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家鄉的年味作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鄉的年味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鄉的年味作文1
我的家鄉在華亭,在我們家鄉進入臘月門,傳統節日一個連著一個,年味一天濃過一天,傳統的地方民俗文化活動也就更更加豐富多彩起來了。
臘月初八這是華亭過年的前奏,這天要吃臘八粥,還要在臘八粥中放用肉餡包成的“雀頭”餃子。臘八粥用大米、谷米、玉米、紅豆、黃豆等混煮而成,表示祈求來年五谷豐登之意;“雀頭”餃子用大肉作餡包成圓形雀頭狀,表示能消滅危害莊家的麻雀。
臘月二十三是灶王爺升天奏事的日子,傳統的小年,又名辭灶。我們華亭人對過小年非常重視,這天早飯要吃攪團,有盼望團圓之意。街面上有售賣的用麥芽糖汁做成的灶糖,又甜又粘,相傳送灶時給灶王爺吃了甜得粘住了嘴,就不會向玉皇大帝告人間的狀了。送灶的時間大約在傍晚,家家都要擺祭品,放鞭炮,意味著過年開始了。
臘月的日子長了翅膀,一飛而過。轉眼已到除夕之夜,家家貼對聯,掛紅燈,張燈結彩;戶戶圍著餐桌、抱著電視守歲,放開肚量喝酒吃肉,毫無顧忌縱情歡樂,一年中所有的辛勞、煩愁在這晚煙消云散,所有的豐收、喜悅在這一刻被無限放大。
正月初一是新年第一天,家鄉的人都有“迎喜神”的傳統,吃過“拉魂面”之后,村里的人們個個穿戴一新,喜笑顏開,牽著或趕著身上披掛了彩紙折疊的紙扇的牛羊騾馬,浩浩蕩蕩的向預先估算好的喜神方位進發。這是為了驅除兇煞和病魔,乞求喜神保佑一方平安吉祥,沒病沒災。
到了元宵節那天,大街小巷馬社火、高芯子、車社火排成了長隊、綿延不斷,鞭炮、鑼鼓聲此起彼伏,不絕于耳,又一次將過年推向高潮。晚上,家家戶戶點燃用玉米、蕎面捏的燈盞,小孩挑著紙糊的燈籠盡情玩耍,燈光、月光、星光融為一體,相映成輝。
正月二十三日是過年最后一個節日,這天華亭農村有“燎疳”的習俗。婦女們會使出渾身解數提早用雞蛋殼、五色紙糊好“疳娃娃”,男人們則割足枯蒿茅草為“燎疳”做準備。二十三日白天,小孩挑著“疳娃娃”玩耍,看誰的“小媳婦”、“小相公”好看。晚上,每家門前都堆起柴草,上面插上“疳娃娃”,當第一堆疳草點燃,聽到有人大喝“燎疳嘍——”,家家戶戶便都點燃疳草,霎時間熊熊焰火映紅了村子,照亮了天空。人們爭搶著從火焰上一躍而過,以求燎去病災,燎紅日子。
家鄉的年味作文2
春節期間,人們一般要走親戚,回老家,于是,我就跟老爸媽媽回了老家河南,先去老爸老家三王莊,再去媽媽老家洛陽。23號我們與其他幾個人加行李,滿滿當當地駕車去了。
經過一整天的顛簸,來到了河南新鄉三王莊。到家時已是深夜9點多了,一進臥室就看見了我的奶奶——我老爸的媽媽。她穿著棉襖,正在暖爐旁暖手,一見我來了就很激動地笑了笑,操著滿是河南味的方言示意我也暖暖手,一路上天很冷,我就坐下來了,她便問我長問我短,我都一一回答了,有些聽不懂的我便找馳哥幫忙。晚上,昌昌來了,他比我大一點,一見我便熱情地帶我出去放炮,老家的炮不想城里的那樣好,小店的炮很單一,大一點的店也沒有什么好看的花炮,都是響炮,可我玩的津津有味,因為這里的人十分好客,雖然生活節奏慢,但卻很令很多人羨慕。第二天,我上午十一點起床去走親戚,大半的人我那時是沒有什么印象了,但每到一家都是笑臉,很溫暖。有一次竟被強迫吃了兩次晚飯,使我一連一整天吃不下東西。26號還是27號,我去了洛陽。
