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美德作文匯編10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美德作文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德作文 篇1
“一句文明的話,讓人感覺如沐春風;一個文明的舉動,讓人神采奕奕;一位文明的人,將會得到大家的認可。”我是一名小學生,在學習文明禮儀的活動中,學到了不少知識,也懂得了講文明、懂禮儀的重要性。我也要向這方面看齊。
在家里,我體貼父母。有一個星期天,爸爸媽媽出去辦事,只有我一人在家。于是我就想幫助媽媽做一些家務。我先把早上沒來得及洗的碗拿去洗。我找來洗碗巾,倒出洗潔精,開始刷碗。原本在我眼里三下五除二便能完成的事,現在卻變得如此難做:碗拿不起來,太滑了;米粒粘在碗里,怎么都洗不掉。費了好大功夫,總算把碗刷完了。可我卻腰酸背疼。唉,原來做家務這么辛苦。媽媽天天做,豈不是非常辛苦?我以后一定要盡可能的幫助媽媽分擔家務。
在學校,我尊重老師,愛護同學。有一次,因為一個同學頭疼的很厲害,所以就去老師辦公室給老師報告。我到辦公室門口,輕輕敲門。老師讓進我才進去,進去后我想老師說明了情況,并建議老師去看看那位同學。老師點了點頭,我站在一旁讓老師先走。老師看了看我,好像在說:“你真是個尊師并愛護同學的好學生。”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講文明,做一個有素質的小學生,為建設祖國美好的明天一起努力!
美德作文 篇2
我們小學生要遵守交通規則,這樣人與車各行其道才會安全有序。這個是我媽媽經常對我說的一句話,可是,在一次過馬路時,我卻沒有遵守。
有一天下午,剛放學,我心高采烈地跑回家,原來今天我的好朋友小周要來我家。我一蹦一跳的,這時,在我們學校前的馬路上,車流川流不息,我想:這么多車,要等到什么時候才能過去呀?這時,我的朋友小周來到我的旁邊,說:“我們一起回家吧!”我點了點頭,我們一說一笑的過馬路,這時,一輛小轎車向我開來,兒子在說話的我渾然不知,只聽見“砰——”的一聲,我被小轎車撞到三米遠。
我當時已經暈了,我怎么會被車撞,我有沒有受傷……一大堆問題在我的腦海里,當我想爬起來時,發現腿已經軟了,我一下子坐在了地上,這時,一位警察叔叔站在我旁邊,對我說:“小朋友,你先不要動,讓叔叔看一下你傷到哪了?”他看了看我,然后叫其他的警察叔叔來。這時,聽到我被車撞的王老師急忙從學校里跑了出來,著急的問我傷到哪兒了,我指了指疼的地方,然后王老師掏出手機打電話給我的爸爸媽媽。
我的爸爸媽媽向那位撞我的阿姨留電話,然后急忙把我抱上車,去醫院,而那位阿姨被扣了車。到了醫院,爸爸跑去掛號,然后給醫生看了一下,然后去拍片,當醫生對我的爸爸媽媽說我沒有什么大礙,他們才松了一口氣。
這次經歷讓我明白:干什么事都要遵守規則,只有遵守規則交通才會通暢;只有遵守規則,生活才有保障;只有遵守規則,世界才會美好!
