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家風作文匯編九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風作文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風作文 篇1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這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孝老敬親是做人最基本要做的事,我就可以做到。因為,我有一位孝敬父母的好媽媽。
“我媽媽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在我媽媽上中學的時候,我的姥姥就因為疾病躺在床上,一直由她細心照料。結婚以后,征得了我爸爸的同意后,她就將媽媽接到了身邊,一照顧,就是二十年。姥姥最嚴重的時候,天天躺在床上,她守在病床前精心照顧老人,每天給老人洗臉穿衣,每頓飯都是她一口一口給老人喂下去的。她給喂水喂飯、端屎端尿,直到老人好轉為止。現在,姥姥好一些了,能在床上半坐著,給姥姥洗澡、梳頭、按摩、剪指甲,天天給姥姥收拾地干干凈凈的,精心伺候,從不厭煩。媽媽每天給老人買菜洗衣做飯,給老人做他愛吃的菜飯,買愛吃的水果,把老人的生活料理的有條不紊。“媽媽太累了!”我發現晚上媽媽總是睡不好。夜里姥姥拿水拿藥睡不著的時候,總是叫媽媽。媽媽照顧完了姥姥,還要給我們姐倆掖掖被角。每天早上起來媽媽總是有淡淡的黑眼圈,我心疼我的媽媽。
媽媽總是告訴我:“父母一輩子不容易,年輕時為了子女吃苦受累,如今他們年老了,是做子女為父母盡孝的時候了,盡了孝心,到了老人不在的時候,你就不會后悔了。”
小的時候,我不懂事。因為媽媽忙著照顧姥姥、弟弟,對我
關心少而生氣,經常悶悶不樂。現在,我長大了,將媽媽的行為看在眼里,記在心上,終于能體諒媽媽的辛苦了。我知道心疼媽媽了,每天放學回家就去幼兒園接弟弟,回家陪弟弟玩,陪姥姥聊天,直到媽媽下班回來,抽出手來的時候,我才去寫作業,把自己的事情收拾地利利整整的,不讓媽媽操一點心。媽媽的話入了我的耳,媽媽的行動入了我的心,這就是孝道的傳承。
“孝”就是我家的家風,媽媽的言傳身教讓我懂得了:作為一名小學生,要做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要做到孝老敬親。孝是德之本 ,我要做到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友愛兄弟姐妹,做一個孝老敬親的好榜樣。
家風作文 篇2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向重視家教,而家風家訓更是重要。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家的家風,而要說起我的家風首先得從小時候的幾事說起。
小時候家里住在鎮上供銷社的大院子里,那時每家的用水都是靠院子的大井水,水抽到水塔后再在院子里面建幾個共用的龍頭,記得我剛上幼兒園中班的時候,有一天,幾個稍大點的男孩溜進大院里,幾個小朋友玩了一會兒覺得很無聊,于是他們發現了幾個露天的水龍頭,就趕過放水玩,我聽見“嘩嘩”的流水聲,就跑出看看,原是小朋友在玩水,我想起媽媽經常告訴我要節約用水,于是我就叫隔壁比我大兩歲的韓翠婷姐姐,我們一道去制止小朋友玩水,由于鄉下小男孩調皮,在制止過程中,我的頭被一個小朋友用小石頭砸破了,小朋友見我頭流血了當時也嚇呆了。這是,媽媽也過了,先教育幾句小男孩就讓他回家了,并趕緊將我送醫院包扎,在去醫院的路上,媽媽表揚我做的對。
剛上一年級的時候,第一次數學測驗,我只考了91分,在班里排在后幾名,爸爸拿到試卷后,沒有責問我為什么考得這么差,而是教育我偶爾的一次失敗并不可怕,并幫我認真地分析了錯誤的原因。在整個小學階段,爸爸經常教育我做每事都要認真對待,這其中包括平時的吃飯和走路等,爸爸并不要求我時時學習,而是要求我學習時專心致志;玩時就痛痛快快地玩。言傳不如身教,為了幫我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爸爸放棄了一些娛樂活動,找一些書籍陪我一起學習。