到了洛陽,我見了婆婆——我媽媽的媽媽。她很慈祥,一見我們先是抱了抱弟弟小雨,可小雨竟然不認得了昔日如此關愛她的婆婆,好在我們的到來令婆婆很高興,晚上,二姨回來了,包括她的未婚夫,一家人其樂融融。第二天,我去了寶寶家,寶寶是我的表弟,我們小時候很喜歡在一起玩,他們家很招待我,我很感謝。除夕,我又回到了婆婆家,晚上看春節聯歡晚會、放炮,年都是這樣過的。第二天走親戚,雖沒有三王莊一樣里的那么近,可一天下來也忙得夠嗆,一堆作業都沒有做。倒是燴菜挺好吃的,那是由一些各種不同的菜與肉還有粉絲拌在一起煮,一做出來十里飄香,還有餃子,可讓我好好品嘗了一頓。
一回家,我就瘋了似的趕沒做完的作業。唉,春節就這么過了。
家鄉的年味作文3
正月已經過去一大半了,但是年的味道一直沒有散去,年的味道是那鞭炮的濃濃硝煙味,是那香甜的麻糍,還有那春晚的歡歌笑語。
每次我到老家過年的時候,一打開窗戶就能聞到一股濃濃的硝煙味,好像是戰爭剛結束時的戰場。你可能已經猜到硝煙味從哪里來的,沒錯就是來自燃放的鞭炮!你可知道鞭炮是最早的火箭雛形喲!在傳說中燃放紅色的鞭炮是為了把禍害人們叫做“年”的怪獸給嚇跑,后來燃放鞭炮就一直流傳了下來成了過年必不可少的一個傳統節目,現在燃放鞭炮是人們為了這紅紅火火、熱熱鬧鬧的喜慶。為了保護環境,已經不提倡燃放鞭炮了,但是噼里啪啦的鞭炮聲和那濃濃的硝煙味一直存在我的腦海里,特別是回到老家很多小朋友一起放煙火點鞭炮的場景一直是我對過年的理解,也是我幼年時對年的記憶。
在老家過年都要打麻糍,一聽到麻糍我口中情不自禁地流出口水。我也曾試著打過麻糍,先把蒸熟的糯米放在石臼里團成一團,再掄起幾十斤重的大錘子砸向石臼里的糯米團,一顆顆的糯米被砸成碎片,稍不留神錘子也會深深地陷在糯米團里,拔也拔不出來。正在我無計可施的時候,奶奶來了,看到奶奶不慌不忙地往石臼倒了一些熱水再用手將水和糯米和一和,糯米就沒有那么粘了,錘子終于可以從糯米中解放出來了,奶奶再把錘子放在熱水里洗干凈,錘子就可以繼續工作了。我已經筋疲力盡了,無力再掄起錘子了。大人們開始輪番上陣掄錘子,一會兒糯米團就變成麻糍了,麻糍在面板上被攤成薄薄的一層,再在麻糍上面撒上芝麻粉和白砂糖,香噴噴的麻糍味和芝麻味撲鼻而來。我顧不上洗手趁奶奶不注意時在面板上拿了一塊麻糍狼吞虎咽地吃起來,那是何等的美味!
除夕晚上最精彩的節目莫過于春節聯歡晚會,晚會節目是那么的精彩,我們看得目不暇接,節目給我們帶來了陣陣的歡笑。我最喜歡的節目是小品和魔術,前者經常使我捧腹大笑,有時笑得肚子都疼了,甚至我都笑得打嗝了;后者讓我們看得目不轉睛,生怕漏掉一個微小的環節,魔術的神奇不由得使我對魔術師充滿了敬佩之情。
年味是那么的濃,是濃濃親情的團聚,是濃濃的傳統美味的傳承,也是小朋友的歡歌笑語和美麗記憶!
家鄉的年味作文4
小時候的我最喜歡的節日就是春節,最愛看的節目就是春節聯歡晚會。對于我來說,沒有什么比這過年七天更樂呵的了:貼春聯,掛福字,包餃子,放鞭炮,一個個忙得不亦悅乎。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漸漸對春節失去了興趣,人們都在忙,親戚們根本沒有時間聚在一齊。春聯依舊貼,紅燈照樣掛,鞭炮仍然放,但是總覺得春節不是這么回事,總覺得春節真的是越來越沒有意思,越來越沒有年味兒。
我經常想:“如果這樣下去,那么再過幾年,人們也許就要忘記春節這千年節日的習俗了?忘記了春節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真正的味道了?”
