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節日作文(合集15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鄉的節日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家鄉的節日作文1
我的家鄉在湖南永州一個偏僻的地方,那里的人們勤勞、質樸,傳承著中華民族的美德。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我們那里的人都包粽子吃。聽媽媽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媽媽還給我講了屈原的故事。內容我記不很清,但我知道屈原很愛國,是大詩人。所以我很高興地看著媽媽包粽子給我吃。媽媽包粽子的原料可多了,糯米、紅豆、紅棗、葡萄干、肉等,采摘最大片的竹葉,坐在小板凳上,開始包起來。媽媽包的粽子有羊角棕、狗頭棕,餡又多又香。包好以后用棕絲扎緊,放在鍋里煮很久,才可以吃到又香又甜的粽子。我最愛吃了,有時我吃兩三個,連飯都不吃。煮好粽子,媽媽拿著鐮刀出去了。回來后,她手里有很多野草,我問媽媽是什么草,媽媽說的很多,有茶葉枝、金銀花藤等,還選了幾棵草插在門口上,說是艾葉,很香,可以避邪氣,可以入藥。其余的草,媽媽拿到井邊洗干凈,說是下午熬水給我們一家人洗澡,能止癢。媽媽說這也是我們這兒的習俗。媽媽忙完后,帶我去了河邊看龍舟賽。哇,人真多呀!好多伯伯叔叔在劃龍舟,場面真熱鬧。
啊,原來端午節還有這么多的習俗,我今天才知道。我更喜歡端午節了。
家鄉的節日作文2
朋友,你去過普洱嗎?它是一個美麗的城市,也是舉世聞名的普洱茶的故鄉,我的家鄉也因普洱茶聞名天下,我就住在這個美麗的城市里。
為了推廣茶葉市場,普洱每年都要舉辦一屆隆重、盛大的茶葉節。一年一次的茶葉節,帶動了家鄉的經濟收入,從四面八方來的游客都因普洱茶慕名而來,誰都想帶點茶葉回家,因為這是送人的最佳禮品。在每年茶葉節的時候,政府投入很多資金來舉辦茶葉節,因為我的家鄉地處邊疆,少數民族很多,在這個盛大的節日里,他們身穿各民族服飾,為我們帶來精彩的表演,漂亮極了。他們的歌舞讓游客們看了都說:“好!好!好!”
茶葉交易市場人頭攢動,鮮花簇擁,彩旗飄飄,熱聞非凡,把普洱變成美食一條街,這里擺滿了各種的茶葉,有春茶、綠茶、紅茶、古樹茶、生茶餅、熟茶餅……數不勝數,目不暇接,讓南來北往的客人們看了這些茶葉,心里想的就是把茶葉帶自家。美食城里擺滿了各種各樣的美食特產,這些美食看了直讓人流口水,花鳥市場里的鳥叫聲,好像讓人們回到大自然里。
啊!家鄉的茶葉節,熱鬧的茶葉節,我要為你歡唱,我要為你唱彩。你把四海連為一家,你把世界融為一體,你讓家鄉變富了,愿家鄉的茶葉節越辦越紅火,家鄉人民生活越過越甜蜜。
郭睿涵
家鄉的節日作文3
新疆是我的家鄉,是養育我的地方,家鄉的山山水水,家鄉的一草一木,家鄉的節日都讓我忘不掉。我的家鄉在新疆呼圖壁縣,我是一名新疆的哈薩克族少年,在我的家鄉哈薩克族最主要的節日有古爾邦節、肉孜節和納吾熱孜節。每逢過節,小孩子們和大人們都高興不已,因為是節日使我們這樣的高興。
納吾熱孜節,每年的3月21日,它是哈薩克族人元旦、新年的第一天。從納吾熱孜節這—天開始,就是辭去舊歲,迎來新春。過節時,各家各戶都用小麥、小米、大米、奶疙瘩、肉、奶豆腐等七種谷物做的粥,就象八寶粥做成“納吾熱孜飯”迎接新的一年。
在古爾邦節、肉孜節節日前,家家戶戶打掃衛生,媽媽們做食品-----炸馓子、做油囊、巴哈利等各種糕點,過節那天我們小孩穿新衣服,爸爸要宰羊,媽媽幫忙,然后把肉煮好,客人來了后招待。肉孜節也叫開齋節,肉孜節要封齋30天,30天后是開齋節。
新年拜年時,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親戚家。這是我最喜歡的,因為每當此時,我的零花錢,新衣服等就多了,和伙伴一起玩,相互說說有趣的事。
這就是我家鄉的節日,你們的家鄉的節日有哪些?
