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家在阜康的作文
導語: “到了阜康就像到了家一樣,心里很踏實”,小編整理關于家在阜康的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家在阜康
“到了阜康就像到了家一樣,心里很踏實”,這是剛休完探親假同事對我說的一番話,姑娘的家是外地的,2009年底單位公開招聘以優異的成績考進我單位的公務員,短短一年的工作和生活,使這位外鄉的女孩喜歡上了我的家鄉,喜歡上了我們這座精致而又歷史悠久的小城市。說歷史悠久一點也不為過,據資料記載:早在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阜康市稱特納格爾(蒙古語:水草茂盛之意),清軍平定戰亂,統一南北疆,招民買馬,重開屯田,特納格爾為屯田之地。根據《阜康縣志》記載:清乾隆25年(1760),特納格爾土城建成,屯墾兵駐守。隨屯田擴大,人口增多,清乾隆28年(1763),特納格爾擴建新城,城周長3里5分。
乾隆帝取“物阜民康”之意,賜名“阜康城”,兵民同住。乾隆33年(1768),設特納格爾縣丞。38年,升為州判。乾隆41年(1776),裁州判,建阜康縣。取物阜民康之意,定名阜康。后經數次戰事,阜康城毀壞殆盡。光緒4年(1878),戰事平定,再開屯墾。光緒16年(1890),阜康知縣左兆鳳主持重建阜康城,在原址重建阜康城,方形,粘土夯筑城墻,寬6~8米,城周長5里8分。城開東(紫氣門)、南(迎熏門)、西(長庚門)三門,用青磚建成拱形,建有甕城,城門上建二層城門樓。北無城門,只在城墻上建一樓宇,稱北斗宮,又稱依斗門……二百五十一年風雨歷程,二百五十一年的發展過程,我由衷地感慨,以我內心來講,我從心底里喜歡這塊安寧、祥和的城市,綠樹成蔭,街道寬暢,人們生活怡然自得,市內交通秩序井然,車輛順暢通行,幾乎沒有堵車現象。說到這里,我自然想起每次到烏魯木齊辦事,那條條道路都會擁堵的現象,要想在冬日里見到明媚的陽光,那可不容易。每當這時我就會想起我的“家”——阜康,想起離城市最近的風景區——天池景區,純凈香甜的空氣,能洗滌你的肺葉,潔凈綿軟的白雪,能清澈你的眼球,暖洋洋的太陽,隨意找一處天然的木椅子,躺在上面曬太陽,那是怎樣的一種享受呀。冬日到天池,你會徜徉在白色的童話世界里,滑翔在寬闊驚險的雪道上,體驗想要“飛”的更高。
前不久落下帷幕的2011迎新春“家在阜康”原創歌曲歌唱比賽,這是阜康史上第一次組織舉辦的大型原創歌曲歌詠比賽,旨在“凝聚隊伍、展現風貌、贊美家鄉”,在老師教唱的《家在阜康》這首原創歌曲時,我深深被優美的詞曲感動者,曲調優美,深情向往,我的情緒時常被感染。眼眶濕潤了,眼前展開的一幅幅畫面,使我動情。這一幕即是我切身感受,也是我親歷我的家鄉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面貌發生了質的變化。
辛苦付出,取得碩果。時至今日,有時和同事一塊聊天還會情不自禁地回憶那美好的時光。更新奇的是好像以前會唱的流行歌曲都想不起來了,現在會唱的,幾乎就是“我家住在天山下,推開窗看到了博格達,冰清玉潔照亮我心房,碧藍的湖水在心里流淌,西王母女神保安康,人杰地靈、物阜民康,把希望放飛天上”這就是一種情感滲透,把家鄉的美掛在了嘴邊,裝在了心里,這就是這次活動舉辦的成功之處,就是讓你我時時歌唱家鄉、贊美家鄉,我愿我的家鄉受益于新疆的跨越式大發展,日新月異,繁榮富強,人們的生活早日達到小康水平。以生活在阜康而倍感自豪、驕傲。
