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的作文錦集(6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德的作文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德的作文 篇1
一句名言說得好,“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如果一個人不講文明禮儀就難以生活下去,即使是一個強大的國家,如果沒有文明禮儀,就會不安寧。作為一個學生,我們更應該講文明,講禮儀。
我清楚地記得,那天早上,我和媽媽正在等公交車,公交車一入站,就有一大群人像車門涌去,我和媽媽快人一步,第一個搶到了座位,我坐在座位上,心里美滋滋的。往車下看,還有一大群人還在向車門發起猛攻,還不時地發出“哎呀,哎呀”的聲音。車子快要出發了,這時,一位老人慢跑過來,坐上了已經滿座而擁擠的車廂,老人的眼神里透露出一種無奈的'神情。于是,坐在我旁邊的媽媽笑著對我說:“我們給這位老人讓座吧!“那為什么其他人不讓座呢?”我不解地問道。媽媽摸了摸我的頭說:“你個傻孩子,如果什么都想著別人來做,那人人都抱有這樣的想法,那誰來做呢?況且作為學生,應該懂得尊敬老人。文明禮儀應該從自身做起。”我不好意思地點了點頭。然后立馬起身,讓老爺爺坐下。老爺爺開心地笑了笑,對我說:“謝謝你,小朋友。”我也笑著對老爺爺說:“不用謝。”文明禮儀就在我們身邊,文明禮儀反應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文明,不僅僅是公交車上的讓座,也是清晨師生之間的問候,也是不隨地亂扔垃圾,也是同學之間文明的交流……
讓我們用自己的點點滴滴的行動,譜寫文明禮儀的樂章,澆灌美麗的文明之花,讓文明之花開得更加燦爛。
美德的作文 篇2
我們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并且我們幾代也引以為豪。驀然回首,背負的除了生存與享樂以外,別無他物。從此,我們踏上了尋找傳統美德的艱辛之旅。
究竟是從什么時候人們開始覺得傳統美德成了包袱成了累贅?這是我們首先要弄明白的問題。中國的傳統美德以儒學為正統,而儒學中“溫良恭儉讓”,“天地君親師”是最為樸素的美德內在元素。早在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那些生長在蠻荒歲月的人類始祖就具有樸素的美德雛形。隨著私有制的產生,人的享樂欲望在不斷膨脹。不過,享有這種資格的.人尚屬少數。
以后綿延上千年的私有制社會,中國就是以確立儒學正統來達到社會秩序的穩定。似乎,在每一位讀過人類社會發展史者的心目中,資本主義社會是道德質量最差的社會。也就是基于這一落腳點,我們多數人都能接受這樣一個事實,從資本主義萌芽時起我們的傳統美德就遭受到空前的浩劫。
美德的作文 篇3
詩曰::田真昆仲,議分紫荊,樹即枯死,悲悔同聲。
隋代有一戶田氏人家,住著田真、田慶和田廣三兄弟。自他們分別成家之后,兄弟三人就想要各自發展,決定要分家,把家產分成了三份。
分到最后,只剩下庭院中那棵開滿紫紅色花朵的紫荊樹了,多少年來,它一直欣欣向榮,象征著這個家庭的興旺。一代又一代的田氏子孫,就是在紫荊樹默默的俯視下成長起來的。他們其樂融融地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繁衍了許多代。老樹蘊涵著人們不盡的追憶和緬懷。
哥哥田真嘆息著說道:“田家的歷史有多長,紫荊樹就有多老。”
田慶不以為然地說:“我們家產都分完了,留著這棵樹也沒什么用了,不如也把它給分了。”
幼弟田廣精打細算地說:“有理有理,紫荊樹的樹皮和木材都可以入藥,我們干脆直接把它砍掉,一人分一份,還能賣個好價錢呢。再說,我們分了家之后,都要各奔前程,誰還顧得上照顧它啊?”
田真說:“使不得,使不得。我們怎么忍心傷害這些美麗的花朵和潤澤的葉子呢?它鮮活的生命力,伴隨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眼見那翠綠的色澤,誰不發自內心地贊美它的生命?家族有多興旺,紫荊樹就有多美。這是我們家族繁盛的見證,怎能如此傷害于它呢?”