家鄉的節日作文4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
每年的端午節,大家都要吃粽子,一提起粽子呀,我就會情不自禁的流出口水,這東西可是我最喜歡吃的美食之一了。
今天早上我兩眼一睜,一股濃濃的粽香味就撲鼻而來,我一骨碌就起了床,趕快跑到廚房一看,蒸鍋里正蒸著一盤粽子,看到它們我就有點垂涎三尺了,我著急的在廚房里打起了轉。奶奶說:“你先去洗臉,粽子一會兒就熱好了。”
我感覺今天早上的時間怎么這么慢呀!我的肚子早在“咕咕”地抗議了!我等了好長時間那熱氣騰騰的粽子才端上桌,看著那熱氣騰騰的粽子,像一個個威武的士兵冒著酷暑在站崗,又像一個個“五花大綁”的娃娃,那身上的繩子有紅有黃,味道還各不相同。這時我飛速地拿起一個粽子,用剪刀小心翼翼的剪斷繩子,再剝開粽葉,這時看到的是白色的糯米里包著一個小小的蜜棗,像是蜜棗穿著一件厚厚的棉襖。我慌忙咬了一口,甜甜的,香香的,滑溜溜的糯米和甜甜的蜜棗吃在嘴里,甜在心里,讓我回味無窮,我一口氣吃下了兩個不同味道的粽子,真好吃,可是我的小手被弄得粘糊糊的!
謝謝奶奶給我包的粽子,還盼著明年的端午繼續能吃上奶奶包的粽子。
家鄉的節日作文5
同學們一定有聽過云南傣族的潑水節,聽過歐洲的番茄節,但你有沒有聽過我家鄉的豆腐節啊?我的家鄉佛岡縣高崗鎮社崗下村有一個奇特的節日——豆腐節。
奶奶告訴我:“傳說,古時我們這里常鬧出蟲災,弄得大家顆粒無收,有一年蟲災特別嚴重,觀音娘娘派了燕神前往吃掉害蟲,為了不讓燕子離開,我們的祖先就把做好的豆腐擲在屋檐下,讓燕子筑巢,永遠地幫助他們除害蟲。后來,就演變成為互相投擲豆腐的豆腐節,祈禱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身壯力健,生活富足。”每年元宵節正月十三那天下午,遠遠就聽到連綿不斷的鞭炮和歡笑聲,陣陣豆腐清香撲鼻而來。祠堂里,去年“添丁”的叔叔正在上燈;而祠堂門口,領到豆腐的一群叔叔伯伯和我的同伴們正嚴陣以待。鞭炮聲停,鑼鼓聲起,添丁的新父親剛從祠堂出來,立即就成為我們擲豆腐的對象。新父親們并不示弱,亦擲豆腐回擊。霎時間,參“戰”者越來越多,禾坪、田地、村巷處處都是“戰場”。伴隨著鑼鼓聲、鞭炮聲、追逐嬉笑聲,豆腐似雪花般在狂歡的人群間飛舞,打在臉上、身上。一陣擲打、涂抹之后,個個變成大花臉、小白臉。看著自己身上,臉上,頭上的豆腐大家都開心地笑起來,因為那是同伴送給自己的祝福!
