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與雷鋒的作文錦集六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與雷鋒的作文6篇,歡迎大家分享。
與雷鋒的作文 篇1
雷鋒,一個光輝的名字,他不是將軍,卻立了無數的功勛;他不是文豪,卻寫下了不朽詩文;他如此平凡,如此年輕,像一滴小小的春雨,卻滲透著------億萬人的心!雷鋒雖然已經早逝,但他的精神卻常在我們身邊,時常會零距離的接觸我們。
有人會問:為什么六億人民的心里,卻念著這個二十二歲士兵的名字?
他是一滴水,卻能夠反映整個太陽的光輝。
他是剛展翅的鳥,卻能夠一心向著黨飛!
他是才點亮的燈,只不過每一分光都沒浪費!
他是剛敲響的鼓,卻能把每一聲都化成雷!
呵,雷鋒!
你不為自己編歌曲,你不為自己織羅衣。
你不為自己梳羽毛,你不為個人流一滴眼淚。
從你的日記里,我看到了你的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我清楚的記得你1958年6月7日的`日記:……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如果你要告訴我們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揚那最美麗的理想,你既然活著,你又是否為未來的人類的生活付出你的勞動,使世界一天天變得更美麗?我想問你,為未來帶來什么?在生活的倉庫里,我們不應該只是個無窮盡的支付者。
雷鋒!你是《國際哥》里的一個音符,你是紅旗上的一根纖維;你是花叢中的紅花一瓣,你是浪花里最清的一滴。
在校園里,處處不彌漫著你的精神,我們與你的精神之間如紙之薄,你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楷模,我們會將你的精神傳出一代又一代。
與雷鋒的作文 篇2
最近,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讀了《雷鋒的故事》這本書,書中對雷鋒光輝短暫的一生進行了深刻的描述,使我讀后深有感觸。
雷鋒小時候十分珍惜時間,把玩的時間都用在學習上。在汽車連,戰友們送了一個雅號給雷鋒,都稱他是“讀書迷”,這是因為他愛讀書,只要一有空閑,他就會翻開隨身攜帶的書本,閱讀起來。他熱愛勞動,星期天不上學的`時候,他就上山砍柴或下地干農活,小小年紀就學會了所有的莊稼活。每天早晨,他比其他同學都來得早,總是第一個進教室,然后放下書包,擦黑板,抹窗戶,整理桌子和板凳……一刻也不閑著。還有他穿的襪子,補了一層又一層。最后,一雙襪子總是變得面目全非,也舍不得丟掉。
再想想我,一點也不珍惜時間,每次做作業都做做玩玩,老被媽媽批評,每本書都沒有細細品味。每次吃完飯的時候,也不忙著刷鍋洗碗,總是愛干不干,十分隨意,等著媽媽爸爸去收拾。我最該學習雷鋒叔叔的勤儉,在家里,我總是要這要那,不讓我如愿以償就十分難過!這真是不應該呀,真為自己感到慚愧!
我要以雷鋒叔叔為榜樣,在學習中要有“擠”的精神,在學校要尊敬老師,團結同學,熱愛勞動。在生活中尊老愛幼,多做好人好事,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幫助別人。向雷鋒叔叔學習,雷鋒叔叔是我永遠的榜樣。讓我們都以雷鋒叔叔為榜樣吧!
