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課堂作文八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課堂作文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課堂作文 篇1
生活中處處有課堂,大自然更是人類最優秀的老師,任何一個微小的事物,都能給人以啟迪和教育。
你見過挺拔的大樹嗎?他們的桿筆直筆直的,拼命地伸向高空,仿佛是要沖破藍天。為了達到目的,他們不會畏懼任何風吹雨打,不害怕任何的困難。站在挺拔的大樹下,我感受到的是磅礴的氣勢,學到的是不畏困難的勇氣。只要有一往無前的勇氣,我們就能沖破重重阻礙,到達光明的頂峰。
你見過辛勤勞作的蜜蜂?每到春暖花開的時節,蜜蜂便開始四處采蜜,他們珍惜著每一寸光陰,忘我地工作著。站在五彩繽紛的花從之中,耳邊的“嗡嗡”聲連綿不斷,我學到的是蜜蜂昔時如金的精神。它使我懂得了時光的珍貴,讓我在學習生活中學會了合理地安排時間,成了時間的主人。
你見過飛蛾撲火的壯烈嗎?有一次我們晚上在樓下燒紙,我有幸親眼目睹了這一壯烈景象。當原本溫順的火苗燃成兇猛的熊熊大火時,我們都忍不住要后退幾步。然而仍堅持在火間飛翔的,卻是那一只只微小的飛蛾。它們確實瘦小,但仍繞著火飛舞,一圈比一圈更近,一圈比一圈更牽動人心。它們在火光中跳躍,仿佛是最后的舞蹈。它們也在掙扎著,有的支持不住,便落入火中,化作灰燼。看著它們一起義無反顧地在烈火中奔向死亡,剛剛還嘲笑飛蛾愚蠢的我,突然領悟到:它們向往的是光明,面對熊熊的烈火,即使化為灰燼,也要奮力作最后的拼搏!如今正在初三的我,需要的不正是飛蛾的這種拼搏的精神嗎?面對那數不盡的困難,我不能退縮,應當學習飛蛾的拼搏精神,勇敢地去奮斗,去拼搏,相信我一定能迎來光明的明天。
大自然中處處有課堂,它們有的教人奮斗,有的發人深省,還有的給人啟迪。只要我們細心地觀察,能學到的還有很多,很多……
課堂作文 篇2
我的家不大,但是卻很溫馨,在這里有開心也有煩惱。
我現在帶你們參觀一下吧!客廳是我和爸爸媽媽、弟弟、姑奶奶常呆的地方;我們在一塊看喜歡的電視節目,有時甚至為了一個節目搶奪遙控器,有時邊看電視邊吃著可口的零食、水果,這里充滿了歡聲笑語。
這是我的臥室,漂亮吧!因為我喜歡五顏六色的彩虹,所以把整個房間裝飾得像五顏六色的彩虹;看到我的床了吧,那是我的最愛,當我學習累的時候,就會躺在它的懷抱里好好的舒服一下,而且我的臥室不僅可以睡覺,還可以當書房用呢。我的好成績有很大部分都是在這里用功的結果。不過我的房間不是每天都很干凈的,真是不好意思哦!
糟了,忘記洗碗了,讓大家見笑了。廚房有點亂,可是好吃的飯菜都是從這里誕生的,而且我在這小小的廚房里偷學了媽媽的幾招手藝呢!下次來的時候,我一定給你露一手!
這就是我的家,平凡而普通,可是充滿了濃濃的愛意噢!我愛我家,你呢?
課堂作文 篇3
設計理念: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因此,我首先做好下鍋之米,引導學生通過玩游戲,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生學會觀察,講真話,自由表達,說出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在組織活動過程中,教師適時進行意識與目的的強化,讓個性化的體驗在督促中不斷生成。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
教學目標:
1.通過讓學生玩擊鼓傳花引導他們觀察、體驗、感受,把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寫具體,并把活動寫清楚。
2.激發學生參加活動的興趣,運用圖文并茂的多媒體課件創設豐富、新穎的主體化教學模式,從而降低“寫感受”的難度,使學生會寫、善寫、樂寫。
3.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有選擇有目的地進行體驗,做個生活的有心人。
教學重難點:
重點:在活動過程中讓學生體驗、感受,自由表達真情實感,能組織成文。
難點:習作指導過程中掌握寫作技巧,突出學生個性化的體驗。
課前準備:
鼓和花,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實錄如下:
一、課前談話,活躍氣氛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臺灣的一位青年魔術大師嗎?
