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我家的家風的作文五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家的家風的作文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家的家風的作文 篇1
每個家庭都有家風,但家風又是什么呢?家風是指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風尚、習慣等等。我的家里從祖上就流傳下來一個家風——孝順長輩。
爸爸就是我們家的楷模,他幾乎每天都要給爺爺奶奶打一個電話問候他們,而且一打就是半個小時。媽媽也毫不遜色,每次爺爺奶奶來我們家或是我們去奶奶爺爺奶奶家時,媽媽總是一個人在家里忙忙里忙外,做飯呀、收拾屋子呀……因此獲得了不少人的贊揚。我呢,平時也幫不了什么大事,也就能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刷刷碗或沏兩杯茶。
每次爺爺奶奶有什么事,我們總是第一時間去。記得有一次,奶奶的腦梗突發在炕上起不來了,爸爸得知這個消息后,急忙開著車“快車加鞭”地拉著我們趕了回去,原本兩個小時的路程這次只用了一個半小時。
到爺爺奶奶家后,我們急忙進了屋,只見奶奶正躺在炕上掙扎著要起來,爸爸見此情況二話沒說背起奶奶送入了醫院,幸虧送得及時,奶奶的病沒有拖得太嚴重。我能出生在這樣的一個家庭里而感到欣慰。
我們這一代美好的生活都是靠上一輩辛苦的打拼得來的。正所謂“百善孝為先”,如果我們連對父母的孝順都做不到,那我們就不配活在這個世界上!
我家的家風的作文 篇2
在中國,很多人家中都有家訓家風,當然了,我家也不例外。但我家家訓就只有一句話:百善孝為先,百孝順為先。
從小,父母就教我要孝順,要懂得尊老愛幼,在這同時他們自己也在用實際行動給我做榜樣:
有一回,我家因為入保險起了一點小小的.爭執。大家的意見也都不同。就在這時,爸爸決定聽爺爺奶奶的。為什么呢?用爸爸的話來說,這就是百孝順為先,意思就是要適當的順著老人,讓他們順心。如果沒有順,又哪來的孝呢?
爺爺奶奶年紀都大了,難免有時會有些小矛盾,一遇到這樣的情況,爸爸媽媽總是耐心的勸說,從不頂撞爺爺奶奶。盡管他們有時說的很沒有道理,爸爸媽媽也絲毫沒有要責怪他們的意思。
爸爸媽媽常說:“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就是說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
記得有一年冬天,爸爸正忙著修暖氣,忽然來了一個電話,爸爸接完之后就急匆匆的出去了。我心想:“還有什么事比修暖氣還重要呢?”爸爸一回來,我就問他:“爸,你剛才干嘛去啦?”“去你奶奶家了,你奶奶的收音機壞了,我幫忙修了一下。”我當時很是不解,奶奶的收音機難道比修暖氣還重要嗎?要知道,冬天沒暖氣妹妹會很冷的。后來媽媽告訴了我“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句話,我才恍然大悟。
《弟子規》里也曾說到:“親所好,力為具。”說的就是家人喜愛的東西,要盡力為他們爭取。說到這,我就想起了我的堂弟——壯壯,他9歲。那天,他和奶奶去趕集,奶奶看上了一條毛衣,90塊,奶奶說太貴了,沒舍得買。于是壯壯把每月35元的零花錢攢了下來,再加上家人偶爾給他幾元。不出兩個月,就攢了90多塊錢。他把90元交給奶奶,為奶奶買下了那條心儀已久的毛衣。這不就應了那句話嗎——親所好,力為具。
“百善孝為先,百孝順為先。”是我家家訓,同時我也將“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親所好,力為具。”視為我的家訓。從今天開始,我一定把這幾句話牢牢記住。從現在開始,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
這就是我家家風,它在我心中是最棒的。我一定把它告訴我的同學們,讓我們大家一起做新時期的優秀少年!
我家的家風的作文 篇3
我總認為家風是古時候名門望族的專利,腦海里浮現出這樣的場景:“一個胡子花白的老太爺坐在堂前,一群晚輩或跪或坐在下首,畢恭畢敬地聆聽著教誨。”像我家這種充滿平等氣息的小家庭有沒有家風呢?
記得小時候,媽媽總讓我在跟哥哥姐姐們打招呼時加個“好”,我不解:“不就多了一個‘好’字?不說也沒關系啊!”媽媽語重心長地跟我講:“多了一個字大不一樣啊!‘哥哥’‘姐姐’只是一種稱呼,添了一個‘好’字,就表達了你對別人的問候與友好,別人會因為你的禮貌而心生快樂,同時你也會心生快樂。”我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雖然記住了媽媽的話,但性格靦腆的我在生活中還是不能運用自如,很多時候還得靠媽媽提醒。大多時候媽媽會用眼神提醒我:該跟人打招呼了!但有時無法進行眼神交流,因為媽媽個兒太高,我太矮,看不到,她就改為輕捏一下我的手指加以提醒。長期以往,我們漸漸形成了一種默契,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能讓對方心領神會。每當我的真誠問候得到“這個孩子家教真好”的回應時,心里總是美滋滋的。
哦,“禮由心生,美由行生”應該就是我家的家風吧!
