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美德作文匯編10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美德作文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德作文 篇1
中華傳統美德在華夏史上源遠流長,自古至今,從未間斷。前有古人,后有來者。現在,美德已被有的人拋之腦后,不被重視,我想說,中華美德不能忘!
一天傍晚,在馬路邊上,一個抱著嬰兒的婦女,拿著幾袋東西站在上面。寒風凜冽,天色陰沉,車站上的“母子上車處”顯得十分顯眼。母親望了一下,咦?母子上車處里,怎么會有四個大男人在這呢?難道他們不識字嗎?可是看他們紳士道衣冠楚楚的衣著打扮,怎么也不像一個文盲呀!
母親瞧了瞧他們,排最前頭的那位大爺,胖墩墩的,穿著筆挺的大衣。他瞇縫著雙眼微微一抬,又耷拉下眼皮,沒有絲毫反應。再看看第二個人,戴頂軍帽,穿著軍大衣,雙手插進兜里,平視前方,旁若無人。第三位,矮矮的個子,戴著一頂十分時髦的帽子,閉著雙眼,嘴角向下撇,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再瞅瞅最后一個人,簡直無法形容。大個子,大皮衣,再加上一個大口罩,真是滑稽可笑。
母親提著嗓門兒,大聲說:“難道你們不識字嗎?這里是母子上車處呀!”可是,他們一點反應都沒有。
這時候,車來了。那幾個男人一窩蜂地沖到車上。母親看了看車里擠得滿滿的人群,又看了看懷里冷得發抖的孩子,年輕的母親只好無奈地站在旁邊,等待著下一班車的來臨。
英國的弗o培根先生講過:“如果有一個良好道德風氣的社會環境,是最有利于培養出一個合格的公民。圖中的那幾個男人真的不識字嗎?他們裝聾作啞,面對寒風中的母子熟視無睹,毫無憐憫之心,真是讓人痛心啊!為什么會有如此現象呢?這些人明明認識字,為什么要裝成文盲呢?難道他們早已把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遺忘了嗎?
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擦亮你們的眼睛,不要當假文盲,這樣的行為是可恥的。中華美德不能忘!我們應該把它傳播下去,讓它成為每個人心里的標尺,讓它成為我們中華民族最大的驕傲!
美德作文 篇2
【篇一:節儉與美德作文】
小時候常聽媽媽唱這樣一首歌:“勤儉是咱們的傳家寶,社會主義建設離不了……”歌詞其實是贊美珍惜一寸布、一張紙、一枚螺絲釘的節儉精神。今天看到一則材料:一個從山村里走出來的打工仔竟然成為一家公司的部門經理。仔細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勤奮”、“節儉”乃是他獲勝的法寶,于是我對“勤”“儉”有了新的領悟。
成功的人往往是儉樸的,因為他們懂得創業的艱辛。約翰尼?魯卡斯是一位凈資產數百萬美元的富翁,一次電視主持人問他:“您購買一套衣服最多花過多少錢?”誰都沒有猜出——399美元,包括給自己、妻子和三個兒子。這還是為了他結婚25年婚宴才這樣“奢侈”的。比薩餅大王托馬斯發財后,不租用豪華辦公室,一直在他那廚房后面的小屋里辦公,理由是“沒必要”。怪不得那個青年憑著飯桌上的儉樸,憑著“飯后帶走吃剩下的兩個包子”就能與外商簽下幾百萬的合同。那富有的外商正是被中國青年的節儉美德所吸引啊!
儉樸重要,勤奮與之相比,可能更重要。如果說成功的人往往是儉樸的,那么我更肯定地說:“成功的人一定是勤奮的。”
俗話說:“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正如天上不會掉餡餅一樣,才能和成功也不會從天而降。“不下十年死功夫,焉能辦成一事情?”譚嗣同的這句話已被古今中外許多成功人士所驗證。無論是鐳的發現者居里夫人,發明炸藥的諾貝爾,還是提出相對論的愛因斯坦,哪一個不是刻苦勤奮之人?所以我們的信條是:偉大的成績與不懈的努力成正比,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就像陶行知先生所說的:“本來失敗是成功之母,單有母不能生子。成功之父為誰?勤奮是成功之父。”愿我們一同牢記!
