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家風的作文4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風的作文4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風的作文 篇1
國有國法,家有“家風”。一個良好的家風就是一個家庭中明亮的“眼睛”。而我們家有卻有這一雙環保的眼睛。
說起環保家風的由來,還得從我的媽媽開始講起。
記得有一次,我們全家在公園游玩。我又餓又渴,便派遣爸爸到附近的奶茶店買點吃的。我狼吞虎咽的吃完后,竟飽得走不動路了,變隨手把垃圾拋給了爸爸,說道:“幫我扔一下垃圾。我萬分感謝。”爸爸二話不說,順手就把一大袋垃圾扔進了不可回收垃圾桶。媽媽看見了,連忙說:“你都不分類的呀?”“這有什么好分類,都是垃圾,隨便扔扔好了勒!”爸爸一臉無所謂地說到。“那可不行,你要知道,垃圾分類有很大的利益。回收1噸廢塑料可回煉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000噸廢紙,可免于砍伐用于生產的800噸紙的樹木。一噸易拉罐熔化后能結成一噸很好的鋁塊,可少采20噸鋁礦……”媽媽在一旁滔滔不絕地補充著一大堆資料。“瞧,垃圾分類有這么大的好處,下次一定要注意哦!”姐姐笑著說道。這時,一位保潔阿姨從小路邊走過,媽媽立馬上前借了一把鉗子,把那一大袋垃圾從黃兄的肚子里夾到綠兄的懷抱中。
媽媽的行為漸漸地感染了姐姐,還有一次,我們在沙縣小吃里買了一盒蒸餃,準備打包帶回家吃,店員正拿著一雙一次性竹筷子放進袋子里,卻被姐姐阻止了。走出店門,我問姐姐:“你干嘛不要竹筷子?”“這筷子是一次性的,用一雙,丟一雙,不僅浪費,還不環保。我們回家用木筷子照樣吃。”姐姐平淡的說道。“可是自家的筷子還得洗多麻煩呀!再說了,你不拿,別人肯定也會拿的呀!”我一臉困惑地望著姐姐。“麻煩是麻煩了點,但是環保更重要。還有我們不要管別人怎么做,自己的本分做到就行了。”姐姐耐心地回答了我的問題。
就這樣子,在媽媽和姐姐的帶動下,環保自然而然的成為了我們家的眼睛。我經常讓亂扔垃圾的'人重又撿起垃圾,讓它們回到自己的家。爸爸阻止了親戚們對“捕害蟲能手”——青蛙的大規模“追殺”。姐姐一直在向鄰居的孩子們灌輸環保的知識。媽媽總是拿一些廢品做出新奇的小玩意。
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讓環保成為中國這個大家庭的眼睛。
家風的作文 篇2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風好,這個人就會茁壯成長;原生家庭不重視家風建設,這個人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好的家風會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如:良好的道德氛圍、健康的思想氛圍、積極的情感氛圍、認真的學習氛圍、節儉的生活氛圍等等。正是這種氛圍,造就了一個個身心健康的人、有作為的人乃至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可以說,好家風打造了兒童成長的好搖籃。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婚姻家庭領域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戀愛觀上的拜金主義、婚姻中的草結草離、家教中的過分溺愛、孝親中的漠視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會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視家風建設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訓是沉痛的。它從反面證實了家風建設的重要性。
我家和大多數同學一樣有著不少“規矩”,用我爸爸的話說,就是“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家的家風家規并不很多,概括起來就五個字:禮、孝、勤、儉、信。但實際做起來我覺得并不十分容易,但我還是得基本做到。
