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節約從我做起作文15篇(必備)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勤儉節約從我做起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作文1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是我們人人都應該做到的!
現在有些人都非常的浪費,比如:不關水龍頭造成水資源浪費流失;有些人為了面子去飯館吃飯點很多菜,結果都剩下了,浪費糧食;還有一些人用一次性的筷子,造成了樹木減少,破壞生態環境……。
記得有一次,我和媽媽去吃自助餐的時候,我拿了很多東西,媽媽說:“你吃的完嗎?你要是拿這么多吃不完會浪費的,你知道有很多的生活條件不好的人都吃不飽,你還在這里浪費!趕快放回去,以后記住吃多少要拿多少。”然后我就把東西又放了回去,我聽了媽媽的話我感覺很慚愧,以后一定要培養自己不浪費食物的好習慣,做一個勤儉節約的人。
還記得有一次,我和朋友出去玩,到了中午我們去了一個餐館吃飯,我那個朋友吃了很多,剩下了一些,我說:“你這么浪費,你想想那些貧困山區的`孩子們,他們沒有機會吃這么美味的食物,你知道他們有多想吃嗎?你不覺得這么浪費是一種恥辱嗎?趕快把這些東西吃完,如果吃不完就打包回家吃吧!總之不要這么浪費掉了就行。”朋友聽了我的話,拿來打包袋把剩下的食物裝回了家。我很高興以我微小的力量影響了朋友,我覺得這就是電視上說的那種社會正能量,雖然我還小,但是我也能做一個把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傳遞給他人的人。
我們以后都要爭做勤儉節約的好孩子,把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下去。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作文2
俗話說:“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可是,我們家日常生活中的節約習慣,讓柴米油鹽貴的俗語顯得淡然無光。
星期六,我來外婆家過周末,接近中午時,外婆開始做飯了,我和姐姐幫她擇了些菠菜放在大盆里,然后她便開始淘米了,只見外婆住盆里舀了許多米,打開沙龍頭,“嘩”,一股清清的水流入盆中,我好奇的問道:“這些水是碗窯水庫的嗎?”“是呀,月亮湖的水可清了,它是經過管道送到自來水公司然經過沉淀、過濾和消毒,才又送回到了碗窯,送到了江山的千家萬戶,來之不易,我們要珍惜啊!”“哦,原來是這樣,看來還真不容易呢!”我若有所思地說。“別看我們這兒用水很方便,從不缺水,但是西部一些地區水可是非常寶貴的,有些人因為沒有水,一生只能洗兩次澡呢!”外公接話了。說話間,外婆把米沖洗干凈了,可她并沒有把水倒掉,而是倒在放菠菜的大盆里。我十分疑惑地問:“這臟水怎么可以洗菜呢?”“這水一點也不臟,而且還有特效去污作用呢!洗碗效果特別好!還不用洗潔精。不信你試試看。”果然,只幾下我就用“特效去污淘米水”把菜洗的`干干凈凈了,像用了洗潔精一樣,格外干凈。我不由地豎起了大拇指。外婆還是沒有把水倒掉,而是讓我把衛生間的門打開,我更是有點兒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這是要做什么啊?”帶著疑惑的我看見外婆把洗菜的水倒進了一個大盆里,接著把拖把放了進去。明白了,原來外婆是在廢水利用呢!我一把搶過拖把,把家里拖了一遍,看著那亮晶晶的地板,我笑了。午飯后上W C時,被用了好幾遍的水找到了最終歸宿。
這只是外婆家日常生活的一個小縮影,還有很多,比如:做稀飯時提前泡米,熟得快,節約用氣;煎炸食物時利用器皿的余熱,節約用電……看到這些,我感到十分慚愧,自己可夠浪費的,有時本子用上個幾頁扔到一旁就不用了,從外婆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回到家后,我找出了十多個沒用完的本子,準備讓它們重上“戰場”。
是呀,也許像外婆那樣的用水用電一個月下來節約不了多少,可全國這么多家庭如果都能這樣做,那將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更重要的,這是一種好習慣,是一種美德,我們一定要從小養成哦!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作文3
小朋友,你想過要勤儉節約嗎?如果沒有的話,那就和我一起來執行這個任務吧!