大家一定聽過這樣一個古老的故事:
一個父親臨終前將一幅寫有“勤儉”二字的匾交給兩個兒子,告誡他們按這兩個字去做。哪知兄弟倆鬧分家,竟將匾一鋸兩半,各分一字。一個“只勤不儉,好比端個沒底碗”,一個“只儉不勤,坐吃山空餓死人”。古老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樸素的道理:要想在學習、工作、事業上取得成功,勤奮和節儉,一個都不能少。讓我們以那句已經成為箴言的老話來共勉:“勤”“儉”是咱們的傳家寶。
美德作文 篇3
寬恕是一杯清茶,滴滴潤透心田;寬恕是一陣涼風,絲絲吹散心中的陰云;寬恕是一抹陽光,縷縷照亮心靈的每一個角落。寬恕他人,快樂自己;寬恕他人,凈化心靈;寬恕他人,完善自我。
寬恕是一種美德,五千年來,中華民族演繹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
藺相如以國家為重,寬恕了廉頗的`傲慢,令廉頗慚愧得無地自容,而負荊請罪。這份寬恕成就了“將相和”的美談,也成就了藺相如的美譽。
鮑叔牙寬恕了管仲的自私,并把他推薦給齊桓公,這份寬恕成就了“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壯舉;也讓鮑叔牙得到了世人的稱贊。
唐太宗以一顆君王的博大胸懷寬恕政敵魏征,獲得了人生中難得的鏡子,這份寬恕造就了一代明君的盛名,也開創了“貞觀之治”的盛世。
寬恕如一顆無價的珍珠,在遠古的天空璀璨奪目,然而,當今文明的社會中,卻有些人將寬恕塵封于心底。
君不見,喧鬧的車站,人來人往,常常會有些吵鬧,不小心的一腳卻能引起惡言相向;繁華的超市,人滿為患,常常會有些小摩擦,無意的碰撞卻能引起爭吵不休;嘈雜的菜市場,熙熙攘攘,往往會有些小糾紛,無惡意的一個玩笑卻能引起大打出手……這些都是不懂得寬恕惹的禍!
世上永遠沒有不長雜草的花園,人與人之間總會有各種各樣的摩擦。有雜草我們要學會整除,有摩擦我們要學會調和。試想糖是甜的,鹽是咸的,它們都是我們生活中的味道,如果我們把它們加以巧妙的調和,就能調出人間絕妙的美味。人的關系不正是在智慧的調和之下,更顯和諧美好嗎?對一個人的寬恕,實際上是建立在對他人的體諒和理解之上。我們要學會從他人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就很容易地寬恕他人了。俗話說“退一步天高地闊,讓三分心平氣和。”當寬恕他人的時候,你暗淡無光的心空就變得陽光明媚,萬里無云。
親愛的朋友們,請把你心里的仇恨放歸泥土,滿滿地裝上寬恕吧,你會感受到快樂的真諦,美德的魅力和完善自我后的幸福!
