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魯迅故居作文(通用27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游魯迅故居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游魯迅故居作文 1
前一天得知要去實地參觀魯迅先生筆下的“從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竟一直興奮到了第二天清晨。早早梳洗帶裝完畢等待出發心之向往的行程,抑制不住的興奮全部都寫在我的臉上,像陽光下盛開的花兒……
迎著微微拂面的清風,呼吸到了自然的青綠味,頓時神清氣爽!一路歡歌笑語,不知不覺便來到了魯迅的故居。
一下車,映入眼簾的便是那高大的魯迅浮雕了,浮雕上的魯迅,臉上帶著些許微笑,這笑淡到讓人幾乎感覺不到他在笑。他的左手正微微抬起,右手正環抱著左手的手肘。左手上還正用中指和食指夾著一支雪茄呢。聯想一下先生那吞云吐霧的樣子,會不會讓人忍俊不禁呢?
進而向里深入,便是魯迅讀書的地方——三味書屋了,剛剛踏入三味書屋就有一股濃烈的墨香撲面而來,這墨香過了這么多年卻仍然不曾散去,歷久彌香,讓人不禁浮想起魯迅上課的認真畫面:埋頭苦讀,奮筆疾書,對,一定是這樣留下的。正是這里誕生了一位著名文學家、思想家、民主戰士等稱號的名人:魯迅!他影響了很多跟他一樣有志向的同道中人,他是中國新的文化的方向。再移動我們的雙腳,視線觸及到的便是大家熟知的“百草園”了,那是魯迅家的后院吧,我還在那里留了影呢。
還記得魯迅在自己的`桌上刻的那個“早”字嗎?這個字一直激勵著他,也是他一生的寫照。魯迅一生堅守的精神便是:時時早,事事早。雖然歷史一頁又一頁的掀過,許多人和物也物是人非,但是他的精神一直在傳承。
走過百草園,一天的行程也將近尾聲。而園內的景與物,還有故事卻開在腦海里回放,余味深長。
游魯迅故居作文 2
魯迅是我們紹興的一個名人,也是一個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上次暑假,大阿姨和哥哥來我們紹興游玩,我們去了魯迅故居。首先,我們進入了魯迅的家,魯迅的家可大了,七拐八彎的,好像在走迷宮似的。
魯迅家的后面有個百草園,那是魯迅小時候的樂園,里面有許多品種不一的植物,看得眼花繚亂,真想知道魯迅以前在這里是玩得多么開心。
在魯迅家門前有幾尊銅像,一邊是魯迅的繼祖母搖著扇子在講故事,另一邊魯迅雙手托著下巴,聚精會神地在聽祖母講故事,我看著看著,就感覺自己也沉靜在魯迅繼祖母的故事中。
走出魯迅的家扣,我們沒走多久就到了三味書屋,那是魯迅小時候上學的'地方,在魯迅的桌子上還能看見一個“早”字,這是因為有一天,魯迅給爸爸買藥就遲到了,還被老師罵,魯迅就在上面刻了一個“早”字,提醒他不要遲到。從此,魯迅再也沒有遲到過。
走累了,我們到一家店里買了兩盒臭豆腐,那味道真好吃。
魯迅的家的環境好美啊!
游魯迅故居作文 3
紹興是個有名的地方。這里,一顆璀璨的明珠,帶著它的光芒,照耀著紹興。而他就是魯迅。終于有幸在一個冬令營里近距離接觸了魯迅的童年生活。這樣,讓我對魯迅有更好的了解,讓我更充實。
我們在前面,三個水池映著月亮。有一種書香,濃郁的書香,我們沉醉其中。這是魯迅小時候讀書的地方。我們進教室的時候,有一張很顯眼的書桌,就是魯迅小時候用過的書桌。“早”這個詞及其含義,我相信已經深深地印在我們魯迅的腦海里。早在一切都應該是魯迅成功的.秘訣之一。
然后,我們來到魯迅故居。魯迅故居是魯迅少年時與家人同住的地方。這座房子古色古香,歷史滄桑,讓我想起魯迅在這里的笑與淚。
百草園是個神奇的地方!雖然沒有奇異的花草,但我們一進入,似乎就有一股磁力吸引著我們,讓我們陶醉。而且,你看,你看,不僅我們被迷住了,連蜜蜂蝴蝶都來娛樂了;你看,你看,不僅我們陶醉了,連蟋蟀都在叫!就像仙境一樣。也許此時此刻,長媽媽正在為魯迅講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也許在這里,魯迅抓了幾只蟋蟀;也許在這里,魯迅先生有一個充實快樂的童年!
游魯迅故居作文 4
踏著青磚,順著小巷,看著烏篷船在河道中穿梭,我來到了魯迅的故鄉-紹興。
跨入門檻,眼前是大廳,兩邊的壁上均勻地掛著畫,空氣中隱隱有一絲淡木的清香,多少也有幾分清閑的氣息。但整齊的椅子,高高在上的牌匾又讓人感到嚴肅幾分。魯迅就是在這個封建又拘束的家庭中出生的。
走進亭院,多多少少都會植上幾棵樹,現在看到平淡無常,枯燥透頂,卻是魯迅先生兒時的伙伴。但時間一久,卻也死板了!正如他在“故鄉”一文中寫到的:“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其中,院子中最大的就要數百草園了!記得魯迅在矮墻那兒,捉蟋蟀給父親做藥引,當今一看,卻也不怎么樣,矮墻便是矮墻,石井欄便是石井欄,但整個院子卻有一種說不出的味道,似乎有些沉重,又有些悲傷。
兒時的魯迅開始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可是,好景不長,隨著他父親生病,家中斷了經濟來源,他只能每天拿著母親的首飾到店鋪里當掉來維持生活,漸漸受到別人的歧視,遭到同伴的取笑。正是因為感受過底層人民的煎熬,也正因為他經歷了一個家庭從輝煌到破落,他才寫出“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樣的千古名句,是他一生的寫照!
