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的作文(匯總7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家風的作文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風的作文 篇1
古人云:“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德,一國興德。”而在國外重視“原生家庭”一詞,我覺得這也是家風家訓的另一個別稱。家風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見一斑。我們浙江有許多好家風,有些還很有趣,比如吃飯的家風:長輩先動筷,孩子后動筷;筷子不能插在米飯上,手要扶碗;茶七分,滿飯八分滿,酒要全滿……是不是很有趣?
我曾經以為家風離我很遠,因為生活中我們很少提及它,但最近我發現:我們家也有很多優良的家風,并且爸爸媽媽一直用行動告訴我,這樣做是好的。
比如我的爸爸每天都會去操場上跑二十圈,有半個馬拉松那么長,即使他的腳上長了泡,也沒有中斷……而我的媽媽,作為一個自由職業者,她每天堅持在六點起床,365天,全年無休!他們用行動教會我堅持。本來我的體育不是很好,但經過努力,我愛上了運動,也喜歡跟爸爸一起長跑。同樣也是這種堅持的力量,讓我一直走在小提琴學習坎途上。相信以后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也會直面困難,摔倒了爬起,努力拼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我媽媽的口頭禪。她每天會用睡覺前的一段時間來檢查自己一天所說所做的.事情:隱惡揚善,遷善改過。我家的抽屜里,有一張50元的假幣,媽媽說:“假幣害人!就當吃虧買教訓,不要讓它再去害別的人。然后用這張假幣就變成了一個警示,告訴家人:防人之心不可無,害人之心不可有。”這難道不是一種好家風嗎?
家風的作文 篇2
今天,我在電視看到中央一臺頻道新聞,看了“家風是啥”節目,節目上,記者采訪了許多的人,有些是平凡的老百姓,有些是名氣很大的人。他們的家風一般都是學問深、品德好。你是不是很想知道我家的家風呢?想就接著往下看吧。
我們家的`家風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還有“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你看,我家的家風幾乎都是名人名言,也包括了上面說的學問要深、品德要好。
爺爺、爸爸、媽媽他們確實學問深,可他們各自精通一兩個學科,爸爸通數學,媽媽通語文,爸媽都通英語,爺爺通語文和數學。
我要向他她們學習,爭取每一門功課都精通,正向媽媽經常教我的那句話一樣: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家風的作文 篇3
家風,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中很重要的一個傳承,是一個家庭中前輩們給后輩樹立的人生價值準則。不管是詩書之家還是普通農民之家,都有屬于自己家庭的或是嚴格或是樸實的家風,代代傳承,輩輩指路,溫暖親情,千百年來影響著每一個人,是一個家庭的靈魂。
無疑,一個家庭的家風是多方面的,至今,我們家里對我影響最多的就是閱讀吧。
媽媽一直保留著愛閱讀的好習慣,她說姥姥和姥爺雖然都沒有什么文化,但小時候在村子里有一對支邊下鄉的老夫妻,是村里的中學老師,媽媽和一個小伙伴經常去他家玩,后來發現了一箱箱的小人書,老倆口人很好,看媽媽喜歡,就開始借給她讀,每次只給借兩三本,干干凈凈還來才可以再借,就這樣她閱讀喜歡上了閱讀。
這種喜愛一直深深影響著她,在我還沒上幼兒園之前,她就開始了給我講繪本。