生:知道。
師:叫什么名兒?
生:劉謙。
師:佩服他嗎?
生:佩服。
師:看看,咱們劉氏家族可真了不起吧!同學們,能不能就我剛才說的話猜猜我姓什么?知道的孩子請舉手。
生:姓劉。
師:孩子,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剛才……
師:我姓劉,那怎么叫我呢?
生:劉老師。
師:能再親切地叫我一聲嗎?
生響亮的叫道:劉老師。
師:聽著同學們的聲音真舒服,似乎劉老師身上的每根汗毛都在跳舞。
師:上課。
生:起立。
師:同學們好!
生:老師好!
師:請坐。
二、快樂體驗,真情流露
師談話導入:為了感謝同學們對劉老師的一片熱情,今天,劉老師特意請同學們玩游戲,想不想?
生:想。
師:是真想還是假想?
生:真想。
師:是真想的話熱情還不夠耶!
生熱情洋溢地喊道:真想!
師啟發:同學們,剛才聽說要玩游戲,你們的心情怎樣?
生:高興。
師:剛才整個教室怎么樣?誰來描述一下?
生:非常熱鬧。
生:一下子沸騰了。
師:誰能用上夸張的修辭來描述一下?
生:炸開了鍋。
師:孩子,請把句子說完整。
生:教室里一下子炸開了鍋。
師:用得真好!
師:那做游戲前呢,劉老師給同學們提出兩個小小的要求:1.聽指揮,遵守規則。2.留心觀察同學們的一舉一動。能不能辦到?
生:能!
師: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游戲規則,課件呈現:聽到鼓聲按順序一個一個往下傳花,鼓聲停時,花傳到誰手中,由誰表演節目,不許賴賬,節目由老師提供。
師敲鼓,生傳花。
師:同學們,你們剛才聽到了什么?
生:鼓聲。
師:鼓聲有什么變化?誰來說說?
生:一會兒快,一會兒慢,一會兒重,一會兒輕。
師:聽到這樣的鼓聲你們的心情怎樣?
生:聽到快的鼓聲,我的心也跟著加快,隨著鼓聲咚咚…的跳動。
生:聽到剛才的鼓聲我的心特緊張。
生:……
師詢問剛才“花落此家”的孩子:孩子,你剛才心情怎樣?
生:緊張。
師:同學們,你們跟他有同感嗎?
生:有!
師:除了緊張,還有別的嗎?
(預設一):生:心跳加速。
(預設二):生沉默不語。
師引導:心跳怎么樣?
生:心跳加快。
師:誰能用上夸張的修辭來形容心跳的快?
生:心都快從嘴巴里跳出來了。
生:心都跳到嗓子眼兒了。
生:心都快從肚子里跳出來了。
師:用得真妙。
師:來孩子,讓你久等了,你選擇幾號題?
生根據老師提供的題號進行選擇,然后根據選的題號對應的內容進行表演。(注明:課件呈現題號及題號的內容。每號題的形式不同,就我本人設計了四個板塊兒,有猜謎語,有讀繞口令,有即興表演,有腦筋急轉彎。)
生表演,師相機鼓勵表揚。
繼續進行游戲。鼓停。
師:同學們,打住一下,劉老師要做一個小調查,調查還沒傳過花的同學,孩子們,剛才前面的同學在傳花的過程中,你們看到了什么?
生:有的同學傳花的速度很快,有的同學速度很慢。
師引導:傳花速度快的同學膽子怎么樣?為什么?
生:膽子小。因為他怕花在他身邊爆炸。
生:他怕表演節目,對自己沒信心。
師:俗話說得好:“膽兒大的人干大事,膽小的人干小事。”所以我們得對自己有信心,剛才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有心的孩子,才會用善于觀察的眼睛去捕捉生活的細節。來,孩子,你選擇幾號題?
生表演,其他學生觀察,然后匯報。
游戲繼續進行著。
活動結束后
師:今天,我們的游戲就玩到這兒,同學們,玩得怎么樣?誰來說說?
