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作文5篇[集合]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魯迅的作文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魯迅的作文 篇1
踏上人生的旅途吧!
前途很遠,也很暗。
然而,不要怕,
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魯迅
幾番躊躇,最終卻也不知該如何下筆。究其緣由,只因一則自己思想膚淺、智慧貧乏,要談論先生,真有力不從心之感;二則實難體悟反映于先生身上的那種神圣悲憤,那種“置身于茫茫曠野、四顧無人的大寂寞,壓在萬鈞閘門下的全身震裂的大痛苦,在烈火中讓皮膚燒焦,心肺煮沸,決死對敵奮戰的大沉醉”。
坦率地說,至今我對魯迅先生的認識仍是非常淺薄的,我甚至還沒有完全、真正地嚼透先生的偉大。在我眼里,先生實質上更以生活中的普通人的身份,而不是以大思想家或者更偉大、更神圣的身份出現在我們面前。在先生的作品文字中,體現出來的都是我們不能輕易揭示的一些東西,能夠在平凡的`文字和敘述中,把人物的思想心理進行徹底的揭露,實可謂是能看透別人的心理。不過,我想這樣也好,去掉后人加在先生身上的光環或許能夠減輕談論時的心理壓力。
對待先生的心態,可以說是“敬而遠之”。我實在找不到更恰當的詞匯來描述。先生殘酷地剝去我們身上的偽裝,揭示我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弱點,時常令人感到坐立不安;加上自己的惰性在作怪,我真的懼怕先生的冷峻與嚴苛。先生能夠把現實社會中的人進行透徹的分析,而且進入到他們的內心世界,把所謂的“真、善、美”進行徹底的批判,脫去他們展現在世人面前的“假殼”,讓其在批判中獲得被救贖、被改造的可能。同時,我們也為先生作品中那消磨不盡的痛苦而困惑,換句話說,我們簡直不會甚至無法欣賞這種悲劇之美,無法分享先生在人生角斗中得到的生命沉酣的大歡喜。
誠然,我們欽慕先生那樣“無所顧忌的生活,無所顧忌地去愛、去恨、冷嘲熱諷,坦蕩地面對著別人的熱舌頭、冷唾沫,讓他們去說,去誣蔑去以為”,然而現實生活給了我們太多的否定和困惑。盡管我們看到了諸種弊病,可是我們不敢反抗,當然也反抗不了。在先生的悲哀中我們也感到一種無可奈何的悲哀。以先生為師,能真學先生嗎?想想先生的精神十字架,可能太沉重,我們背負不起。
我想這也許是正確的。作為年輕人,我們只希望在可能的條件下盡力使生活變得輕松愉快,何必人為的去加重生活的砝碼呢?我們沒有必要脫下T恤牛仔,換上長衫,把自己關在“鐵屋子”里去體味那一份苦澀。當然,我們也不怕生活的沉重,也決不會輕意去逃避。我們很欣賞先生那種面對現實,正視現實的精神,但為何不能更超脫一些,多一點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寬容?平等與慈和不知先生是如何認為的?
當然,我們也應該理解先生,學習先生,但我們卻沒有必要用先生背負的歷史包袱來充實自己的內心世界,以此來追求一種悲劇式的精神境界。少一點因襲以往的顧慮與牽掛,多一些對未來的高瞻遠矚,這樣我想先生恐怕也不會斥責我們的莽撞。
按照一個固定的標準和模式去生活是可悲的,我卻寧愿讓自己的心流浪而不去模仿別人生活。我敬仰先生之人格,卻不喜歡先生的性格。我想,我從先生那里所得到的既不是智慧,也不是熱情,而是一種毅力,一種促使我們一步步向前走而決不停留下的力量。“遇見深林,可以辟為平地;遇見沙漠,可以開掘井泉”,這對于正在刻苦學習、奮斗,不久也將步入社會的我們來說便是極大的收獲:以先生獨立不依的精神和奮然前行的毅力,盡可能少地為自己設立羈絆,開拓自己的道路,或許這就是先生現在對于我們的重要意義。
先生躑躅于荒原之中,孑然回顧,蒼茫無及。這是一幅極富于象征意義的生命圖像。沒有對話者,這是思想者最大的孤獨;無法直面的人生,這是思想者永恒的困惑。在孤獨這座祭壇上,幾乎所有偉人和思想者都要走上它,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生命的造型就是一群沉溺孤獨的羈旅者。
在先生這樣的大境界面前,我們永遠只是蹣跚學步的稚童。
魯迅的作文 篇2
嚴肅剛毅,精神抖擻,這或許就是我們所認識的魯迅吧!但以《朝花夕拾》這本書中,我看到了他的情。
“我現在還聽到那時的自己的這聲音,每聽到時,就覺得這都是我對于父親最大的錯處。“這是魯迅先生后來回憶自己在父親臨死前的行為而不禁感嘆的,表達了自己對父親無說的愛,以及對自己的行為無比后悔。
在對一個不是生母卻勝似生母的長媽媽的描寫中,魯迅先生雖然表面上寫了她十分迷信,但是實際上卻表達了對她深深的愛,由她為自己而想盡一切法子去買《山海經》來表達了自己對她的敬意,字里行間都體現了魯迅先生的情,更有在最后魯迅先生對長媽媽的祝福“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懷里永安她的魂靈!