田慶說:“哥哥您別犯傻了,誰還會注意到這棵老樹?您要是不肯,那我就和弟弟對半分了。”
兩位弟弟那樣堅持,哥哥也無可奈何,于是他們決定將紫荊樹砍成三段。田真仰望著昔日的故宅和茂盛的老樹,內心十分的傷感,但也無計可施。
第二天,原本茂盛挺拔的紫荊樹,一夜之間突然全部枯萎凋零。看到的人無不大驚失色,疑惑地想到:難道紫荊樹也傷心欲絕,知道自己的生命將被截成三段,不如先自行了斷吧。
三兄弟見到這個情形,都不禁大吃一驚,開始痛切地懺悔:為什么手足之情要這樣分離?連樹都覺得傷心,連樹都為之涕泣,連樹都不想再活下去。昨天熱火朝天的砍斫①計劃,一時間令兩位弟弟感到萬分地沮喪羞愧。
田真神情肅穆地說:“樹木原本就是同氣連枝的,正是因為聽說將要被砍成三段,它們才會如此悲傷,我們人竟然連樹木都不如啊!
田慶看到這番景象,深有所觸,他追悔不已地說:“當我們還非常小的時候,我們同吃同住,同出同息。那種在父母身旁承歡膝下、同舟共濟的幸福生活,現在想起來還那么令人懷念。”
田廣傷感地說:“現在父母都不在了,我們兄弟就是最親最親的人了,如果連我們都不肯團結友愛的話,那父母在天之靈一定會天天流眼淚,一定會比紫荊樹還要傷心的。”
田真說:“我們為什么不能繼續從前的生活呢?‘三人同心,其利斷金’。我們是同一個生命共同體,要想重振家業,就要通力合作,和睦共處,團結一心。”
兄弟三個人的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他們把分家的契約在紫荊樹面前一同燒毀,決定繼續同舟共濟,共同經營幸福的生活。兄弟三人默默地祝禱著,感恩祖先留下的這棵紫荊樹,示現了及時的枯萎,讓他們深深體會到,連樹木都有真情,難道人連樹木都不如嗎?
第二天,當太陽早早地爬上枝頭的時候,田廣打開窗戶,驚訝地喊了起來:“哥哥,哥哥,快來看看,葉子綠了,紫荊樹的頭抬起來了,葉子變綠了。”
鳥兒聽到他的叫聲,也不由自主地朝著紫荊樹那片綠油油的枝頭望去。兩位哥哥驚訝地探出了頭,紫荊花那片殷紅的色彩,濕潤了他們的眼睛……
從此之后,他們兄弟更加友愛,他們相互扶持,相互幫助,再也不提分家分財產的事情了。美麗的紫荊樹,也繁茂如初,就像這個團結如故的家庭一樣,欣欣向榮,充滿無限生機。
“和”為貴。人體各個器官如果不能協同配合,身體必遭病魔的侵襲;團體不和睦,必定迅速瓦解;國家上下不團結,則很難抵御外敵的入侵。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和睦何其重要!兄弟是同氣連枝的生命共同體,就像樹枝樹干一樣不可分離,只有和諧共處,才能繁茂興盛。彼此之間如果產生對立和嫌隙,整棵樹都會受到傷害。
“田真嘆荊”的故事,不禁使我們想起了“梅妻鶴子”的林和靖。林和靖是北宋的一位隱士,原名林逋,字君復,杭州錢塘人。他在幼年時期,父親就去世了,家里一貧如洗,三餐不繼。然而,林和靖頗不以為意,對物質上的貧乏,全然不放在心里。
他自幼勤奮刻苦,致力于圣賢之學,淡泊名利,尤其不喜歡趨炎附勢。后來隱居到了杭州,在西湖的孤山結廬而居,二十年來都未曾到過城鎮市集。陶醉于山水之間的'林和靖,厭棄世間的功名利祿,潛心體悟圣哲的道理。臨終前,他留下了這樣一句發人深省的詩:“茂陵他日求遺稿,猶喜曾無封禪書。”感懷言志,余韻不盡。
林和靖一生都沒有娶妻生子,他在草廬的庭院中,種植了許多梅花,還養了一群氣質高貴的仙鶴。徜徉在青山綠水、松鶴梅蘭之間,多少詩情畫意在其中。林和靖盡其一生,都與它們相隨相伴,人稱“梅妻鶴子”。
然而林和靖過世之后,他所種植的這些梅樹,都相繼枯萎而死,所有的仙鶴,也都一只只悲鳴不已,哀號欲絕,沒過多久,全都相繼隨林和靖而去。
由此可知,真誠之心,無不感人心懷,化及萬物。縱使是一枝一葉、一草一木,也能受到感動。同樣,惡貫滿盈、窮兇極惡之人,在舉手投足之間,所散發出來的肅殺之氣,也會影響周遭的一切,讓花木為之枯萎凋零,令人們為之畏怯恐懼。因而,起心動念,一言一行,我們怎能不戒懼謹慎呢?