生:開心。
師:除了開心、高興之外還有別的感受嗎?
生:有趣。
生:難忘。
生:……
師:同學們,如果讓你寫這堂課,你準備給它補充個什么樣的題目,先想想,然后舉手告訴老師。師相機板題:“-----課堂”或“課堂——-”
生:《難忘的課堂》
師:孩子,你為什么取這個名呢?
生:因為這堂課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生:《有趣的課堂》
生:《快樂的課堂》
生:《課堂上盛開的“花朵”》
生:《課堂“狂歡”》
生:……
師:題目是文章的眼睛,題好文一半,但是,同學們,我們要想寫出好文章,題目固然重要,還得具備三個法寶,孩子們,想不想知道是哪三個法寶?
生:想!
師:請看大屏。請同學們一起告訴劉老師。(課件呈現)
師相機板書:一、寫好開頭。二、寫好重點段。三、寫好結尾。
生跟隨老師了解每種方法的寫作技巧,教與生寫作技巧。(課件出示每種方法的詳細資料。)
師:來,同學們,齊讀本次習作要求:(課件呈現)
師引導生抓習作要求的字眼審好題。
師:同學們,我們每天都在學校的課堂里學習、成長,不同的課堂有不同的體驗,不同的課堂有不同的見聞,不同的課堂有不同的收獲,今天,同學們可以寫劉老師這堂課,也可以寫其它讓你感受深刻的課,總之,你想寫什么樣的課堂就寫什么樣的課堂,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接下來的時間就留給同學們,趕快動手吧!
三、生習作,師巡視,適機點評
配上優美的輕音樂,讓生在悠揚的音樂中美美地寫。
師相機點評生寫好的片段。
師:孩子們,請聽聽這位同學的開頭。
生朗讀:也許六年來無聊的作文課堂很多很多,可是今天這節作文課是那么的快樂,那么的有趣,那么的輕松自在,請隨我一同去看看吧!
師:孩子,這位同學采用了老師課件里的哪種方法開頭?
生:以對這堂課的總體感受開頭。
師:語言言簡意賅,感受深刻。
師:孩子,聽聽這位女孩對鼓聲的描寫。
師朗讀:鼓聲敲響了,時而快,時而慢,時而重,時而輕,重的時候鏗鏘有力,輕的時候像柔情似水的少女……
師:同學們,這位孩子在描寫鼓聲時都運用了哪些表達方法?
生:排比,比喻。
師:她這樣寫有什么妙處?
生:把鼓聲的變化刻畫得淋漓盡致,讓我們還感受到了輕柔時候鼓聲的優美,美得柔情似水。
全班掌聲響起。
生繼續寫作,師深入學生習作之中。
師:打擾一下孩子們,聽聽這位孩子的一個片段。
生朗讀:花快要傳到我這兒了,我是伸出手去接花呢,還是坐著不動,去接呢又害怕花在我這兒“爆炸”,不接呢又實在不行,我真恨不得一口把花吃掉,又恨不得在地上打個洞鉆進去,哎!我真是左右為難,老天那,快幫幫我。
師:同學們,這位孩子的這個片段是對人物的什么描寫?
生:心理活動描寫。
師:是一種怎樣的心理活動?
生:不想接花可又不得不接花的矛盾的心理。
師:分析真準。
生繼續埋頭寫作。
四、點評作文
師:下面我們請完成了的孩子念念他的作文。
生深情朗讀,其他學生認真傾聽。
師:這篇文章有哪些值得同學們學習的地方?誰來說說?
生:我覺得他頭開得好,開門見山直奔主題,語言干凈利落。
生:我覺得他的語言運用巧妙,比如:“不一會兒,老師的“機關槍”又開始掃射了。”里的機關槍就運用得好,而我就沒想到。
生:我覺得他的重點段描寫很精彩,抓住了最精彩的鏡頭來描寫,而且還用了“點面”結合法來寫剛才的場面。
師:孩子,你的點評真有水準。是呀,這位孩子把劉老師今天教的“點面”結合法運用得恰到好處。孩子,再想想他的結尾運用了什么方法?
生:談感受的方法結尾。
生:說收獲的方法結尾。
師:看來這位孩子挺會學以致用。同學們,看看他這篇文章有沒有值得改進的地方?誰來說說?