同學們,覺得我們家鄉的豆腐節好玩嗎?
家鄉的節日作文6
我的家鄉在巴彥淖爾市磴口縣,我的家鄉景色迷人、物產豐富、節日繁多,如:一月一日元旦節、三月八日婦女節過節時也分外熱鬧。
現在我將帶領大家來到熱鬧非凡的元宵節。
元宵節是在正月十五,過節時處處張燈結彩,人們還都要去參加燈會,等會里的燈成百上千,每個單位、每個學校、每個工地,都會把他們的代表燈早早地掛到燈會上,讓人們參觀,人們參觀后便來到旺火旁,正轉三圈,倒轉三圈,保佑自己及家人在新的一年里紅紅火火、萬事順心如意。
隨后,人們來到廣場,廣場上人山人海,人們腳尖碰著腳跟,肩膀擦著肩膀,都到廣場觀看節目表演,人們有的唱歌,有的跳舞,十分熱鬧。
在元宵節這一天,人們還要煩那個鞭炮,尤其是那些調皮的小朋友,每人拿著一支點燃的炮竹,興高采烈[注: 興:原指志趣,后指興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詞犀利。后多形容興致高,精神飽滿。]地玩起來。每家每戶都像辦喜事一樣,紅火而美麗。在這一天,人們還要吃元宵,元宵圓圓的,里面有不同的口味,吃起來香甜可口,全家人在歡聲笑語中吃著元宵,那是再好不過的安排了。元宵象征著團圓、美好,也祝愿自己和家人永遠團圓。
家鄉的節日作文7
正月十五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我非常喜歡的節日。
到了這一天,大街上會非常的熱鬧。今年的正月十五爸爸就帶著我和媽媽一起去了文化廣場,那里有廟會還有花燈節。
到了廟會一看,哇!人山人海的!有賣小吃的,買鮮花的,還有賣玩具和書的。我看到有許多小朋友都帶著漂亮的面具,媽媽看我喜歡就給我也買了一個面具。在那里我吃了一串烤魷魚,還有棉花糖,我心里甜蜜蜜的。
晚上我還和爸爸媽媽一起看了花燈。花燈一閃一閃五彩繽紛的亮著,從遠處一看,行成了一片火紅的海洋非常美麗。我印象最深刻的燈是一個假人樂隊,他們有敲鑼的還有打鼓的,而且能自動敲鑼打鼓真是太神奇了……看完所有的燈我有些累了就坐下休息了一會。忽然我看見天空出現了朵朵漂亮的煙花,點亮了星空。我高興得跳了起來,一下子就忘記了疲勞。煙花燃放結束了,爸爸怕我太累就帶我們回家了。到家了媽媽就去煮元宵,媽媽煮了我最愛吃的黑芝麻餡的。吃完了元宵我就和媽媽爸爸一起去欣賞圓圓的月亮了,這一天我真的是太高興了。
你們知道今天是什么節日嗎?呵呵,告訴你吧,是元宵節!
家鄉的節日作文8
我國把農歷12月的最后一天稱為除夕。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辭舊迎新,萬象更新的節日,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
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除夕的習俗,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歲,貼門神,貼春聯,掛燈籠,放鞭炮等習俗。
在除夕的晚上全家相聚在一起,我們過年是在奶奶家吃團圓飯。我提前一兩天就到奶奶家了,姑姑一家四口也從重慶趕來。除夕那天吃晚飯的時候,桌上擺滿了一桌子的菜,有魚,有肉,有蝦等好吃的菜。我看著這桌豐富的年夜飯,就感覺肚子餓了。等全家都坐下來后,大家一起舉杯祝奶奶身體健康,奶奶笑著說:“大家都健康”!都還沒有嘗遍所有的菜,我就吃飽了。吃完飯我就想打開電視看,奶奶急忙叫住我讓我別走開,她說有驚喜,我腦袋一轉就猜出是要發壓歲錢了。等所有人吃完飯,奶奶從口袋里拿出幾只又大又厚的紅包,分給了我們幾個晚輩,奶奶祝我們來年身體健康!學習進步!
