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家風作文錦集4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風作文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風作文 篇1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也就是說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我家的家風是:“好好做人、好好學習。”
家人們從小就教導我要好好做人。
爸爸教育我要守信。記得二年級的一個周末,因為我表現好,所以,爸爸準許我玩一小時電腦游戲。但是,我玩游戲超過時間,爸爸很嚴肅地收起電腦。之后,便語重心長地對我說:“棠林,要守信,不然,長大后你到社會上是會很麻煩的!”
姐姐告訴我要誠實。因為“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三年級的一天,我不小心把姐姐最愛的玻璃杯打碎。我很怕被挨罵,不過最后,我還是鼓起勇氣,向姐姐道歉。但是,姐姐原諒我,并且對我說句意味深長的話:“杯子打碎不要緊,如果你因此失去誠實,就沒有人會相信你。”
媽媽教育我要謙虛。四年級的一次考試中,我考全班第一,回到家我得意洋洋得告訴媽媽。媽媽和藹的對我說:“棠林真棒!再接再厲,不過要記住:‘謙受益,滿招損。’”
家人們不僅教導我好好做人,還教育我要好好學習。
五年級,我因沉迷網絡,所以期中考試只考八十幾分。回家路上,我很害怕媽媽會怎樣對我。但是回到家,媽媽卻對我說:“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就此跌倒!你要以此為起點,爭取下次取得更好的成績。”然后媽媽和我分析原因,為我解答難題。經過媽媽的輔助和我不懈的努力,我的成績直線上升。在期末考試中,我取得優異的成績。
莎士比亞曾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在學習上,我有個好習慣:愛讀書。從我跨入小學的大門,我便開始讀一些故事書。后來這幾年里,我開始接觸一些文學書,例如《駱駝祥子》、《城南舊事》、《窗邊的小豆豆》。我一有時間就拿出一本來看。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以禮儀之邦而著稱的國家,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這些孩子,也一定要發揚這種精神,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愧于我們的祖先,不愧于是一個繼承人!
家風作文 篇2
家風,顧名思義,就是一種家庭式家族世代相傳的風尚。家風是給家中后人樹立的.價值準則。
在中國古代,就有許多家風故事。宋代的司馬光,雖管高權重,但嚴于教子,很注重子女的培養。他所著的《訓儉示康》傳至當今,還告其子曰:“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儉以立名,侈以自敗。”由于教子有方,司馬光的兒子們,個個謙恭有禮,不仗父勢,不恃家富,人生有成。
可見一個好的家風對一個家族有多大的影響!不但是中國,外國人也對家風十分重視。
曾任美國總統的里根,不僅有名望且富有,但他仍嚴格要求自己的子女獨立,決不讓他們依賴父母。兒子失業后,一邊找工作,一邊靠領取救濟金度日。
說到家風,我的身邊有這么一件事兒。在我奶奶家邊上,有一戶張姓人家,兒子四十來歲,我叫他“張叔”,他的老父母七十多歲。一般在農村里,像他這個年紀的人,都愛抽個煙呀,喝個酒呀,賭個博啥的,可是張叔卻從來不去。有一次與他閑聊問起他原因,他很從容地對我說:“在農村,每逢節假日或者農閑時節,村里的人就聚在一起喝酒、賭博。可是我的老父親從來不去參與,并且從小就告誡我說:‘賭博不能碰,賭博會造成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不準吸煙,煙有百害而無一利;酒少喝怡情,喝多傷身。’在他的言傳身教下,我也就養成了不賭博、不吸煙、少喝酒的習慣了。”這,應該也算是良好家風的一種。
好的家風,就應該將其發揚光大。
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王守仁先生曾經在家訓《示憲兒》中這樣寫道:“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譬樹果,心是蒂;蒂若壞,果必墜。”在此,我將這兩句話與大家共勉。愿好家風淵源流長,善哉!