生:我覺得他有一個詞用得欠妥。
師:孩子,哪個詞兒?
生:花撈到我這里的“撈”字用得不好。
師:孩子,你說說為什么不好?
生:“撈”字讓我感覺到這個東西很重的樣子,而我們今天傳的花很輕,用不著“撈”。
全班哄笑。
師:那孩子,你覺得該換一個怎樣的詞更貼切呢?
生:飛到這兒。
師:孩子,你為什么要換個“飛”字呢?
生:因為剛才傳花時很激烈,同學們都很緊張,生怕“花落誰家”表演劉老師給我們出的節目,所以同學們傳花時的動作很快,所以我認為用“飛”字。
師:同學們,你們認為他說得精彩嗎?認為他說得精彩的同學請把掌聲送給他。
全班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師:孩子,你們讀過《泊船瓜洲》這首詩嗎?
生:讀過。
師:能背誦嗎?
生:能!
生一起背誦。
師:作者王安石為了推敲一個“綠”字,人家足足換過十八次。所以同學們,在習作中多留心潛詞琢句。
師:我們今天的課就上到這兒,在最后,劉老師希望同學們今后寫出更加真實生動傳神的文章來,有沒有信心?
生:有!
下課!
課堂作文 篇4
這,也是一節課。我爸爸給我上的一節特殊的課。他并沒有教我知識,卻給我上了一節美德教育課。
那天下午,天灰蒙蒙的。我垂頭喪氣地跟在爸爸身后,慢悠悠地走到車站。“哎,又要上學,好討厭啊!”我默默地在想。車來了。我和爸爸上車刷卡后便到處尋找起位置來。我們好不容易地找到了兩個位置坐了下來。
“呵,今天真是幸運啊!找到了一個位置坐,終于能讓我的腿歇歇了!”我心里暗自高興。
我看著窗外的風景。一幢幢的高樓從我眼前飛過。天,從灰蒙蒙變成陰沉沉,隨之,一顆兩顆豆大的雨珠落了下來。
這時,車子停了。一群人涌進車子。車上黑壓壓的,人群擠得讓我透不過氣來。不過,我心里卻暗自高興,幸好自己有位置坐。
人越上越多。我心情從暗自高興變成了苦惱,苦惱為什么這輛車上人那么多。人群擠來擠去的。站我旁邊的阿姨的背包一直擠著我。她手里的小孩還在哇哇地哭。我真的很想吼她一句:“別擠了,有什么好擠的!”
突然間,坐我前邊的爸爸站了起來。我以為到了,便把書包從地上拿起來。
“阿伯,您坐吧。”爸爸說。這時,我才反應過來,原來,他是給老人讓座。
那位阿伯滿頭白發,滿臉皺紋,背有些駝。他對爸爸說:“哎呀,不用了,我下一個站就到了,你坐吧。”
“沒事,沒事,你坐吧。”
“呀,謝謝你啦,謝謝。”阿伯坐了下來。
看到這一幕,我便想起了一句廣播: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請您為有需要的乘客讓座,謝謝。
于是,我想都沒想地站了起來,拍了拍那位抱著小孩的阿姨,示意讓她坐下。那位阿姨很吃驚,說:“哎呀,不用了,小妹還是你坐吧。”
“阿姨,還是你坐吧,我還有幾個站就到了。”我說。
“啊,那謝謝了!”阿姨說,“來,寶寶,快謝謝姐姐!”說著,便舉起小孩子的一只手沖我擺了擺。
我害羞地笑了笑,心里覺得甜甜的。
站著確實不好受。旁邊那位乘客的`傘上的水滴濕了我的褲子。不過,這也沒關系。
再看看爸爸,他正用贊揚的目光看著我。
這天,他給我上了一堂特殊的課。他沒有教我知識,卻給我上了一堂美德教育課。
課堂作文 篇5
我在課堂上碰到一個學生,上課打鬧,好話說盡,就是一點效果也沒有,求助,應該怎么辦?
你好,
一個班級上奇奇怪怪那么多學生,什么個性都有,其實方法有很多很多,老師的 方式如果對的,方法有很多
老師的方法總會比學生多很多哦~
舉個例子吧:
小學的時候,一個學生喜歡下課扔粉筆和板擦,老師裝作什么都不知道,有次選班委和班長的時候,多選了一個管理班級文具用品的學生,讓大家推選,最后老師選擇了這個學生,最后這個學生再也不扔了。還想大哥大一樣管著不聽話扔板擦打鬧的同學,而且這個學生渾然不知!