當時的社會,有買人血饅頭的治病的,有把婦女的腳裹小的,有但這種種事都脫離不了魯迅先生寫的幾個字“吃人”。
1902年,他下定決心-出洋!在日本,他看到了自己的同類-中國人被嘲笑,中國人嘲笑中國人,他憤怒了,打算用文字改變中國人的理念。
這位中國的英雄,用筆戰斗了一生,改變了中國人的信念,展現了中國人不屈不撓、愛國愛民的精神
走出大門,前面又是白墻黑瓦,小橋流水,只有那青磚小道一直向前,似乎沒有盡頭。
游魯迅故居作文 5
星期天,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同學們一起去了魯迅故居游玩。
經過兩個小時的奔波,我們來了紹興魯迅故居。這里人山人海,街道兩旁是各種各樣的小賣鋪,有賣冰激淋的,有賣紹興特產的,還有賣紀念品的。
隨著人群,我們走進了這條街,走了不遠,就發現街旁邊有一條小河,河上來來往往都是烏篷船。大人們買好了船票,我們穿上了救生服,登上了烏篷船。搖烏篷船的老大爺剛招呼我們坐好,船就搖搖晃晃地開了起來。陽光照在人身上,暖暖的。隨著船身行走在水面上而帶來的一點點涼風,再加上船慢悠悠左搖右晃的,人坐在烏篷船上,簡直愜意極了!船很快進入了一個隧道,抬頭只見上面掛滿了五顏六色的彩燈,紅的、黃的、藍的,應有盡有,漂亮極了!
下了船,我們來到了三味書屋。曾經的三味書屋現在變得十分先進:嶄新的桌椅、可升降的黑板、還有大屏幕投影和電腦呢。轉過街角,我們又來到了百草園。魯迅先生筆下的'百草園種滿了各種草藥,而如今的百草園,分成了四大塊,分別種著大白菜和青菜,這讓我不禁有些失望。
紹興的臭豆腐,歷史久遠,因臭而聞名中國。我買了兩盒臭豆腐,邊走邊吃,再加上一路都是燒烤串、關東煮、山楂糕、鮮榨汁等等,仿佛來到了人間天堂、吃貨的美地。
魯迅故居既有水鄉特色,又有文化特色,還是美食天堂,不愧為紹興的旅游寶地。
游魯迅故居作文 6
坐了一個半小時的車到了魯迅故居。剛下車,我就被從中所透露出的氣息席卷,沉淀近百年的文化時時刻刻提醒我現在踏上的不是一個平常的地方。一個偉大的人物、文化戰線上堅強的戰士就誕生在這里,而且在這里度過了他的童年。房子的樣式古樸,也很復雜。
一條條狹窄的小道串起了幾間房屋,走過住宅,我們來到了三味書屋,魯迅先生的書桌臨近窗子,我不禁想,深沉的魯迅先生小時候竟是一個不愛上課的貪玩少年。我望向先生的書桌,他曾在這上面畫過畫,寫過字,我想去坐坐感受先生的.氣息。雖然這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東西和地方,一點也看不出有什么神奇之處,但是,我卻覺得這都是極其不平常的東西和地方。這里的每一塊磚、每一寸土,桌子的每一個角、椅子的每一條腿,先生都踏過、摸過、碰過。我總想多看這些東西一眼,在這些地方多流連一會兒。那一刻,我感覺魯迅先生并沒有逝去,他就在我們身邊,先生大抵也是想回來看看這繁華盛世吧!
離那張書桌僅一壁之隔的就是魯迅文章里提到的那個小園子。他在這里讀書的時候,常常偷跑到這里來尋蟬蛻,捉蒼蠅。園子確實不大,墻角長著一株蠟梅,據說還是當年魯迅在這里讀書時的那一棵。可惜的是現在是春天,看不到它開花的樣子。按年歲計算起來,它應該有兩百多歲了,可樣子還是年輕得很,樹干茁壯堅挺,葉子是碧綠碧綠的,渾身上下,無限生機。看樣子,它還要在這里站上一千年。在我眼中,這一株蠟梅仿佛成了魯迅那堅毅剛強、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性格的象征。我從地上拾起了一片葉子,小心地夾在我的筆記本里。
兜兜轉轉來到百草園,這里的路旁種了很多竹子,碧綠青翠,生機勃勃,“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不就是魯迅先生一生的寫照嗎?
游魯迅故居作文 7
今天是10月1日,也是一年一度的國慶節,我和爸爸一起來到了魯迅故居。
一走進大門,就聞到了一股清香,原來這里種著兩棵茂盛的桂樹。所以這里叫掛花明堂。
過了桂花明堂就來到了保存完好的魯迅故居兩樓兩底,向四周一看,到處都是房間。東首前半間是客廳,是魯迅吃飯會客的地方。西首前半間是魯迅繼祖母蔣氏的臥室,她性格幽默,孫子們都很喜歡到她那兒去聊天。蔣氏常給幼年的魯迅講貓是老虎的師傅、水漫金山等民間故事和傳說,給魯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樓上東首一間是魯迅原配夫人朱安的臥室,她和魯迅性格不同,所以魯迅對她無愛情可言。
穿過蜿蜒曲折的長弄堂,便是美麗的花園,相傳叫作百草園。百草園名稱雖雅,但只是一個普通的菜園。平時種一些瓜菜,秋天曬稻谷,但那是兒時的魯迅的樂園。魯迅經常和小伙伴到這里來玩耍,正是因為這樣,魯迅才會12歲被家人送到三味書屋讀書,所以他非常留戀這個屬于自己的'樂園。
走過長長的小路,映入眼簾的就是魯迅筆下的風情園。臺門內有一方400平方米的清澈見底的水池,水中的魚兒們在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看著看著,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假如我能像水中的魚兒們一樣,那該有多好啊!
