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的作文(實用4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風的作文4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風的作文 篇1
對于每個人來說,家都是一種無法割舍的情結。從古至今,每到花好月圓之時,客居他鄉的游子心中便會不由自主地升騰起一股思鄉之情。這,就是“家”對中國人的力量。
從中國的歷史上看,每一個時代都與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從“家天下”開始,逐漸形成了“宗法制”,直到現在,仍有掌握家譜的世家大族。家,便是縮小的國,國是放大的家,家不家,國必將不國。然而,血緣作為一種聯系家族之間的重要樞紐,會在不斷傳承、繁衍的過程中由濃轉淡。這時,便需要有一種力量束縛這種逐漸淡離的牽絆,這便出現了“家規家訓”。
顏之推在《顏氏家訓》中談道:“夫圣賢之書,教人誠孝,慎言檢跡,立身揚名,亦已備矣。魏、晉已來,所著諸子,理重事復,遞相模效,猶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吾今所以復為此者,非敢軌物范世也,業以整齊門內,提撕子孫。夫同言而信,信其所親;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謔,則師友之誡,不如傅婢之指揮;止凡人之斗鬩,則堯、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誨諭。吾望此書為汝曹之所信,猶賢于傅婢、寡妻耳。”由此可見,家訓是一個家族中的約束力,也是一個家族品質的'體現。家訓,是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家譜中的重要部分,在歷史上對個人的修身、齊家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家訓更進一步的表現,便是家風。
在字典里,家風的意思是一個家族代代相傳沿襲下來的體現家族成員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審美格調和整體氣質的家族文化風格。在我看來,家風是一種氣場,一種能帶領家人一起前進的力量。家族成員處于這樣的氛圍,精神與行為就會被這樣的氣場所規范、驅使。這就是家風的力量。
家風,并不是我們現在所理解的那樣表面。家風是家族精神的凝聚。從古至今,無論是權傾天下的世家大族,還是勤懇樸實的普通家族,都沉淀著、積累著、探尋著世代傳承的家風。可以說,家風不僅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傳統。
“慈和深其根,恩愛固其本。孝悌筑其基,良善安其人。禮法正其行,道德修其身。勤儉興其業,教化旺其門……繼祖利親、善事父母謂之孝。心不生邪、行不作惡謂之良。節之以儀軌以得其體謂之禮。物之本源、事之規律、真之實相謂之道。致力勞作,奮以自勉謂之勤。上施下效謂之教。”好的家風影響著后代的成長,決定了后代的社會地位,定格了后代的人格修養。所以,我們要看到家風的力量,由此提升個人修為,成為國家棟梁之才。
作為中華民族的一種優良傳統,家風是一種具有強大約束力和號召力的文化信仰。無形之中,它影響著人們的行動,而人們也信任著這種文化與約束。它在歷史洪流中,一代代地傳承與完善,并逐漸形成了被人們所信仰的文化傳統。
家風,往往體現在有德望的祖先定下的家訓中。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孔子家訓,翻譯成現代漢語是:“雖然生活貧困,但絕不抱怨自己所生存的環境”“即使生活在困境中,母親依然傾注所有的熱情教育子女”“越是偉人,越要自我學習與自我感悟”“失敗也絕不氣餒,用頑強的挑戰精神武裝自己”“通過長途旅行考驗和鍛煉自己”“凡是精明的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老師”“結交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不親自教授子女,只監督和考察其學習情況”“培養勤學好問的學習習慣”……直到現在,這些家訓依然適用,并影響和改變人們的生活態度。