美德作文 篇4
美德是什么?美德是一種從內而產生出的力量;美德是一個人心中充滿著對世界的愛,對生命的尊重;愛是美德的種子。
我家門前有一只流浪貓,它全身黃色,瘦的皮包骨頭。有一天,我放學回家,看到小黃貓無力地趴在小區門口,我于心不忍,放下書包后。從口袋里掏出了10元錢,趕緊去超市給小貓買了一根火腿腸,拿到小貓面前。小貓聞到肉香味,抬起頭來,立刻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吃完了,也有了精神,對我感激地叫了一聲,隨后消失在花園里。我目送著它離開,心中充滿了喜悅和自豪,我挽救了一條生命!第二天,我放學了,來到小區門口,看到小貓在那里蹲著,似乎在等一個人。我走到它面前,它還認得我,沖著我搖尾巴。我把早已準備好的肉腸遞到它面前,蹲下來,輕輕撫摸著它的頭,心里充滿了憐愛。“小黃貓,我走了。”我跟它揮手告別,這一次,是它目送我走進了大樓。從此以后,每天晚上,小黃貓都會準時守在小區門口,我也每天給小黃貓買肉腸吃。
有一天,我回家晚了,而且又下著雨,我想小黃貓應該不會等我了,心疼它就要沒飯吃餓一晚了。我匆匆趕到小區門口,只見一位老奶奶在喂小黃貓!老奶奶已年近花甲,滿頭白發,身上披著披巾,還沒有打傘,雨順著她的身體流下,我快步走上前,把傘遞到老奶奶頭上,老奶奶注意到了我,小黃貓也沖我喵喵地叫。老奶奶說:“孩子,小黃貓認識你?”“嗯!我每天給它喂食,可是今天放學回家晚了一點。”“你真是個善良的好孩子,晚上我下來倒垃圾,看到小黃貓餓的趴在地上,它太可憐了,我家以前養過貓,就趕快給它端來一盆貓糧。”老奶奶用手輕輕擦去頭上的雨水說著。“老奶奶,謝謝您。”“不用謝!小動物也是一條可愛的生命,尊重它們、愛護它們,也讓動物們感受到這個世界是美好的。”老奶奶接著說,“看到小黃貓吃的這么香,我打心里感到幸福。”頓時,我對這位平凡的老奶奶肅然起敬。
是啊!當一個人具有美德的時候,看起來就會更年輕、更有活力、更有親切感。有愛心、有美德的人會更加幸福。我生活在這樣一個充滿了愛的小區,我很高興。
春天,我與美德有個約會!
美德作文 篇5
在這個,長在這個世界,都源于。是父母給了們,是父母哺育我們。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終生都應該報答。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但是,我們真的能做到“百善孝為先”嗎?
“百善孝為先”在大善之中“孝”被排在了第一位。可見古人對于孝敬長輩的重視。從古至今,孝敬父母的例子多不勝數:介子推為母而死,光榮;李魁只身劈虎報母仇;選擇德昭后世;香九齡為父暖被;王文以身喂蚊……
可是如今上封建思想的推翻,思想的進步,卻使許多人忘了這條我們人人都應弘揚的。社會上出現了“啃老族”使老人在晚年非但不能余生,肩上的負擔更是加重了不少,這是使人們唾棄的行為,可是那些人卻不為所動,覺得拿父母的錢是理所應當的。有人由一個孝子蛻化成逆子;有人為省錢使老人變勞力;有人為分房分田,打老人,罵老人,一失足成千古恨。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要走錯了啊!田地、房屋、,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要那么多干嘛呢?到頭來,反而一所有,甚至老人,甚至生命,即使痛悔,即使改過,又賺得了幾把淚?也沒有人再來你。
在這個社會上有人醫治老人,千金散盡;有人贍養老人,不惜重金。有人信奉“百善孝為先”;有人恪守“一闖孝義生死關”。有人選擇善待老人,有人選擇贍老。美與丑,善與惡,全在一念之間,遺臭萬年還是流芳百世,系于一瞬。
在一些慈善家眼里,捐錢只不過是一種體現家財的方式,這些人做到的不過是在經濟上掏出荷包里的一小部分給予這些老人卻沒來的及或者根本沒有想過里安撫老人們的靈魂。這已經是讓人們沉默的社會現象。而孔子也曾經說,對于供養父母,心無恭敬,那么與養貓狗又有什么區別呢。
由此看來,孝就是以恭敬的心,侍奉父母,使父母衣食無缺,心寬康泰,自己做事要端正,不給父母牽累,不讓父母操心,父母有了錯,也要婉轉的直言不諱。這才稱得上孝。
但是孝的意義,并不限于對父母的孝順,應該從做起,進而“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的擴充至整個社會和國家。
美德作文 篇6