天色已經暗了,而我卻還想在游覽下去,不過沒辦法,我只能回家了。不過我永遠不會忘記這個令人回味無窮的名人之家!
游魯迅故居作文 8
為了讓我更加了解魯迅,媽媽決定帶我去魯迅的故鄉——紹興,乘了兩個小時的動車,我們終于到了。
走進魯迅故居,里面人潮涌動,每個人都興致盎然:有的在給家人拍照,有的在品嘗紹興的特色美食臭豆腐,有的在仔細端詳墻上的文字……我則拉著媽媽的手迫不及待地朝魯迅家跑去。一跨進大門,映入眼簾的便是客廳,那客廳可真氣派,巨大的木墻上掛著用毛筆寫的橫幅,橫幅下擺著一張八仙桌和兩把木椅,桌上放著一個精致的陶瓷花瓶,上面畫著幾朵淺絳色的荷花,甚美!
穿過走廊,便來到魯迅的房間,他的房間極其樸素,床上掛著的蚊帳已布滿歲月的灰塵,破舊的被褥疊放在床上,讓人絲毫感覺不出他曾是個“少爺”。走過房間的連廊,我們來到百草園,那里留著魯迅先生的童年。我異常興奮,之前只在書里看過,終于實地見識了一回。許多年前,魯迅先生就是在這里和他的好朋友閏土一起“雪地捕鳥”。百草園的泥墻根下是否真的`能挖出何首烏?為此,我還特地找來一根小木棍拼命挖,試圖尋找“何首烏”的影子。媽媽還帶著我從百草園走到三味書屋,見到了魯迅先生親手刻的“早”字,它代表著魯迅先生勤學好問的精神。
我們在青石板鋪成的小道上散步;在咸亨酒家品著茴香豆;在路邊的小攤上嘗一口紹興特色臭豆腐;在烏篷船的搖晃中尋找魯迅、感受魯迅……
游魯迅故居作文 9
5號6號兩天,我們一家去紹興游玩,其間魯迅故居留給我的印象尤為深刻。
一走進故居前的廣場,巨幅的魯迅畫像印入眼簾:一邊是小橋流水烏蓬船,一邊是正在抽煙的魯迅先生。縷縷輕煙從煙頭冒出,也許這代表著纏繞在無數人心中對先生永久的懷念吧。
故居在小巷深處,跨進門,“德壽堂”幾個大字映入眼簾。這是一家普通的宅院,十分普通也雅致,因為是秋季,還帶著幾分蕭殺。可走進百草園,感覺一片“春暖新綠”:一片很小的田地里,整整齊齊地種滿了毛豆,大小不同的葉子,十分有趣;周圍錯落有致地種著幾顆大樹;甚至花圃里,都是一片碧綠。真是一個充滿了童趣的百草園呀!“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去了。”說得一點兒也不錯,碧綠、紫紅、金黃……百草園真是一個七彩的樂園。
跨進三味書屋,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油然而生,我又仿佛看見了壽先生嚴厲的樣子。全城最嚴厲的私塾就是不一樣!規規整整的木桌椅,方方正正的講臺,還有青石寫字臺,望下來都是方正整齊,給人以嚴肅、莊重的感受。一聲聲朗讀,一次次對答,我似乎又回到了那個“不打不成器”的年代。
要問魯迅故居什么最有名,那自然是咸亨酒店嘍!巷子一長條,到處都是“咸亨酒店”的招牌。原來“真身”開了不少分店呢!一盤茴香豆,一壺花雕酒,呵,我也當了回孔乙已!
回首魯迅故居,我仿佛看見了長媽帶回的“三哼經”,仿佛看見了小魯迅在墻角地挖何首烏,仿佛看見了課堂上與壽老先生巧對“獨角獸”的生動場面……我明白,魯迅先生永遠活在世人心里。
游魯迅故居作文 10
今天是大年初五,陽光燦爛,我們家和爸爸的朋友們一起去紹興魯迅故里玩。
“到了!到了!”我們像出籠的小鳥,下車后,飛奔向這次參觀的目的地——魯迅故里。
入口處旁邊有一堵墻吸引了我的眼球,上面寫著“魯迅故里”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還畫了一條古街和魯迅的上半身畫像。只見魯迅身著古裝,一只手垂直,另一只手拿著燃著的香煙,眼睛炯炯有神,好像在思考,又好像在向游人講述一部民族的血淚史。
隨著人流,我們來到了魯迅居住的地方,一走進門,就看見了大堂上面寫著“德壽堂”三個大字,中間畫了一幅字畫。四周擺放了幾把會客的椅子,四周的墻面上掛著幾幅魯迅小時候在木板上刻的字。我們從大堂走到了廚房,廚房旁邊還有貯藏間、繡房、少主房、閨房、沐浴室、書房、會客室。最吸引我的還是繡房,繡房是古代小姐的工作室,繡房四周都掛著精美的繡品,這些精美的'繡品都是小姐一針一線地繡出來的,這些繡品栩栩如生。繡房里有一張像七巧板似的七巧桌,七巧桌方便、實用。這張七巧桌可以按來的客人的多少或小姐的心情隨意組合。
接著,我們來到了魯迅爺爺小時侯讀書的教室,三味書屋,魯迅的書桌放在一個角落里,那是他怕別人去打擾他學習,才要求老師把他的課桌放在角落邊,他的課桌上還刻著一個“早”字,是有一次上課遲到,被老師批評了,才刻上去的,媽媽告訴我以后在課文上會學到這個故事。
最后,我們去了百草園,那是魯迅爺爺小時侯玩樂的場所,可大了,可惜現在被別人在種菜,那里還有一棵一百多歲的大樹,會不會是魯迅小時侯種的。
游完了魯迅故里,我也知道了很多關于魯迅爺爺的故事。在那里我們還吃了很多紹興特產,那臭豆腐,聞著很臭,吃起來也很香。媽媽說以后還帶我來這里玩。
游魯迅故居作文 11
我一走進大門,就聞到一股淡淡的香味。原來,這里有兩棵茂盛的桂樹。所以這個地方叫吊花堂。
過了桂花唐明,來到保存完好的魯迅故居二樓底層。環顧四周,到處都是房間。東頭前半段是客廳,魯迅吃飯會客的地方。《西廂記》前半部分是魯迅的繼祖母蔣的臥室。她性格幽默,孫子們喜歡和她聊天。蔣經常給青年魯迅講“貓是老虎的'主人”、“水溢出金山”等民間故事和傳說。
穿過蜿蜒的長巷子,是一個美麗的花園,據說叫做白草花園。雖然白草花園的名字很優雅,但它只是一個普通的菜園。平時種點瓜菜,秋天米干,但對魯迅來說是童年的天堂。魯迅經常來這里和他的朋友們一起玩。也正是因為如此,魯迅12歲時被家人送到三池映月讀書,所以對這個屬于自己的天堂十分懷念。
走過長長的小徑,你會看到魯迅筆下的風情園。大門內有一個400平米的水晶般清澈的水池,水里的魚兒在自由游動。看著它,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如果我能像水里的魚一樣,那該多好啊!
