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名人作文6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鄉名人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鄉名人作文1
巴金、霍金、錢學森……這些名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我們家鄉無錫也有一位家喻戶曉的交通協管員,他就是老秦、秦加財。
老秦年近60旬,中等個、瘦瘦的、黝黑的皮膚,十年前他從工廠下崗后就一直從事交通協管員的工作。十多年來他不論嚴寒酷暑,不管風吹雨打,每天堅持站在馬路上管理交通,用他的話說:“我從事的是最平凡的工作。”
老秦的工作確實平凡;你看!在朝陽廣場的十字路口他一次又一次地對過馬路的市民說:“這位同志您越線了,請往后退,謝謝。”“對不起,現在是紅燈,請稍等。”……
他一次又一次的.做著稍等、彎、直行的手勢,是繁忙的路口變得井然有序;可就在這平凡的工作中,我們可以看出老秦那不平凡的品行。
家鄉名人作文2
我的家鄉位于山東魯西北方向的臨清市。大名鼎鼎的'書畫家張彥青就是我們臨清人。張彥青是山東省文中館館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政協書畫之友社顧問、山東畫院藝術顧問,山東省政協第六、七屆委員,著名的國畫家和美術教育家。
張彥青原名張煥,字劍進,號無慍齋主人,系山東藝術院校教授。張彥青出生于臨清縣大辛莊鄉近古村。15歲的張彥青進入臨清西關第一小學。幾年后,張彥青在陳少梅先生的推薦下,考入了北平輔仁大學美術系年夏,以優異的成績畢業。隨后,張彥青有考入了重慶市中央大學藝術系中國畫專業學習年年,參加了央共《新華日報》領導的學生組織“讀書會”,投入愛國運動年春,又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四野十二兵團。
家鄉名人作文3
家鄉的名人有很多,但是,令我最最欽佩的還是我們教英語的孟老師。
孟老師是教育局英教辦公室的主任,也是我們補課的老師。孟老師說起英語來如關不住的水龍頭,似乎怎么也說不完。“叮鈴鈴”,上課鈴響了,我們陸陸續續回到了教室。孟老師來到了教室,先把我們的名字點了,然后進入了美妙的課堂!首先,孟老師先讓我們不認識的單詞用橫線劃出來,然后老師一一把不認識的單詞用音標寫出來讓我們拼,“攔路虎”就這樣被我們清除掉了。下來,就進入了學課文的`階段了,學完課文,就下課了。第二節課時,我們先把上一會學來的音標復習一遍,在學四個音標。音標學完后就開始對練習冊。
這就是我們大名鼎鼎的名人——孟老師。
家鄉名人作文4
“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的,俗話說得好,每一粒糧食的背后都有一個辛苦的農民。
今天,我就來介紹一下我們村的農民一王大伯。
王大伯今年四十歲,他的皮膚很黑,短頭發。經常戴著一頂草帽,穿一件很舊的.褂子,顯得又瘦又矮。但他種起田來一點兒也不含糊。
他每天起早貪黑,干得是辛辛苦苦,也算兢兢業業。經過他的努力,他現在不愁吃穿。
他還很聰明,到處請教別人種田的知識,還買了很多書看。最后他成了我們村的名人。
種田雖然讓王大伯辛苦了一陣子,但最終還得到了回報。
家鄉名人作文5
我的家鄉揚州自古至今人才輩出,有許多家喻戶曉的人物,從古代的英雄史可法到現代好人徐兆華。在歷史長河中,朱自清是那燁燁閃爍的星星。
追究朱自清到底是哪里人 ,最早祖籍是浙江紹興,但朱自清三代人都生活在揚州,對于古城的生活,朱自清的感受大概是生活過于單調,但在漫長曲折的人生路途中,兒時是最早的驛站。
第一次看的散文是《匆匆》:“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 :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哪里呢’?”從中可以看出作者對時間的珍惜。
家鄉名人作文6
“兩邊全是很高的山,越走樹林越多,汩汩的響著的水流,有時在左,有時在右。在被山遮成很窄的一條天上,有些很冷靜的'星星,眨著眼來看他。微微的熏風,在身后斜吹過來,總帶著一些熟悉的卻也分不清是什么的香味。遠遠的狗在叫了,有一兩顆簧色的燈光在暗處。”我仔細地品位著杰出左翼進步作家丁玲作品《夜》,思緒飛揚,好似身處在群山環抱的森林之中,體會到了那種肅殺凄涼的感受……
常德這塊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自古以來,英雄輩出,秀士代有。在古代,屈原,宋玉,范仲淹,黃庭堅等,或游歷于此,或寓居于此,唐代詩人劉禹錫曾任朗州司馬十載,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在近代史上,從常德這塊土地上走。
【家鄉名人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的名人作文精選01-31
家鄉的名人作文08-16
作文家鄉的名人08-22
家鄉的名人作文07-21
家鄉的名人作文06-14
我家鄉的名人作文09-29
家鄉的名人曹文軒作文08-09
家鄉的名人作文簡單08-18
家鄉的名人-小學作文08-27
家鄉名人作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