今天,我讀了一篇關于中華美德的作文,這也是中華美德之一——寬容別人。關于中華美德還有:尊敬師長、謙虛禮貌,最重要的是要學會寬容別人。
這篇作文的內容是:清代宰相張英和葉侍郎毗鄰而居,兩人同在京城為官。葉家修墻院占了張家三尺地面,長老夫人為此修書送到京城。張英作詩回復老婦人說:“千里家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張老夫人接信后立即令家丁將院墻讓出三尺。也加深感慚愧,也將墻院后退三尺。俗話說:“量小失眾多,獨度大集群朋。”人有寬闊的胸襟,才能贏得友誼,增進團結,才能解人之難,取人之長,諒人之短,從而產生很大的感召力,使人相互信任親近。
戰國時期的藺相如,為了社稷之安,三讓廉頗,終于使廉頗心悅誠服,將相團結一致;三國名賢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其胸懷豁達,非同一般,縱覽古今,凡是在事業上有所建樹的人,無不胸襟坦蕩,度量恢宏。而心胸狹小者,于人于己都沒有好處。這些難道都不是寬容的力量嗎?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寬容是支撐中國人精神生活的支柱之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一點從佛家修身養性之道上即可略見一斑。
還有一個,在公共汽車上,一中年婦女提著帶魚上車,弄臟了中學生的新校服。中年婦女說;“衣服臟了沒關系回家洗洗就行了。”
中學生笑了;“我該說的話都讓你說了,我得說對不起了。”眾人向中學生投來贊許的目光,中年婦女也被這幽默的批評羞紅了臉。
中國有句古話;“宰相肚里能撐船。”意思是為人要豁達大度,胸懷寬廣。當別人不小心妨礙了你的時候,當朋友誤解了你,使你感到委屈時,如果你為此爭吵、懷恨乃至抱復,那么只會加深矛盾和痛苦,甚至會導致難以預料的后果。
朋友之間出現矛盾和分歧彼此容易做到寬容和諒解,但要對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做到寬容和諒解就相當困難了。
美德作文 篇7
隨著“茉莉花邀請我,和百花一起盛開”優美的歌聲,榕城人民正在緊鑼密鼓、歡歌載舞地準備迎接青運盛會的到來。“福之州,青之運”彩旗布滿了大街小港,迎著燦爛的陽光隨風飄揚著,仿佛在說:“榕城人民歡迎你!”也好像在感謝忙碌于各條戰線上的辛勤青運工作者們。作為有福之州的一名小東道主,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講文明,懂禮貌,努力學習,積極宣傳青運知識,用我們的實際行動來支持青運,迎接青運,參與青運,為這場即將召開的偉大盛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學校里,我們要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聆聽老師的諄諄教導,做到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課堂上認真聽講,不亂想,不亂動,不亂看,努力排除聽課干擾,做到眼到、耳到、手到、心到;課間,及時上交課堂作業,與同學們友好相處,不撒謊,不講臟話,不搞惡作劇,多為班級出力、為班級爭光,為青之運喝彩,爭取做個老師心目中的好學生。
在生活中,我們要讓“交通安全”這四個字在心里永遠扎下根,高高興興上學來,平平安安回家去。過馬路,要牢記“紅燈停、綠燈行,”坐公交,主動為老、弱、病、殘、孕及懷抱嬰兒的乘客讓座;友善對待外來賓客,熱情為陌生人指路,讓“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幸福香味彌漫榕城;不隨便扔垃圾,亂吐痰,爭取做個人見人愛的好孩子。
在家里,我們要認真及時完成家庭作業,利用業余時間,多讀書,讀好書,不斷拓寬視野,增加底蘊,為將來報效祖國奠定堅實基礎;積極主動地幫助爸爸、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爭取做個父母心中的好寶貝。
親愛的小朋友們,讓我們一起和美德手拉手,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迎接我們可尊可敬的青運會吧!讓遠道而來的賓客為煥然一新的榕城面貌點贊吧!