天黑了,但我還是想去看看,但我別無選擇,只能回家。但我永遠不會忘記這個令人難忘的名人故居!
游魯迅故居作文 12
星期六,天陰沉沉的,可絲毫沒影響我們的心情,我們兩家人相約一起去魯迅故居游玩。
車大約開了三個多小時,終于來到了魯迅故居的大門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魯迅先生的肖像,和“魯迅故居”幾個大字。中間是一條大約寬5米的長長街道,街道旁擺滿了各色小吃,兩邊是古色古香的房屋結構,旁邊還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上面還有幾只烏篷船,讓人仿佛置身于畫卷之中。
我們先來到魯迅的祖屋,一進去,就是一個大大的院子,里面種滿了各式各樣的花草,正中是堂屋,里面正中央擺放著一張四方桌,桌子兩邊是兩把椅子,屋子兩邊各擺了三張椅子,是為了接待客人用的,上方是主人坐的,我們還參觀了偏屋,什么兒童房,紡織房和藏書房,里面的陳設都很簡單。我們還去了魯迅紀念館,里面介紹了魯迅的經歷和一些活動及于他有關的著名人物。
接著,我們來到了“百草園”,雖說是百草園,也只不過是魯迅家一塊小小的菜園子罷了,整個園子呈正方形,大體分為3份,一份里種油菜,油菜金燦燦的,隨風擺動,前立了一塊石頭,大概是后人添上去的,上面寫著“百草園”,還有兩份種著不同的`蔬菜,有青菜、土豆等,綠油油的一片,一口干枯的井,我還跑到上面去跳上跳下的,一位導游給游客介紹時就說:“魯迅小時候就像這個小朋友一樣在上面跳來跳去,很頑皮”,我聽了,心里樂開了花。
這次游玩,使我更加了解了魯迅先生他是一個勤學苦練、珍惜時間的大文豪。
游魯迅故居作文 13
國慶節里,我沒去游覽山山水水,也沒有去有趣的兒童樂園,而是去了紹興的魯迅故居。
來到魯迅故居門口,已經是人山人海,排起了長長的隊伍進入了魯迅祖居,看見了古色古香的正廳,中央掛著“德壽堂”這三個大字,兩旁擺著接待客人的凳子,聽導游阿姨說這是會客的廳堂。
參觀完正廳后,我們穿過一過道,來到了廚房,媽媽給我介紹了廚房里大大小小工具的用處,使我知道了這些工具的功能。再往里走,就是大大小小的`房間了,有小姐的、少爺的,還有琴房、繡房和書房,我不禁感嘆到魯迅原來是個富二代啊!
參觀完魯迅祖居,我們來到三味書屋,這里是魯迅小時候讀書的地方,隔著圍欄,我看見魯迅坐的那張桌子,上面刻著一個早字,導游阿姨自我介紹“早”的來歷:有一天,魯迅給父親買藥。導致上學遲到,被老師嚴厲批評。于是魯迅并沒有找借口,而是在自己的桌子上刻了一個“早”,從此就沒有遲到了。這時,我眼前浮現出魯迅勤奮學習的形象,聯想到自己的表現,感到非常的愧疚。
走出三味書屋,我們來到百草園,這里是魯迅童年的樂園。這里有綠油油的青菜,大大的南反,高高的皂夾樹,樹上長滿了爬山虎。看到這些景象,使我仿佛看到魯迅在園子里玩,玩得不亦樂乎。
天色漸漸暗下來,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游覽地,但腦海里揮不去的是魯迅勤奮好學的景象。
游魯迅故居作文 14
今天,我和哥哥姐姐一起去紹興魯迅家游玩,魯迅的家很大很大,我和哥哥姐姐一共游覽了:臥室、書房、茶房、后花園的地方。你現在是不是聽得心里有點癢癢了呢?好,別急,我這就講給你聽。
上午,我們第一個游覽的就是書房了,那邊有古人留下的書架和古人看過的書,書架的旁邊放了一張書桌書桌上放了一張紙和三支好大好大的筆。這使我想起了我們學過的一篇課文: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我會……第二個去的.是臥室那里的床和電視里放的一模一樣,左邊還有一個又窄又高的咖啡色衣柜。這時,我心想:古人的東西真有意思。第三個參觀的是茶房:哪兒有一個圓木桌和兩把木椅,中間還有一個大茶壺。這時我猜想古人喝茶一定很有意思。第四個參觀的是廚房因為那時候是用生火來煮飯的,所以那邊有一個放柴的洞兒。最后我們到了后花園,不過路詢價的后花園連一棵草都沒有,那稱得上是花園嘛!
這就是魯迅的家,怎么樣?你一定也很想去看看吧!