記得那時每晚睡前她都會給我講兩三個繪本故事,我看著圖畫,聽著媽媽的講述,常常入迷到進入故事中,讓她和我一起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比如最喜歡的《逃家小兔》《猜猜我有多愛你》,那時常常問,你有多愛我呢,如果我也像逃家小兔一樣從家跑了你會不會也是我跑哪里你追哪里呢?得到媽媽肯定的答復后,那種安全感和愛至今在心底溫暖著我,給了我愛的能力,親密無間的母子親情和面對困難的勇氣。
上小學后,媽媽給我買來只有少量插圖,更多文字的'國際大獎小說等。每晚,溫暖的臺燈下一本書,一支鉛筆,一本字典,我就這樣開始了我的獨立讀書時光,隨著年齡的增長,書本深度的增加,漸漸地讀書時有了更多的思考,看到了更加豐富多彩的世界和人生,有了更多的體會。
東野圭吾的懸念,余華的人生寫實,金庸的俠之世界等我都讀來如貽。世界在我面前逐漸打開,挫折與勇氣,智慧與善良,愛與力量一點點在開啟著我,鼔舞著我前行。
內心感謝著這一本本好書和一個個辛勞無私的作者時,也格外感謝我的母親,感謝她給我樹立了這樣一個家風,能讓我以這樣的方式成長。
午后,我與母親各執一本書,沐浴在陽光下,細細品味別樣年華。在如此家風中,我茁壯成長著。
家風的作文 篇4
從我自己的成長中,我深深地體會到良好的家風對下一代成長的重要性,而從兒子冬冬的成長過程中我更加感到,在一個充滿親情的大家庭里長大的孩子會更加陽光。
我們的家是一個正統而又溫馨的大家庭。父母親均已八十高齡,相親相愛。我們姐妹兄弟6人,最小的一位是小弟,其他5位為姐姐,現在連最小的小弟也四十多歲了,大家互相幫助,和諧相處。到第三代就有了8個孩子,這8個孩子中,如今已有5人畢業于名牌或重點大學,僅北大畢業就有兩人,還有兩人在大學讀本科。我的兒子冬冬就是這8個孩子中的一個。
這些孫子輩是我母親最為自豪的事情。老媽常說:“家有萬貫不如有個好孩子,咱家這幾個孩子可是全家的傳家寶貝。”
在自己的成長中,我體會到良好的家風對于下一代的重要性,而從兒子冬冬的成長過程中,我更加感到在一個充滿親情的大家庭里長大的孩子會更加陽光。
父親的正直向上、勤奮好學和堅韌不拔曾經是我們姐妹學習的榜樣,也造就了我們同樣的性格。母親的熱情善良、堅強勇敢和勤勞節儉也從小影響教育著我們。長期的家庭熏陶和父母的培養教育,讓我們繼承了父母親的優良品質,學習、生活和工作一步一個腳印走得很扎實。
當第三代的第一個孩子出生后,我們就有意識地注意到要把這一良好家風傳下去。這是我們的責任,而要承擔起這樣的責任,就要從每一家做起,從每一個人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從剛出生的孩子做起。“對第三代所有的孩子都要負起責任”,這是全家人的共識,大家也都是這樣做的。
因此,在我們這個大家庭里,培養孩子是全家上上下下最關注的事情,是頭等大事。無論是逢年過節還是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大家聚到一起,討論交流的都是孩子培養教育的問題。
姐姐是學教育的,也當了十幾年老師,很重視孩子們的教育。自己的幾個孩子都教育得很好,這就為我們姐妹樹立了教育孩子的榜樣。
看到姐姐的小女兒聰明好學,四歲半就上學了,我自然很著急,對兒子的培養就抓得更緊了,于是經常向姐姐取經,而姐姐也經常面對面地對各家孩子進行智力開發,這使我們姐妹更愿意讓自己的孩子融入大家庭中。
后來姐姐又停薪留職開辦了幼兒園,我和妹妹都曾把孩子送去進行智力開發和培養教育。
每逢寒暑假,孩子們就會和父母一起齊聚姥姥家。這個時候,誰的學習如何、考試成績怎樣就成為大家最關心的話題。考得好的孩子會得到表揚和獎勵,考得不好的`則會懊悔慚愧,于是小哥哥姐姐馬上當上了他的小老師,開始為弟弟妹妹補習。
姐的兩個孩子考上重點大學后,特別是只比冬冬大兩歲的小姐姐考上北京外交學院后,他們就成了兒子的榜樣,進北大就成了兒子的目標。而冬冬考上北大后,他又成了弟弟妹妹們的學習榜樣。