只要方式對,方法有非常多的,還有如果有些權利您不好行使,那么就交給班主任,家長,如果班主任家長多覺得沒什么,那也就視同不存在。
因為,在一個班級里,最后長大了,有真正能力的不一定不是他。
課堂作文 篇6
俗話說得好“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不,學校規定上課不能吃東西,我班各路“食林豪杰”便“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不信,請看招!
第一招蜻蜓點水
老師也是人,也是兩個肩膀扛一個腦袋,一個鼻子架兩只眼睛。所以,不可能“八面玲瓏”。在轉身板書的那一剎那,數雙機警的眼睛迅速瞟一下那“可愛”的背影,信息由視覺神經傳到大腦,然后由大腦發出指示———迅雷不及掩耳,以非常人的速度猛咬一小口。不過,此功夫只適合于君子或淑女,對饑餓者無效。針對這種情況,闖蕩江湖的“食俠客”們,自然不會滿足,于是又創了絕活!
第二招掩耳盜鈴
此招乃是“食林”中最下層的功夫,卻深受廣大食林小卒歡迎,使用范圍之廣,頻率之高,故不得不提。大書一擋、縮脖子、彎腰、埋頭,自認為老師視而不見,竟有本事在其面前有滋有味地慢慢享用美食。
明明看見老師的“火眼金睛”正目不轉睛地盯著他,卻跟沒事一樣,悠閑自得,心里說“也許看的不是我”!Oh my God!這也算是食林中首屈一指的!可正當你在老師面前肆無忌憚、瀟灑自如,殊不知“高興不知愁來到”,下課辦公室請!“天作孽尚可存,自作孽不可活”,命休矣,“死不足惜”呀!
第三招餓虎撲食
此招需練就一副“鐵齒銅牙”和一個“金剛不倒”之胃。具體技法如下:把脖子縮進肩膀里,頭埋到桌下,以閃電般的速度,將所有能吃的東西一掃而空。要領是到口必吞:省去牙齒咀嚼之工序,直接咽到胃部,利用胃的蠕動,進一步“肢解”食物。由于全身幾乎縮成球形,所以需要一個能耐高溫的嘴和一個“百毒不侵”的胃,此招難度系數較高,吃相不雅,所以,只局限于個別“食林高手”,初學者禁用。
第四招聲東擊西
此法乃食物中上等“食功”,貴在團結協作,正所謂“人心齊,泰山移”嘛!夠哥們,是兄弟的就一塊上。注意這招適用于自習課或提問時間,一生故意向老師請教問題,無論是簡單的、無聊的、傻的問題都在提問之列,關鍵是吸引住老師視線,讓其他餓友飽食。老師高興,他也高興,何樂而不為。
以上食招,實不能概括“食林寶典”的精髓。在下才疏學淺,孤陋寡聞,雖已練得七八層,但終有遺憾,實在慚愧,望各位能與在下共商“食林大法”!
課堂作文 篇7
大自然的現象——風
大自然真是千奇百怪,樣樣俱全。風就是其中的一種。
風,對于我們并不陌生,它無時無刻不在我們身邊走動。風像一位神奇的隱士,看不見也摸不著。一會兒,它像個乖覺的孩子;一會兒,又像個調皮的頑童;一會兒,像個慈祥的母親,輕拂著你的臉龐;一會兒又像個惡煞兇神,瘋狂地抽打著你的身軀。總之,它是變化無常。
那么,風又是怎樣形成的呢?