第二篇:家在阜康
阜康——是我的家鄉,在我的眼中,它是那樣的可愛、神奇而又美麗。
阜康是一座匯集了新疆山水之秀,彌漫著西部田園芬芳的現代化生態旅游城市: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一條條街道寬敞平坦、四通八達,商業街繁華而又熱鬧,總是人來人往,車輛川流不息,令人目不暇接。
阜康富饒而美麗,廣袤而神奇,這里不僅有一瀉千里的河流,光怪迷離的戈壁幻境,還有神秘莫測的沙漠景觀。來到阜康,首選之處必是天池。天池是融森林、雪山、人文景觀為一體形成的別具一格的風光特色,被譽為“天山明珠”。天池一年四季景色俱佳,湖水清澈,晶瑩如玉。周圍群山環抱、綠草如茵、野花似錦、羊群游移。車行山中,看到峰巒挺秀,令人心曠神怡,遠處的峰巒間露出騰格里雪山一角,云霧遮繞,似與天宮相接壤,沿岸蒼松翠柏、怪石嶙峋、含煙籠罩,更有千年冰峰,銀裝素裹、神峻異常,整個湖光山色,美不勝收。天池不僅有奇特地自然景觀還有豐富的資源:雪山上生長著雪蓮,松林里出沒著狍子、雪雞,遍地長著黨參、貝母等藥材,山壑中珍禽異獸,湖區中有魚群水鳥,眾峰之顛有現代冰川,還有銅、鐵、云母等多種礦物。真可謂是詩人的王國、畫家的寶庫、史學家的天堂、旅游者的樂園。
阜康的景美人更美。這里的人民勤勞純樸、熱情好客、善良友好。如有遠方來的客人必會端上一盆香噴噴的手抓羊肉和一碗熱氣騰騰的抓飯來款待。阜康人民將張開熱情的懷抱,歡迎海內外的朋友來觀光做客。這里民族眾多、民俗奇異,各民族人民親密團結、和諧共居,親如一家。
我愛我的家鄉——阜康,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創造出一個經濟繁榮、文明開放、環境優美、和諧美好的新阜康!
第三篇:家在阜康
滋泥泉子鎮位于阜康市東部46公里處,地處東經88°27′—88°41′,北緯44°06′—44°25′。南依天山,北鄰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東與吉木薩爾縣接壤,西與上戶溝哈薩克族鄉田比鄰。平均海拔585米,地勢呈南高北低,由東南向西北傾斜,其中南戈壁地帶坡度較大,自然坡度在0.2~10%之間。屬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四季變化明顯,年日照時數為2932.7小時,平均氣溫13.5℃ ,年均降水量248.4mm,年平均蒸發量1553.2mm,凍土深度202mm,無霜期174天。土地肥沃而廣闊,歷來為阜康的重要產糧區。
“滋泥泉子”地名之產生,顧名思意是依據該地從地表中流出的泉水有一種滋泥味,人們在開發該地生產活動中,依據這種地貌特點,天長日久,開拓者習慣的稱該地“滋泥泉子”。
清乾隆二十年(1755),清廷派遣大軍開赴新疆伊犁討伐準葛爾貴族集團武裝叛亂,在戰爭時期,為適應軍事的西部要,在沿途為傳遞文報,轉運軍糧,僅從哈密經巴里坤到烏魯木齊就設臺站十九處。滋泥泉子是必經口之一,設白楊驛,在軍事行動結束后,轉向大量移民,恢復經濟,發展生產,將為軍事服務的臺站,裁撤后為地方管理的驛站,來往驛運的車馬行人,在今滋泥泉子鎮要通過一條南北向的陰溝(今滋泥泉子鎮中溝一村)十分困難,過往的行人旅客以該地滲出的泉水有一種滋泥味,故稱滋泥泉子,天長日久滋泥泉子就成為固定的地名,人們以“滋泥泉子”替代了“白楊驛”。