與雷鋒的作文 篇3
今天是星期天,在小學上班的老婆催著要關于雷鋒的資料,說是三月份又要學雷鋒,由此我也覺得應該思考思考雷鋒精神的時代性和現實意義,也可以指導其他的同仁們如何進行此項活動的開展:
對于現在的中小學生而言,雷鋒同志已經不是叔叔,也不是爺爺,而是已經隔了世的跟他們幾乎毫無關系的人了啊。
然而只要略懂中華傳統文化的發展脈絡的,就不難發現,雷鋒精神的傳承宣傳發展,是一種時代發展的必然和最終歸宿,就象現在我們所熱衷建設的"和諧社會"一樣,任何時代發展到最終,人是有權利也必然會選擇自己的生存環境。這里包括自然社會的和精神世界的,而雷鋒精神正是這種上乘的內心修煉,是最高境界的品德教育。
現在回想到一個年僅22歲的人能在那一個精神生活相當純潔的時代那樣高尚地活著,回想到能夠因為他的年輕的生命失去而使的一代偉人動顏釋淚,我們不能不理解為他老人家痛惜的不僅僅是一個鮮活的生命的失去,而是這個生命身上所具有的那種精神。所以一代偉人用他那神來之筆,點化了一個時代,雷鋒精神時代就這樣的延續至今。
對于當代的中小學生,我覺得理解并了解雷鋒同志的時代背景,了解在當時的那樣的時代雷鋒同志的具體做法和思想境界,尤其要求他們應該將雷鋒精神同當前的`“和諧教育”相結合,積極進行“愛校愛家愛社會”的教育,應該將對學生的“學習慣與學習品質”的培養貫穿到雷鋒精神的始終,力爭做到一人一事,一班一校,做一些簡便可行,操作性強的活動,尤其重要的是,不要讓學生理解成學雷鋒是一項“活動”。
雷鋒精神的弘揚宣傳學習,是一種精神文化的回歸,是人們對自己生活環境和精神境界的選擇,是幾千年傳統精神文化的升華,它將人的精神境界理想化了,雖然有著一定的時代局限性,但最終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發展方向和最終歸宿,尤其是當代的孩子心中,深受復雜思維和物質的誘惑, 能夠真正的教育學校樹立一種文化的積淀,不僅僅是這個所謂的“活動”的任務,更是許多“治者”忽視思想領域的失誤結果。現代人在學會花錢和掙錢的時候,卻“窮的只剩下錢了”,我們不能不看到當代人精神文化的空虛和空白,這是動亂的前兆,是和諧的大敵,所以我們應以雷鋒精神的為契機,在全社會進行一場發展宣傳弘揚中華文化的“活動”。這不僅是某位領導人的事,某次會議的事,而是全社會每一個公民的事。
與雷鋒的作文 篇4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小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這是雷鋒叔叔曾說過的一段話。
讀過《雷鋒》這本書后,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他便是那一滴水、一線陽光、一顆糧食、一顆小小的螺絲釘,他把生命化作一串最美的音符,他用生命譜寫了一曲懷仁天下。
雷鋒的生命逝去了,但他把精神留給了后人。他的甘愿奉獻、懷仁天下讓我們永遠銘記。
當他看到一顆小小的螺絲釘時,他想到如何為祖國添磚加瓦;當他接到手里的新軍裝時,他想到的'是如何節約國家的資源;當有人遇到困難時,他想著如何去幫助別人。作為今天的新世紀少年,我們更要傳承美德,延續這種精神。
在我們身邊就有許多的“雷鋒”。“最美媽媽”吳菊萍,一剎那雙手托起年幼的生命;東北漢字謝尚威千鈞一發接住墜樓少年,;“最美女教師”張麗麗,為救學生雙腿碾于車下……他們用樸實的天性演繹著善良,用真實的表現體現著屬于他們的美麗。他們是最美的人,他們擁有著“雷鋒”的精神,擁有著一顆懷仁天下的心。
雷鋒叔叔曾說過:“不經歷風雨,長不成大樹,不受百煉,難以成鋼。迎著困難前進,這也是我們革命青年成長的必由之路,有理想有出息的青年人,必定是樂于吃苦的人。”就讓我們銘記雷鋒的話,傳承雷鋒的精神——甘愿奉獻,懷仁天下。
與雷鋒的作文 篇5
《學習雷鋒好榜樣》這首歌不知大家唱了多少遍,在每一次學雷鋒精神的活動時,都熱情高漲——學唱歌曲,看書、講故事,爭做好人好事,寫相關作文。但活動一過,不少人依然我行我素。這讓我想起前次的“感恩勵志教育報告會”。在會場上,同學們痛哭流涕,與父母、與老師含淚相擁,對著他們許下自己的諾言。可結果呢?活動一過,變成了同學與家長、與老師唱“對臺戲”,所以這種教育會失敗。所以除了同學們自身的因素外,很大程度取決于外界監管不力。可能有人會覺得好笑:愛心和道德怎么能監管呢?請讓我舉個例子,最近央視開展了“文明隨手拍”的活動,觀眾們若是看到自己不文明、不道德的照片出現在電視上,我想他(她)也會有些“收斂”吧!有誰會厚顏無恥到在眾目睽睽之下做出低俗之事呢?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彭宇案”吧!