其實很簡單,只要空氣流動,就會產生風。只不過,有時流動得快,有時流動得慢罷了。
地球上,有六個空氣流動系統,即六個風帶:南、北信風帶,南、北東風帶和南、北西風帶。由于這六個風帶的緯度、方向和速度的不同,就會出現我們所說的不同種類的風。
此外,風形成的因素還有地形的高低、氣候的冷暖等。
風對我們人類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古代,勞動人民利用風的原理,給船加上風帆。于是,帆船就成了溝通各大洋之間的主要交通工具。明代,鄭和七次下西洋使用的帆船就有兩千多噸重,足以顯示當時造船業的高度發達,也讓我們明白風的巨大作用。近代,由于熱機的發明,帆船的地位逐漸下降。但是,又由于現代“經濟危機”和“能源危機”的反復沖擊,帆船的地位又逐漸回升了。日本曾提出造五萬噸的風帆貨輪的方案,荷蘭也設想建設更大噸位的集裝箱帆船。將來,新型的帆船會乘風破浪地馳騁在遼闊的海洋上。
我國人民很早就利用風車磨面。現代,美國的一個研究機構,做了一個大風車,用來發電,其發電量足夠一個一千五百戶人家的村鎮使用。美國還想造功率更大的風車發電機組,來解決當前的“能源危機”。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利用風的原理,制造風洞,研究氣流,一定會有新的進展。
不過,風也有它有害的一面。美國出現過的黑風暴,曾席卷大半個美國,將三億噸優質土統統吹入大西洋,給農業帶來巨大的損失。我國沿海的臺風,墨西哥灣以及加勒
課堂作文 篇8
作文在語文教學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它是語文知識點點滴滴,一經一緯積累的歸宿,語文新課程標準也明確規定了這一點。二年級的寫話是作文教學的起點,教師應當逐步引導學生以文字為媒體,恰切地表情達意。
我在教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四冊課文《月亮灣》之后,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有的學生說月亮灣很美,我想到那里做客;有的學生說我想把它用水彩筆畫下來送給老師;有的說我住的村莊也很美,也有小橋流水;等等。學生們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我在學生興趣盎然的談感受之時,因勢利導的提出回家以后仔細地領略家鄉的美景,把看到的和自己想說的,仿照《月亮灣》的寫法寫一段話。
這時,一位學生說我住的地方景色一點也不美。于是,我對他們說,其實我們的校園也是個景色怡人的地方。為幫助學生能有條理地進行觀察,我隨即將學生帶出課堂,領著他們參觀校園,噴水池,蘑菇亭,大花壇……在參觀的同時,我適時地給予點撥,有意識的提供相關的詞匯。我發現在這過程中,學生的情緒始終是愉悅的,不時地發出贊嘆,而且他們的想象力也豐富多了。
那天,我讓學生回家后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你的家鄉或者校園。第二天,當學生把作業交上來時,我驚喜地發現,他們筆下的校園和村莊象月亮灣那樣充滿生機。 在修訂版大綱中,對低年級的作文明確提出:“對于寫話有興趣,樂于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應該注意到,大綱中回避了“作文”二字,而把它在低年級稱之為“寫話”,意在明確小學生的寫作就是練筆,就是要傾吐所聞、所思和所想,而興趣則是這一目標實現的“催化劑。”蘇聯教育家贊科夫說:“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才能產生出使學生的作文豐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詞語。
小學生年齡小,對他們而言,只有感興趣的活動才會積極地、自覺地去參與,才會有更為鮮明、深刻的情緒體驗。在上述的教學過程中,我本著“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教學思想,把學生帶出課堂,努力把學生對生活的濃厚興趣逐步遷移到觀察、寫作上來。為此,我注意創造條件使作文教學的內容更貼近于學生感興趣的生活,讓作文訓練回到生活中去,讓孩子們寫他們感興趣,樂于寫的作文,為學生的自由寫作,自由表達提供有利的條件和廣闊空間,解放了學生的聰明才智和心靈、精神,讓他們的才華、靈氣和創造力盡情地釋放出來。
葉圣陶先生說:“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我們必須引導學生在廣闊的生活中擷取絢麗的浪花,引導學生以不拘一格的形式表達、不拘一格的思想,寫上自己的、自然的作文。
【課堂作文】相關文章:
課堂作文:我們的課堂08-10
課堂作文:身邊的課堂08-08
課堂作文:有趣的課堂08-13
課堂作文:快樂的課堂08-13
課堂趣事的作文,課堂趣事,有趣的課堂作文08-10
課堂作文:快樂的課堂(優秀作文)08-20
未來課堂未來課堂作文09-28
課堂作文:課堂上的趣事08-20
課堂作文:自然也是課堂08-20
課堂作文:有趣的課堂游戲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