但是,今年的除夕夜徹底改變了我的想法。
這天大年三十,我一大早就和父母去姥姥家,我的親人都聚到了那里。大家一齊貼春聯,掛福字,忙碌中隱隱透著一股年味兒。
中午,大家都聚到一齊吃飯,大家暢談這一年里的趣事和收獲。共同暢想完美的未來。大家一個個敞開心胸,開懷大笑,所有的矛盾都在笑聲中化解了。這時還有人在樓下放了一串象征辟邪的鞭炮。我從飯的香味中感到了一股濃濃的年味兒。
下午,大家高興地架起麻將桌,玩起了麻將。輸錢贏錢不重要,重要的是情緒。大家一邊玩著麻將,一邊談論。我們小孩打開電視,所有的節目都和過年有關,越發讓我感到了濃重的年味兒。
晚上,我們全家坐在電視機前看春節聯歡晚會。時不時響起一陣陣笑聲,大家笑的前仰后合。趁著過年的鐘聲還沒有到來,我們下樓去放鞭炮,樓下也有人在放鞭炮,我們的和別人的鞭炮在空中交繪出一幅美麗的圖畫。從鞭炮的火藥味中我嗅出一股濃厚的年味兒。
最令人激動的時刻來了!離新年的鐘聲只有10秒了!9-8-7-6-5-4-3-2-1!大家互相拜年,給親友發信息,打電話祝福,一家老小其樂融融。
我很高興,因為由此能夠看出,人們并沒有摒棄千年的傳統,依然能夠感覺到過年的“年味兒”,那就是一家老小的團團圓圓。
家鄉的年味作文5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我的家鄉在陜西。陜西人如今扔吧春節叫做“過年”,并流傳下來一個關于過年的傳說——在遠古時,有一種叫“年”的野獸每當寒冬將至新春將來的夜晚,便出來食人,使人們不得安寧。人們在與年的搏斗中,發現這種兇殘的野獸最怕火光和響聲,于是人們想了個辦法:一旦年出現時,便燃起大火投入竹節。年一見熊熊的大火,聽見叭叭炸響的爆竹,就逃得無影無蹤。后來便逐漸形成了過年團聚、守歲、掛紅燈、貼對聯、放爆竹的風俗習慣。
年味最濃的就是放鞭炮了。新年的鐘聲一響,整個夜晚都成了煙花爆竹的世界。大家說,過年不放鞭炮,等于沒有過年。我跟表哥堂哥一有空就放鞭炮——當然,我是經常有空的。我們白天放很粗的“大炮”,像劃火柴一樣的擦炮,摔在地上就爆炸的摔炮,還有點著像火箭一樣飛上天空的沖天炮;晚上,我們就放煙花,放禮花彈!皾M天星”、“沖天炮”……各個村莊的上空到處是五顏六色的煙花,耳朵里傳來的是此起彼伏的鞭炮聲,渲染著新年的氛圍。
——這就是家鄉的年味兒!
一輛輛摩托車、小汽車在這歸家的人們,還有那大包小包的年貨,也載著人們的期盼回家了!通向細長隧道的巷道,一對對春聯喜氣十足,趣味橫生,一個個“!弊謩倓庞辛,金光燦燦,一輛輛車上走出了滿面春風的兒女;一扇扇門前站著神采奕奕的父母。樓滿了一間間屋里飄出歡聲笑語;路窄了,占道的是絲絲縷縷扯不斷的親情。
——這就是家鄉的年味兒!
年味濃濃最濃是子夜。家家燈火通明,喜氣洋洋,全家人歡聚一堂,各種小菜擺滿飯桌,,一家人開懷暢飲,共敘親情,說著吉祥祝福的話語,有說有笑,其樂融融。既有了口福,又填飽了肚子,還溫暖了心坎。
——這就是家鄉的年味兒!
心思涌動,歡歌飛揚,這就是家鄉的年味兒!
家鄉的年味作文6
今年我在家過年,那兒的年味可濃了!家家貼春聯,戶戶掛紅燈籠。鞭炮聲,五光十色的煙花和的硝煙到處。一輛輛汽車涌進山村,走抱著大大小小一大堆禮包,歡歡喜喜地向自家奔去。
我哼著小曲兒,蹦蹦跳跳地走到廣場上,我兩旁的。走著走著,我廣場中心被里三圈外三圈地圍了個水泄不通。我按捺好奇心,趕緊跑湊熱鬧。我好不容易擠到最里面,定睛一看,是舞龍。大漢身著黃袍,人手一根粗長棍子,撐起那條巨大而威武的布長龍。
鑼鼓聲中龍舞了。瞧!它先繞著場地踱步一周,時而翻騰而起,時而俯沖而下,時而首尾相接旋轉不止,時而如波浪起伏不定……鑼鼓的打擊越發激烈,龍的身體如高山盤,龍頭高高昂起,搖動著那對沖天的角,在陽光的照耀下,那一身抖動的鱗片閃爍著耀眼的金光!
最后,龍把頭昂得更高了,它出神地凝望著遠方,猛得張開口,露出兩排潔白的牙齒,在仰天長嘯!頓時,觀眾群中爆發的暴風雨般的掌聲與喝彩聲接著,此起彼伏,經久不息,觀眾們都被這場舞龍表演所征服。
下午,“噼啪”的爆竹聲傳入耳朵,接著是音樂的奏鳴,“大頭娃”笑呵呵地跨入了家的庭院,他拱了拱手,“拜年了,拜年了”說了一串吉利話。在他身后有一群小孩,人身前有可愛的馬頭,身后有光滑勻稱地馬屁股,蹦蹦跳跳,好活潑。我饒有興趣地打量著,而則快活地喊道:“喲!是跳馬燈的!”話音剛落,就轉著圈兒一下前一下后地跳起舞來,乍一看還真像一群活潑的小馬駒在跳躍。我拍手叫好,笑得合不攏嘴,忙遞小紅包……
夜晚是最迷人的。夜空在鞭炮與煙火的交織中成了絢爛的大花園。各色“花朵”在空中不停地,彩色的光一閃一閃地把山水房屋映襯得五彩繽紛,變幻不定。跑出去一看,大橋上放焰火,陣銀鈴般的歡笑從那兒傳,在山村中回響。也放了。這美麗的煙花,和都樂了,我則依偎在身邊,燦爛地笑了。的煙花剛放完,山那邊煙花在空中爭奇斗艷。
啊!山鄉的年味是團聚的,是快樂的,是幸福的!山鄉,更愛山鄉的年味!