平時,我們應該節約用水,用完水要擰緊水籠頭。可是有一次我和媽媽去我表姐的學校,我發現他們學校的水籠頭壞了,一直不停地流水,看到這樣的.情景,我心想:“這些水真可惜呀!我們要節約用水,水可是地球媽媽的血液,如果每人浪費一滴水,那全國十三億同胞,浪費的水足足有大海里的水那么多呀!”
我們還要節約用電,如果是陰天或晚上我們要開燈,要是晴天有光的時候我們就不要再開燈了,否則就是浪費電資源。
我們小學生在日常也要節省,比如:買的新橡皮不能用了兩三天就把它拜成小碎片,并隨手扔掉,這樣就太浪費了。就連老師用的粉筆也不能浪費,我們班有一位學生浪費粉筆,遭到了大家的反對,記得那是一節自習課,老師去開會,給我們布置了作業并讓班長負責教室里的紀律,她在管理時,看到誰不遵守紀律就用粉筆砸人,我們都不贊成她這樣做,并對她的行為感到臉紅,這不是浪費嗎?我們小學生應節儉才對。
同學們,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每個人都應從自身做起,從我做起,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作文4
勤儉節約是我們在小時候大人時常講起的一個好習慣,漸漸地,這個習慣已經被淡忘,取而代之的是人們的鋪張浪費。
想必大家一定有聽過《憫農》這首詩吧,其中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讓我深有感觸。這句詩的意思是:有誰能知道這飯菜的.來歷,每一粒都是那么辛苦。是啊!有多少人知道這飯菜來之不易,所以總是不知道節約。
鄧小平厲行節儉伴隨著他起起落落的一生。鄧小平對一些浪費錢去搞排場的主意活動,多次作出批示:要節約,不要浪費資金去搞所謂的排場。他的態度是:“我們窮,為什么要搞排場呢?本來窮,就別擺富樣子,好起來再說。”在四川廣安鄧小平緬懷館展出的一組批示,充分的體現他反對浪費、反對講排場的基本態度。
還有一句唐朝詩人白居易寫的,讓我們厲行節儉的詩句,“天育物有時,地生財有限,而人之欲無極。以有時有限奉無極之欲,而法制不生其間,則必物暴殄而財乏用矣。”這就是白居易的資源危機觀。連古人都體會到了資源危機,我們又何嘗感受不到呢?所以,我們要勤儉節約,浪費可恥!
就像丹麥說的:節省下來多少,就是得到多少。勤儉節約,從我做起,不做可恥之人。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作文5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美德,人要有了一顆勤儉節約的心,就等于擁有了一大筆財富。雖說現有社會建議勤儉節約,可是,在我們的生活中還經常出現這樣的現象:在晴朗的日子里,屋里還開著燈;涼爽的早晨、黃昏,家里的電扇還是馬力全開;公共廁所里的水龍頭還是滴滴嗒嗒地流著水,人們視而不見;空蕩蕩的餐廳,零亂地擺放著的餐盤里剩下許多的飯菜……這些都是浪費的行為。
浪費是一種可恥的行為,我們吃剩下的飯菜,有人吃不完就倒進了垃圾桶。如果實在吃不下那么多,我們可以相應地少買一點,少做一點,這樣我們既省了錢,又不浪費糧食。有許多人認為糧食是永遠吃不完的。但是,現在農村的人大量搬往城市。因此,糧食就會減少,現在糧食的短缺,是我們國家面臨的重要問題。大家也可以跟著我計算一下,就拿學校來說吧,如果每個人一天需要1斤米,那么我們一所學校有20xx名學生,一天就是20xx斤大米,一個月就要6萬斤。這是個多么龐大的數字呀!可想而知全國又需要多少糧食呢所以,我們要節約糧食,不要浪費。
同學們,讓我們用行動來培育節約之花,讓它開得更美麗,更燦爛,讓它開滿神州大地,讓它在我們心中生根發芽! 從小我們就學過一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就告訴我們:要勤儉,要節約。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
我們深知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在我國物質資源相對不多的前提下,發揚節儉精神顯得更是尤為重要。目前我國人民生活的溫飽問題已根本得到解決,于是許多人在現有根底之上似乎已經滿足,甘心在原地作踏步運動,他們認為中國地大物博,面對著“博大〞的資源可以大肆地浪費。
然而,人人都說“貧不學儉,富不學奢〞。當人們貧窮的時候,不用學儉省,自己就會儉省。但有“富不學奢〞的嗎?我倒是覺得并不多。俗語應是“富不學儉〞吧!一般人都似乎是窮時節儉,富時奢侈。但也有人窮也儉,富也儉。據我所知,李光劍就是其中一個。只求吃得飽,穿得暖。他一生儉省的那些錢,救濟了多少苦難人民!所謂“窮那么獨善其身,達那么兼濟天下〞,他就是有著這樣的意念,才有這樣的成就。直到他去世前,還讓子孫繼續為貧困人民捐獻。真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呀!