游魯迅故居作文 15
古城紹興,以古樸典雅、恬淡清幽的面容吸引著大批游人,卻又以一個不茍言笑的老人般莊嚴述說著二千五百多年來深厚的文化底蘊:“治水英雄”大禹、“書圣”王羲之、“鑒湖女俠”秋瑾,更有一位被譽為“民族魂”的魯迅先生讓我們的內心莫名的激動……
國慶假期,我迎著明媚的陽光,踏進了魯迅故居。
一進大門,就能看到一大塊牌子,右邊是魯迅先生夾著香煙的樣子,左邊是通向景區古樸的巷子,上面寫著“魯迅故居”四個大字。
往小巷走去,街邊的商鋪熱鬧非凡,有紹興特產——會稽山黃酒、茴香豆、龍須糖、麥芽糖等,空氣中還飄散著臭豆腐獨有的味道。三三兩兩的烏篷船停在中間窄窄的河道上,似乎重現著昔日的江南水鄉。也正是這小小的烏篷船,載著魯迅走出紹興,走向上海,走向世界,走上了振興中華的.偉大歷程!
我隨著人群緩緩向魯迅的家移去,參觀了他的臥室。簡陋的屋子里沒有多余的擺設,桌子上陳列著一些簡單的書寫工具。旁邊是一張不大的床,外面是一個半圓,上面有個頂。墻壁上掛著魯迅的名言: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靜心感受,給人留下了無限的思考。
在一路七拐八彎后,我穿過了一座拱形門,到了魯迅兒時戲耍的天堂——百草園,現在的百草園早已分不清哪棵是高大的皂莢樹,哪棵是結過桑葚的桑樹,只有一堵半人高的泥墻,想必這就是當年魯迅拔何首烏弄壞的墻了。一片屬于紹興的棕黃色,記憶中的人兒還在吃著茴香豆,聽著小橋流水與烏篷船的故事。
參觀了“魯迅紀念館”后,我離開了“魯迅故居”,走在石子鋪的小道,回味著魯迅當年在“三味書屋”學習的情景,細細的品味著紹興悠久燦爛的文化……
游魯迅故居作文 16
魯迅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革命家、思想家。原名周樹人,是浙江紹興人。今天我得到參觀魯迅的故居這個機會,真是太難得了。
首先我們興高采烈地來到三味書屋。來到景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畫,畫上畫著一只鹿,坐在松樹底下,優雅得象仙女一般美麗極了。書屋正中上方懸掛的匾額上寫著《三味書屋》四個大字,是清末著名書法家梁同書所作。書屋中間是老師的八仙桌和木椅,學生們都坐在窗前壁下。東北角的一張有兩只抽屜的`硬木桌椅,書桌是魯迅用過的,桌面右上角那個一寸見方的“早”字是魯迅當年親手刻下的,可這“三味”是哪“三味”呢?它指讀經味如稻梁,讀史味如肴饌,諸于百家味如醯醢。肴饌指魚肉之類的葷菜,醯是醋,醢是肉醬。
接著,我們來到客廳,門前是一艘艘烏篷船。進入客廳,首先看見書屋正中上方懸掛匾額,寫著“德善堂”三個大字。字下畫著兩只神態自然的丹頂鶴,栩栩如生,兩排座位相對擺放,這種擺法代表很尊重來訪的客人。
穿過走廊就到了百草園了。這里枝葉茂盛,綠樹成蔭,玉米數不清。草園旁有個水井,據說魯迅小時候很調皮,經常在井邊游玩。
魯迅的著作有很多,才華橫溢,而我卻整天就知道亂玩,玩不出個成果來,我應該好好學習他的精神。聽了我的介紹,你也去參觀一下吧。
游魯迅故居作文 17
星期六,天陰沉沉的,可絲毫沒影響我們的心情,我們兩家人相約一起去魯迅故居游玩。
車大約開了三個多小時,終于來到了魯迅故居的大門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魯迅先生的肖像,和“魯迅故居”幾個大字。中間是一條大約寬5米的長長街道,街道旁擺滿了各色小吃,兩邊是古色古香的房屋結構,旁邊還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上面還有幾只烏篷船,讓人仿佛置身于畫卷之中。
我們先來到魯迅的祖屋,一進去,就是一個大大的院子,里面種滿了各式各樣的花草,正中是堂屋,里面正中央擺放著一張四方桌,桌子兩邊是兩把椅子,屋子兩邊各擺了三張椅子,是為了接待客人用的,上方是主人坐的,我們還參觀了偏屋,什么兒童房,紡織房和藏書房,里面的陳設都很簡單。我們還去了魯迅紀念館,里面介紹了魯迅的經歷和一些活動及于他有關的著名人物。
接著,我們來到了“百草園”,雖說是百草園,也只不過是魯迅家一塊小小的菜園子罷了,整個園子呈正方形,大體分為3份,一份里種油菜,油菜金燦燦的,隨風擺動,前立了一塊石頭,大概是后人添上去的,上面寫著“百草園”,還有兩份種著不同的蔬菜,有青菜、土豆等,綠油油的一片,一口干枯的井,我還跑到上面去跳上跳下的,一位導游給游客介紹時就說:“魯迅小時候就像這個小朋友一樣在上面跳來跳去,很頑皮”,我聽了,心里樂開了花。
這次游玩,使我更加了解了魯迅先生他是一個勤學苦練、珍惜時間的大文豪。
游魯迅故居作文 18
今年暑假,我游玩了魯迅故里。魯迅故里包括:三味書屋,魯迅故居,百草園與魯迅博物館。我要一一告訴你們我的游玩經歷吧!