人生苦短,數十寒暑間,這些同體連枝的兄弟姐妹,真的是“一回相見一回老”。想想我們還有多少時日,能夠珍惜同聚同處的時光?千萬不要等到追悔莫及之時,才徒自悲切,那不是為時已晚了嗎?骨肉之情、手足之愛,當要切切珍惜啊。
法照禪師寫了一首敘述兄弟的詩詞:
兄弟連枝各自榮,些些言語莫傷情,一回相見一回老,能得幾回為弟兄。
兄弟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爭端,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于子孫做樣看。
美德的作文 篇4
生活中處處都有美。山美,雄偉壯麗;水美,清澈迂回;人更美,擁有著美德。
美德在我身邊。一次,雨淅淅瀝瀝地下著,我加快了腳步,一不小心撞到了一位老爺爺,我連忙說:“對不起,對不起。” “不要緊的。”老爺爺用和藹而又親切的話語微笑著對我說。我為表示歉意,決定攙扶老爺爺過馬路(老爺爺拄著拐杖)。走著走著,一個攔路的“家伙”映入我的眼簾。——是一個水井蓋。我說:“老爺爺,不知誰那么缺德,把水井蓋放在馬路上,我們走那兒吧。”老爺爺卻站在那兒一動不動,他示意要把水井蓋撿起:“如果我們不管,后來的行人將會絆倒的。”在爺爺的舉止中,我才發現原來老爺爺是盲人。我被他感動了,連盲人都知道為他人著想的,我為什么不能呢?盲人老爺爺仿佛就是我的'指路明燈。
美德總在我身邊。一天,我和朋友逛商場,走到門口時,就看見一個西瓜皮在馬路上悠閑地睡大覺,還有許多螞蟻正在上面舉行一個盛大的聯歡會。我不禁有一種想吐的感覺,連忙捂起嘴巴,想著繞道走。這時,朋友競拿起那個西瓜皮放進垃圾箱,“你不覺得惡心嗎?”我疑惑的問著。“我一個人撿起西瓜皮,能讓千百人不破自己的興致,我愿意。”聽到這樣的話,我一瞬間對朋友產生了敬佩之情。
美德是世界上最優美的旋律,它就像涓涓細流,匯成了充滿愛的海洋。一個人有美德,他(她)就比天高,比山大,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一人。
美德的作文 篇5
“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邊……”每當我聽到這首歌,我便想起去年暑假的一件事,它讓我難以忘懷。
暑假里媽媽帶我去街上玩,可是回來的路上媽媽的車子沒電了,我們只好頂著烈日推著車子走,我又熱又渴,心情很煩躁。這時旁邊傳來一陣叫賣聲:“賣梨汁,賣梨汁,解暑又止渴了!”我看見路邊的樹下有個小女孩在賣梨汁,便飛奔過去,端起一杯“咕咚咕咚”的.喝了起來,喝完了以后心里舒服了許多,這時我打量了一下這個小姑娘,她有十四五歲,扎著一條馬尾辮,皮膚有點黑。媽媽也過來了,她一邊喝一邊說“小姑娘,這么熱的天你怎么出來賣梨汁呢?”小姑娘說:“媽媽生病了,我要幫媽媽擺攤掙錢。”說完她便一直盯著我的胸前看,我順著她的目光看了看,原來她在看我胸前的項鏈,那是我過生日的時候媽媽送我的,她伸出手來想去摸,我趕緊捂住說:“這是我的,不許碰!”媽媽付過錢我們就走了,過了一會,后面傳來一陣喊聲:“阿姨,小妹妹,等一等,等一等啊!”我回頭一看又是剛才那位小姑娘,我以為她要來搶我項鏈,就拉著媽媽跑,可是因為推著車子她很快就追了上來,只見她滿頭大汗,氣喘吁吁地說:“阿姨,你的錢包掉了。”原來剛才走時忘拿了,媽媽說:“謝謝你,你真是個好孩子!”媽媽從包里取出一百元給她,她搖搖手說:“不用了,這是我應該做的。”我的臉漲得通紅,她并沒有因為家里困難就拿走這個錢,我望著那位姐姐離去的背影突然想起了什么,便叫住了她:“姐姐,這條項鏈送給你!”她笑了笑說:“謝謝,這個我可以收下。”然后她一蹦一跳地走了。