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一次爸爸的同事我家做客。我不但沒有招呼,還很少說話,后爸爸教育我,見到長輩要主動招呼,對待客人要熱情周到;等這位佰佰再見到我時,直夸我像變了個人似的。
記得我家剛買房子的那會兒,我和媽媽從鄉下趕,下了中巴車后,為了節省2元錢。媽媽和我沒有坐公交車,而是步走站多路往家趕,當時走得我是又累又渴;但在我路過一座立交橋時,橋上一對母女,為了籌錢看病,頂著烈日在賣唱,媽媽毫不猶豫的拿出了10元錢。
好家風從兒時跟著我共同走進了青春,她無時無刻的提醒著我,鼓勵著我。
家風作文 篇3
什么是中國好家風?家風是指德、孝、廉、義、智、禮、勤、夢、實等元素所組成的家族中的標準法則,它們在祖祖輩輩中不斷地傳承。
還記得爺爺經常說:“做人要節儉、勤勞”。在我的印象里,爺爺就是個節儉、勤勞的人。他每天凌晨四點就到田里工作,一直到日落才停止。他工作很累,但從不忘節儉。他從不奢侈,吃的一般都是米飯配豬肉,也不常吃山珍海味;用的也都是普通的,能使自己整潔就行;穿著很簡樸,夏天呢,就一兩件襯衫和短褲配上帽子和鞋子就可以了;冬天呢,就多穿點稍微暖和點的衣服和長褲加靴子。
我想,爺爺已經給我做了一個好榜樣,我一定按爺爺說的和他的實際行動那樣,從每一件小事做起,節約周圍的資源,如節約用水,節約用電,節約用紙,也不浪費糧食;并積極參加勞動,努力學習新知識和技能,每天都進步一點點,發揚積極勤奮的好家風。
小朋友們,讓我們一起努力吧,好好發揚中國好家風!
家風作文 篇4
我們中國是傳統的禮儀之邦,做一個彬彬有禮的人,是我們的準則。我家的傳統美德是尊老愛幼。
在平時的生活中,我經常幫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掃地、擦桌子等等;我還幫助媽媽收拾碗筷……雖然都是一些小事,但是我覺得奶奶和媽媽還是很高興的,我自己也很開心。
有一次,我和弟弟妹妹一起到德清去玩,在上山的路上,弟弟妹妹因為小,爬不上去。我在前面回頭看到了,我走下去一手一個地拉著他們一起上山。爺爺奶奶看到了,夸我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尊老愛幼就是在平時從點滴做起,同時也希望大家都能做到尊老愛幼,使這個社會更加美好。
家風作文 篇5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國家有國法,學校有校規,每個家庭也有各自的家規。在好的家規家訓熏陶下,我們從小學習守規矩、盡責任,長大才能成為一個文明高尚的人。
小時候媽媽就教我背《弟子規》,第一句就是:“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我問媽媽:“孝是什么呢?”媽媽笑著對我說:“孝就是孝順。古人說百善孝為先,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有一次吃飯的時候,我看著一大桌香噴噴的飯菜,忍不住搶先拿起筷子準備開吃。這時候,媽媽說:“懷悅,外公外婆還沒動筷子呢,你怎么先吃了?”我不好意思地放下筷子,端坐好,等大家到齊了,外公說:“吃吧。”才開始享用我的美食。媽媽一邊把好吃的往外公、外婆碗里夾,一邊贊許地對我說:“這才是孝順的好孩子!”以后每逢吃飯的時候,我都會幫媽媽擺碗筷。因為我知道孝順既可以是一句溫暖的話語,也可以包含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
爸爸常常教導我要做一個誠實的人。記得有一次去吃自助餐,以前我都是買半票,可是那次結賬的時候爸爸為我買了全票,我疑惑地問爸爸:“我才139厘米,還沒140厘米,為什么要買全票啊?”爸爸伸出大手輕輕地摸著我的頭,在他的胸前比劃著說:“你穿上鞋子不就140厘米啦,我們的.若彤是大孩子了,呵呵。”爸爸以身作則的教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爸爸還經常叮囑我要認真做事,他幽默地對我說:“認真的女孩子最美麗。”我把他的話牢牢記在心里。每當我彈琴彈累時候,每當我學習不夠認真的時候,我就會想起爸爸說的這句話。我要做一個做事認真的好孩子才不辜負爸爸對我的期望。
這些平凡的家風家訓教會我要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也教會我要做一個正直誠實的人。
家風作文 篇6
我家的家規呀,那可真是嚴不勝嚴,不信,您就來看看!