美德作文 篇3
說到“家風”,我首先想到了我的父親,我父親是一位農村中學教師,做了一輩子的會計工作,退休已經十七年了,但父親的一些口頭禪時常回響在我的耳畔,父親的為人處事時常浮現在我的眼前。
記得在八十年代末,我父親擔任學區會計工作時,各學校經常有人帶著禮物找到我父親想著打通關系。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景,因為來人帶點特產和煙酒什么的,這雖然在當時算是貴重的禮物,但父親堅決不收別人的東西,他們推來推去,最終父親很生氣地翻臉把來人推出門外。并且還要說“該辦的事一定辦,如果送禮該辦的那就不能辦了。” 我的父親在這方面很早就用行動告訴我:不要輕易接受別人的吃請,不要欠別人的人情。作為我們普通人,欠人情總是要還的,而作為“有本事”的人,吃人、拿人的必然嘴軟,要為人家辦事,違犯國家的規定。所以,為人處世,最好行得端,坐得正。從小父親就言傳身教,讓我們做事認認真真,從從容容;做人堂堂正正,清清白白。
父親經常說的“吃虧是福。”他要求我學會忍讓,灌輸我吃虧是福。 記得我小的時候,和同伴、同學在一起玩耍,因為我長得比較瘦弱,經常遭人欺負,被人打哭回家,他從來不像人家的父親那樣“護犢子”,反而把我訓斥一番,問我為什么挨打,不管怨我不怨我,他都會說,愛“打仗”的,離他們遠一點。惹不起,你躲不起嗎。對你好的要和他們好好玩。不要因為東西和人家搶,要學會忍讓。學校有什么活動,他都讓我積極參加,需要出力的,他告誡我,不要玩奸耍滑頭,多干點活是累不死的。他常說的一句話是:“人奸沒飯吃,狗奸沒屎吃”。還告誡我,不要貪小便宜,事情往往是貪小便宜吃大虧。虧就是給人吃的。老天爺有一本賬,你吃虧了給你記上,等吃多了,他就會給你一個好機會,叫你明白吃虧就是福。所以,我的為人可以說是不奸不壞,為人實在,沒有彎彎繞。
父親一生善良,雖然母親去逝得早,家境貧寒,但當別人需要幫助時,父親都會盡心盡力去幫助他人,而且從不求回報。父親經常說:“知足常樂”,“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遇事多讓讓, 不與別人攀比,每天要有平和的心態管好自己,做好事情,相信自己擁有的就是最好的。
我們四兄妹常回家聚聚,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就是說說工作,說說生活,說說孩子。一般是說著說著就引起了父親的回憶,就會舉例子說說他工作那時的事。 有許多例子真的聽了多少遍了,我們也能靜靜地聽他講完。父親行得端正,活得坦然。工作的事情雖然都過去多少年了,但那時,那景,那人,那事,父親講得繪聲繪色。我們都能感受到父親作為自己因為工作時期的投入和清白而自豪,作為父親因為看到子女生活的幸福和工作的小成就而欣慰。父親就是我們的一本書,父親的好好做人,認真做事,公私分明,是耳濡目染的傳承。因為受父親的影響,所以我們兄妹四人從小都不會貪小便宜,也不會上當受騙,現在都家庭和睦,生活幸福。我想這也許就得益于我們家的家風。
歲月如歌,親情無限。有父親的地方就是家,家中的故事永遠也講不完。回憶生活中的碎片,回放一個個那些逝去歲月中的小鏡頭,我漸漸梳理出了我們的家風是什么---那就是正直、寬容與善良。父親用寬廣的胸懷,陽光的心態,認真工作的態度詮釋了正直、寬容與善良的美好,并把這種美好品德傳遞給我們,他用言行教導我們做正直善良的人。感謝父親,擁有正直善良的美好品質,讓我在工作中收獲了更多的純凈和充實,讓我感受到生活中更多的快樂和滿足!
美德作文 篇4
我問:“何為文明?”,松蘇內吉微微笑道:“文明是使人類共處的金鑰匙。”我又問:“文明何用?”孔子望向我,微微思索:“不學禮,無以立。”我疑惑:“若無禮會如此?”荀子輕皺眉,答:“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文明當如禮也。”我豁然開朗!