一個國家不知道節儉,是繁榮不起來的;一個不知道節儉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儉,德之共也;侈,惡大之也。〞確實,節儉就是一種品德,而奢侈便是一種罪惡。讓我們看看歷史就知道了,夏桀、商紂、周幽王等這些暴君,他們的奢侈腐化最終導致了國家的滅亡。
行動吧,那些曾經浪費的人們!貧窮方悔節儉遲。當你回望時,你會發現這個選擇是正確的`。積小利,成巨富。一角錢,積少成多,你年老時,那將成一座大山;一角錢,慢慢流失,常年累月后,你會發現,那以成了一條小溪了。
同學們都是有理想的人,因此,我們要學會從小磨練自己的意志,學會勤儉節約,學會在艱難困苦中提升生活的能力。勤儉節約是人類永恒的主題。我們青少年更需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只有這樣,將來才能適應劇烈的競爭環境,才能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有用之才。
勤儉節約,是中國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一個不可無視的問題,人如果有一顆勤儉的心,就等于擁有了一大筆財富。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作文6
隨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開展,我國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們的國家并不富裕。全國農村還有2900多萬未能解決溫飽的貧困人口;城市還有1800多萬人是純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線之下;有不少貧困地區教師發不出工資,孩子上學繳不起學費;有不少地方是靠中央的財政補貼在維持生活;還有一些已經解決溫飽的貧困人口,遇到自然災害后,又重新回到貧困狀態。
現在世界是許多國家,包括一些經濟十分興旺的國家也注意節約。日本的經濟開展水平比我們高許多,他們人均收入是達兩萬多美元。但他們的學校都進行各種“憶苦思甜〞教育,挫折教育,教育下一代知道“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從而居安思危,自強不息。瑞士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但他們生產也注意節約節儉,過日子注意精打細算。比照起來,我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才達1000美元,而社會上卻刮起崇闊、比闊之風。講享受、高消費都過早地出現在我們的面前,這同我們的國情,同世界上興旺國家相比,是多么的不協調啊!
每個同學都要在學習生活中自覺弘揚節約節約的優良作風,養成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一滴油、一粒米的良好習慣。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從我做起,從具體事作起,真正付諸實踐,長期堅持,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就一定能在全社會進一步發揚光大起來。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奢侈浪費是可恥的,建國初期,有一首歌唱的好:“勤儉是咱們的傳家寶,社會主義離不了,不管是一寸鋼,一粒米,還是一尺布,一分錢,咱們都要用的巧〞。當時,國人都把勤儉節約作為做人和干事業的行為準則。然而隨著我國國力的`增強和生活水平的改善,有些人把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丟了,而我有時也把這種美德丟掉了。
每學期媽媽都會給我買好幾只筆,可我每一只筆都沒有用完,我就求媽媽再給我買新的,一學期下來,沒有用完的筆攢了一大盒子。
有一次,被媽媽看見了,媽媽對我說:孩子你這樣浪費是不對的,一只筆雖然只有一元錢,可是你知道嗎許多貧困地區的孩子還沒有筆,媽媽的話讓我覺得很慚愧,從此我拿起了每只用剩的筆頭。
其實節約很簡單,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米,出門隨手關燈,不需要的燈就不要開,用淘米水擦地,沖馬桶,用完的本可以拿來當驗算本,我們還要少買玩具,少吃零食,少買新衣服,省下每一分錢,讓更多貧困人口有了吃的,有了穿的,許多貧困學生就能圓了上學的夢啊。
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這將是我們終生享用不完的珍貴財富。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作文7