其實大部分人都是有愛心的,誰愿意背上一個“見死不救”的罵名呢?但此案一出,許多人都紛紛表示以后在遇到有人需要幫助時,會猶豫或是走開。而在《南方周末》的調查報告中顯示,這種人占了大約80%,只有約20%的人會依舊“見義勇為”,這樣的數據不免讓我們寒心,但事實就是這樣。我覺得歐美國家的公民素質之所以很高,很大程度上都歸功于其“嚴酷”的法律。因為道德素質來自于習慣,而習慣多來自于自我約束。美國有一個信用局,專門監督公民的信用卡還賬情況,若是逾期不還,則馬上封殺該公民的所有存款。許多罪犯不怕警察,卻惟獨怕這樣的“信用局”。英、法、美、新加坡等國家將見死不救列入刑法,輕則罰款,重則入獄。正是由于這種強制性的規定,才會有高度的公民意識——受法律約束的習慣已經成了一種自覺的行動。而相比之下,中國法律就遜色得多了,也才會有“彭宇案”、“小悅悅事件”等一系列悲劇發生。
如果說“見死不救”的惡行還可以用法律挽救,那像雷鋒一樣去幫助他人的愛心就只有靠全社會的努力了。實際上,中學生樂于助人的也不是沒有,但太少了。在這點上,我不得不承認同學們太自私了。我前面也說到,沒有人不愿意當一個好人,當一個現代雷鋒,但如果一個人所做的'好事被許多人否定和嘲笑,那他(她)還會堅持去做嗎?我們班上有一位叫王春的同學,她一直樂于助人,經常幫大家做事,但有人說她傻。老師只是對這些同學進行簡單的口頭批評,對王春也只是小小地表揚一下。結果呢?這些同學還不是“變本加厲”了。中學生有很大的可塑性,老師、家長的言傳身教對學生的影響勝過一切教育。以前老師說見到垃圾不主動撿的,要扣分和批評。剛開始時大家做得還不錯,可后來看到一些老師見了垃圾也不撿(也許是沒看見),他們就再也不主動撿垃圾了。
所以,要學雷鋒精神,成為有愛心、有道德的人,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但不能因為自己一時的努力沒有成效就像那些不再撿垃圾的同學一樣,輕易地放棄。自己應該有一顆堅定不移地做好事的心——這的確很難做到,但不妨在看到一些需要自己幫助的人時,認真思索一下,我該怎樣做,這樣做是否問心無愧,不昧良心。我想雷鋒也應該是這樣的吧!問心無愧也是一種快樂,他(她)在幫助別人時也獲得了快樂和滿足,同時還陶冶了自己的情操,這有什么不好呢?
教師點評:本文通過大量事實論證了作者對于道德的觀點,那就是要有政府法律上的規定和自己的良心,寫出了道德缺失的嚴重危害。道德體現了為人的基本準則,覆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如作者所言:要有一顆堅定不移的做好事的心,把“學雷鋒精神”與努力“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緊密地結合起來,才能收到好的社會效果。
與雷鋒的作文 篇6
當老師讓我們寫雷鋒故事讀后感的時候,我又小心翼翼地翻開了這本書重溫了起來。雖然我已看了很多遍,但每一次都有深深的感觸。他隨時提醒著我,要做一個有愛心的人。
提起“雷鋒”這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人們就會想起他那敬老愛幼、公而無私、奮不顧身的奉獻精神,一個充滿愛心樂于助人的好同志。他的一生是短暫的,卻在短暫的生命里做了無數有意義的事。只要誰有困難,哪里有需要,他都會奮不顧身、竭盡全力地去幫助。雷鋒叔叔曾說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多么感人肺腑的.話語,他把為人民服務當作是他的生活習慣,要知道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這是多么偉大的精神啊!他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的精神卻一代又一代地延續著。
我們這新一代的孩子應該多學習雷鋒精神,發揚雷鋒精神。盡管生活富裕了,但需要我們幫助的還有很多很多。我們應堅持不懈努力下去,從身邊小事做起,只要人人付出一點愛,我相信我們的祖國一定會更加美好!
【與雷鋒的作文】相關文章:
學雷鋒,做雷鋒作文11-15
雷鋒的作文[經典]07-31
[經典]雷鋒作文09-30
雷鋒的作文(經典)10-12
與雷鋒的作文11-26
雷鋒的作文11-03
雷鋒的作文(經典)11-12
(精選)雷鋒的作文11-14
雷鋒的作文[精選]03-12
雷鋒作文(精選)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