我家的家風的作文 篇4
我家暫無“家規”。
“家規”這兩字,給人一種嚴厲,肅穆的感覺。自打我孩提時代起,就未見過家里有成文的“家規”。或許,在那個年代,“黃金棍里出好人”是大部分家庭里默認的“家規”之一,而我也參與過它的實踐:或因頑皮,或因學習成績不達標而挨過棍子的。這些經歷,或許也算不上讓我等成為“好人”的原因,至少讓我等在孩提時代明白哪些行為可接受,而哪些行為是要挨板子的淺顯道理。
時過境遷,“黃金棍里出好人”這一觀念,應不是現今大多數家庭教育子女的不二法寶了。現時各式養兒育女學說,五花八門,各有門道,已較難定義出條大多數家庭都可實踐的通用家規出來。
話說回來,我家雖無成文家規,但在孩子教育方面,有以下觀念(虛擬家規):
首先,孩子要健康
這要求孩子從食物中吸取充足均衡的營養,足夠的運動以及充足的睡眠。這點,如果硬要套成家規的話,就是要求孩子不挑食,多運動,準時睡覺起床;
其次,要守規矩守信用
什么時候做功課學習,什么適合玩耍,在與父母約定好后,就一定要遵守(比如先功課后玩耍,一周里只能在周末玩不超過2小時電腦,等);應承了其它人(哪怕是一起玩耍的小伙伴)的事,一定要做到——守信很重要;
第三,要主動自信
遇困難不哭叫,去想辦法,勇于嘗試。觀念是:試,就有50%的成功率;不試,成功幾率為零。主動確立,自信就來了;
第四,愿賭服輸
在日常的游戲/棋x/競技活動中,讓孩子做到能享受贏也能承受輸。引申到學校考試,只要求孩子發揮好水平就行,一般不要求分數;
第五,要勇敢/負責
(1)做事不管對錯,要勇于擔當;
(2)在這“弱肉強食”的世界里,雖不去欺凌“弱者”,但萬萬不可主動去當“弱者”的;
第六,要學會照顧好自己
要求自己整理書包/書桌,自己背書包,自己洗澡等,另外重要的是保護自身安全——不與陌生人交談,過馬路應觀察左右路況,在人流多的環境中不慎與家長走丟了該保持呆在原地,等等;
第七,要尊敬師/長,大方待人
作為獨生子家長,如何做到這點我們比較糾結,也是需要重點努力的。這點與其說是要求孩子,不如更多是要求家長的——我們自己要孝順父母,善待親朋,給孩子作表率;家長不能溺愛驕慣孩子,要想辦法有意識地讓孩子吃點“苦”——說到這,其實本“虛擬家規”中之各點各條,都不只是單方面針對孩子的,也適用于作家長的我們;
其它“家規”,就暫時免了吧。能實實在在做到已列各點,已經是優秀,離“出眾”也很近了,難道還想成“傳奇”?
最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永不out——這不是家規,卻是推行家規,助孩子成長的有效手段。
誠與大家共勉。
我家的家風的作文 篇5
說到家風,其實我不太明白家風是什么。所以我就去問了爸爸。爸爸說:“家風是傳家寶。我們家的家風是:誠實守信,勤奮學習,尊敬師長,勤儉節約,和睦相處。”而我,對這幾條家風有自己的認識。
誠實守信就是不要說謊,說到做到。記得有一次,我和小伙伴在家里玩捉迷藏,我怕被發現,快速地跑到另一個房間。就在這時,意外發生了。我把一個玻璃杯碰到了地上,玻璃杯一下就摔碎了。小伙伴聞聲趕來,看見這一幕也驚呆了。正巧爸爸回來了,看見地下的玻璃杯碎片,問:“誰干的?”我心里一下就出現了兩個想法,心里想:“別承認,你會挨批的!”但又想:“誠實最重要呀!”在一番糾結之后,我說了實話。本以為要接受處罰,結果爸爸慈祥地對我說:“沒關系,只要你承認就好。快去拿掃帚吧,自己打掃干凈。”我趕緊把碎玻璃掃趕緊。
我們家的家風還有:早晚洗臉刷牙,飯前便后要洗手,每天養成講究衛生的好習慣;早上6點起床鍛煉身體,媽媽常說要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吃飯時不能說不吃或不想吃什么什么菜,不剩飯,不浪費,尊老愛幼,不能頂撞父母,從小養成懂禮貌的好孩子;要節約水電,少喝或不喝碳酸飲料,多喝開水身體好,從小養成勤儉持家的好習慣;并且還有嚴格的時間限制,就連開電腦、看電視也要經過媽媽同意;不說謊話、不愛占小便宜,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我們家的家風:學習之風、勤勞之風、孝敬之風、節儉之風,伴隨我健康成長,愿這些家風常駐我家中。
【我家的家風的作文】相關文章:
關于家風的作文:我家的家風10-19
家風作文我家的家風家教09-26
我家的家風作文12-31
作文我家的家風11-29
我家的家風的作文08-17
我家的家風作文07-30
作文:我家的家風08-12
家風在我家作文12-22
我家的家風作文06-02
我家的“家風”作文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