家鄉的年味作文7
我隨父母離家進城快十年了,今年回家鄉過年了。家鄉那濃郁的'年味還一直讓我難以忘懷。大年三十早上,爸爸正在貼春聯。農村的春聯大部分是村里人寫的,聞著一股墨香味,對聯的內容有的隨口即興傳創作的,現在城里的春聯,多是印刷廠成批印出來的,貼在門上,雖也好看,卻總覺得少了點年味,而且千篇一律,沒有特點。上午,我、爸爸、爺爺全家一起去祭祖,走過泥濘的田埂,我們終于到了,我們一起為祖先燒錢、磕頭,爸爸對我說:“兒子,以后你不論到了哪里,你都一定要每年回來祭祖!蔽也惶靼装职值脑,但我覺得爸爸想讓我不論怎么出人頭地,都不能忘了祖先,忘了自己的根。
晚上,我看見廚房有好多菜,我便問奶奶:“奶奶,你為什么要做那么多菜?吃幾天也吃不完呀?”奶奶笑道:“因為有一個習俗,在大年初一到初三都不能用刀,只有三十晚上把所以菜燒好,而且放的炮竹,還有家里的衛生必須過了初三送完年才能打掃出去。”我點了點頭,不一會酒香味,蒸饅頭味,餃子味彌漫在各家各戶,家鄉的年味真獨特。還有我更喜歡的是在老家,一進臘月,就開始響起噼噼啪啪的鞭炮聲。左鄰右舍的娃娃,手里拿著二踢腳、麻雷子、摔炮、拉炮,變著花樣放,高一聲,低一聲,你張開鼻子,便能聞到淡淡的硝煙味。隨著煙味越來越濃,年也就越來越近了,特別是除夕夜,那鞭炮幾乎要響上一夜,鞭炮味一直要延續到正月十五后才慢慢散去。說也是,“爆竹聲中一歲除”,沒有鞭炮味,這還叫過年嗎?
原來,父母不辭辛苦,攜家帶口,回家鄉過年,不為別的,就是想重溫一下那久違的年味。其實,城里也不是沒有年味。那鋪天蓋地的年貨廣告,張燈結彩的高大建筑,精彩紛呈的春節晚會,收到的成堆賀卡,打爆的拜年電話,成千上萬條的拜年短信,五花八門的電子郵件,酒店里豐盛的年夜飯,還有滿大街的紅男綠女,不都是年味嗎?可是我魂縈夢繞,日思夜想的還是家鄉的年味。
家鄉的年味作文8
盼望著,盼望著,新年的腳步臨近了,到處飄散著濃濃的年味,家家戶戶都掛紅燈籠,貼福字,辦年貨,包餃子,放煙花……大家忙得不亦樂乎。
喜慶福字紅艷艷
新年的早晨,外面的世界到處都充滿了喜慶的紅色,路燈上、樹枝上掛著一串串火紅的燈籠,家家戶戶的大門上都貼上了喜慶的“福”字,站在陽臺上向外望去,一大片紅艷艷的“福”字在陽光的映照下,顯得格外耀眼,看到這幅場景,心情再差的人也會投入到節日的歡樂氣氛中來。
美味水餃香味飄
我家的年夜飯,水餃是不可或缺的。爸爸和好了面,切好了餡,我在旁邊打下手!跋劝衙嫫偲,在中間放上一點肉餡兒,接著粘上一點面粉,然后把皮捏住,再在兩邊這樣折一下……”爸爸邊說邊包,不一會兒,一只美麗小巧的餃子就包好了,我也早已迫不及待,學著爸爸的樣子開始包了起來。一個個玲瓏剔透的水餃就誕生了,隨著下鍋開煮,那濃濃的香味不斷向遠方飄去……
煙花絢爛照四方
煙花,新年里孩子們的最愛,我纏著爸爸一起放煙花。爸爸拿著一根火柴,“糖糖,你去點煙花,正好給你壯壯膽子!蹦懶〉奈抑缓眯⌒囊硪淼慕舆^火柴,又慢吞吞地挪到煙花跟前,瞄準引線迅速將其點燃,然后猛地跳到一邊,只聽見一陣噼里啪啦的聲音直沖我們的耳膜,我和我的小伙伴們望著那飛快爬升的煙花開始激動地跳啊,笑啊。煙花在空中像花朵一樣綻放開來,射出紅的光,粉的光,紫的光,綠的光,黃的光……這些細小的光芒,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美麗圖案,又眨眼間落了下來,好似令人震撼的流星雨,即壯觀又美麗。煙花放完了,接下來是“金花開”等小光花,我們人手一根小光花,當它們一根又一根被點燃后,絢爛多彩的光花把整個院子映照得滿堂生輝……
鐺,鐺,鐺……聽,新年的鐘聲敲響了。!家鄉的年味是團聚的、是溫馨的、是幸福的、是快樂的!我愛家鄉,更愛家鄉的年味!