勤儉節約一詞,家喻戶曉。可雖然人人都知道,但不是容易做不到的。
勤儉節約常常會被人所忽略——特別是我們這些在糖水里泡大的人。我們往往認為這是一件小事,別人不去做我也不去做。其實是錯的。我們是這個地球大家庭的成員,我們就該保護我們的家。
你知道嗎?現在的地球地下淡水資源并不豐富,很多地區和國家水資源緊缺,今年,我國的云南又一次干旱,土地干裂,人們沒有水喝,沒有水用,可傷心啦!我們看到這樣的情景,是不是該節約用水呀?公共廁所里經常看到有人洗完手以后不關自來水龍頭,也沒有人去管,導致水一直淌,一直淌。我們不能這樣做,不管在哪里,只要看到水龍頭在滴水,我們就應該把它關緊。在家里呢,我們可以把洗完臉的水用桶接住沖馬桶。我們還可以用淘米水洗碗,不僅節約水,又可以去除碗上的油漬,這樣就可以少用洗滌劑,既節約也很環保。
節約是無限制的,不僅僅是節約用水,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可以節約,如節約用電,無需開燈就不開,開了燈要隨手關。我們還要少買玩具,少吃零食,少買新衣服,省下每一分錢,捐給災區的小朋友……
古人云:“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節約是美德。勤儉節約,從我做起。請讓我們用勤儉節約來保護我們的家園吧!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作文8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所以我們需勤儉節約,不浪費每一滴水,每一粒糧食,每一張紙。
我們的前輩很節約,古代都沒有好的衣服,補幾個洞照樣穿,正因為這些前輩的勤儉節約,才有我們今天的信服生活,然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卻又不少鋪張浪費的現象。
比方,有的紙張只寫了幾個字,就被扔進了垃圾桶,廁所的水龍頭“嘩嘩嘩〞地流著水;有的教室里白天大放光芒;飯桌上、地上,到處都有灑落的飯菜,其實,只要我們稍加注意,就可以節約很多財富。
所以,我們要大聲建議: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勤儉節約意識。讓勤儉節約成為習慣,讓勤儉節約成為生活方式。堅持從我做起,從每一天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節約每一張,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糧食,讓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繁榮富強。
節約,是一種意識,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智慧,節約更成為人們的一種習慣,一種作風,對個人,節約是一種科學的生活方式;對社會,節約就是一種文明。如果大家從現在開始能夠從我做起。,從節約每一張紙、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糧食入手,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美麗。
同學們,讓節約成為一種習慣,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從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
小時候,我很怕黑。每到晚上,我總把家里所有的燈都翻開,照得整個屋子亮堂堂的。這時,爺爺總是嘆了口氣,對我說:“婷婷啊,要懂得節約!〞我疑惑地問:“什么是‘節約’〞爺爺隨手關掉一盞燈,告訴我:“這就是‘節約’!〞從此,我明白了要節約用水、用電。
長大后,我上學了。我很懶,每逢節假日,我都窩在被窩里睡大覺,一睡便睡到中午。這會兒,媽媽總掀開我的被子,對我說:“快起來,做人要勤儉,別懶懶散散的。〞我問她:“什么是‘勤儉’〞“勤勞,節儉!〞說著,她自顧自地清掃起房間來。于是,我懂得了做人要勤儉。
小學升初中后,功課增多了,除了節假日外,我幾乎每天都泡在教室里。放學時,回頭看到身邊那幾盞亮著的日光燈,我總會抬起手,按上開關,把燈關了。我知道我做到了節約,也知道雖然這樣的節約微缺乏道,但日積月累,就能節約一座發電站。
過年的時候,我收到了很多壓歲錢。我本想著去買零食、玩具,然后痛痛快快地大吃大喝、盡情玩耍,但是一想到媽媽的話,我放棄了這些想法。我決定把錢存起來,等到需要時再用它們。我覺得我做到了勤儉,也許這些錢對于別人來說微乎其微,但來日方長,我相信我定能積少成多,哪一天真正用到需要用的地方。