記得上幼兒園時,老師告訴我們小朋友,過六一時可以穿漂亮的衣服。于是星期天媽媽決定去給我買一套,于是在藝利達商場我看上了一條裙子,媽媽讓我試了一下,覺得顏色不太好,說到別家看看,可是我就覺得挺好,就哭著喊著非要這一條,媽媽看了說:孩子,你在這盡情的哭吧,我走了。我這一聽,心虛了,哭得更響了。可看著媽媽毫不回頭的走了,我生怕媽媽真得不要我了,趕緊跟了上去。
回到家媽媽對我說:孩子,你要記住,如果買衣服時用哭的方式讓我給你買,那是不可能的。你也慢慢長大了,很多道理你必須得明白。一:睡覺之前必須刷牙,否則罰口算題2頁。二:在任何時候不準講臟話,不準無故掉眼淚,不準亂發脾氣,違者罰拖地一次。三:任何一間房都得保持整潔,如發現一間房不整潔,在24小時內必須清掃干凈,違者罰刷碗一次。四:在周日至周四晚上必須在20:40點之前睡覺,違者罰一周零花錢。五:進屋時,必須將鞋子擺好。六:看電視的時間不能超過2小時。
今晚我就違反了其中一條,睡覺前我看完了一本書,因為結果我不滿意,順口說了一句:這什么破書呀,一點也不好看。不想這句話被媽媽聽見了,我被理所應當的罰拖地一次,第二天,我去上學,同學不小心把我的筆給弄壞了,雖然他連聲說了幾次對不起,可我還是忍不住對他發了脾氣,被和我同一個班級的另一個同學聽見了,偷著告訴了我爸爸,我爸爸回家狠狠的批評了我。經過了幾次教訓,我終于明白如何做好自己。也明白: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的道理。
家風作文 篇7
家風正,則后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家風是一個家的一種道德標準就如同糧食一般,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成分。在我家里,也有家風,它教會了我如何做一個善良的,有誠信的人。
人要有誠信,媽媽經常教育我要誠信待人。記得有一次,我答應一個朋友要跟他去廣場上做小提籃,可是天有不測風云,中午卻下起了大雨,本來我把這事給忘了,一看到下雨了才想起來,我趕緊穿上鞋準備走,可我又想:如果我去了,那個朋友萬一沒去呢?媽媽說;”萬一他去了,你沒去,他怎么辦?那個朋友會認為你是不守信的孩子“。我去了,到了小廣場,雖然那個同學沒來,但是我放心多了,因為我是個守信的孩子。
小時候,媽媽就一直告訴我做人要:1、勤儉節約;2、小輩見到長輩要有禮貌問好;3、尊重他人,維護他人尊嚴;4、要有道德。這其中第一條曾給了我一個深刻教訓。又一次,媽媽洗衣服,洗了一遍又一遍。該做飯了,淘了米的水,洗菜水都倒了,就這一天我家浪費了許多水。結果第二天停水了。我們家才意識到勤儉節約的重要性。從這以后我家一直節約用水,不浪費一點一滴。
家風可以代表一個國家的風氣,國家就是人民的家,這家風就更為重要了。他要靠人民地努力,遵紀守法,互幫互助,一個國家的繁榮富強不僅僅是物質上的豐富,在我看來,更重要的是它的風氣,一個國家,一個朝代決定了它的哀與勝,只有社會風氣好的國家,才能國富民強,才真正算得上是一個強國。
爺爺告訴過我家最重要的家風是“孝”,孝敬父母,孝敬師長。爺爺告誡我:百善孝為先!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我家又增加了一條家規。
我希望我家的家風、家訓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家風作文 篇8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規、家風,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后代的希望對后代的策鞭,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家風是每個家庭對真、善、美的傳承與體現,家風教育潤物于無聲,家風好了,民風就好,民風好了,社會風氣就好了,這是功在當代惠及后代的好事。