原是如此,巨匠名人給了我答案:文明,即是野蠻的對立,是人類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是人類智慧、道德的進步狀態。文明是一個國民、國家素質的最好體現,是人本身不可缺少的品質。何況我國素有“禮儀之邦”、“文明之邦”的美譽,更是應以“忠、孝、仁、義、理、智、信”為內心箴言。
但我們又怎做到文明?古時敬賢禮士會告訴你。
是否還記得曾子避席的故事?當曾子聽到老師要向他傳授時,他站起身來,走到席子外向老師請教,是為了表示他對老師的尊重。曾子尊師重道,屈尊敬賢,溫恭自虛,自當是一代敬賢禮士。在我看來,曾子日后流芳百世,聞名遐邇,更是與他文明禮貌息息相關。
是否還記得千里送鵝毛”的故事?它讓唐太宗亦連連感嘆:““難能可貴!難能可貴!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緬伯的千里送鵝毛,送出了百口相傳,源遠流長且被人津津樂道的名句,更是離不開緬伯的禮貌至極、竭誠相待。
是否記得“程門立雪”的故事?“見程頤于洛,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游酢侍立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寥寥幾筆,卻寫出了楊時和游酢的謙恭之態,敬賢之意。“程門立雪”的典故,饒是幼時孩童都能夠道上幾分,而它令人動人之處,即是其中包含的文明、禮儀。
看了這些,你可明白?文明美德并不是人與人之間的虛與委蛇、敷衍應付,而是發自內心的虛己以聽、克恭克順。我們中學生,更是應如此,尊敬師長,團結同學,愛護花草等等小事,都是文明美德的細節體現。
文明美德助我成長,文明美德伴我成長,文明美德攜我成長!
美德作文 篇5
這學期老師向我們推薦了一本書---《文明美德伴我成長》,仔細閱讀,發現書中的每一課都有許多小故事組成,每個故事都蘊含著一定的道理,我感到受益匪淺,特別是第14課和第15課,讓我深有感觸。
第14課的主題是“勤儉節約不浪費”,我們也有這樣的人和事:中午將老師盛的飯菜吃完。一件衣服穿許多年再扔掉;淘米水可以用來澆水;上海世博會用水汽代替空調……這些都是勤儉節約。從小媽媽就教我和妹妹不挑食,所以呢,每每分給我的飯菜總能津津有味地吃個精光,看到其他小朋友倒掉許多飯菜別提多心疼了。我的衣服嫌小了,就把衣服淘汰給妹妹穿,這樣做不知節省了多少錢,每次看到她那因穿了漂亮衣服而開心的笑臉時,我心想:勤儉節約的生活真不錯,既能減少媽媽的開銷又養成了低碳生活的習慣,一箭雙雕啊!
第15課“保護環境我的責任”給我的印象最深,每當看到溝里因污水而遇難的小魚;隨地亂扔的垃圾到處飛揚……我都很是懊惱,現在的生活為什么會這么糟糕?保護環境,不是哪一個人的責任,而是我們大家的責任,我們要從小事做起,每人植棵小樹,校園就會是綠色大花園;少扔些垃圾,看到廢紙人人能及時撿起,校園就會干凈整潔,更是我們小朋友學習的快樂天堂……生活中也是如此,處處可保護環境,不求驚天動地,只望一份心意,我想只要全社會的是都去做,我們國家的環境會越來越美好哦!
