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蠻觸交爭歷史典故
典源出處《莊子·則陽》:“有國于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于蝸之右角者日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伏尸數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釋義用法寓言講,蝸牛左角上的國家觸氏,與右角上的國家蠻氏,經常為爭地而發生戰爭,而且戰斗很激烈。后用此典指為細 微之事無謂爭斗; 也指為功名富貴等庸碌爭逐; 亦指戰爭。
用典形式
【戰蝸】 元·楊維禎:“前山較獵御同車,一笑平陽等戰蝸。”
【蠻觸】 宋·蘇軾:“升沉何足道,等是蠻與觸。”金·元好問:“干戈幾蠻觸,宇宙日流血。”清·王夫之:“笑向來蠻觸,交爭何事,冷看閑看定也。”
【蝸名】 宋·張炎:“莫說蝸名催及戍,長安城下鋤煙雨。”
【蝸爭】 宋·范成大:“劉項蝸爭哄靈璧,血漂川谷流腥臊。”
【蝸角】 宋·王安石:“可憐蝸角能多少,獨與區區觸事爭。”宋·陸游:“人方得意矜蝸角,天豈使予為鼠肝?”
【斗蠻觸】 清·吳偉業:“一寸山河斗蠻觸,五千甲士化沙蟲。”
【兩蝸角】 唐·白居易:“相爭兩蝸角,所得一牛毛。”宋·黃庭堅:“功名富貴兩蝸角,險阻艱難一酒杯。”
【戰禍角】 宋·陸游:“蹙縮戰蝸角,崎嶇走羊腸。”
【蠻攻觸】 宋·陸游:“世事蠻攻觸,人情越事吳。”
【蠻觸斗】 清·王士禛:“遂休蠻觸斗,共識漢唐年。”
【蠻觸爭】 宋·張元干:“絕憐蠻觸爭,亦復弄兵革。”清·黃遵憲:“等是蠻觸爭,紛紛校得喪。”
【蝸牛角】 唐·白居易:“蝸牛角上爭何事? 石火光中寄此身。”
【蝸左角】 宋·陸游:“憫憐蝸左 角,嘲笑蟻南柯。”
【蝸角戰】 明·唐寅:“時事百年蝸角戰,酒杯三月鳳頭燈。”
【觸與蠻】 宋·范成大:“蝸牛兩角猶如夢,更說紛紛觸與蠻。”
【觸蠻斗】 清·程可則:“觸蠻之斗豈足計,只憐蹂躪憂蒼生。”
【左觸右蠻】 宋·辛棄疾:“蝸角斗爭,左觸右蠻,一戰連千里。”
【角上蠻觸】 宋·蘇軾:“永辭角上兩蠻觸,一洗胸中九云夢。”
【蠻爭觸戰】 宋·葛邲:“任蠻爭觸戰,世間榮辱。”
【蠻觸交爭】 唐·白居易:“蟭螟殺敵蚊巢上,蠻觸交爭蝸角中。”
【蝸角虛名】 宋·蘇軾:“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干忙?”宋·范成大:“蝸角虛名人尚愛,錦標安得笑渠爭。”
【兩角寄蝸牛】 宋·范成大:“遮莫功名掀宇宙,百年兩角寄蝸牛。”
【蠻觸交爭歷史典故】相關文章:
小蠻腰的歷史典故08-24
共工怒觸不周山的歷史典故01-01
共工怒觸不周山的歷史典故10-14
歷史典故大全-歷史典故素材02-09
趙州橋的典故歷史典故08-02
經典歷史典故09-23
精選歷史典故12-11
「歷史典故」03-20
歷史典故:旱魃拜夜叉-歷史典故素材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