拾金不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小事情體現了大文明,以后我也要像小姐姐那樣做個拾金不昧的人。
美德的作文 篇6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故稱“禮義之邦”的國家,當然,它也是一個具有尊老愛幼,勤儉節約,謙遜有禮的良好美德的國家,中國人經常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把“百事孝為先”這句話掛在嘴邊。
《三字經》中也有這么一句話: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東漢時,有個九歲的小孩,———黃香,他非常孝順父親,為什么不讓父親太勞累,所有的家事都由自己動手做的。夏天時,他會用扇子把席子扇涼了,再請父親上床睡覺。天氣變冷了,黃香總會在父親睡覺前,把被窩焐曖之后,才讓父親入睡。黃香,這種孝行,沒有多久便傳便了整個縣城。大家都表示對黃香刮目相著。和黃香同一個時代,有個叫孔融的小男孩。有一天,父親的朋友送來一簍子梨子,父親要孔融拿一個去吃,孔融就在一堆梨子里面挑了一個最小的一個。父親很訝異地對他說:“孩子,你怎么不挑大的吃啊,反而挑了個最小的呢?孔融“振振有辭”地說:“爹,我的年紀最小,應該吃最小的,大的留著給哥哥吃。”
孔融,黃香他們尊敬兄長,孝敬父母的行為值得我們效法。理所當然,你的德性,行為都可以反映個人的素質道德。國家的優良美德。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鳥獸尚且如此。父母親的生日是何時?父母的憂慮你可體諒過?提起這件事,我的心里滿是內疚,內心深處有一個揮之不去的陰影。
那是國慶節的一天,好友李鳳對大家說:“同胞們,可別忘記了,今天我過生日,望大家踴躍送禮,到時本人將恭請諸位吃蛋糕。”到家后一進門,母親就喜滋滋的招呼我。讓我看看鍋里做的紅燒花鰱。我象征性的瞧了一眼就要出門。“你去哪兒?”母親叫住我,我一笑:“有人過生日,買禮物去!”父親這時從廚房里猛地深出頭來說:“不要亂花錢!我答道:“那可不行!”就小跑出家門,禮物買回來了,菜也端上了桌。像以往每周一樣,都是我最愛吃的。一向不輕易沾酒的.父親拿出了一瓶紅葡萄酒,還對我笑道:“閨女,喝點紅糖水。”我一邊躲一邊說:“爸爸,喝酒不好。”你這個孩子,你爸高興讓他喝吧!今天趕上你爸的生日。”母親隨口插上了一句,說者無心,聽者有心。啊!今天是爸爸的生日,我的筷子一下子停住了。我這當女兒的竟然不知道老爸的生日........ 想到這兒一股懊悔之情油然而生。但愿可以彌補。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暉”雖然你會吟出這首詩。但你領會至它的真正含義了嗎?在任何情況下,我們怎能不把:孝,放在第一位呢!!
一個國家所具有的傳統美德數不勝數,唯獨使我記憶猶新是尊敬師長,尊老愛幼這兩點。只要每個同學把自己的行為和那顆熾熱忠誠的心聯系起來。祖國將會更加強大。所以要記住一個國家所擁有的傳統美德。
【美德的作文】相關文章:
美德與我同行作文-美德作文01-25
美德的細節作文 - 體裁美德作文01-28
關于美德的作文:美德在身邊08-21
(精選)美德的作文08-26
[經典]美德的作文08-31
美德的作文07-01
(精選)美德的作文10-06
美德的作文(經典)10-15
(經典)美德的作文10-13
美德作文【經典】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