點評:迎接青運會需要每一個人的共同努力,小作者從身邊小事發起倡議,為青運會貢獻力量之情溢于言表。
美德作文 篇8
著名雕塑大師羅丹說過:“生活中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我們中華民族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于世。生活中處處都有美德,它體現了一個人的品質和行為。
其實,做一個有道德、有誠信、有修養的人并不難:見到垃圾主動撿起來,就會讓祖國母親綻放笑臉;見到老人過馬路走過去主動攙扶,就會為祖國母親的身上再添一份彩;見到同伴不遵守交通規則主動勸說,就會讓人人心中都豎起要遵守交通規則的警示牌;見到……做一個文明之人不需要你做什么驚天動地的事,一些小事也可以。心存正義良善,就猶如靈魂有了信仰,人們的生活才能享受更多的明媚陽光。
像我們高郵市贊化中學的一名學生管仲培。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她就是看見一位老人摔倒,主動上前攙扶,并把他送去醫院接受治療……就是這么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為什么就沒有人去做呢?有的人認為,一扶就脫不了身了,要替他去看病,要花錢;有的人認為,關我什么事呀?有的人認為……他們都是懷著這種自私的心理,硬著心腸視而不見。但他們有什么理由視而不見呢?不是不能見義,怕的是見義而不勇為。管仲培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當然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最美司機”吳斌、“最美乘客”陸學華、“最美教師”鄧麗……這些都是我們身邊最真實的榜樣,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美德含義,影響著我們,感染著我們。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總會讓人感動萬分,敬佩不已。
作為一名小學生的我,時時刻刻都謹記父母老師的教誨,也在用實際行動來實現我的美。那是一天晚上,我跟爸爸媽媽出去散步,走到金橋路交叉路口,我們看到一個坐著輪椅的老大爺在艱難地準備上臺階,那一幕糾緊了我們的心,我毫不猶豫地走上前,推了老爺爺一把,很自然地,老大爺就很輕松的到了臺階上,所謂“贈人玫瑰,手有余香”。那一刻,我的心里快樂無比,因為我幫助了比我弱小了的人。
在家里,我是一個孝順父母的好少年,我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學校,我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少年,我努力做好我英語課代表的本職工作。當然,做一名美德少年的要求僅僅不止這些,我會堅持不懈地努力下去,成為一名名符其實的美德少年。
我們播一個動作,便收獲一個習慣;播一個習慣,便收獲一個品格。生活中處處都有美的風景。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吧。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做一個有修養的人,讓祖國的明天更美好。讓我們一起去創造美、發現美、傳遞美吧!
美德作文 篇9
文明美德,像一縷陽光,溫暖我的心靈;像一泓清泉,滋潤我的心田;像一面旗幟,飄揚在我心中,陪伴我成長。
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一個是歷史悠久、文明古老的禮儀之邦,擁有優良的傳統美德。通過學習《文明美德伴我成長》,我知道,文明美德是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表現出來的。一個微笑,一句問候,一個動作,都會體現出一個人的修養。所以,文明美德就是,下課時主動向老師問好,進老師辦公室前先敲門,坐公交車時主動給老人讓座,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不說臟話粗話……做一個優秀的小學生,就應該讓文明美德永駐我們心中,緊跟我們,伴我們成長。