好好學習成了孩子們努力的動力,奮斗的目標。就連最不愛學習的孩子也感嘆再不好好學習在這個家里就沒臉待下去了。
良好家風對孩子的熏陶還體現在孩子的品德培育方面。
孝敬老人一直是全家人推崇的行為。姐姐的公公和妹妹的婆婆喪失勞動能力后都曾被他們接到家里來常住,我們逢年過節也會領著孩子去探望。
冬冬6歲快上學時,我和愛人一起調到省城。在家里只有兩間住房的條件下,我們把公公婆婆接來一起住了,因為他們當時的條件實在是太差了,5口人擠住在一間常年見不到太陽的北屋里,還是三家共用一個廚房、廁所。爺爺奶奶接來后,兒子一直和老人住在朝陽的大房間,一住就是幾年。
除此之外,我們這個大家庭里也隨時隨地充滿了濃厚的教育和學習氛圍。
老爸每天手不釋卷,讀書看報,吟詩作畫,經常揮毫潑墨,練習書法,還時不時地給孩子們出上幾道智力題,來個腦筋急轉彎。逢年過節的時候,全家圍棋大賽更是競爭激烈,即使是祖孫三代也非要賽出個你輸我贏來。
如今好的家風成就了一群好孩子,而孩子們又繼續在傳承著新一代的好家風。
家風的作文 篇5
家風,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無言;是“養不教,父之過”的嚴肅;是“知恩感恩報恩”的教誨;更是文學中給予你以人生品德的修養之路。
我們家的家風是一股“讀書風”,因為“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
跟著這股家風,我的讀書好比串門。有時你與諸葛亮一同“把酒談論千家事”;有時與劉勇一起體會“竟無語凝噎”的兒女情長;有時又會包攬“亂石穿云,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豪榮。
在之前,我一直不理解“讀書風”是何物,直到我七歲時,父親給我買了一本書,那是一本嶄新的書的,封面上赫然印著幾個大字《格林童話》注音版。父親語重心長的對我說:“把咱們家的家風傳下去。”我懵懂的點頭,便拋在腦后。
隨即,我打開了這本僅僅有100多頁的書,映入眼簾的是一副圖畫,這幅圖畫很是好看時,我情不自禁的翻到下一頁。下一頁是一個風趣幽默的小故事——《金孩子》,我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僅僅讀了一篇,我就完全被征服了。它就像是通往天堂的路徑。讀到最后愈發驅使我的好奇把它讀完,邊看邊在腦子里腦補——小紅帽是怎樣躲避大灰狼的?青蛙王子是怎樣遇到白雪公主的?睡眠是怎樣蘇醒的`……
直到現在,我才慢慢的理解父親語句中的意思,讀書,能使人變得靈慧,所謂“粗增大布裹天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在下午茶時間,無事時變拿起一本書來品讀,就像雄鷹向往藍天,魚兒向往大海,麋鹿向往森林一般。
我的家風——讀書風,我會傳承并發揚,因為它就如一位老師,這是一種風俗,更是一種無聲的教誨。
家風的作文 篇6
我在一個好的家風中長大的,從小聽父母講得最多的話就是:自立自強靠自己、勤勞節儉懂持家;遠親不如近鄰,好好對待鄰居;做人要寬宏大量、正直善良、勤儉節約,靠誰不如靠自己,與己方便,與人方便,針能過去,線也能過去,不必斤斤計較。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
父親古道熱腸,經常扶貧濟困、解囊相助,對找上門需要幫助的鄉親更是傾其所有,想辦法、出主意,跑前跑后竭盡全力辦事。由于父親善良寬厚,待人誠懇,文化知識水平高,常為村里的鄉親出謀劃策,并為出生的孩子起名字,深受鄉鄰愛戴。
父親一生艱苦,卻活得很堅強。在以前那個年代,父親靠自己撐起了我們這個小家,是家庭的脊梁。父親和母親結婚后,上要贍養爺爺奶奶,下還要撫養我們兄妹七人,在那個吃飽飯還困難、一分錢恨不得掰成兩半花的年代,蓋房難度可想而知,但父母靠著勤儉節約、精打細算、自力更生在老家蓋起了房子。父親患病后,活得很堅強。父親身體每況愈下,疼痛折磨著他,但他總是默默忍受。疼痛難忍時,他都自己坐到床上去,不想拖累我們,閉著眼睛一個人承受。我們看在眼里,卻痛在心里。那時,父親依然拿著一個筆記本,等不疼了就咬牙給我們在本上斷斷續續地寫:做人要寬宏大量,正直善良,與己方便,與人方便,針能過去,線也能過去,凡事不必斤斤計較。
