一樣吧!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下面是幾篇家風家訓的文章,歡迎欣賞!
【關于家風作文(集合15篇)】相關文章:
關于家風的作文(集合15篇)05-18
關于家風作文集合15篇11-11
關于曬家風作文06-07
最美家風關于家風的作文800字11-16
關于家風的作文集合15篇10-29
關于家風的作文【薦】11-04
關于家風的作文【推薦】11-04
【推薦】關于家風的作文11-03
【精】關于家風的作文11-02
【熱】關于家風的作文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