首先說“禮”字。奶奶說,禮貌禮儀不僅是一個人的修養問題,更是一個人的形象問題。家人教育我,見熟人要打招呼,家里來客人要知道基本招待禮儀,讓座、倒水都是必須的,客人離開要跟客人說再見。到別人家做客,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不亂跑亂鬧、大聲喧嘩,不隨便翻動別人家東西。坐公交車要記得給老人讓座;上課要專心聽講,不做小動作。過馬路要等綠燈放行再通過,不闖紅燈和黃燈。吃飯時候只能專心吃飯,不能同時看書看電視,不能剩一個飯粒。衣服要勤換,頭要勤洗,要講究個人衛生;說話要文明,做事要細心。找人幫忙要誠懇,做人要善良,不以惡小而為之。其實,說來說去對我來說“禮”就是,有禮貌,懂禮儀,識大體,顧大局。
其次說“孝”字。從小家人就告訴我,百善孝為先, 見孝有多重要。由于爺爺、奶奶跟我們一起住,所以爸爸總說在我們家,爺爺排第一位。我們家的`孝不重大節,卻重小節。我們家的飯桌呈長方形,爺爺坐在中間的椅子上,奶奶坐在右手邊的第一位,爸爸坐在左手邊第一位,媽媽坐在右手邊的第二位上,我坐在左手邊第二位。一個簡簡單單的座位安排中卻包含著長幼尊卑和濃濃的孝義。吃飯的時候往往是爺爺先動第一筷,我們才捧起飯碗在濃濃的家和的氛圍中吃飯,更表現出了我們對爺爺的孝順與恭敬。這個事例可以說明小節上的“孝”也很重要。在我看來,孝順就是要做到:不與長輩頂嘴,遵從家長教誨,體貼家長辛勞和良苦用心。在學校尊敬師長、團結同學,上學放學路上不拐路、不開小差,不給家人找麻煩。其實以上這些還遠遠不夠,真正的孝順還要體現在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我現在只有好好學習,長大能夠成為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才有能力履行好“孝道”。
再說“勤”字。主要體現在勤勞、勤快和勤奮等方面。對我來說,要做到勤快和勤奮。我在家里,襪子、內褲等小衣服都是按媽媽要求自己洗。媽媽的口頭禪就是“自己事情自己做”,所以說,每個勤快的小孩都是家長給逼出來的。所有人都要求我勤奮學習,我也知道是為我好,因為我是學生,學習就是我目前的主業。我也一直暗自加油,要勤奮,要用心,要把自己的學習搞好。但我也知道,搞好學習其實是一個比較綜合的事情,比如學習方法,比如興趣所致,都可能會影響到學習效果。記得一次星期五,放學回來的我沖回家,打開書包,拿出筆和作業就努力奮斗,想快點寫完作業好出去玩。可樓下不時傳來的笑聲使我寫不下去,心想:“反正今天星期五,沒寫完還可以留到明天寫,我還是下去玩吧。”就這樣,我和樓下的小朋友去玩耍,不知過了多久,媽媽回來了,看見我在玩,沒寫作業,就把我拎回了家。一到家,媽媽就嚴厲的問我:“依依!你的作業寫完了嗎?拿來給我看。”“還……還沒,今天是星期五,我明天寫。”媽媽聽了生氣地說:“今天的事今天做,明天有明天的功課,明日何其多,你這樣的學習態度怎么行?現在立馬去寫!”我不敢怠慢,立馬跑進房間……
接著要說的是“儉”。奶奶常說,“吃不窮喝不窮,打算不到一世窮。”在我家,很多方面都體現著節約。奶奶總會把一些穿舊的棉質衣服,洗滌、裁剪后用來擦地。有次,我和奶奶一起把一塊用舊的海綿墊子剪碎了做成了一個個坐墊,當一個個用干凈棉布裝好的方方的墊子擺在眼前時,感覺是那么溫馨又開心,溫馨的是能和奶奶一起做手工,開心的是,坐在自己動手做的坐墊上,是那么柔軟又溫暖。所有房間的照明燈都是節能燈管,而且都是小功率的。澆花都是用洗菜水和淘米水。做飯做菜都按人數做,很少剩飯、剩菜,就不用倒掉而浪費了。
最后要說的是“信”。媽媽時常教育我:“做人最基本的品質是誠實做人”,要誠實、誠信、不占小便宜。記得在一年級開學報到的前一天,媽媽讓我自己去文具店里買些上課用的文具用品,我帶上二十元錢就興高采烈地去文具店了,看著可愛的自動筆,漂亮的小本本,我忍不住都想買,可是店里的婆婆說要二十五元錢,我拿出帶的二十元錢,猶豫著放棄掉哪樣好時,婆婆和藹地說:“沒事,就給二十元吧,要好好學習哦。”我聽了感到很不好意思,謝過婆婆后我就回家了,回去和媽媽說了后,媽媽立馬讓我把五元錢去補給婆婆,我不解地問媽媽:“媽媽,為什么還要去補錢?”媽媽聽了嚴肅地和我說:“依依,婆婆開店不容易,但我們做人不可以占小便宜。”我聽了點點頭,趕緊把錢送了過去。
在生活中,爸爸媽媽喜歡用身邊的小事來教育我,讓我受嚴格的家教,受愛的呵護,受心靈的洗禮……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它就像一盞燈,照耀我前行的道路。
家風的作文 篇3
俗話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如果孩子是一塊純潔的璞玉,父母是打造璞玉的雙手,那么,家風就是握在雙手里的工具。好的工具加上靈巧的手才能雕琢出精美的藝術品。