8:00春晚開始了,我一邊吃奶奶給我們做的`點心,一邊看著電視,一邊守歲。感覺除夕很舒服,很幸福。時間過得很快,春晚快結束了。這時窗外的鞭炮聲連連不斷地響起。我來到窗邊看著天空被鞭炮照得很漂亮,也很耀眼,但是鞭炮聲太響了,影響我睡眠。燃放鞭炮還污染環境,我討厭放鞭炮。
我喜歡除夕,因為那是我最放松的日子,既能吃到最豐盛的晚餐,又能拿到厚厚的紅包。年還沒過完,我就盼著來年的除夕了。
家鄉的節日作文9
今天是清明節,是中國傳統掃墓節日,爸爸開車帶奶奶、媽媽、我、哥哥一起回仙游老家。我的老家在仙游縣城附近的一座大山上,我們經過了1個小時的環山公路終于到達目的地——我夢中熟悉的家鄉。
一下車,我們就聞到一股清新的鄉村氣息,四周青山環繞,整個鄉村顯得那樣祥和。我們步行幾分鐘就看見一座泥巴蓋得老房子,這是爺爺、奶奶、爸爸以前住過的地方,現在只有曾奶奶、曾爺爺住在那里。一進門就看見曾爺爺與曾奶奶,他們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看見我們到來,那爬滿皺紋的臉上綻開了笑容。問候完曾爺爺與曾奶奶,我們要去掃爺爺的墓了,我們爬上了屋后的山坡。春光明媚,陽光燦爛,小路兩旁都開始熱鬧了。有嫩綠的小草展露著小腦袋,忙碌的螞蟻在春運,春筍也悄悄地探出了小腦袋,山間的小路上真有趣,一會兒小雞、小鴨與我們嬉戲,一會兒小羊、小狗與我們賽跑。遠處綠油油的麥田和金燦燦的油菜花為家鄉的春天添加了亮麗的色彩。不一會功夫,我們來到了爺爺墓前,爸爸帶著媽媽與我認認真真地向爺爺的墓碑行三鞠躬。我多么希望爺爺還活在我們身邊,與我們一起享受這美好的生活。
家鄉的節日作文10
在泛濫的傳統節日里我最愛好的是元宵節由于里點的故事豐盛多彩。
每該元宵節一到,我們小孩子皆按家鄉的風氣習慣,提著燈籠挨家打戶地到新結婚的家里去分糖果,那時的我們甭提有多愉快了。這一天我老早吃功晚飯,隨著哥哥姐姐一伏去分糖果,不到非常鐘的時光就謙載而回,吃不完的糖果爾們又拿往售,真惡玩!
更熱烈的應當是鬧花燈吧!大巷上燈火光輝、三三兩兩,暖鬧極啦!人們三五成群、興高采烈欣賞著各種各樣的彩燈:有金魚花燈、私雞花燈……其中一只猴子花燈好像在說“哇!這么老的奶奶怎么也來看我呀?”有的小孩拍著手說:“花燈真難看!真佳瞅!”
望完花燈,咱們就歸到本人野面抬煙花了。媽媽購了一種鳴“仙父散花”的煙花,爸爸用擊火機把它點焚了。突然一枚藍色的火球“吸”的一聲飛沒了高空,奔上了地空交著傳來雷叫般的響聲,那枚火球炸開之后置啟色彩斑斕的光圈,而后微微地飄降下去,這迷我的情景實是令己沉醉啊!
人們的生涯程度進步了,元宵節才這么熱鬧。我想:亮年的元宵節必定會更添熱鬧吧!