美德作文 篇6
尊敬老人,孝敬父母,愛護幼年子女和全社會的少年兒童,關心下一代,這是我國自古以來就十分推崇的一項家庭美德,也是社會主義家庭美德的重要規范。
我家在湯莊有一幢房子,120平方米,有6間屋子。起初只有爸爸,媽媽還有我一起住。可住了一陣子,72歲的婆婆得了糖尿病住進了醫院里,此后,媽媽就在醫院里“住”下了,婆婆的生活起居都由媽媽負責。早上,媽媽早早的起來了,她先把病房打掃了一遍,然后去買了些早餐,最后叫醒婆婆,等婆婆刷好牙,洗好臉之后,媽媽就給她梳頭發。到了中午有時醫院里要檢查,媽媽就在檢查的門口等婆婆,有時醫院里沒有事情,媽媽就陪著婆婆到醫院里的花園里去轉轉。1個月過去了,經過醫生的精心治療和媽媽的細心照顧,婆婆出院了。媽媽由于不放心婆婆,就讓婆婆搬過來了一起住。婆婆的房間住在我房間的隔壁。我時不時就偷偷跑去婆婆房間和她一起睡,早上,有時忘了溜回去,被媽媽看見,她又氣又覺得好笑說:“這么大了,還要和婆婆一起睡呀。”每當我放學回來,我就講笑話給婆婆聽,婆婆說:“你是我的開心果。”房子里洋溢著我和婆婆一老一少的歡聲笑語。
尊老的基本要求就是贍養。父母對子女的.愛是偉大的、無私的。為了撫養和教育子女,父母都是傾注全部心血。“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對父母的養育之恩,做子女的當知報答,而且無論如何也是報答不盡的,況且我們每個人也都會老,“贍養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所以贍養老人是子女必須承擔的法定義務,也是社會主義的家庭美德的起碼要求。但是,也有極少數家庭,子孫錦衣玉食,老人無人贍養,有的還硬把繁重的家務加到老人身上,有的甚至想方設法索要老人的錢財,并且認為是天經地義的,與前者相比,就顯得太“缺德”了。有的家庭盡管在物質生活上承擔了贍養老人的義務,但是對長輩缺乏愛心,冷冰冰地擠出點錢便一了百了,不聞不問,使父母“端著碗不覺飯香,用到錢心感隱痛。”
美德作文 篇7
千百年來的文明美德傳承至今,因此我國素以“文明古國”著稱于世,因此,我國具有悠久的傳統美德。
如果你失去財富,那不是失敗,因為生命是金錢買不到的;如果你失去今天,那不是失敗,因為明天還會再來;如果你失去權勢,那不是失敗,因為生活還在;如果你失去文明美德,那就是失敗,因為已經沒有做人的權利了!
文明是一陣清風,爽朗了人們的心情;文明是一盞燈,照亮了前程的光明;文明以一場雨,滋潤了干涸的心靈。中國式個文明古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長城,是中華文化的象征,是中華民族抵御外患、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的象征。故宮是兩代的皇宮,有著無以倫比的古代建筑杰作,是世界現存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筑群。
文明的廈門,需要文明的廈門市民。文明,像一株花兒,要去修養,花兒需要我們細心地培養,文明需要自己養成,慢慢地從一點一滴開始,雖然微不足道,但是積少成多、日積月累,自然會成,文明是自身的修養。乘車讓座、幫助盲人等等,就是文明美德,文明美德其實就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嗎,這就是文明美德。
前進的路如果還沒有鋪,那么就應該堅持鋪下去;前進的路如果只鋪到一半,那么就應該接著鋪下去;前進的路如果已經鋪好,那么就應該頑強的走下去!文明美德只是大沙漠中一粒不起眼的沙子,文明涵蓋了人與所有事物之間的關系,世界需要有文明、有道德的人類生存。
在今天的世界里,人人講究文明,文明也無處不在。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創造更文明的明天吧!
美德作文 篇8
中華美德,源遠流長,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自古以來,美德的小故事數不勝數,這充分顯示了中華美德的深厚廣袤。我國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優秀美德文化也是被現代人傳承著。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厲行節約的宴嬰到“一線太守”劉龐,從一代名相魏征到民主革命家孫中山,都為我們留下一份憂苦萬民。勤儉節約治國寶貴遺產。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鞠躬盡瘁,艱苦樸素的光輝事業更之輪炳千秋,勤儉節約依然是我們國家的建國方針。
不僅老一輩的人能夠勤儉節約,現代化建設的路程上。許多建設上也采取了勤儉節約的方案。例如:有時路燈是聲控的做到了“人走燈滅”的控制方案。
由于一次能源不能再生,國家也開始大力發展探索尋找新能源并利用新能源來帶替不可再生能源,如今已將風能、火能、太陽能用在這些。并且這些能源的利用不會產生對空氣污染的成分既環保又節約了資源。
對于我們青少年來說,我們是祖國的下一代,祖國的未來就在我們身上得以發展,所以我們要節約資源。
在學校,我們要節約紙張,不能浪費。有的同學開頭只寫了一點然后就翻頁用了,更有甚至還撕下來傳紙條,不僅浪費資源還扔的到處都是垃圾。
廣大的青少年是繼往開來的,新一代在享受的同時,也要積極繼承中華優秀的民族美德。并將它們發揚光大使我們的社會更加穩固的健康發展。
美德,是一個國家生生不息不斷繁衍興旺發達的支柱,讓我們一起繼承中華美德并發揚光大吧!