家風,儲存了優良民族的行為與觀念,一旦形成,便具有了支配人們行為與精神的力量。所以說,家風是一個較為穩定的家庭風氣,影響了一個家族,甚至一個國家的未來。
家風的作文 篇2
家風就像是一個家族的靈魂,它不是掛在嘴邊的嘮叨,也不是貼在墻上的名言警句,它是幾十年如一日,幾代人共同遵守的一個準則,已成為一種習慣的“動作,”而不需要任何外來的強制形成的一種風氣。善,則益終生,惡,則恨終生。
事實上,一個人可以沒有顯赫的背景,也可以沒有祖上的萬貫家財,但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溯其源,一定有一個良好的家風如影隨形的伴隨著他,熏陶著他。作為我的父母、長輩對于養成好的家風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孩子,耳濡目染,更容易在無形之中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小時候生活在農村,時常看到有潑婦罵街這一現象,更有甚者,竟把家里的孩子叫過來助威,一塊罵,甚者大打出手。現在想想風氣是多么的惡劣,也影響了這一家的名聲,這壞名聲便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沒有人愿意和這家人交往,這時候再想改,就來不及了。可以說家風是非常重要的,雖然是一個無形的概念,卻能讓子孫后代延續的更長,走的更遠。
一個家族的風氣對這個家族的成員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就說[華興資本] 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包凡,出生于銀行世家,小時候,包凡就受過金融啟蒙,他祖父曾是浙江銀行高管,給他講過很多銀行家的故事,那些銀行大亨的傳奇深深的感
染了他。那個年代做銀行的高管要么是擁有雄厚的背景,要么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而包凡的祖父恰恰屬于后者,祖父的經歷深深的感召著包凡,如果沒有兒時的“積蓄”,包凡又怎么能從摩根士丹利到瑞士信貸再到創建 [華興資本] 呢……
父親一直說:“勤乃發家之本,儉為致富良方”。當看到我們浪費糧食時,就拿《朱子家訓》中:“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小時候自然是不理解這么博大精深的古文。在我家里吃多少就盛多少飯,不準浪費,要吃干凈碗里的每一粒米。父親就是這么做的,哪怕一粒花生米掉在地上,也會撿起來搓掉皮放進嘴里。更談不上浪費了,我們家每天都是“光盤”哦!
記得小時候,母親常說,不管干什么一定要守信,這是基本的禮貌,雖然媽媽沒有給我講這個道理,但卻總是用行動告訴我這個道理。每次,和別人約定出行時間時,母親總是要提前幾分鐘到達,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學著母親,養成了守時的好習慣。
家風的作文 篇3
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故事,當然,也有不同的家風。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構成了家風。在我的心中,家是菜園,我是菜苗,一棵茁壯成長的苗。而陪伴了我十四年的家風則是甘露、雨滴。沒有家風的滋潤,我就不能茁壯成長。此刻,陽光正好,斜照進家門口。
家風·品德
媽媽自幼教我做人要學會感恩。要做到“寧天下人負我,毋我負天下人。”,于是,從小我便“滴水之恩,應當涌泉相報。”凡是幫助過我的人,我便感激不盡,心里總有一個念頭:會不會太麻煩別人了?于是我便經常幫助別人,以埋沒自己的這種愧疚感。記得有一次,當時天氣很熱,剛好我有事出去了,于是我便拜托一位同學幫我掛蚊帳。因為蚊帳比較難弄,所以那位同學滿頭大汗,衣服都濕了。我感激不盡,并且拿了自己的衣服給她換上。
媽媽也從小教育我,要“百行孝為先。”,要尊老愛幼。我總記得經典上的一句話:“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于是孔子的一句話便印烙在我心:“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從小,在父母的教育下,便知道了要“父母呼,應勿緩。”當一家人吃飯時,媽媽總會讓外公外婆先上座,最后才到我們。每盤菜都要先夾給長輩,做到“長者先,幼者后”所以一家人其樂融融。