家鄉的節日作文11
再過十來天就是農歷5月,正當麥子成熟登場、曠野飄來陣陣新麥香的時候,我們迎來了民間的端午節。
北方的端午節都有吃粽子的習俗,端午節的前一天姥姥就開始煮粽子葉,泡米,洗大紅棗。我問姥姥,怎么就包進去了呢?只見姥姥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著放,一片反著放,夾在中間,然后把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空心的圓雉形。接著,在空心圓錐形里的最低部放一或兩個大紅棗,粽葉里放點米,只見姥姥兩手握緊粽葉,用繩子在粽子尖角附近返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雖然姥姥包的粽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粽子卻是香噴噴的。
我知道現在端午節的眾多活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居民為了不讓跳下汨羅江的屈原尸體被魚蝦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許多用竹葉包裹的米食(粽子)。
我還知道南方和北方的端午節不同,南方一般都有賽龍舟的風俗習慣,競相劃船(賽龍船)并且希望找到屈原的尸體。當然這都是在書本上看到的。
家鄉的端午節雖然沒那么熱鬧,但每年這個時節包粽子的習俗卻流傳了下來。
家鄉的節日作文12
每年農歷十月二十五日是靈溪一年一度的浙閩邊貿文化節,這幾天,家鄉的街道上被擠得水泄不通,整個靈溪都如同過春節般熱鬧。
在交流節前幾天,街上就早已擺好了攤子,只要有街道,周圍就都會有地攤,各種吆喝聲摻雜在一起,熱鬧極了。
珊瑚廣場那邊是人潮最擁護的地方,一不留神,就會走失在人群中,這可是交流節最令人流連忘返的地方——美食街!
踏入這條美食街,就走進了美食的天地。剛走進去,處處彌漫著濃濃的燒烤味,十分嗆鼻,但我們的心很快就被前方撲鼻而來的香味給吸引了,一大群學生擠在攤位前,得排上好久的隊才能吃上這令人垂涎三尺的——薯片串!筆簽上的薯片一個連著一個,不軟不硬,涂上番茄醬,味道就更棒了!金黃酥軟的油炸薯片串,使人忍不住吃完一個還想再吃一個,成了這條美食街上最大的亮點。
交流節不僅抓住了我們的胃,還吸引了我們的眼球。逛完一天,當太陽早已下山,天黑的時候,這兒卻依舊熱鬧著。在八街菜市場旁,辦了一個大舞臺,下面擺了許多椅子,座無虛席,許多觀眾就算不能坐,也站在一旁津津有味地看著,而場上吸引了如此多人的表演就是大家熟知的——越劇。交流節間,每天從早到晚,都會有戲班子演出,老年人最愛看戲了,于是,交流節看戲這件事成了他們十分重要的一項活動。
交流節又稱物資文化交流節,這既是物資的交流,更是民俗文化的交流,讓我們在快樂的交流節一起感受民間文化的魅力。
家鄉的節日作文13
一年結束了,除夕是團圓的日子,家家戶戶都張燈結彩,慶祝一年平平安安的結束,新的一年總是會有好的景象。這就是家喻戶曉的節日——除夕。
我的老家在湖北,所以有許許多多從古至今的除夕習俗,古有:放鞭炮、吃年夜飯。今有:搶紅包、逛夜市。我們一般除夕早上出發,經過六百多公里,六七個小時的奔波,終于抵達老家。一到家,就看見太奶奶在切菜,后來我才知道,太奶奶凌晨就出去買菜,連一分鐘都沒坐下來過,為的就是豐富的年夜飯,到時候一定要感謝太奶奶一下才行。于是,我坐在床上,玩了會手機,吃了點水果,就開始圍桌吃年夜飯啦!我眼望去,“哇!這么豐盛。”桌上有香氣四溢的烤鴨,有烤得通紅的番薯,還有讓人直流口水的肉餡糯米團。“哇,”于是大家就開始吃,由于太美味了,一桌年夜飯不到五十分鐘,桌上的飯菜已經被大家吃個精光,“哇,肚子好撐”。然后,大家開始逛夜市活動了,我聽媽媽說:“逛夜市相傳在古代除夕是一定要買吃的和玩的。”我說:“這只是個傳說而已,又不是古人人人都要買的。”“哈哈,被你猜對了,我只是唬你的。”媽媽說。“哼,我早就看穿你的伎倆了。”我說。媽媽無言以對,于是,我要了串冰糖葫蘆和抽陀螺就回家了。
一回到家,“哇,那可叫爽,二十幾個紅包手都拿不下,哈哈,變成富翁了,”我說。起數了數。“比去年得的多多了,多了整整一千多元,太棒啦!”我又說。
過年太有趣了,要是天天過這樣的日子該多好啊!