文明美德,時刻在我心中,讓我養成了好的習慣。老師常教育我們:“好的習慣決定好的行為,好的行為決定好的成績”,在生活中,我們要養成好習慣,要講文明,講衛生。記得小時侯,我愛亂丟亂扔垃圾。有一天早上,媽媽送我去上學。我一邊走,一邊剝雞蛋,然后隨手就把雞蛋殼丟在了地上。跟在我身后的媽媽看到了,就悄悄地撿了起來。當時,我還沒意識到自己的不對,竟然還是邊走邊扔。媽媽便快走了幾步,追上我,嚴肅地說:“你還記得你看過的一幅漫畫《文明只差一步》吧!你覺得,講文明、講衛生的小朋友應該怎么做嗎?”聽了媽媽的話,我羞愧極了,馬上拾起地上的雞蛋殼,飛快地跑到垃圾桶旁邊,把它們扔到了垃圾桶里。從此以后,我再也不亂扔垃圾了。每次見到地上有“流浪”的垃圾,我都會主動的把它們撿起來,送到垃圾桶里。
文明美德,時刻在我心中,讓我學會了講禮貌,懂禮儀。古人說,“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你不學習禮儀,就沒法在社會中立身。記得小時候,我比較膽小,家里來了客人,我不僅不敢向他們問好,連看都不敢看他們。這是很不禮貌的。后來,我們學習了“孔融讓梨”的故事。我深感慚愧:四歲的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尊敬長輩,懂得謙讓,真令人欽佩!慢慢的,我的膽子大一些了。現在,不論在哪里,看到長輩、同學,我都能主動、大方地向他們打招呼。家里來了客人,我都主動為他們倒茶,拿水果。大家都夸我是個講禮貌、懂事的好孩子。
文明美德,時刻在我心中,它就像一盞燈,照亮我們前進。我們不僅要懂得與家人、親戚朋友的禮儀,還要懂得在學校的禮儀,在社會的禮儀。做文明人要著裝得體,不要奇裝異服,追求時髦;要遵紀守法,遵守交通規則;要樂于助人、尊老愛幼,不攀不比,勤儉節約。在各種公共場合,我們也要講秩序、講文明、守禮儀,做一個知法、懂禮的小公民。
文明美德,時刻在我心中,它是一種偉大的力量,只要我們每人邁出文明的一小步,社會將邁出文明的一大步。我要把文明美德深深地刻在心中,讓文明美德陪伴我快樂成長!
美德作文 篇10
通過啟動儀式,隊員們了解了“民族精神代代傳”活動的現實意義,明確肩負的重要使命,他們精神振奮,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驕傲和自豪,并誓做了不起的中國人,立志建設了不起的祖國。
學校紅領巾廣播站、校園電視臺、《七彩校園報》等也積極配合活動,做好“弘揚民族精神”的宣傳教育活動,充分發揮媒體的獨特功能,使全體隊員對“民族精神”都有一個全新的理解認識;各中隊在教室內布置環境,懸掛“民族精神代代傳”、“中國了不起、中國人了不起、做個了不起的中國人”標語、口號;辦相關主題的黑板報、中隊報,創設濃厚的活動宣傳氛圍。
活動豐富活動豐富活動豐富活動豐富,實效顯著實效顯著實效顯著實效顯著。
學習階段: 在這一階段,我們通過舉辦講座、搞社會調查、開展紅領巾讀書活動、召開故事會、演講比賽、表演、觀影、上網學習等途徑,了解中國燦爛的文明史,了解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了解家鄉的巨變,了解中國歷史文化名人和領袖、英雄、模范以及普通勞動者,使他們更直接、更快速地感受偉大的民族精神。 隊員們在觀看愛國主義影片《紅孩子》、《董存瑞》之后,紛紛寫下觀影日記和觀后感,表示要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發奮學習,報效祖國。
這些活動中,最吸引隊員的是社會調查活動。 我們開展“尋找身邊的民族精神”采訪調查,隊員們走進家庭、走進社區、走進活動基地,了解身邊平凡的勞動者,利用節假日開展小記者系列采訪活動,并利用各種渠道收集為了偉大祖國的發展而奉獻青春的優秀人物的先進事跡和照片;了解身邊平凡人物尤其是自己家長的工作特點,收集或現場為他們拍攝工作中的照片;請他們談一談工作中的感受,了解不同時期人們的生活特點和人生態度。
【【精選】美德作文匯編10篇】相關文章:
【精選】美德作文匯編四篇03-23
【精選】美德作文匯編八篇03-22
【精選】美德作文匯編五篇03-15
【精選】美德作文匯編6篇02-24
【精選】美德作文匯編六篇02-24
【精選】美德作文匯編9篇02-15
【精選】美德作文匯編九篇02-12
【精選】美德作文匯編7篇02-08
精選美德作文匯編6篇03-31
精選傳承美德作文匯編6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