“勤以修身,儉以養德〞、“節省下來多少,就是得到多少〞,同學們,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讓“勤儉節約〞成為行動,而不是口號。這時,我們將會發現,“勤儉節約〞是我們終生享用不完的珍貴財富! 節儉,從我開始。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作文9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無論家里的收入上下,無論有多富裕,我們都應該勤儉節約。我們家一直都勤儉節約,慢慢地已經養成了這個好習慣。
在我還小的時候,喜歡吃雞翅膀,特別是外婆做的紅燒雞翅膀,那個味道真是贊,我總是狼吞虎咽地啃著雞翅膀,只管把骨頭外面的肉快速消滅了,留下骨頭中間還夾著的肉,很快又夾起第二塊雞翅膀,同樣速度和方式啃著,在我享受美味的時候,外公總是默默地夾起已經被我丟在桌上的那塊似肉非肉、似骨頭非骨頭的翅膀,還粘著幾粒米飯,外公卻一點都不嫌棄,還成心裝出很美味的'樣子,非要把骨頭啃得一干二凈才肯罷休,我很不理解外公當時怎么就喜歡吃我吃剩的。一次又一次,直到我現在長大了,我問外公:“我沒啃干凈的雞翅膀真的就那么好吃嗎?〞外公笑著說:“你每次都粘著肉肉就不要吃了,多浪費,現在的物價又那么高,雞骨頭的外面還會粘著米飯,難道你不知道粒粒皆辛苦嗎?〞聽了外公的話,我很慚愧,以后一定要把雞翅膀啃得干干凈凈,也不把米飯粘在上面了,如果有吃不下的米飯,我就少盛點,絕不浪費糧食了!
有一次我自己洗澡,在涂抹沐浴露的時候,一直都開著水龍頭,媽媽聽到水聲嘩嘩響,忍不住翻開衛生間的門,發現我沒有關上龍頭,非常生氣,走過來關上,馬上教育我說:“在你不需要用水的時候,沒必要把水龍頭一直開著,這樣會浪費很多的水,地球已經在缺水了,可你卻還在這里浪費。特別是涂抹沐浴露的時候,這些水完全可以省下來。〞媽媽又繼續說:“當你涂抹好沐浴露后,你可以站在水盆里,把水接在水盆里,即使是有泡沫的水,等洗完澡也可以用來沖馬桶,一點都不會浪費的。〞我覺得媽媽說得對極了,至今我每次洗澡,下面就放了幾個水盆,這樣花灑灑下來的水剛好可以接到盆里,等洗好澡還能用這些洗澡水把馬桶沖得香噴噴的,真是一舉兩得啊!
現在我已經開始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了,比方說吃零食的時候,我會小心翼翼地剪開包裝袋口,保證袋子的完整,為什么呢?因為這袋子還能當食品袋用,當食品袋用舊后還能當垃圾袋,這樣我們家就可以省下買垃圾袋的一筆費用了。
雖然我現在還不會當家,但是也要替家人著想,學會合理消費,也應該知道柴米油鹽貴,所以勤儉節約從我做起,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
我學過一首詩鋤禾:“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節約是一種美德,自古就有“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的警句。
因此在生活中我們都可以節約,如:洗手后要關緊水龍頭,睡覺時要關掉燈,在家里吃飯時,我們也一定要盡量把飯菜吃完。
從前,我經常吃飯吃一半就不吃了,那時候媽媽就會和我說:“媽媽小時候,如果每天都可以吃到熱騰騰的白米飯就很知足了,那時候的我們都穿有補丁的衣服,破了,外婆就會再給我們補一下,然后再穿,哪像現在的你們,要什么有什么,吃好的,穿好的,還那么不珍惜,真不懂事。〞每次聽完媽媽的話,我都會不好意思地低下頭,想想媽媽那時候的生活,在比照現在的生活,我們真是幸福呀,然后我就會把碗里的飯吃得一粒不剩。我要做到不挑食,珍惜每一粒糧食。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所以讓我們行動起來吧,把節約養成習慣,把節約養成生活方式。從每天做起,從一度電做起,從一滴水做起,從一粒米做起,從一分錢做起,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點點滴滴都節約,時時處處從我做起。同學們,讓我們行動以來吧!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作文10
從小父母都教我們要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
周總理勤儉節約的故事,婦孺皆知,成為美談。他一貫倡導勤儉建國、艱苦奮斗,要求“一切招待必須是國貨必須節約樸素,切忌鋪張華麗、有失革命精神和艱苦奮斗的作風”。朱光亞同志曾回憶過這樣一則故事:1961年12月4日召集專門委員會對當時第二機械工業部的一個規劃進行審議,會議從上午開到中午還沒結束,周總理留大家吃午飯。餐桌上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豆腐,四周擺幾小碟咸菜和燒餅。周總理同大家同桌就餐,吃同樣的飯菜。這個故事至今聽來讓人覺得很有教育意義。在周總理身上,這樣的例子也數不勝數。1962年夏,周總理到遼寧省視察工作,剛一住下,他就從口袋里掏出一張紙,交給負責接待的同志,說:“上面寫的東西都不能做。”原來,這張單子開著20多種禁吃的菜名,雞鴨魚肉之類都包括在內。正是這一樁樁、一件件小事,鑄就了他們偉大的人格魅力,使之成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我黨我軍光榮傳統的化身。