家鄉的年味作文9
春節,在中國一直都是非常隆重、熱鬧的節日。這個節日備受大家的重視,在我的家鄉也不例外。
一過年,家鄉到處掛滿了紅燈籠,大街上張燈結彩,家家戶戶貼上紅紅的春聯,大大的“!弊。年三十的晚上,空中煙花爭相綻放,地上鞭炮震耳欲聾,只要你不是外星人,一到這兒立馬能感受到三個字“過年了”。
放煙花是家鄉人過年的重頭戲。除夕之夜全城燃放煙花,從除夕晚上10點左右,一直持續不斷地放到大年初一晚才罷休,一朵朵煙花伴隨著巨響在夜空中華麗地綻放,宛如花園里盛開的鮮花;一個個鞭炮在你身邊炸響,好像一不小心踩到了地雷。初二早上,煙花鞭炮燃放之后留下的紅色紙屑給條條弄堂鋪上了紅地毯,看上去十分喜慶。依照家鄉的風俗習慣,這些紙屑要過幾天才能清掃干凈的,否則就把一年的財氣給掃走了。
舞龍舞獅是家鄉過年時最熱鬧的事情。從初一到十五,每條街上都能看見浩浩蕩蕩的舞龍舞獅隊伍。只見一個人舉著威武的龍頭,帶領著后面長長的隊伍。一路來到小廣場,一個人舉著龍燈,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引得那條“龍”不停追逐、翻滾、旋轉,絢麗的燈光下,那條“龍”似乎活了,觀眾們大聲地喝彩叫好。為了來年有好運,家鄉的生意人愛“接龍”,顧名思義,就是迎接龍,沾沾龍的喜氣。舞龍隊伍在鞭炮聲中走進店鋪,舞上一圈,主人在龍頭上點上香燭,這便是“接龍”了。
“蛋餃子來啦!”隨著外婆一聲喊,熱氣騰騰的蛋餃子便端上了桌。“真好吃!”這是我們家吃年夜飯的場景。年夜飯是一年中最隆重的,它象征著團圓。各種菜肴也蘊含著各種含義:魚象征著年年有余;甜菜,也就是菠菜,象征著甜甜蜜蜜;還有各種肉、海鮮等,都飽含著長輩對晚輩的美好愿望,而這些都是年夜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拜年啦!大家有的拎著酒,有的拿著牛奶,有的拿著補品,給親朋好友去拜年。見面就說“新年好”,大人們聊聊天,孩子們拿著紅包,玩著游戲,每個人都喜氣洋洋。
過年意味著我們又長大了一歲,意味著團聚和喜悅。一年又一年,人、物都在發生著變化,唯一不變的是我們對過年的那種期盼和團聚的那份喜悅。
家鄉的年味作文10
快過年了,姥爺、姥姥一直盼望著我們回老家過年。我打小在那里度過無數個熱鬧傳統的春節,喜歡一大家子放煙花鞭炮,所以每逢春節都有好幾堆不同種類的炮竹等著我們回家。
今年天格外冷我縮在空調房里怕出來。一直到大年三十前兩天,才被姥爺打來的電話風塵仆仆地催回老家。這兒幾條街的小孩兒全是我兒時的摯友,老老小小都認得?匆娢覀兝卉囎幽曦浂Y品回來,眼里都閃著羨慕的光直說姥爺、姥姥有福氣。我聽著有些愧疚。
臺姥姥知道我們到了早已召集了全家準備好了春節的各項安排,成堆的炮竹也已堆在了大院子里。我看到兩位老人臉上紅潤的光。晚上內屋、堂屋里坐了兩大桌六婆婆仍不停在廚房里忙著,姥爺、姥姥被兒女子孫位坐在中間,不說話也不動筷子只是用目光深情地在每一張宸熟稚嫩的臉上撫摸,傻傻地笑。吃晚飯,放鞭炮了,我怕外面風大,執意要在屋里看,也只是呆呆的看著,老人眼中有些黯淡。晚上,我們被安排到條件最好的一間房里,我嘴里直喊冷。姥姥說:“有熱水袋還冷?”我隨口回了句:“哪有空調暖和?還沒電熱毯!钡诙欤灾褷斮I來的全家鄉最好的包子,姥爺勉強問:“你們要不明天回家?別凍著了!闭f罷,轉身進了里屋。我的心也被抽了一下。