首先,我去的是三味書屋。到了三味書屋,首先看到的是書屋里的一張大木桌,桌子上擺放著幾本書,還有一把戒尺。桌子旁有六張小桌子。據說,這些小桌子都是學生自家的,由于需要,就從自家搬了過來當課桌。有一樣特別不同:魯迅的小桌子上有一個“早”字。據說,小時候的魯迅有一次上課遲到,被老師重重而又十分嚴厲地罵了一頓,魯迅為了警戒自己下次不能遲到,便在桌子上刻了一個“早”字。可是我沒能看到這個“早”字,因為字已經很模糊,看不清了。三味書屋后還有一個后院,畢竟教魯迅的先生講的課程枯燥無味,就有許多小同學與魯迅十分調皮好玩,每當先生講的入神時,魯迅便與他的同學趁這個機會,悄悄地溜到后院去,嬉戲玩耍。
游完三味書屋,然后我就去魯迅故居參觀,魯迅故居里有魯迅的起居室與他的家長住的地方,而我們就到魯迅的起居室去參觀。只見起居室里有一張大木床,床上有一張竹席,與一個枕頭,床旁邊還有一個木頭做的的床頭柜。起居室可真簡樸啊!
參觀完魯迅故居,我沿著一條寬大約有一米的小路繼續前進。走了大約兩分鐘,我們就來到了百草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塊長大約有十米,寬大約有六米的田地,田地上種植著各種各樣的蔬菜:有淺綠色的豆角,也有深綠色的青菜,還有綠油油的韭菜。田地旁還有一口水井,大概是用來打水喝或者是用來澆灌蔬菜用的吧!水井旁還有著一塊大石頭,上面刻著三個大字,而且用紅色的顏料涂著,分別是“百草園”。百草園里還有圍墻,圍墻的下半部分是用紅磚造的,但是經過風吹日曬,已經不再那么紅了,成了淺紅色。我想:圍墻腳下的蟋蟀也不再唱歌了。
走出百草園,來到了一個小院子。院子里有魯迅的奶奶與小時候的魯迅的塑像。他們正在大樹底下乘涼,奶奶坐在木椅上,正在給坐在小凳子的小魯迅講故事,小魯迅聽得十分認真,目不轉睛地盯著奶奶。小魯迅的.小凳子旁還趴著一只十分可愛的小貓,也盯著小魯迅的奶奶。我想:小魯迅的奶奶講的故事一定非常好聽,也非常的有趣吧!
走出小院子,我走了一段路之后,就來到了魯迅博物館,準備參觀一下。魯迅博物館可真大呀!一共分為兩層,博物館里有魯迅先生的肖像,有魯迅先生的照片,也有魯迅先生寫下的書籍
走出魯迅博物館,已經是傍晚時分,我該回家了,但是魯迅故里讓我流連忘返!
游魯迅故居作文 19
冒著蒙蒙細雨,踏著濕漉漉的青石板,我們撐著傘游覽了魯迅故居。
我從書上知道了魯迅是一個文學家,從爸爸口中了解到魯迅是一個“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偉大思想家,今天又在魯迅故居看到了這個有著“濃黑眉毛”、“濃黑胡子”的偉大作家的雕像,并了解了他光輝的一生。
走進“三味書屋”,我想起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在那里,我看到了魯迅生活的“四角的天空”,還坐在魯迅坐過的課桌前,想象著魯迅小時候求學時的樣子。在他那個大大的書房里,所有擺設都很簡樸,只有柜子里裝滿了各種各樣的書。
我在魯迅博物館里看到了,魯迅原名叫周樟壽,后來改名叫周樹人,爺爺是做官的,而從他爸爸這一輩開始,家里就變窮了。而魯迅卻很感謝爸爸,因為那段時間的磨練,讓魯迅知道了自己小時候想做醫生的理想只能救死扶傷,而擁有知識,做一個用“筆”戰斗的'人卻可以拯救一個民族。我還在這里認識了魯迅在日本的恩師“藤野先生”,看到了魯迅翻譯的許多外國進步著作。看著照片上的舊中國和那個時代的人,我不禁感嘆:魯迅是多么偉大的一個中國人。
也許,在紹興的魯迅故居里,我能看懂的東西不多。但我想,這是一顆種在我心里的種子,以后我還想到上海的“魯迅故居”,去了解魯迅更多的更偉大的故事。
游魯迅故居作文 20
星期日,我們全家去紹興游玩,參觀了魯迅故里,看到了好多以前年代的東西。 走近魯迅故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睹雕刻著魯迅和江南小鎮的墻,前面有幾個栩栩如生的銅像。不時有人上去跟他們合影,我也上去照了幾個……
星期日,我們全家去紹興游玩,參觀了魯迅故里,看到了好多以前年代的東西。
走近魯迅故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睹雕刻著魯迅和江南小鎮的`墻,前面有幾個栩栩如生的銅像。不時有人上去跟他們合影,我也上去照了幾個。之后,媽媽去買了票,我們便正式進入了魯迅故里。
我們先去了魯迅祖居,一進去便是古色古香的正廳,大大的“德壽堂”懸掛在中央,下面的墻上掛著一幅畫和一副對聯,下面的方桌和方凳擺的整整齊齊的,聽邊上的導游阿姨說,這是會客的廳堂。
看完了正廳,我們穿過一條過堂,來到了廚房。媽媽突然指著一個像是風車的東西問我是什么,我盯了半天回答不上。姐姐告訴我那是用來篩選谷粒的,外婆家就有。聽了姐姐和媽媽的解釋,我知道了廚房好多東西的功能,我還特意在廚房照了張相留做紀念。再往里走,我還看了一些房間,有主人的,有少爺的,還有小姐的。還有繡房、琴房、書房。不同的房間有不同的特色,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出了魯迅祖居,我們還去了三味書屋和百草園。姐姐說三味書屋是魯迅小時候讀書的地方,我在里面還看到了模仿上課情景的銅像,真是有趣。百草園里有顆樹齡100年的香樟樹,長得好高大,我和爸爸在下面拍了好幾張照呢!對了,我還買了把扇子!姐姐笑我扇起來的時候像個混世小公子!這是夸獎嗎?
在一家人的歡笑打鬧中游玩了魯迅故居。魯迅故居真的很有趣,有機會大家也要去看看哦!