勤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歷來為國人所提倡。傳統文化推崇勤儉,那是一種行為,更是一種品德;賢哲偉人推崇它,那是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現代文明推崇它,那是對有限資源的珍視,對過度消費的抵制。社會要進步,國家要發展,這一切都離不開資源的消耗,但這一切,更離不開人們的勤儉。勤儉,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現代文明的內在訴求。勤儉,是一種操守,是一種品行,是一種素養,是一種美德。但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逐步提高,浪費現象也越來越嚴重,一些飯店、家庭、學校等浪費現象隨處可見。而現代化的工業生產、人們的日常生活每天都要消耗比以往更多的能源,各種資源日益枯竭,節能減排迫在眉睫。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所以大家應該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牢固樹立節約意識,從節約一度電、一滴水、一張紙、一粒糧入手,把節約落到實處。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作文11
進入二十一世紀后,中國的經濟得到突飛猛進,但是我們也不能忘了老祖宗留下來好的美德——勤儉節約。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那么先從我們的小家開始,從小孩抓起,父母做好榜樣開始。言傳身教這樣更容易讓孩子們明白怎么做到勤儉節約。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管在家還是在外面養成人走關燈、關水的習慣;穿不了的衣服送給小的孩子或者讓衣服變成拖布二次利用;外出就餐不浪費光盤行動,還是有剩可以打包回家!使用作業本正面寫完作業后,背面可以打草稿再拿來練習寫毛筆字,最后賣給回收站,真正讓本子發揮到極致!只要愿意去發掘生活中哪些能做到勤儉節約,相信也能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勤儉節約是我們從古至今的一個品質,除了以前優秀的`觀點,我們也要結合實際社會,并不是什么都重復使用就是勤儉節約。在疫情期間,有一些人,認為,我的口罩重復使用,多節約,可是,這已經失去了口罩的價值,我們要重復使用的是那些還有著價值的物品。并且,有些人說,我不用口罩,就是勤儉節約,因為省下了一個口罩,這就絕對錯誤了。我們對一些小一點的學生,應該也要結合社會發展,這樣才能叫做真正的宣講——說有意義的,記住重要的。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作文12
上次我看到一個小妹妹在水龍頭旁邊洗手洗完手不關水龍頭當水龍頭嘩嘩地響,有誰會去阻止?水也有限制,并不是永遠流不盡。可能你會說:“地球不是有很多水嗎?怎么會用完呢?”但并不是這樣的,人們喝的水用的水都是淡水,而地球上的淡水只占地球水資源的五分之二!
小時侯,我就是一個浪費糧食的人。那時,我吃完飯后碗里總會剩下三分之一的米飯,從不吃完。因為我不懂什么叫節約,只知道吃得去就是,管他浪不浪費。有一次,爺爺看見了,就對我說:“叮當呀,你知道嗎?這些糧食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的,又是你父母親花錢買來的,而你卻把他們都浪費了,你不覺得可恥嗎?”我聽了,慚愧地低下了頭。從那以后,我便注意盛飯時看自己的胃口打多打少,從不浪費任何一粒糧食了。
一滴水一張紙都值得我們去節約。
學習焦書記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精神,重要的是要在管理上精益求精。蒲松齡說得好:“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作為一個有責任感、榮譽感和使命感的每名監獄警察職工,都要抓住點滴時間,刻苦鉆研業務技能,向精細管理要效益。海爾總裁張瑞敏說過:不簡單,就是將簡單的事做千遍萬遍做好;不容易,就是將容易的事做千遍萬遍做對。只要大家都能積極行動起來,從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一粒糧做起,從自身崗位做起,從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堅持不懈,那么,我們的監獄事業就會持續興旺,永葆活力!
