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魯迅爺爺的一封信
敬愛的魯迅爺爺:
您好!這是一封來自二十一世紀的學生的信,希望您在天堂能開心。
最先接觸到您,是因為一句詩:“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那時我在上小學,并不是狠了解它的含義,只是因為很多人說它好,而且,當時我對您也沒有什么認識,只知道有一個文學戰士,好像叫做魯迅。
步入初中以來,我便了解了您,學了許多關于您的文章與生平。就目前學過的課文中,我最喜歡的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荒蕪的后院在您的眼里,是童年的樂園,可能,現在我們會覺得那百草園是荒涼無味的吧。
我敬仰您,在二十世紀勇敢地同日本抗爭,用筆寫出了令人振奮的文章,不會因為社會的壓迫而放棄斗爭。您不像戰士那樣在戰場上奮勇殺敵,但您卻以筆桿為武器,鼓勵大家不要膽怯,不要退縮。
最近,我又學習了您的《故鄉》。在學習的同時,我在想:閏土從紫色的圓臉,項上的銀圈;到后來滿臉的皺紋,通紅的眼睛,變化多大啊。您讓我了解了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社會,即便是最好的朋友,也會有深深的隔膜。
魯迅先生,我以前看過您的一封信,是你寫給一個大學生的回信,那種語氣是多么溫和,多么樸實和平易啊!跟讀您的文章不同,許多人都說,與您交談,一點緊張感都沒有,因為您和藹可親,并且很幽默,在笑聲中,我們能學到許多東西。
最后,祝您在天堂安好!
此致
敬禮!
自二十一世紀的忠實讀者
2008年10月29
敬愛的魯迅爺爺:
您好!
您可以說是我們紹興的“大恩人”呢!是您那充滿智慧的頭腦加上一雙魔術般的手,寫出了贊不絕口的文章,這使您的故鄉——紹興,增添了許多光彩。可是,魯迅爺爺您知道嗎,如今的紹興,已經是一個奔向了小康生活,美化了環境的紹興,是一個改頭換面的紹興了!
魯迅爺爺,我記得您曾經寫過這樣三篇令我深記的小說:《阿Q正傳》、《祥林嫂》、《孔乙己》。其中《阿Q正傳》中的“阿Q”,那是一個沒有文化的人。而在我們現在的紹興,每一個人都是有文化、有修養的,他們出口成章,而且還會了英語呢!魯迅爺爺,以前您讀的都是私塾,而我們現在,讀的都是一所所美麗的學校。我們現在的學校里,有寬敞明亮的教室,有寬闊的大操場,還有那設備齊全的電腦房、書畫室……正是在正樣的環境中,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從學校走向了社會。
魯迅爺爺,您以前走親訪友都是坐著烏蓬船進出的吧!現在,在我們紹興,縱橫交錯著一條條寬闊的大馬路,有解放路、勝利路、人民路、中興路……其中有一部分的路,都是市政府近幾年建設起來的。在中興路與昌安街之間還聳立著一座宏偉的的立交橋——昌安立交橋。在城與城之間都是由一條條高速公路連接而成的。魯迅爺爺,您知道嗎,如果我們現在想到杭州,那只需花上半個小時就可以了。
魯迅爺爺,您知道嗎,現在我們紹興已經成為了一個旅游城市了。因為紹興是一個水鄉、橋鄉、酒鄉、名士之鄉等等,而且還有那風景優美的東湖、吼山,有書法勝地蘭亭,還有經過人工雕琢的柯巖。另外,魯迅爺爺,在以您命名的魯迅路上,開滿了各式各樣的店,真是琳瑯滿目,熱鬧非凡!很多人都是因為知道了您,才認識了紹興,在紹興,您筆下的一個個人物,都成了商家的“招財寶”是您給紹興留下了一筆巨大的財富!
魯迅爺爺,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您的故鄉——紹興,將會變得更加地美麗,更加地富裕,更加地熠熠生輝!
一個21世紀的小學生
****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