1933年6月12日在阜康境內發生的滋泥泉之戰,也稱為盛馬之戰,這不僅是阜康現代歷史上的重大事件,而且也是新疆現代歷史上重大事件。國民黨新編第36師師長馬仲英率主力五千余人二進新疆,欲奪取新疆的統治權。新疆督辦盛世才率省軍與馬仲英部在滋泥泉子(現鎮政府以西梧桐槽子一帶)展開激戰。因天氣驟變,馬仲英的部隊又冷又餓,再加上他的另外一支部隊叛變投敵,馬仲英部終被盛世才的省軍擊潰,馬仲英率殘部一千余人敗退吐魯番。這位17歲就被人稱為“尕司令”、曾經橫行西北的地方軍閥從此一蹶不振。滋泥泉戰役后,在群眾中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馬仲英上新疆,滋泥泉子打敗仗。草帽子丟下兩行,兵敗快跑沒拿上。
解放后,滋泥泉子地區于1950年建立了區、鄉、村人民民主政權,人們當家作了主人。人民政府領導人民群眾安定社會、發展生產、安居樂業、各安其所。1958年,在“人民公社化”運動中,滋泥泉子區改成為天山人民公社。1979年國家頒布《地方組織法》,撤銷人民公社建制,重新建立鄉(鎮)、村建制。1980年7月天山人民公社改建為滋泥泉子鄉。
如今的滋泥泉子鎮,全鎮總面積為960平方公里,有可耕地34萬畝,現實際耕地20萬畝,宜牧草場60萬畝。下轄28個行政村,10個站所,居住著漢、回、哈、維等七個民族,總人口1.8萬人,80%的人口從事農業生產。鎮黨委下屬2個黨總支,46個黨支部,共有黨員720名,其中農牧民黨員504名。是阜康市最大的農業鎮,主要農產品有小麥、玉米、棉花、打瓜籽、西甜瓜、制種玉米、番茄、蟠桃、葡萄等,六大片區各有側重,各具特色,形成了一定的區域優勢;通過歷年來不懈的招商引資,已有農貿市場、登海公司、鼎豐農場、軋花廠、國義面粉廠、天山造紙廠、天山造紙有限責任公司、獻康食品廠、脫水蔬菜廠等企業相繼在滋泥泉子鎮投資建業;充分依托區內外農字號企業,在特色種植業基地培育上有了新的突破,特色農業成分不斷擴大,尤其是制種玉米、制醬番茄、釀酒葡萄、色素菊花等經濟作物不斷增加;年產玉米3600萬公斤、打瓜籽4500噸以上,各種作物秸稈20萬噸,優質牧草5萬噸,是阜抗市主要的糧、油和制種也產基地及畜牧業生產基地;同時,完成國家項目兩項:一是東湖已建成1500畝的飼用桑干旱半干旱生態園區;二是完成防病改水工程一處。
目前,滋泥泉子鎮已經形成了工商稅務、金融保險、倉儲糧管、醫療衛生、防疾保健、集鎮土管、交通運輸、文化科教、休閑娛樂、水電供應、食品加工、農副產品及生活用品銷售等門類齊全的服務體系;擁有中學、小學4所;醫院一所,床位40個;電影院一座,座位1100個。全鎮現有各類企業和個體工商戶556家,其中:工業企業163家,建筑企業16家,交通運輸業119家,個體工商業128家,飲食服務業130家。小城鎮建設快速發展,鎮區規模不斷擴大,公共設施逐步健全,服務水平大幅度提高。集鎮主街道實現了高標準柏油化,兩邊樹田硬化,外側的人行道用紅色地磚砌成,道路兩旁種植上了冠榆、垂柳、白蠟樹等觀賞性樹木,沿街整齊地排列著是多幢高層建筑,各單位均有面積不等式樣不同的草坪、花園,給人耳目一新之感。一個新興的小城鎮正在迅速崛起。
【家在阜康的作文】相關文章:
我家在阜康的作文(精選11篇)11-23
我們家的探險家作文06-12
關于家的作文:溫暖的家(精選34篇)09-24
快樂的家作文05-14
未來的家作文05-11
家很溫暖作文08-05
美麗的家作文06-20
爺爺家作文06-19
溫暖的家作文06-08
幸福的家作文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