美德作文 篇9
一天,小明和小紅放學后結伴回家,一路上景色優美、鳥語花香,他們也是有說有笑,聊得很起勁。
走著走著,他倆都皺起了眉頭,一陣惡臭直向他們撲來,他們停下腳步,左顧右盼,尋找惡臭的來源,往前走了幾步,他們看到了一個垃圾桶。垃圾桶邊上布滿了成袋的垃圾,有的垃圾都從袋里流出來了……簡直是“慘不忍睹”。“切,是誰那么沒公德,垃圾桶近在咫尺,可還是把垃圾丟在外面呢”?小明和小紅不約而同的抱怨起來。小紅甚至還惡狠狠地說:真沒素質!
這時小紅想把那些垃圾撿起來扔在垃圾桶,可是定睛一看,垃圾上布滿了蒼蠅,一會散開,一會又聚在各種丟棄的食物上,垃圾上還有惡心的液體、油膩的汁水……。于是小紅開始猶豫不決了,但進行了短暫的思想斗爭后,小紅想通了,垃圾丟在這里對我們不好,對大家也不好,弄臟了手回去就洗一下就沒事了。小紅深吸了一口氣,開始動起手來,幾分鐘時間,地上的垃圾全部進垃圾桶里了。
清理完垃圾,他們正打算收拾好回家,小明突然說:“雖然現在這些垃圾沒了,可以后還會有人亂扔的呀”,小紅點頭說:“嗯,有道理,那該怎么辦呢?”這時,小明眼睛一轉,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二話沒說,從書包里拿出白紙和筆寫了起來,小紅看著他,不解地問:“你在干什么呢?”小明說:“過一會兒你就知道了。”原來小明在紙上寫了“文明只差一步,請把垃圾扔進垃圾桶”這幾個大字,把它粘在了垃圾桶邊上。
小紅和小明對視了一下,擊了個掌,“YES,GO HOME!”小明和小紅兩人有說有笑、蹦蹦跳跳地回家了。
美德作文 篇10
誠信是做人的基本,一個人如果沒有了誠信,做什么事都不成。
有許多關于誠信的名言或故事,如孔子的名言“言必信,行必果。”口耳相傳的民間故事狼來了等等,時刻警醒人們要講誠信。
相信大家都聽過《狼來了》的故事,講述的是一個放羊的小男孩覺得天天放羊很無聊,于是大喊:“狼來了!狼來了!”農夫們聽到了連忙扛著鋤頭邊跑邊說:“孩子別怕,我們來幫你!”當農夫們氣喘吁吁的跑上山頂,可連狼的影子都沒看到。小男孩哈哈大笑說到“你們都被我騙了,沒有狼。”農夫們很生氣走了。
第二天,小男孩又大喊“狼來了!”農夫們扛著鋤頭跑上山還是沒有狼,小男孩得意的說到“你們真傻,又被我騙了吧!”農夫們非常生氣,不再信小男孩了。
有一天,狼真的來了,小男孩著急的大喊“狼來了!”可是沒有人信他,結果狼把他的羊全吃了。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如果你曾經不講誠信,就算你說的是真的也沒人會相信你了。
誠如天,信是山。誠信是每個人心中的美德,是最美麗的品質。誠信是心靈深處最圣潔的花兒,讓我們把誠信弘揚下去!做個有誠信的人!
【美德作文】相關文章:
關于美德的作文:文明美德08-10
關于美德的作文:小議美德03-07
美德作文:美德在我身邊08-23
美德作文07-23
美德的作文07-25
美德的作文03-01
美德精選作文08-01
美德的作文10-12
美德的作文06-18
美德_作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