晚上,我執意要到外面把剩下的幾堆炮竹放完。姥爺、姥姥先是一愣,繼而眼里灑滿亮光,忙乎乎地一一打電話叫了幾家子一起來。煙花在低空中絢爛,鞭炮聲在耳旁畔回蕩,我在院中手舞足蹈,人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味道。姥姥又說:“放炮竹可以驅散晦氣,嚇跑邪鬼。”這話雖是往年姥姥同樣的叮囑,卻寄托了姥姥對子孫后代年年的囑托,并祝福和希望老人仍開心地說著,嘮嘮叨叨。依稀地,一個小女孩兒正摟著老人的脖頸,是兒時的光啊,那老人懷念的舊時光。老人沉醉在那時光里。忽而,姥姥喃喃道:“前些年我害了大病差點就看不到你們了。”我驚愕在那里,家鄉里沒有人告訴過我!叭税。 崩先擞殖脸涟@。我的心像被煙花末燙了一下。
兒時,與姥爺、姥姥在炮竹煙花中相守的時光,一生中能有多少?我決計要在家鄉多留幾天,好好把握在家鄉的時光,好好欣賞家鄉的炮竹,好好珍惜來自家鄉的愛。
家鄉的年味作文11
記憶里,家鄉的年味是格外的濃郁。每到春節,盡管身居他鄉,按照延續下來的習俗,就算再忙也要抽出時間去追溯印象中難以磨滅的思念和情結
臨近春節,奶奶便開始準備起了食材,還有那各種各樣的年貨:碗筷、酒水、煙花、爆竹、以及小孩子的新衣服和新玩具了……
奶奶將雞蛋與面粉和在一起,再加稍多的水不停的揉搓,漸漸的變成了稠滑的漿糊狀。奶奶又跑去將柴火添置到灶膛,又跑到灶臺前將漿糊傾倒進鍋,均勻鋪展開來,一層薄薄的烙膜漸漸成型,揭開提起并又開始做下一張并又開始做下一張。雖然這些工序十分復雜,奶奶忙前忙后但眼底那份滿足和快樂卻是顯而易見的
奶奶還準備另一種食物,香味誘人,吃下去十分酥松,還帶些甜味,還能聞到絲絲縷縷芝麻的香味,其間夾雜些許細碎的冰糖。
星臨萬戶,萬家燈火,鄉間的原野上洋溢著歡樂的節日氣氛,把冬天夜晚的寒冷與寂靜盡數驅散,村里道路上來來往往的盡是過年趕回家的人們。
馬上就要吃年夜飯了,這時候奶奶會把一串非常長的鞭炮和一箱煙花擺到門前的一塊空地上。我拿著打火機小心翼翼地拆開包裝,拉出引火線,點燃,然后飛快地跑到一旁。迸出的煙花飛快地升到空中,綻出一朵朵盛放的花,絢爛多彩;鞭炮也同樣被引燃,“噼里啪啦”,好似鑼鼓喧天,四處飛散的鞭炮在空中爆炸,只一會兒就到處彌漫著煙花爆竹的火藥味和濃厚的白色煙霧。然后按照既定的習俗關上門窗,擺好桌椅,再依次端上各式的菜肴。
年味在此刻終于有機會細細體會和慨嘆,回顧著一年來所經歷的事、所遇見的人。過了一年,我們對春節模糊的印象漸漸清晰,而積壓在心底的煩惱終于找到了傾訴的決口。
家,在這個人生旅途的港灣總會讓我們暫時的躲避風雨,讓疲憊的心靈得以休憩。
家鄉的年味作文12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边^年啦!
新年是我們全中國人民最喜慶的日子,也是我最喜歡最期盼的日子。我最喜歡聽外公跟我講年的來歷。相傳古時候有一個叫“年”的怪獸,兇猛異常。每逢除夕便出來傷人,人們只有逃到山上去。后來人們發現“年”最怕紅色、火光和詐響。于是每逢除夕,家家戶戶貼春聯,燃放爆竹,燭火通明,守更待歲,驅趕年獸。
年三十我早早的就醒來了,高興地穿好新衣服,跑下樓去。外公已早早的做好了糖年糕,正等著我呢!糖年糕就是一塊雪白的年糕外面裹著一層厚厚的白糖,我問外公為什么要吃糖年糕?“因為吃了糖年糕你來年就能甜甜蜜蜜,年年高呀!”外公慈愛地跟我說。原來糖年糕竟有這么美好的寓意,我咬了一口甜甜的糖年糕,心里更是美滋滋的,這不僅是甜甜的糖年糕,更是外公對我滿滿的愛!