說到家風,我家的家風還真不少,爸爸帶來的爺爺的家風,媽媽傳承了姥爺的家風。綜合起來,我家的家風就是:尊敬老師、長輩、同學和任何有殘疾的人;孝敬老人,勤勞節儉懂得持家;與身邊的人和諧相處;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勤勞節儉,孝敬老人是我家家風的精髓。為了讓我更好的理解家風、家教的作用,父母經常給我講他們關于家風的故事。媽媽家姊妹六人,老爺在外教書,姥姥在家操持家務,六個姊妹全部讀書,家庭生活很困難,為了添補家用,姥姥搞了好多副業,養豬、養兔養雞,六個姊妹每天放學后,都會各司其職,去給豬、兔割草,家庭作業只有在晚上點上油燈來寫。就是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媽媽、姨和舅舅們個個學有所成,養成了勤勞節儉的好習慣。
今年秋天,姥爺因腦出血住院,媽媽、姨和舅舅們更是全家總動員,時刻陪護在老人身邊悉心照顧。
長輩們的言傳身教,使我對真、善、美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我將更加嚴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成長為對家庭對社會有用的人,把我家的家規、家風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家風作文 篇9
家是藍天,我是小鳥,沒有它我將無法自由飛翔;家是黑夜里最閃爍的一顆星星,沒有它我就不能明亮;家還是一滴露水,是它滋潤了我的生活。
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喬治·華盛頓的故事吧。小時候的他很調皮,他拿著爸爸給他的一把小斧頭后,砍倒了他爸爸的一棵櫻桃樹,他爸爸見自己心愛的櫻桃樹被他砍倒了,很是生氣,喬治·華盛頓見自己做錯了事,他雖然害怕,但是他的爸爸教他自己家的家風中,有一條是人要誠實守信,這樣別人才會原諒你,于是,他坦白的向盛怒的父親承認了錯誤。父親被感動了,說:“我的好兒子,我寧愿失去一千顆櫻桃樹,也不愿你說一句謊話。爸爸原諒誠實的孩子。不過,以后可不能隨便砍樹了。”因為華盛頓這樣誠實的性格,所以他才會成為美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總統。
在我家里,我的家人經常教我人要學會控制時間,要合理安排時間,親朋好友之間要誠實守信,人不要貪圖錢財,不要物質攀比,要尊老愛幼,讓長輩先吃飯等等;說這是我們家的家風,要尊崇。
小的時候我還不明白,經常讓奶奶、爸爸、媽媽幫我去盛飯,但總是我第一個動筷子,那一次我剛要夾菜時,爸爸打趣的說:“我們家的家風是飛走了?還是逃跑了呢?這不對啊!”說的我臉都紅了,馬上把手上的筷子放回桌子上,朝家人尷尬笑了笑,我說:“奶奶,您先吃。”爸爸又笑著說:“咦!家風這么快就回來了,好樣的。”“是的,真快,我的小孫女真懂事哦!”奶奶笑瞇瞇的說。于是我們一家人又回到了其樂融融、幸福祥和氣氛之中。
家庭是圃,我們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我們是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快樂的成長。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讓我們更加出類拔萃,更加成熟完美。讓家風一直伴隨我們茁壯成大吧!
【【推薦】家風作文匯編九篇】相關文章:
【推薦】家風作文五篇03-26
【推薦】家風作文8篇03-25
【推薦】家風作文6篇02-28
【推薦】家風作文六篇02-20
【推薦】家風作文5篇02-18
【推薦】家風作文八篇02-13
【推薦】家風作文合集10篇04-06
【推薦】曬家風作文九篇04-01
【推薦】家風作文合集7篇03-26
【推薦】家風作文十篇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