“家風”的傳教不是立“規矩”那樣,白紙黑字地張貼出來,父母的言行舉止才是家風的源頭。一個人的家風如何,這個人就會如何。就絕大多數人而言,一個人的父母如果誠實守信,這個人絕不會謊話連篇;一個人的父母如果簡樸節約,這個人絕不會鋪張浪費;一個人的父母如果溫柔善良,這個人絕不會兇狠殘暴。當然相應的.,一個人的父母如果品德不好,三觀不正,那這個人會是一個品德高尚,熱愛世界的人嗎?可以說,家風給了璞玉以顏色。
我是什么顏色呢?我想應該是天青色吧。媽媽常教導我“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她經常帶我參加各種比賽,欣賞其他選手優秀的表演,讓我不光知道這個道理,更真切地感受這個真理。所以我不會輕視每一場比賽,也不會因得獎而迷失方向。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會遇到各種人或事,令人幸福的,令人悲傷的,令人憤怒的,令人嫉妒的和令人驕傲的。家風在教導我們面對和處理這些人或事的方面,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當有人弄壞了你的東西,你是憤怒地大吵不叫,還是心平氣和地和對方商量?當你看到地上的垃圾,是視而不見,還是隨手撿起?當你得到了重要的獎項時,是變得心高氣傲、目中無人,還是虛心請教、認真努力?一個不同的選擇,可能會讓結果也變得不同。可以說,家風給了璞玉以形狀。
我是什么形狀呢?我想應該是水壺吧。我想把知識裝進水壺,我想把記憶裝進水壺,我想把心情也裝進水壺。我聽從家人的教導,心平氣和面對誤會,沉著冷靜面對危險,積極陽光面對難題,用自己的知識和世界相處。
我們時常被問到:“你想做什么?”答案五花八門。有人說醫生,有人說老師,有人說畫家。確實,每個人生下來都是相同而又不同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熱愛和沉浸的事物,但決定我們能走多遠的,還是家風。如果一個人從小知道對一件事要專心致志、全力以赴,你說,他會一事無成嗎?如果一個人從小知道哺育自己的是大地、教育自己的是社會,誓要報恩,你說他會一敗涂地嗎?“天生我材必有用”,可以說,家風給了璞玉以用途。
我有什么用途呢?我想應該是為大地澆水吧。水壺里的水是我的愛心和勞動成果,大地指得不僅是地球,還有社會。我想成為一名畫家,把世界的美好畫下來讓人們欣賞,把世界的黑暗畫下來使人們警醒。我還要和家人一起,為地球,為社會作出貢獻。
家風,其實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教導,但不是靠嘴上功夫,而是親身示范。每個人的家風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每塊玉的顏色、形狀和用途都不一樣。打磨玉石的工具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其實是父母的引導。千萬別忘了,孩子是父母的倒影,家風影響孩子的一生。
家風的作文 篇4
"校有校規,家有家規"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可問到"家規是什么你家有什么家規"很多人就立刻呆住了。
家規,每戶人家的規矩都不一樣。我家在吃飯時真應了那句"食不言,寢不語".吃完飯后,不可以將筷子放在碗的上方,要放在桌子上,這就代表你已經吃好了。如果桌子上有魚刺、骨頭等等要用筷子將它們掃入碗內。做完這些事還不能走,要等到大家都吃完才可離桌。
我們家還有一個家規—事不過三。有一次晚飯后在公園里散步,由于凳子上被人踩過,所以我掏出一張紙,將凳子擦干凈,隨手一丟就沒了。一位清潔工人走了出來說:"你這小孩子怎么這么沒教養,隨地亂丟垃圾。"我聽她這么一說,我的臉立馬紅了。我一邊道歉一邊跑去吧至今撿起來丟到垃圾桶里去,這才平息了清潔工的怒火。
家風,是一家子的風氣,家風一旦敗壞了,這家子的思想也就跟著敗壞了。這給壞名聲就一傳十,十傳百,到時候就沒有人愿意跟這家人交往了,這時候想改就來不及了。我家的家風是"孝"俗話說的`好,百善孝為先,我們要孝順父母和長輩。當我們的父母漸漸老去,就更不能頂嘴了,凡是要考慮父母。即使他們說的不對,也要和和氣氣的說話。叫我們做事,不要推辭,盡量幫父母的忙,這樣才能做到"百善孝為先".
家風就是家規,有了好的規矩才能有條不紊,有了好的家風才能更好的立足于社會。我愛我家的家規,更愛那家風。
【家風的作文】相關文章:
家風作文 家風04-29
家風作文 家風作文評語02-04
我的家風-家風家訓作文05-06
家風的作文(精選)10-20
(精選)家風的作文09-08
[經典]家風的作文11-24
家風作文【經典】02-15
家風的作文(經典)02-05
【精選】家風的作文01-22
家風作文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