游魯迅故居作文 21
經過了幾小時的車程,我們終于來到了魯迅故里。
充滿著濃郁江南水鄉風情的大幅浮雕上,“魯迅故里”四個大字蒼勁有力。頓時,一個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形象在眼前浮現出來。
走進街巷,隨著擁擠的人流,我們來到了魯迅紀念館。這是一個古色古香,又不缺乏現代氣息的建筑。“紹興魯迅紀念館”幾個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走進大門,一眼就看到了魯迅青銅像,它比真人還高大,坐在一把扶手椅上,左手抱右手肘,右手搭在扶手上,表情嚴肅而不失親切,深深的眼袋,似乎是他憂國憂民的證明;他仰望天空,好像是盼望祖國的明天更加美好。“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幾個瀟灑的金字寫在了銅像旁邊的墻壁上,是魯迅一生的寫照。在館內繼續參觀,我們了解到了魯迅坎坷的一生:由一個封建士大夫大家庭的長房長孫,變成了一個破落戶子弟。家庭所遭受的一系列重大變故,使少年魯迅飽受人間冷暖、世態炎涼,認識到封建社會的腐朽和沒落。1902年,魯迅赴日留學,學習醫術,因深受資產階級民工革命浪潮,積極投身于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并立下了“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誓言。1906年,魯迅看到國內同胞的愚弱,毅然棄醫從文,先后發表了好幾篇小說,如《狂人日記》、《阿Q正傳》、《藥》……以此喚醒國人麻木的靈魂。看到這里,我對魯迅更加敬佩了。
接著,我們又連續參觀了百草園、魯迅故居、魯迅祖居……但我最想參觀的.還是三味書屋了。
“出門向東,不上半里,走過一道石橋,便是我先生的家了。從一扇黑油的竹門進去,第三間是書房。中間掛著一塊匾道:‘三味書屋’。”三味書屋是幾十年前的書塾。聽身后的導游說:“三味意為:讀經味如稻梁,讀史味如肴饌,諸子百家味如醯醢。”匾下桌臺上擺著一副活靈活現的《松鹿圖》,畫上古樹底下伏著一只梅花鹿,那是當年學生行禮的地方。兩邊的柱子上還有一副對聯:“至樂無聲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讀書。”大概就是說明了生命、讀書的真諦吧。東北角便是魯迅用過的一張書桌,書桌上刻有一個“早”字,我從課本上了解到:當年魯迅父親生了病,魯迅為了照顧父親,上學遲到了。素以品行端正、教書認真著稱的壽鏡吾老先生嚴厲地說了這樣一句話:“以后要早到。”魯迅沒有說什么,只是默默地在書桌上刻了一個“早”字。從此以后,魯迅就永遠沒有遲到過,并時時早,事事早,奮斗了一生。
走出三味書屋,天氣炎熱得很,我們便找了一個小吃店坐下,吃著金黃、香噴噴的臭豆腐,品著凉滋滋的冰綠豆湯,想著魯迅給予我們的道理,心情無比舒暢……
游魯迅故居作文 22
“同學們,明天學校組織去紹興春游。”全班發出震驚的聲音,因為平常我們都是去大佛寺或者江濱公園,而我們這次竟然去紹興春游,這太不可思議了!讓我們去紹興玩。“這一次春游,是去紹興的魯迅故居。每個人都可以帶手機,但是零食只能帶一兩樣,只能帶面包和純牛奶,不能多帶。”
一大早,我就來到了學校,看見一輛輛大巴車停在我們學校門口,等著我們出發。一進教室,老師就叫我們出發,我滿懷激動地坐上了大巴車,來到了魯迅故居。
我們有秩序地走下了大巴車,排好隊伍來到了三味書屋。三味書屋,是魯迅小時候讀書的地方。這里還有一個“早”字的故事:魯迅的爸爸生病了,魯迅每天都要去街上買藥給爸爸。有一天,魯迅為了這事兒導致上學遲到了,老師嚴厲地批評了魯迅。于是,魯迅就在桌上刻了一個“早”字,這個字他不但刻在桌上,而且也刻在了他的心里。從此,他再也沒遲到過。
但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魯迅紀念博物館,里面陳列著許多關于魯迅的東西:有魯迅的家屬和魯迅的照片。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魯迅寫的`書,足足有兩面墻之多。在路上我買了許多的東西,比如烤串、棒冰、奶茶和飲料。當然,我還在三味書屋買了一把扇子。
這次的魯迅故居之旅中,我學到了許多東西,使我終身受用。
游魯迅故居作文 23
暑假里,我參加了興趣班夏令營活動。今天是出游的第一天,上午,導游帶著我們來到紹興魯迅故居。一下車,我們就看到門口墻上畫著魯迅先生手夾著香煙,神采奕奕的肖像,上面寫著魯迅故里四個大字。
導游帶著我們踏上石板路,跨過高高的門檻,游覽德壽堂、思仁堂。又穿過街道和一座小橋來到了三味書屋。這里是魯迅求學的地方,在他曾經坐過的`課桌上刻著“早”字。導游解說道:魯迅為了幫父親抓藥,上課遲到被老師用尺打手板。他為了不再犯同樣的錯誤,用小刀在桌子右下角特地刻了這個“早”字。從那以后,魯迅再也沒遲到過。而且還做了一個書簽,叫讀書三到(口到、心到、眼到)。我們聽得津津有味,都被魯迅的這種熱愛學習的精神所感動。游了三味書屋,我們穿過蜿蜒曲折的長弄堂,便是美麗的花園——百草園。百草園里有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還有一棵棵參天大樹。導游叔叔說:魯迅小時候經常和小伙伴們到百草園玩耍,他們在這片小天地里捉蛐蛐,捕鳥,他非常喜歡這片樂園。
最后,我們參觀了魯迅的祖屋、廚房、貯藏室等。每到一個地方,導游都一一的解說。一件件舊物,一個個典故。讓我們更多的了解了魯迅的早年生活。
游魯迅故居作文 24
自從我看了魯迅先生的一篇文章后。就很想去魯迅先生以前讀過的學堂去看一看。也很想去那里看一看他課桌上課的“早”字。終于今天我們小記者能到紹興有玩去了。
紹興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也是一個有著豐厚歷史文化的地方。魯迅的故居就在紹興。我們晚報小記者一路上有說有笑的,興致勃勃地猜想著魯迅故里的.風采。
一到魯迅故里路口,我立刻被一種古色古香的特別風味所吸引。綻現在我面前的是魯迅先生那神采奕奕的肖像,依舊展現著當年的英姿。
我們走在長滿青苔的石板路上,感受著當年的滄桑。兩排店里擺放著紹興的特產。又有有名的烏干菜,也有香飄十里地臭豆腐,還有頗有特色的烏氈帽。
我們走進了三味書屋,只見墻上掛著一幅梅花鹿圖,桌自拍的整齊有序,魯迅先生的位子在東北角,他的書桌上刻著一個大大的“早”字。先生的位子上擺著筆、墨、紙、硯還有一把戒尺。我們在“三燴書屋”,充當起學生來,先生穿這一件淡藍色的衣服,梳著清朝的辮子,帶著清朝的帽子。他認真教我們三字經。讓我們體驗到了孩子學習的景象。又讓我體驗到魯迅響聲那時的艱苦學習,勤奮好學的精神。
今天,我學到了不少呀!