吃完早飯我跟外公一起貼春聯,原來貼春聯也有講究,左右不能貼錯,而且還要貼正,我跟外公費了好大勁才把春聯工整的貼好。草草的吃過中飯,外婆就要準備晚上的年夜飯了。我最喜歡吃外婆做的肉圓。做肉圓也不簡單,要提前5-6天就把新鮮的豬肉買來腌制,然后再摻入新鮮肉、雞蛋攪拌在一起揉成一個個圓圓的肉團?粗慌排判∪鈭F整齊的放在盤子里,就好像是我們一家人團團圓圓坐在一起一樣!外公指了指這個肉圓笑瞇瞇的對我說:“這個肉圓我們小時候只能看不能吃!眿寢尶戳艘谎廴鈭F,又看著我說:“這個肉團我們小時候能吃,但是只能吃一個!蔽铱粗鈭A說:“這個肉圓我想吃多少就吃多少!睙o論是吃多少,不都是我們對過年的喜愛嗎?
吃年夜飯咯!長輩們給晚輩們壓歲錢,并相互祝福著。我也偷偷的準備了兩個紅包,是給外公和外婆的,外公外婆收到紅包后開心的合不攏嘴了。吃完年夜飯外公在我耳邊說:“快去門背后跳三下!蔽姨曛蟛唤獾膯枺骸盀槭裁催要跳。俊蓖夤f:“是為了來年長的更高。”
過年的事真是豐富多彩,家鄉的年味真是說也說不完,道也道不盡啊!
家鄉的年味作文13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又過年了。全家人越來越忙,好吃的也越做越多,滿屋滿院陣陣飄香,我總忍不住多吸幾口。不過,什么香味都比不上家鄉過年時的米酒湯圓的味道。
家鄉過年,有早晨全家一起吃湯圓的習俗,寓意今年全家團團圓圓。大年初一一早,媽媽和伯娘們便一起做湯圓了。我們小孩子也早早就被熱鬧的鞭炮聲吵醒,在床上巴巴地等著吃湯圓的信號了。一會兒大哥問“湯圓好了沒?”一會兒二哥喊“什么時候可以吃呀?”大人們便笑著回道:“就快了,就快了,你們這群小饞貓呀!”
大人們就愛騙小孩兒,說“快了,快了”,可我們等啊等,肚子咕咕叫,也沒好。我們百無聊賴,便猜湯圓是什么餡兒的,也熱火朝天討論起自己愛吃的餡兒。樓下喊了聲“吃飯咯——”,我們幾個一起向樓下沖去……
還沒跑到飯桌,米酒的甜香就鋪天蓋地沖擊了我的鼻腔,瞬間,口腔涌出一股“饞饞”的口水。走近了,我看見一個個圓潤又飽有光澤的湯圓在米酒湯里靜靜地躺著,多么可愛!舀一個嘗嘗,鮮嫩的肉汁在咬破湯圓皮的一瞬間彌漫開來,我驚喜地叫道:“我這個是肉餡兒的!好香!”
“我是紫薯餡兒的!好吃!”三哥也滿是驚喜。
“我是豆沙餡兒的,啊……”大哥故作神秘,“啊,我吃到硬幣了!”邊說邊慢慢吐出了一枚硬幣。
全場一陣驚呼,大伯娘笑著說:“包了硬幣的湯圓總共就三個,吃到的人今年運氣好!還剩兩個,看你們誰運氣好!”
大伯娘還沒說完,二哥“哎——”了一聲,他也從嘴里拿出了一枚硬幣,喜滋滋地舉給我們看,好像在說“我今年一定走好運!”
兄弟仨就剩我沒吃到了!原本只吃肉餡兒和豆沙餡兒湯圓的我,也開始拼命吃其他餡兒的湯圓,可我整整吃了兩碗湯圓,幸運女神也沒眷顧我……那最后一個“幸運湯圓”被二伯娘吃到了。我羨慕地看著她,她完全明白了我的心情,把硬幣推到我面前,說:“這叫‘傳遞好運’,祝你新的一年健康成長,學習進步!”
在“海納百川”的現代昆山,我能吃到五湖四海的美味,可是飽含著長輩祝福的米酒湯圓的味道才是我心目中家鄉的年味,也是最美的年味!
家鄉的年味作文14
春節,是一年之首,我們也把它稱之為過年。春節還有許多其它的名字,比如新春、新歲、新年、歲旦、年禧、大年等、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的活動,不一樣的地區不一樣的民俗,不一樣的食物,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濃郁的地區特色,但同樣都是熱鬧喜慶,我的老家在溫州,那里的春節習俗和特別,想知道在我的老家是如何過春節的嗎?快跟我一起來看看吧!