所以,我們要節約每一度電、珍惜每一粒糧食、愛惜每一滴水啊,它們當思來之不易。
節約是一種遠見,是一種態度,節約更是一種時尚。大家跟我一起節約吧,讓節約成為習慣,讓節約成為生活方式。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作文13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著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勤儉節約也是一個永恒的話題。
一個沒有勤儉節約精神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精神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精神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
近幾年來,從啟動節儉養德全民節約行動,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到發起吃盡盤中餐桌新風,在厲行節約、拒絕浪費,營造良好社會風氣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特別是制止餐飲浪費走在前、作表率,不做“必剩客”,爭當“光盤族”。帶頭珍惜每一餐飯,節約每一粒糧,用實際行動影響身邊的人,教育身邊人,大力宣傳節約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的思想觀念,努力使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勤儉持家,珍惜一簞食,一瓢飲,以身作則,引導家人一起攜手努力共同行動,積極踐行“光盤行動”,堅決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作文14
在學校里,老師經常教導我們要做到‘三節’:節水、節電、節糧。是啊,節約光榮,浪費可恥,我們每個人都要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因為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我們先說說節約用水吧!如果現在不節約用水,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將是人的眼淚。那如何做到節約用水呢?在生活中,我們洗菜的.水可以用來澆花,洗衣服的水可以沖廁所,干凈的水可以用來拖地,龍頭的水不用就要及時關了,總之,我們要隨時隨地養成節約用水的習慣,這樣就不會浪費水資源了。
節約用電也一樣,我們在使用家用電器時,要注意及時切斷電源,減少待機耗電,房間教室里開燈了,不用時要及時關。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我們很熟悉了。是啊,在生活中,我們還要注意節約糧食。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人吃飯時剩下了好多的菜和飯,眼睛都不眨,就把這些剩菜剩飯給倒了,這是非常浪費的。我們在吃飯時,要注意適量,吃多少打多少,做到不隨便剩飯剩菜,同時我們還要做到不偏食,不挑食,吃飯積極響應光盤行動,不鋪張浪費。
同學們,讓我們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糧食,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吧。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作文15
為什么題目要說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呢?這也是有原因的,事情就從那天說起。
一天,我在公園散步,我突然看見,一個水龍頭在不停地流水。我連忙跑過去把水龍頭水關了,這時,我心里就想:是哪一個小屁孩那么沒道德,水龍頭開了也不記得關,哎!我回家的.時候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唉聲嘆氣的說:“孩子,以后你要節約用水,不能這樣懂嗎…″媽媽說了一大堆,總之就是說叫我節約用水。
下午我又去了一趟公園,看見有一個叔叔,他忙手臟臟的,本來神情焦慮,可是他看到這個洗手的地方的時候,他的神情一下子又高興了起來。可能是手被弄臟了,好不容易才找了一個洗手的地方。可是他洗完手就直接走了,水龍頭都沒有關。我連忙跑過去跟他說:“叔叔,你的手龍頭沒關!”我以為他會連忙跑過去把水龍頭關了,而他卻說:“小朋友不用管它,一點水沒關系。”他說完就走了。所以你讀到這里可能就知道為什么題目要說為勤儉節約,從我做起了。告訴我們要節約用水,不能浪費水。
溫馨提示:勤儉節約,從我做起。不要浪費水,不要讓眼淚成為最后一滴水。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作文】相關文章: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的作文11-04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作文04-16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作文06-12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作文06-27
勤儉節約 從我做起作文04-30
(推薦)勤儉節約從我做起作文07-04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小學作文02-20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作文【精品】04-21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的作文[精華]07-18
[合集]勤儉節約從我做起作文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