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懸梁刺股歷史典故
“懸梁刺股”這個成語雖然告訴我們廢寢忘食地刻苦學習是值得提倡的,但是我們也要認識到為了學習也不能一直努力到累垮自己的身體,讀書也是需要適可而止的。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懸梁刺股的歷史典故,歡迎大家閱讀。
【1】懸梁刺股歷史典故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字季子,是當時有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曾與張儀一起師從鬼谷子學習兵法。學成之后,他到各國去游說,希望各國的君主可以采納他的政治主張,但卻始終一無所獲。最后,他的錢全都花光了,只能回家。
回家后,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鄰居們也都在暗地里嘲笑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憤讀書。從此,他閉門不出,埋頭苦讀,常常讀書到深夜,有時疲倦得直打盹,想睡覺,他就用冷水沖醒自己。但是,到后來冷水也沒有什么用了,于是他想出了另一個方法,準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了,再堅持讀書。
幾年的苦讀之后,他掌握了豐富的知識,于是他再次去游說,后終于成為一位聲望頗高的大縱橫家。
東漢時期,也有一個像蘇秦一樣勤學苦讀的人,他叫孫敬,字文寶,是當時著名的政治家。開始由于知識淺薄得不到重用,于是,他下決心認真鉆研,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如饑似渴地讀書。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想了很多辦法來刺激自己,但是到后來都失去了效用。
他怕影響自己讀書,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他找來一根繩子,一頭牢牢地綁在房梁上,一頭則綁住自己的頭發。當他讀書疲勞打盹時,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這樣就會把頭皮扯痛了,自己馬上清醒,再繼續讀書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孫敬后來終于成為一個大學問家。
【2】懸梁刺股故事介紹
東漢時,有一個叫孫敬的年輕人,孜孜不倦勤奮好學,閉門從早讀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時候到了三更半夜的時候很容易打盹瞌睡,為了不因此而影響學習,孫敬想出一個辦法,他找來一根繩子,一頭綁在自己的頭發上,另一頭綁在房子的房梁上,這樣讀書疲勞打瞌睡的時候只要頭一低,繩子牽住頭發扯痛頭皮,他就會因疼痛而清醒起來再繼續讀書,后來他終于成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戰國時期的蘇秦是一個有名的政治家,但是他在年輕的時候學問并不多,到了好多地方都沒有人關注,即使有雄心壯志也得不到重用,于是他下定決心發憤圖強努力讀書。由于他經常讀書讀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時候就用事先準備好的錐子往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來,振作精神繼續讀書。
這兩個故事引申出“懸梁刺股”這個成語。雖然告訴我們發憤忘食地刻苦學習是值得提倡的,但是我們也要認識到為了學習也不能一直努力到累垮自己的身體,讀書也是需要適可而止的。懸梁”之事據說是發生在漢朝,而“刺股”,就出在蘇秦在秦國受冷落之后閉門讀書的一年間。想想日后蘇秦在六國之間蹦來竄去,最后落得被刺客要了性命的下場,他的確算是一個十足的英雄,但這,“懸梁刺股”的故事,能作為佳話流傳千古,一定是他沒有想到的了。
通過蘇秦“刺股”之外的動因,可以感受到他苦心鉆營的利祿之心。褒貶不容我定言或評說,而此類的人在現實生活中,亦是彼彼可見的。若蘇秦或張儀,抱著做事的決心,而不是為了貪圖自己一時的榮華,那段歷史想必可以改寫,譬如說,秦國早日一統天下,或者說,六國一直可與秦國抗衡?其實歷史并不是由人格高尚的人譜寫的,天使和魔鬼共同主宰著這個世界,眾多平庸的人,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或者埋頭過著自己眼前的日子。
【3】懸梁刺股:發奮刻苦,求學始成
【釋義】股:大腿。將頭發懸在梁上,用錐子刺大腿,以防止打瞌睡。形容讀書學習發憤刻苦。
【出處】“懸梁”,出自《太平御覽》卷三六三引《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梁。”“刺股”,出自《戰國策·秦策一》:“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后人把這兩則典故合成“懸梁刺股”這則成語。
【讀音】xuán liáng cì gǔ
【近義詞】懸頭刺股、三絕韋編、囊螢映雪
【反義詞】不求上進、不學無術、游手好閑
【4】懸梁刺股成語寓意
懸梁刺股這一歷史典故表現了孫敬、蘇秦好學勤讀的刻苦精神,表明只要付出時間和精力就會有收獲的道理,用以激勵人發憤讀書學習。如果想要把事情做成功,就要下定決心,目標明確。要肯吃苦,肯努力。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懸梁刺股的【成長心語】
拉美特利說過:“大海越是布滿暗礁,越是以險惡出名,我越覺得通過重重危難去尋求不朽是一件賞心樂事。”在逆境中,只有懦夫才會一蹶不振,視此為人生的終結。綜觀歷史,強者都是在大苦大難中取得成就的。求知也是如此,不經歷風雨,怎么會見到美麗的彩虹?沒有百轉千回的“山重水復疑無路”,又何來“柳暗花明又一村”?要想獲得大幅度的提升,便要經歷“華山天險一條路”,要有百折不回的韌勁、聞雞起舞的苦干、懸梁刺股的志氣和奮發,這樣才能夠“破壁”,一定能夠“走通”,一定能夠華山登頂、一覽眾山。
【懸梁刺股歷史典故】相關文章:
趙州橋的典故歷史典故08-02
歷史典故05-20
歷史的典故05-22
經典歷史典故04-07
古代歷史典故12-20
酒的歷史典故04-10
明朝的歷史典故04-12
歷史典故大全05-29
孝順的歷史典故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