家風·學習
無論有多忙,媽媽都會讓我讀誦經典,她總是希望我能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于是媽媽開始經常與我書信交流。每次放學,我都會看到書桌上的.勵志話。而我自己,就為做到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而努力著。
然而每個星期五的晚上,媽媽總會和我聊學校的情況,幫我分析事件。媽媽說希望我可以做到每天晚上能“吾日三省吾身”,這樣我便收獲了一些日常生活中所得不到的東西。
記得年幼時,我心情經常很煩躁,所以在學習上有一點做不好,我都會很急,完全靜不下心來,經常哭著找媽媽。最后,媽媽認為這樣也無濟于事,于是便置之不理。有一次我考試考砸了,心情不好,做什么事都失敗。我實在忍耐不了,便對媽媽發脾氣,此時,媽媽便對我說,學習是需要靜下心來的。如果一急躁了,便什么事兒都做不成。發脾氣對肝臟不好,容易積累成病;如果對別人發脾氣,那么別人便會討厭你。所以一定要少發脾氣,多微笑。
于是我便努力遵守《大學》中的那一段:
“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對立面,要以平靜心、平常心去對待。
家風·性格
從小,每一件事只要很難,我都會很容易的放棄,不相信自己,而且我也很容易掉眼淚。憶起在那條跑道上,是小學的運動會,我要參加長跑比賽,爸爸來學校為我加油。
跑了第一圈,就不想跑了,因為我已經是最后了!我覺得我不可能追上去的!喘著粗氣,我停了下來。此時爸爸走了過來,說:“你還沒有跑完,為什么不堅持?”“我……我已經失敗了,看,已經追不上了……”我哭著說。爸爸蹲了下來,說“:孩子,你不試試怎么知道呢?孩子,人生需要的是奮斗和拼搏,而不是逃避和畏縮!”
因為年幼,我不懂后面的幾句,不過我知道,凡是做每一件事都要堅持到底!不要輕言不可以,而要重拾我可以!正因為如此,每當我想放棄的時候,爸爸的這句話一直縈繞在我的耳邊,隨之化為我前進的動力。
周總理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向得助于家風;李清照的清新婉約的詞鋒亦得助于家風。而我,我成長中的一點一滴,我成長中的璀璨微光,都得助于家風。如果說,家是避風的港灣,那么家風就是護送我安全到家的那盞燈!
家風的作文 篇4
世界上有千千萬萬的家庭,自然也有千千萬萬種家風,雖然各不相同,但是,都是以真善美為核心的,我的家風普普通通,可會令我一生都不忘。
還記得,當我或爸爸媽媽有了一點點小病時,都會得到家里人的關心和照顧,無微不至;當我放學回家,吃完飯做作業時,我媽媽雖然不會我做的題,盡管這樣,也會一邊收拾餐桌,一邊用關愛的眼光看著我做每一道題。這就是我們家的.關愛之風。
“節約光榮,浪費可恥”這是祖輩的家訓。除了生活必需品之外,基本沒有什么太大的支出,這是經濟節約;在洗手涂香皂時,都會自覺地把水龍頭關掉,家電不用了,也會有人主動把插銷拔掉,這是能源節約;也會在有人不小心把米粒掉在餐桌上時提醒他撿起來,這是糧食節約。因為我們全家深知“汗滴禾下土”的艱辛和“粒粒皆辛苦”的珍貴
我上三年級時,我爸爸要求我多看書,一開始我有抵觸情緒,可后來感受到了讀書的樂趣,就非常的愛讀書,我爸爸和媽媽也是每天都拿一本書看,有時會做做讀書筆記。媽媽說親子讀書之風要輩輩相傳!
一晃我都上五年級了,也許是我爸爸媽媽要給我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每天早中晚都給家里收拾一遍,看著我爸爸媽媽這么勤勞,既不忍心,也不甘落后,于是,我便幫著爸爸媽媽飯后收拾餐桌,洗碗,每天掃掃地,早上起來把被褥疊好,慢慢的,我收拾屋子的習慣養成了。勤勞之風在我心里悄然生根。
這就是我的家風,普普通通,沒有古法門規,沒有人生大哲理,卻讓我明白怎么做人,讓生活變得豐富、充實,而我就在這氛圍中耳濡目染,一點點長大。
【家風的作文】相關文章:
家風作文:家風伴我成長01-28
知家風亮家風作文01-30
家風作文我家的家風家教01-28
關于家風的作文:我家的家風01-28
家風作文我家的優良家風01-28
好家風作文700字-家風12-18
良好的家風作文700字-家風12-18
家風作文01-26
家風作文01-28
家風作文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