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學問的教師作文

時間:2021-09-03 11:14:41 老師 我要投稿

做有學問的教師作文

  做有學問的教師

做有學問的教師作文

  教師有無學問,似乎不是個問題,哪有教師沒有學問的?沒學問的也能吃教師飯?若這樣考慮問題,本文就沒啥可說的了。本文標題并未論及現在的數學教師有無學問,這類能惹人上火的問題我不沾,我也不會定義“學問”二字,原因有二,一是沒那水平;二是沒那必要。你就當沒有前提的閑句(比閑話用的字少,故稱“閑句”)一樣看,又不是命題,無所謂真假。因沒有定義“學問”一詞,故什么是有學問的教師就不好說了。通常,對于某人是否有學問,大部分人是通過點頭或不點頭來表達看法的,只表意而不言明。

  當年的胡適,都說他有學問,這不是用現成定義套的,而是被當時的人們所公認的,無論是對他有意見的,還是對他沒有意見的。聽有學問的人講課,效果就是不一樣。

  有位吳健雄女士,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曾參加制造首顆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研究院兩百多年歷史上錄用的第一位女教授,是使楊振寧、李政道獲得諾貝爾獎的弱相互作用宇稱不守恒理論推斷的實驗證實人。吳健雄曾給胡適寫過一封信,信上說:“……你的演講最動人,最有力量。……譬如說,我聽到了你那次在蘇州女中的演講,受到的影響很深。后來的升學和出洋,都是從那一點出發的。”對此胡適寫到:“我一生到處撒花種子,即使絕大多數都撒在石頭上了,其中有一粒種子撒在膏腴的土地上,長出了一個吳健雄,我也可以百分快慰,……將來我見到圣陶(當時在蘇州一中做教師),我一定告訴他這個故事,好替我自己吐口氣。”這段不很詳盡的情節透出了若干信息。

  首先,三十年代,被當時人們所公認的大學問家胡適到蘇州女中作了一次講座。

  其次,這個講座不過一次,卻是一名世界頂尖的女物理學家曾經的出發點,可見該講座的影響力之大。

  最后,一個與此例不很相關的事是,著名作家葉圣陶曾當過中學教師,他的學問也是為當時人們所公認的。

  我國著名數學家、中科院院士吳文俊亦曾有過當中學教師的經歷。另外,他本人走上數學這條道,據他說,與他上中學時的一個數學老師的一節幾何課開頭的影響有關。胡適的講座講什么了?吳健雄沒細說!為吳文俊院士所念及的那位中學數學教師講什么了?吳院士未詳說!只知道演講者、講課者,是有學問的人。“抗日戰爭時期”,一位今天的科學家談到他讀中學時的一位地理老師時說:“我的地理老師頭天晚上聽英國倫敦的英文新聞廣播,第二天結合歐洲戰況講歐洲地理。”有這樣水平的地理老師,不知今天的中學里能有多少?

  我就職的首都師范大學數學系,有一些老教授,他們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曾在北京四中等學校當數學老師,且一般都畢業于清華或北大。當然,后來他們又成了大學教授。筆者無意褒揚解放前的中學師資水平,但客觀事實是,當時社會對人才的消化能力較低,使得中學或小學能有機會聘到一些精英人才任教。那時中小學生親身接觸或聽取名人、學術大師教誨的機會大于現在的`中小學生。這種情況有助于解釋這樣一種現象:五十年代有一批中國人,他們在世界尖端領域上處于頂級水平,如楊振寧、李政道、吳健雄、陳省身等,這個名單可以寫得很長,其中也包括我國長期隱姓埋名的兩彈元勛們,如鄧稼先等。數量之多,令人驚嘆。他們基本上都是三十和四十年代在中國讀的中小學,以中國當時基礎教育的規模來看,其產出杰出人才的比例是相當高的,況且時逢解放前這個戰爭和動亂時期,辦學環境和條件很差,按他們當中的一些人回憶,甚至可以說是極其惡劣。一個可能的解釋是,中小學校不乏有學問的教師。今天有學問的教師的標準可能已經發生了變化,這主要體現在“名師”或“特級教師”的評定上,有學問的教師往往是指從事教研、教學和在應試上有很高能力的教師,但這還遠不是有學問的教師的標準。盡管“有學問的教師”是沒有標準來衡量的,但在人們的心里,還是有認同標準的。例如,六十年代,我那時就讀的一所質量很一般的中學,就有一位語文教師參與了吳晗主持的歷史小叢書的編寫工作,寫出了《歐陽修》這本小冊子。還有位數學教師,據說,名牌大學建筑系的教材中的圖要請他畫。他們都沒教過我,我也不記得他們的名字,但他們的這些事跡常被各年級的學生傳頌,讓我忘不了。最近,我與兩位大學校長偶然談到他們就讀過的北京三中(并非當時北京頂尖的學校),他們今天還記得1964年高中一年級時聽的兩堂生物課。第一堂是生物起始課,那位施滸教師布置全班學生放學后到學校對面的西城區圖書館查閱有關生物學的隨便什么資料,看看能提出什么問題。到第二堂生物課,施老師讓學生隨便向他提問題,記錄了滿滿一黑板的問題。令全班學生佩服的是,沒有一個問題能難住施老師。兩位今天的大學校長依稀記得當時有本《生物學分類詞典》是這位施滸老師編的。不知現在的中學教師有多少有這等水平?

  我以為:有學問的教師的學問體現在書讀得比一般的人或一般的教師都要多,對事物的認識比一般的人或一般的教師都要透。沒有什么事物能使他盲目相信,對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獨立或獨到的看法。因其有學問而具有某種獨特的氣質或行為,并且能為絕大多數學生和同事所認同。

  現在的教師能不能做一個有學問的教師呢?難!難在哪呢?難在相當多的教師讀大學或中師時就往往處于學習的被動狀態,熱愛并主動學好課程的不是很多,往往是通過被動式的應考而取得了畢業證書。畢業后到教師崗位上,多年靠教材、靠教參、靠教案集、靠教學指導書進行教學,多年讀這類書籍。而有關部門所規定的教師進修用書往往少有具備真才實學的精品,摘抄匯集的多,原創的、精品的少。甚至那等靠占了好地方而非有好學問的編書者編的書,也常常被權威部門推薦來讓教師們必讀,其效果可想而知。如此從教,經過若干年,也有可能成為名師,成為特級教師,但難說是有學問的教師。因此,不讀書當為做有學問的教師的最大障礙。讀好書、常讀書,才能使自己的課更有學問、更有深度;使自己的學生獲得更大的收益。

  各級教育或教學管理部門應注意為培養有“學問的教師”創造條件,少做那些急功近利的事,讓人誤以為講了若干堂“出彩的課”、寫了若干篇拼湊的教育科研文章就可以算是有學問了。當然,若使中小學校能多一些有學問的教師從教,僅靠培養是遠遠不夠的,要設法創造好的環境和條件吸引有學問的人來做教師,最起碼的是來作講座。這需要做校長的獨具慧眼,且舍得多用功夫。另外,為此而多籌“銀兩”也是不能省的事。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中文字幕a∨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福利 | 中文字幕一本在线 | 在线观看国产免费一级AV | 特级AV片在线播放 |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