盼呀盼,終于盼來了春節,我去了心心念念溫州的奶奶家。每次回老家去過春節都會變得格外忙碌,尤其是大年三十這一天,大家都會忙著做年夜飯、撣新、貼春聯、掛大紅燈籠……撣新的意思是大掃除的意思,而年夜飯當然是里面最重要的一項啦,在溫州地區年夜飯也稱分歲酒,吃年夜飯象征著一家人團團圓圓、幸幸福福,老家的年夜飯有許多美食都是我特別喜歡的,其中最具家鄉特色幾道菜的便是溫州魚餅、醬油肉、鰻魚鲞、血蛤、鴨舌和蝦干了,而且每道菜都有吉祥的寓意,溫州魚餅代表“黃金白玉”,因為魚餅內白外黃。醬油肉則寓意著"紅紅火火",蝦干是“有頭有尾”的意思,表達了在歲末年初,干活要干脆,做事要認真努力,這些美食不但有這些好寓意,味道也很好,光是聽著就讓人垂涎三尺。大年三十晚上滿滿的一桌子溫州美食,爸爸還特地炒了一盤年糕,每年年夜飯的必備菜肴,意思是年年高。
今年我還去參加了老家一個叔叔的婚禮哩,這里的婚禮也有許多特殊的溫州習俗哦,最特別的是要吃兩頓喜宴,新娘子要嫁到新郎這里來,提前一天的起門酒上要給新郎的親戚們敬茶,來熟悉新郎的親戚們,這頓喜宴招待的都是近親,我可也是新郎的一個小親戚呢,也是第一次參加一場吃兩頓喜宴的婚禮。
雖然這么多有意思的習俗,可我最喜歡的還是年三十發壓歲錢,誰讓我是個小財迷呢?
家鄉的年味作文15
總在長沙過年,不免有點千篇一律、枯燥乏味。而今年,我和爸爸媽媽回到了山東老家,過了一個不一樣的新年。
這兒的風俗和長沙可是大不相同。在長沙,每年的年夜飯都很豐盛,大魚大肉地吃著,可山東的年夜飯卻只有鑲著花邊的,奇形狀怪的水餃。每當大年三十上午,家家戶戶便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白白凈凈的,不計其數的面皮和五花八門的餡料,開開心心的包起餃子來。望著自己的勞動果實,個個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
我一回到家,恰好遇上爺爺包餃子,我立馬虛心拜師學藝,也依葫蘆畫瓢地包起來。爺爺是個餃子大師,年年都做,自然是熟能生巧了,他把餡料皮子包起來,再隨意一捏,一個小巧玲瓏的餃子便誕生了。我也認真地包了一個,可結果破皮露餡又站不穩,還是爺爺幫忙加以“維修”,做了個造型獨特的“水餃”。正讀二年級的表妹說,由此她想起了兩個詞語,鶴立雞群和雞立鶴群。我和爺爺的這個“杰作”把大家逗得開懷大笑,成為除夕年飯上的“笑點”之一,這種團圓、愉快的氣氛真是令人回味無窮。
畢竟是過大年,山東的特別風俗不僅體現在“吃”上,還體現在“玩”上。
吃完快樂的晚餐,人們紛紛走出家門,來到街道上。突然,聽到一陣鑼鼓喧天,我懷著極大的好奇心,連忙帶著可愛的表妹快馬加鞭趕過去湊熱鬧。只見一支穿著紅衣和一支穿著綠衣的隊伍正在扭秧歌比賽,每個人手上分別拿著兩把顏色不同的大扇子。她們扭的秧歌步調協調有序,整整齊齊,讓人目不暇接,加上敲鑼打鼓的助陣,秧歌隊就更來勁了。我感覺簡直是《四小天鵝》的民間版,渾然不覺這是一群北方胖大嬸在舞動,仿佛似一只只輕盈的蝴蝶,扇動那美麗的翅膀,正在花叢中跳著歡快的舞蹈。
一顆顆閃耀的星星在空中眨眼,伴著她們跳舞的是一朵朵夜空里盡情綻放的煙花。有的猶如仙女那柔順金黃的秀發,從上空落下;有的好像結婚時的彩帶一樣在空中散開;有的和天空上的星星一般眨巴著眼睛,有的像那怒放的玫瑰:總之,這些璀璨的煙花在深邃的夜空中迸發、閃耀、旋轉、翻騰,不停繽紛著、斑斕著、絢爛著,渲染著春節的祥和與喜慶,寄托著人們的祝福、喜悅和期望。
一盤盤小巧的餃子,一個個歡快的秧歌隊,一朵朵絢麗的煙花,構成了家鄉濃郁而獨特的年味。
【家鄉的年味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的年味的作文05-25
家鄉的年味作文06-14
家鄉的年味作文07-20
家鄉年味作文07-19
家鄉的年味作文精選01-15
家鄉年味的作文06-13
“家鄉的年味”作文04-04
家鄉的年味作文06-04
家鄉的年味作文02-21
家鄉的年味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