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勤儉節約的作文6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勤儉節約的作文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勤儉節約的作文 篇1
勤儉,是一種習慣;勤儉,是一種風尚;勤儉是一種美德。
對于儉,古人有很多論述,其中具有概括意義的當數春秋時期魯國大夫御孫那句話﹕“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還有,“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古人論節儉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節儉是大德而并非小節,是大智慧而并非小聰明。節儉作為一種精神力量,本來如同大象,若是把它視作螞蟻,顯然是低估和小看了它的作用和能量。
近來,國人節約之聲漸高,節儉之風漸盛。國家資產缺乏,所謂“物以稀為貴”,那就更離不開節儉節約了。
公益廣告,也有時候告訴我們一些道理。
在一間小餐廳里,兩面坐著一對情侶,一位姐姐說:“你點的菜太多了。”對面坐著的人說:“沒事兒。”心里卻想:多點菜,顯得我大方。
下一桌上坐著一對兄弟,一人說:“你看你,點那么多菜,多浪費。”另一人道:“哎,老朋友難得一聚。”想著:反正公款報銷。
下一桌上坐著一對姐妹,其中一個人問:“吃了那么多,你打包吧?”另一人回答:“嗨,不用了。”心里想:打包多沒面子啊。
最后一桌上坐著一對爺倆,小弟弟生氣說:“我不喜歡吃這些菜,我要吃我喜歡的!!”爺爺寵著,揮了揮手:“好好好。”又說:“服務員,菜單!”心想著:小孩子么,高興就行。
最后滾出一段話:據統計,中國人每次外出就餐平均浪費20%,價值高達上千億,價值相當于全國小學生1年的午餐費用,中國一年浪費糧食相當于兩億人一年的口糧!
也就是說,勤儉是非常重要的。
有一次,我準備了一次“勤儉行動”,電腦用好了就順手關機,拔下插頭。空調水用桶接著,可以用來澆花、洗手。吃飯時“光盤”,餐巾紙一般用手帕代替……
光盤行動要適量,吃飽為標準,燒得多還不如吃得飽而且不浪費。所以,我們應該大力支持和提倡“光盤行動”等任何關于勤儉節約的事。
這個春節,就算勤儉節約,根本就不會消退我們的氣氛,所以,我們應該勤儉節約,擊退浪費!
勤儉節約的作文 篇2
“‘勤儉節約是美德’,你別亂花錢!”每當我看到我想吃的、想玩的東西并向媽媽“討錢”時,媽媽便會用這句話作為理由不給錢。
實不相瞞,媽媽從未給我過讓我自由支配的零用錢;我當時并不知道同學可以自己花錢,我不反對也就不足為怪了。可是有一次,劉學買了小吃,還分給了我一半,我才知道有的同學可以自己花錢。打那以后,我就開始微微恨媽媽了,恨她的小氣,恨她的固執,恨她的自作主張。
可是,一個星期天發生的事改變了我的想法。
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我們全家出去玩,抓了幾條小魚苗后,爸爸去買火車票,媽媽和我一起去買金魚。在一個賣魚店里,門外的一個白色大盒子格外引人注目,因為盒子里有許多緩緩爬動的烏龜!我早就想買一只小烏龜了,沒想到這次真的碰上了!我急切地問媽媽:“可以買一只小烏龜嗎?”“可以。”哈哈!真是天助我也!
我傾其所有,媽媽還加付了2元,13元買下一只小烏龜和一袋烏龜食,屈指一算,只剩1元了。如果我不攢錢,就買不起了。
我這才明白媽媽的用意。“‘勤儉節約是美德’,你別亂花錢!”現在,每當我看見別的同學自己花錢或我自己拿著錢的時候,我耳旁就會響起媽媽說的這句話,腦海中也會浮現出當時的情景來,我一想起這件事和這句話的時候,就會從沮喪瞬間變為樂觀,有時甚至還會慶幸我經歷過這么一件事。
個風和日麗的日子,給我留下了永久的回憶和終生的啟示。
勤儉節約的作文 篇3
從我剛剛學會說話的時候,媽媽就教我了一首古詩《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媽媽常常對我說:“我們的每餐飯都來自不易,都是農民伯伯辛勤的汗水澆灌出來的`!”還有朱子治家里有句名言我想大家都會知道,就是“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可見我們的先輩都知道勤儉節約才是持家之道呀。
古人說:奢能滅志,儉以養德。姥姥常對我說:她小的時候,連一頓飽飯都吃不了,有時候家里沒有糧食吃,甚至要吃田野里的草根和樹皮!現在大家的生活富裕了,可是也不能浪費,如果每個人都浪費的話,我們的資源就會很快用光的,有很多資源是不可再生的,用一點少一點的!如果我們堅持勤儉節約,把節省下來的物資捐獻給貧困地區的人們該是一件多么開心的事啊。
所以我倡議大家都來參加“光盤”行動!去飯店吃飯,吃多少,點多少。不浪費!大家也可以開動腦筋看看身邊哪里可以節約。我現在就把家里的洗菜水,淘米水攢起來澆花,洗完澡的水可以沖便池,隨手關燈等等。大家行動起來,小手拉大手告訴自己身邊的每一個人,節約從我們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
勤儉節約的作文 篇4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我小的時候就會背,但卻不能真正理解它的意義。現在我才知道,這首詩的意義是說農民伯伯種田很辛苦,每一料糧食都來之不易,所以我們要懂得珍惜。現在地球上的人口已經達到了70億多,不僅僅是糧食,像水、電、煤氣、石油等這些資源也非常的珍貴,我們都要珍惜。