家風作文 篇3
自古至今,上至名門望族,下至尋常百姓,都會有自己的家風家訓。如我國近代名人曾國藩就留下了十六字家訓“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并流傳至今。我的家是中國千千萬萬家庭中最為普通的一家,爸爸媽媽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影響很深,我們家始終體現出的是“孝順、勤儉、善良”。
孝順,最直接的理解就是對長輩好。在我小的時候,我記得九十多歲的姥姥一直是住在外公外婆家的,后來我聽媽媽跟我說,雖然姥姥有三個兒子,但他們成家立業之后都在城鎮工作,姥姥只愿意住在農村,于是外公外婆就接她到家里照顧,直到姥姥去世,剛好照顧了十年的時間。媽媽說,外公在與外婆一起照顧姥姥時,無怨無悔,外公是醫生,姥姥生病時,都是外公給她打針吃藥,從不抱怨。爸爸媽媽也是以外公外婆為榜樣,對長輩都很尊敬孝順,平時經常打電話回老家,問候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只要放假有時間就接他們出來玩,陪他們聊天,做好吃的給他們吃。他們的行為也深深影響著我,平時我也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孝順長輩們。
勤儉,就是勤勞、節約。說到勤勞節約,爺爺奶奶是我們的典范。他們今年都70多歲了,但爺爺還在老家自己種田種地,奶奶喂雞養鴨,什么事情都自己做。爸爸媽媽想接他們來城里住,他們都不愿意,因為舍不得家里種養的東西。爸爸媽媽也常常教育我,不要浪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些淺顯的道理也印在了我的心里,影響著我的言行:作業本沒寫完,就用來打草稿,衣服穿著不跟別人攀比,選擇適合自己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決不偷懶。
善良,我印像最深的就是媽媽常跟我說的一句話:幫助別人就等于幫助自己!記得讀小學時,一位老師的弟弟得了白血病,媽媽知道他們家的困難后,立即發動學校的家長和身邊的朋友,為老師的弟弟捐款,甚至媽媽深圳的朋友都受到媽媽行為的感動,發動他們公司募捐。我還知道媽媽也在默默的做慈善,她以我們家的名義一直堅持每月向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捐獻愛心款,已經有四年多的時間,從未間斷。到了初中,我對媽媽所說的這句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平時,只要有同學或路人需要幫助,我都會豪不猶豫地伸出援助之手,正因為我的這種樂于助人的性格,讓我的人緣關系特別好,也時常會得到朋友們對我的幫助。這不正是“幫助別人就等于幫助自己”的體現嗎?
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故事,沒有驚天動地,只有默默無聞。正是這種不經意的言行,潛移默化到了我的心里。
家風作文 篇4
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家風說白了就是一個大家庭的規矩。
小時候,我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半躺在沙發上,然后把兩只腳丫放在茶桌上,翹起老高老高。爸媽看到就會制止:“女孩子要自覺,哪能這樣坐,成何體統,快把腳放下來”我并沒有放下腳,還辯解:“反正在家里又沒有人看見!”爸媽就亮出家規:“家里也要注意,慎獨自律嘛!”那時,我雖然不懂什么是“慎獨”但既然是家規,只好乖乖地遵守。
記得七歲那年,晚飯后陪爺爺去散步,見路邊有人賣水果就拉著爺爺去買了我最愛吃的香蕉,我邊走邊吃,越吃越來勁,吃好就將香蕉皮順手丟在人行道上。爺爺看見了便教育道:“故意搗蛋嗎?怎么可以這樣呢?”“怎么呀……”我感到爺爺在生氣,但又不知道怎么說。“你這樣可能讓路人滑倒,也等于陷害他人!”爺爺氣憤地說。沒想到一個小小的香蕉皮居然被爺爺說成了陷害他人。哪有那么嚴重!爺爺繼續說:“‘出入平安’,平平安安出門,平平安安回家,大家不都圖個平安嘛,你亂丟香蕉皮就可能讓別人摔倒,甚至骨折,住院,這會給人家造成多大的傷害呀!‘來去皆禮’這禮,包括東西可多呢,不僅僅是待人要禮貌,做事還要符合道德規范,特別是小事上要注意呀!”我默默地聽著,漸漸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爺爺似乎看出了我的自責,口氣緩和了下來,繼續說:“孩兒,你應該記得上次在菜市場摔倒的事吧?那塊西瓜皮和這個香蕉皮是一樣的呀!”我猛然想起了爺爺所說的那事,下意識地摸了摸被摔痛的后腦勺。這時爺爺恢復了往日的慈祥道:“快把香蕉皮撿起來。”“好。”我高興地答應著。
這件事情讓我知道,每一個細節都應該用心做到最好,不要無意中輕易傷害他人。雖然我父母沒有什么文化,不能給我講家規的含義,但他們卻一直用行動踐行著家規,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實行著家規,養成了許多好習慣。
【【精品】家風作文錦集4篇】相關文章:
【精品】家風作文錦集5篇04-22
【精品】家風作文錦集六篇04-22
【精品】家風作文錦集6篇04-21
【精品】家風作文錦集8篇04-05
【精品】家風作文錦集9篇04-04
【精品】家風作文錦集7篇03-20
家風作文錦集四篇04-17
家風作文錦集九篇03-21
家風作文錦集7篇03-19
家風作文錦集6篇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