家鄉的節日作文14
春節是一年中我最喜歡的節日,它有著豐盛的大餐,特別多的紅包,好看的節目,壯觀的煙花,十分美好。
春節中,家家戶戶都要準備年貨,比如酸雞鴨魚肉,糖餌果品等一大堆。因此,父母也開始忙碌起來:上街買菜,回家制作,總是要花很長一段時間。但到了晚上,大量美味的佳肴也紛紛呈現在眼前,餃子、湯圓、年糕、各類雞鴨魚肉,應有盡有。
而我們小孩有一個非常好的特權——拜年拿紅包。
所以在吃飯時,我毫不猶豫地率先對在場都的長輩說了“恭喜發財,紅包拿來”的吉祥話,而長輩自然也紛紛把紅包都遞給了我,一個紅包就有好幾百塊錢呢。
飯一吃完,我最喜歡的節目也就剛好開始了。春晚的舞臺上,很多著名演員都在那表演著,我總是看得十分入迷,跟著那些演員開心、傷心,沉迷其中,無法自拔。等到較晚些時候,主持人提醒我們新年倒計時要開始了,我立刻跑向陽臺,向天空望去:
天空先后出現了兩朵美麗壯觀的絢麗花朵,緊接著空中美麗的大花越來越多,次第盛放,綻出一簇簇的花火,所發出的聲音也是震耳欲聾,就連人們說話的聲音也被完全掩蓋了。無數的煙花炸開,那么的華麗,那么的繽紛,讓人久久癡迷。
等到除夕一過,新的一年就來到了,這個熱鬧團圓的年三十,也被我深深刻在了腦海里。
家鄉的節日作文15
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優美的,都會有民風民俗。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
我的家鄉是個風景優美的——于樓,那里有清澈的河水,無瑕的天空,熱情的人們。在正月十五的那一天,我的家鄉格外熱鬧。在這一天里,我的家鄉要請人賞花燈,人們都趕來這里來觀看。在美麗的花燈下,會使人擋不住誘惑,都來觀看,不管是刮風還是,也滅絕不了要看燈的決心,而熱情的人們正在招待客人,忙碌得連洗手間都顧不得上。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就過了兩天,而看燈的人僅只有兩天而已,在最后一天里,我們家鄉還要送灶爺——這是于樓村另一個習俗。在每年的正月十五的那一天,還要送灶爺。
我去看了看,眼前的景象讓我驚呆了。桌子上有許多百祭,有活靈活現的魚,大大的豬頭,還有用面粉做的十二生肖,在這幾天里,每天早晨,廣場上會有人在敲鑼打鼓。
在送灶神的這一天里,大街上熱鬧非凡,鞭炮聲響徹云霄,去送灶神的人像一條長龍,有許多旗幟在迎風飄揚,前面擎著的是執事旗,他們對灶神有著崇高的敬意。
家鄉的真熱鬧!
【家鄉的節日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的節日作文06-27
家鄉的節日作文11-03
家鄉的節日01-30
家鄉的節日習俗作文08-07
家鄉的節日優秀作文02-19
介紹家鄉節日作文01-20
家鄉的節日習俗作文精選11-04
家鄉的節日小學作文07-18
介紹家鄉的節日作文01-27
我家鄉的節日作文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