當然,魯迅先生的情并不僅僅只在自己的`親和自己所熱愛的人那,更存在于中國所有的勞苦大眾。正是因為他有這樣的情,他才可以一直堅持下去。他以筆為武器,像一把鋒利匕首,狠狠地插入敵人的胸中,像一把優秀的手術刀,治療人民的病處,像一塊塊磚頭,筑成了人民心中的長城。
因為魯迅先生的情,所以他會不顧身份,跪著為人民服務,他會時時刻刻為進步青年著想,他才會一直有勇氣,有決心,在曾經那個污濁的社會屹立起來,成為所有人的一顆“北極星”,永遠為人民指引方向。
或許有的人會說,我們也有情,為何就比不上魯迅先生呢?不!你那只不過是為自己著想,而從未沒有為他人考慮,你只知道收獲的喜悅,而不明白奉獻的快樂!
我們,不!所有人都應有魯迅先生那樣的情,心中只有他人,從來只為他人考慮,我們身邊才會出現一個又一個“魯迅先生”!
我明白了魯迅先生的情……
魯迅的作文 篇3
我國有這樣一位大文豪:他身穿一件樸素的中式長衫,胡須成了一個隸書“一”字……他,就是魯迅。
那么在我看來,魯迅是一個關心進步青年的人。
我曾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次魯迅先生穿著破爛衣服去理發店理發,一位年輕的理發師打量了他一下,以為魯迅是一個乞丐,于是就胡亂地理了幾下,于是魯迅也亂抓一把鈔票給那位年輕的理發師,理發師便數了數,呀!他猛地一驚,多了許多錢!他的心里樂開了花,真想魯迅多來幾次理發。
過了一個月,魯迅他再次來那家店理發,那位年輕的理發師認出了魯迅,就笑容滿面地給魯迅細心地理發,理完后,魯迅他細心地給年輕的理發師錢,理發師數了數,咦?怎么錢剛好?他用疑惑的眼神望著魯迅,魯迅他便笑著說:“前一次你亂理我的頭發,我也就亂給你錢,但今天你仔細地理頭發,那我也仔細的給你錢……“聽到魯迅的一番話,那位年輕的理發師慚愧地低下了頭。當我看到這里時,我心想:魯迅他的教育方式真特別!
當我們學到《一面》時,才更加覺得魯迅他是一個十分關心進步青年的。文中的阿累在一次支內山書店買書時,買書的錢不夠,沒想到魯迅竟在內山書店躲避敵人,為了讓年輕人可以汲取豐富的知識,他把自己譯的書送給了年輕人,可見魯迅關心愛護進步青年。
社會的未來就是現在進步青年的`,人一定要有知識才能創造未來,魯迅他把希望都寄托給了進步青年,進步青年是不能用外表看人的,也不能用自己的快樂放在別人身上的……應該要平等對待每一個人。
魯迅呀!你真是一位關心進步青年的學者呀!
魯迅的作文 篇4
黃昏時,我坐在藤椅上,靜靜地品嘗著沁人心脾的香茶,不由回憶起了魯迅先生那純真而又快樂的童年,心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朝花夕拾》一書是魯迅先生關于他童年舊事的一部回憶性散文的結集,故又名《舊事重提》。他能夠用簡短樸實的語句寫出發人深思的文章,而《朝花夕拾》就是其中的精品之一。
雖然魯迅先生沒有過多的朋友,但他卻可以聽油蛉的低唱,蟋蟀彈琴;雖然魯迅先生在學習中失去了百草園,但他卻在三味書屋的壽鏡吾先生那里領悟到了深奧的知識;雖然魯迅先生的隱鼠“失蹤”了,但他卻得到了長媽媽送給他的那本珍貴的《山海經》。可以說,魯迅是一個幸運兒。
但,魯迅先生卻又是一個苦命兒。十幾歲時,父親染上了肺結核,為此,魯迅先生每天早上都要在上學前為父親去抓藥,煎好藥給父親服用之后才可上學。有一次,魯迅先生起晚了,所以上學遲到了,他的先生給了他三下戒尺。魯迅先生就在自己的書桌上深深地刻下了一個“早”字,從此以后,因而沒再遲到過。由此可見,魯迅先生是一個多么認真、多么頑強的`人啊!他從來不向困難屈服!