爸爸給我講,勤儉節約的意思是這樣的。勤,就是要勤勞、勤快,努力學習和工作。儉,就是要節約每一樣東西,不浪費一點資源。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一個新時代的小學生,我們更應該從現在開始,從我做起,不浪費一粒糧食,不浪費一杯水,不浪費一度電……
先說一說節約用電吧,我們都要養成隨手關燈的習慣,無論是在家里,還是在學校里,都要隨手關燈,不要出現長明燈的現象。更重要的是,我在電視上看到,像電視、電腦、洗衣機、微波爐等電器,處于待機狀態的時候,是正常工作時耗電的30%。如果全國的每個家庭都注意隨手關電源,不讓這些電器處于待機狀態。那么節省下來的電,就足夠東北三省用一年的。所以,我們都要養成隨手關電源的好習慣。
再說說節約用水吧,要節約,不一定是不喝水、不洗澡洗手、不沖廁所,而是應該合理利用水。比如說:洗菜的水,可以用來澆花,可以用來測抹布,還可以用來喂動物,還可以用來沖廁所。
最后我再說一說節約糧食吧。現在全國人民都在積極響應“光盤行動”,我們小學生更應該從我做起,做光盤行動的模范。每次吃飯的時候,都要把自己的那一份吃完,如果實在吃不下,也不要倒掉,放在冰箱里等下一次再吃。外出吃飯的時候,要記得提醒大人們,要吃多少點多少,如果實在吃不下的,一定要打包帶回,不要浪費。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我們一定要牢記這句話,繼承勤儉節約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做新時代的好少年。
勤儉節約的作文 篇5
我到了學古詩的年齡的時候,我學到的第一首古詩就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遲到的事物都是由農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澆灌出來的。那時候我就覺得,在舊社會里長大的孩子,雖然沒有我們這些孩子幸福,但是他們有一種我們現在孩子都很少有的良好習慣,那就是他們在困難中養成的勤儉節約的好習慣。這種習慣在我們現在這些孩子中很少有,因為我們都是家中的寶,是吃著蜜糖長大的,從小就養成了浪費的習慣,根本不懂得什么叫節儉,這樣的孩子長大了就會成為一個沒有出席的人,成為一個貪婪的、不會勞動的人。那些從小就養成勤儉節約的孩子,他們即會辛勤的勞動,又不會太浪費,這樣的孩子長大了就會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
其實節儉很簡單的,比如:我們每人每天節儉一粒大米,就能讓貧窮的人們吃上一頓香噴噴的大米飯;我們每人每天節儉一度電,就能讓鬧電荒的地方變得明亮起來;我們每人每天節儉一滴水,就能讓喝不到水的人們喝上一年;我們每人每天節儉一毛錢,甚至是一分錢,就能讓那些渴望上學的孩子們上學,也能讓那些挨餓挨凍的人們得到食物與溫暖,還能讓那些無家可歸的人們回到家園,這些東西對于我們來說好像微不足道,但只要我們全國人民都節儉,全國人民都能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那在我們國家就不會有什么饑荒、水資源不足、電荒、油荒。
節儉,是一種意識、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智慧,節儉更要成為人們的一種習慣、一種作風。對個人,節儉是一種科學的生活方式;對社會,節儉就是一種文明。如果大家從現在開始能夠從我做起,牢記節儉意識,從節儉一度電、一滴水、一張紙、一粒糧入手,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美麗。
同學們,“讓節儉成為一種習慣,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從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
勤儉節約的作文 篇6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每個人都應該繼承與傳揚這一美德,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中國有句古話,勤儉以持家。對于一個家庭是這樣,對于一個國家更是這樣。勤儉節約不僅僅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精神。從小老師就教育我們要勤儉,要節約。可是在現實生活中,鋪張浪費的現象隨處可見。飯桌上被浪費的糧食,沒有關掉的水龍頭里嘩嘩嘩流著的水,這些浪費是多么讓人心痛啊!試想一下,中國十三億人口,每人浪費一粒糧食,每人浪費一滴水,那會是多大的浪費啊!
每個人都應該嚴格要求自己,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不浪費每一粒糧食,不浪費每一滴水。勤儉節約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讓我們每個人都來繼承與傳揚勤儉節約這一傳統美德吧!
【勤儉節約的作文】相關文章:
勤儉節約作文07-20
勤儉節約的作文精選07-05
勤儉節約作文08-07
勤儉節約作文11-20
勤儉節約作文03-25
勤儉節約的作文09-27
關于勤儉節約的作文:勤儉節約,從我做起05-24
最新的勤儉節約作文12-26
關于勤儉節約的作文07-22
勤儉節約的家風作文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