父親一直有個習慣,就是睡前看一會兒書。這么多年,不論是開心抑或難過、忙碌或者清閑,父親始終保持著這個習慣。父親說:讀書讓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你讀的`書越多,越會發現這世界如此開闊,繁花似錦。所有你讀的書,都會在將來的某一個日子,為你照亮前行的路。父親早年有意為我們訂購的報刊、書籍培養了我們兄妹三人的閱讀興趣和習慣,多年的閱讀又不知不覺地提高了我們的寫作水平。工作后,我和哥哥們經常讀書、看報,寫點小豆腐塊,報紙、雜志逐漸刊登我們的文字。閱讀、寫作不僅讓我們多次獲得榮譽、獎勵,還令單位領導、同事刮目相看。這讓我有了徹悟:因為你多年的讀書底子才能讓你熠熠生輝,并且讀過一些書,經歷一些事,心境發生改變,個人獨特的氣質慢慢培養出來,生命會變得更加有質感。
父親一輩子,通曉事理、清正廉潔、正直敢言。父親一輩子,活得堅強,活得硬氣,對家庭、對兒女、對學校、對師生的愛堪稱偉大。父親思想上的睿智,精神上的富有,熱情昂揚頑強的斗志和不屈的精神令我們欽佩萬分,而傳承下來的家風、家訓又讓我們受益終生。
家風的作文 篇7
孟子說:“不以規矩,不成方圓。”是呀,大到一個國家,小到每一個人,都要遵守規則。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或誠實守信,或尊老愛幼,或勤儉節約,我的家風是吃苦耐勞和誠信有禮。
先來說說吃苦耐勞。從小媽媽就對我說:“你要吃苦耐勞,現在不好好學習,向上進步,等到長大了,后悔也沒用了。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你記住了嗎?”那時的我似懂非懂地聽媽媽講這些。現在,看著在路邊乞討的那些人,我全明白了。他們是很可憐,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從小怕吃苦、不好好學習,現在才乞討為生,所以我要聽媽媽的話,不怕吃苦、努力學習,掌握本領!
再來聊聊誠信有禮。記得小時候,有一次媽媽帶我去外婆家玩,我不小心把外婆心愛的.花盆打碎了,心想:完了,外婆肯定會生氣的!這可怎么辦呀?我見外婆在廚房燒飯,剛想逃走,耳邊卻響起媽媽對我說過的話:“做人要誠實,不可以欺騙別人,不然的話,別人就再也不信任你了!”我怎能把媽媽的話當耳旁風呢?于是,我鼓起勇氣,對外婆說:“對不起,外婆,我……我不小心把您的花盆打碎了,實在對不起,我下次來的時候賠您一個,您能原諒我嗎?”外婆聽了,摸了摸我的頭,笑著說:“沒事兒!你能主動承認錯誤,是個誠實的孩子!”我聽了,心里暖洋洋的。“對了!”外婆又說,“那個花盆你也不用賠了,家里多得很。”“謝謝外婆!我下次會注意的!”外婆原諒了我。我想:其實承認錯誤并不可怕嘛!我心里暗暗發誓,以后做個誠實守信的人。
懂禮貌,人人愛。上幼兒園時,媽媽就告訴我見到人要打招呼,可我生性內向,每次見到人都害羞,不敢打招呼。直到上了小學,我的膽子才漸漸大了起來,見到人敢主動打招呼,別人都說我懂事了許多。現在我上四年級了,認真學習之余,學著做力所能及的家務,連我媽媽都說我長大了,不一樣了,變得勤快了、懂事了。
這就是我的家風,你們呢?
【家風的作文】相關文章:
家風作文:家風伴我成長01-28
知家風亮家風作文01-30
家風作文我家的家風家教01-28
關于家風的作文:我家的家風01-28
家風作文我家的優良家風01-28
家風作文精選01-28
家風作文01-26
家風作文01-28
家風作文01-27
(精選)家風的作文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