因此,我十分欽佩魯迅先生。看,他的童年生活多么豐富多彩,單是這一點,我們都沒能做到。像如長媽媽的教導,百草園內的嬉戲,以及三味書屋的學習樂趣,我們都沒有經歷過。我們只是在家里或在校園內無憂無慮的盡情玩耍,卻沒有接受過生活的磨練,父母把孩子視為掌上明珠,不讓我們接受那么多的磨難和考驗,因而我們的人生也不會多姿多彩,也難于在今后走向自強。而魯迅先生,也正是憑著這一點,走上了自強之路,成為中國的文學巨匠。
夕陽慢慢落山了,我手中的這杯濃濃的香茶,也已經喝盡了。驀然回憶起魯迅先生的那本《朝花夕拾》,我將其拿了出來,撫摸著淡黃色的書皮,心中充滿了無限遐想……
魯迅的作文 篇5
他讓我想起魯迅,中國那位偉大的思想家。先不議論別的,這種感覺不是先入為主的認為,只是一種聯想,我認為貼切的聯想。他站在那里,有種精干的消瘦。看吧,至少從外形來說,他們相吻合。
他讓略知世事的我感到一種并不龐大的博識。也許對于任何告訴我,我所不解之事的人,我都會感謝并羨慕著。但,他就是不一樣。
他站在那里,離我半個空間的距離,用他富有塑造性的聲音將他的思想擴散到整個教室。
魯迅的高清滲入他的文字。在不斷的積累中,我每次認識到先生的思想都是不一樣的。而他,正是如此。
說實話,我不喜歡魯迅。大概是知識的底蘊不等,或許是耳聞所見的現實不同,我不能完全接受他那么強烈的感情。這一點,他也一樣。他對歷史雖不一定盡知細節,但自稱“文學宗師”的他卻對歷史有頗深的感觸。他會對我們時而產生一股憂哀之緒,他會指出我們的種種不是。站在他所認為的想法和思考上,我們太幼稚、不深刻。而有時,他卻又顛覆著自己。
他說話時我能感覺到他的思維在有限的范圍內天馬行空。但不是孩子般的暢想,是深刻的暢談。他總把自己置身于實際,不論是美好的世界,或是荒誕的現實,他就是認定了他所處的世界。那么,我反對。
一定是年代的'差異,又或者是我們到寧愿把世界或現實變得能讓自個兒容易接受一些。不為別的,就只讓自己的心理舒坦。不知他是否明白,我們這一代是信奉“密考伯主義”的孩子。
他喜歡努力、付諸實踐,或,他喜歡努力的人。他總向我們強調:“想,那你就只剩下‘想’了。”他的思想為什么永遠基于我所不能觸及的高度之上?也許我是個急迫的人,我希望能抓住他的想法,并擊倒它們!
他會出乎意料地去判斷某一問題或現象。你在書上找不到,在教案上找不到,在多數人的想法中,找不到。正如魯迅超脫出庸人之銳思。他們是否促膝相談過?我無從知曉,只是那一種空泛的認識,讓我欽佩,驚訝和不解。他這樣其實并不好,甚至讓我覺得,他對世事有種無欲無求的看空。
總的來說,他是好的,不一定是對的,但起碼是善的。他不會全盤否定我的思想,這讓我喜歡,感謝。不管是魯迅還是他,我都欣賞。
【魯迅的作文】相關文章:
魯迅故里讀魯迅作文01-21
魯迅話題作文:與魯迅的對話02-02
相遇魯迅作文1000字-魯迅12-27
高中我讀魯迅作文-魯迅12-18
夢見魯迅作文800字-魯迅12-18
高中作文:游魯迅的故里-魯迅12-19
魯迅話題作文:走近魯迅先生02-02
魯迅話題作文:游魯迅故居02-02
魯迅的作文07-06
魯迅作文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