游魯迅故居作文 25
今年暑假,我和小伙伴天天、陽陽一起出去旅游。我們的第一站是紹興,路上媽媽告訴我,紹興出了很多名人,有周恩來總理、魯迅、秋瑾、陸游等等。我們今天要去的就是魯迅爺爺的家。魯迅爺爺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他寫了很多有名的文章,其中一篇就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所以我們這次參觀的重點就是百草園和三味書屋。
在我的想象里,百草園應該是有很多草、很多樹的地方,誰知道現場一看,百草園就是一塊菜地,中間有塊大石頭,上面刻著“百草園”三個大字。這就是魯迅爺爺小時候玩耍的地方。
三味書屋是魯迅爺爺上學的地方。說是書屋,其實就像我們現在的'教室。叔叔告訴我,有一次魯迅上課遲到了,被老師批評了一頓,他就在自己的課桌上刻了一個“早”字。從此以后,魯迅再也不遲到了。我偷偷問媽媽:這不是破壞公物嗎?媽媽告訴我,這個故事主要是讓我們學習魯迅刻苦學習的精神。
雖然天氣真的很熱,我們走在路上,就像要被烤熟了一樣。但是旅游讓我增長了見識,和小伙伴一起玩耍很開心!
游魯迅故居作文 26
魯迅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寫了大量的文章;《狂人日記》、《阿Q正傳》《吶喊》、《孔乙己》等等。
他用筆來與敵人抗爭,我非常崇拜他。于是,爸爸媽媽領我去了魯迅的故居。“魯迅故居”的陳設很簡單,由于年代久遠,家具也顯得陳舊,衣架上還掛著幾件魯迅的衣服呢!“三味書屋”是魯迅小時候的`學校,屋里充滿了花香。屋中間掛了一塊匾:“三味書屋”。匾下是一幅畫,畫著一只很大的梅花鹿伏在一棵古樹下。旁邊就是魯迅上學時的座位,上面還有他刻的“早”字,“早”字是有故事的,有一天,魯迅去給父親買藥,遲到了,老師罵了他,魯迅沒有說情況,就在桌子上刻了一個“早”字,從此,魯迅就再也沒有遲到過。也就是這個字讓魯迅時時早,事事早,奮斗了一生。人人都喜歡玩,魯迅也是,“百草園”就是魯迅玩耍的地方,下課時,他就和小伙伴們在這里玩游戲。
我想:魯迅之所以能成為大文學家是因為他從小就對自己的要求很高,有很強的自制力。想到自己,我覺得有點慚愧,以后,我要像魯迅學習。嚴格要求自己,在學習上不怕困難,敢于挑戰。
游魯迅故居作文 27
今天早晨,陽光明媚,小鳥在樹上嘰嘰喳喳地歌唱,我們的心情也愉悅極了,因為我們馬上就要去紹興旅游了。收拾好東西,坐上汽車,踏上了游魯迅故居的旅途。
我們先排隊進入了三味書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講堂,講堂中間擺著老師的桌子,魯迅的課桌擺在墻角。他的課桌上刻了一個“早”子,這是因為他有一次遲到了,挨了一頓嚴厲的斥責,從此他就要求自己做什么事情都要起早。“三味”指的是讀經味如稻梁;讀史味如肴饌;讀諸子百家味味如醯醢。魯迅嚴格要求自己,所以學習、人緣、課余….樣樣都非常好。
一出三味書屋,我就聞到了一股臭豆腐的味道,嘗一嘗,臭豆腐有著獨特的味道。看著清澈見底的河水和許多漂浮在水面上的“螞蟻”我的心不禁癢癢的',拉著爸爸要求做船。爸爸答應了,我穿好救生衣,坐上了烏篷船。我看著河水和周圍的風景,河水時而汩汩的奔涌,時而嘩嘩的流瀉。我陶醉在這美麗的景色里。船不知不覺中已經靠了岸,我們上了岸,向劃船的老爺爺揮手道別……
紹興還有許多別的景色,柯巖、沈園、柯橋……都很好玩。我們依依不舍地向紹興揮揮手,紹興,再見了!
【游魯迅故居作文】相關文章:
游魯迅故居02-27
游魯迅故居作文03-30
(精選)游魯迅故居作文09-20
【經典】游魯迅故居作文09-15
魯迅話題作文:游魯迅故居04-20
游魯迅故居[合集]05-31
【熱門】游魯迅故居作文09-15
魯迅故居半日游-游玩作文02-15
游魯迅故居作文(通用19篇)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