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兒為什么這樣美麗作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花兒為什么這樣美麗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四世同堂》中錢先生說:“一朵花,長在樹上,才有它的美麗。”若是它脫離了樹,便脫離了它的故鄉,色彩也隨之顯得黯淡無光了。
妖艷的花兒不在少數,在日新月異的時代里,越來越多千奇百怪的花兒拋頭露面,惹人注意,可他們真的美麗嗎?
我相信,長在樹上,帶著泥土氣息的花兒,才是美麗的。而作品,只有扎根于傳統,建立在歷史的地基上,才足以美麗。
龍應臺在《什么是真正的國際化》中寫道:“傳統不是懷舊的情緒,傳統是生存的必要。”面對慕名而來的觀眾們,一身白衣黑褲的她提出一個問題——為什么談傳統。她如詩般的華語告訴我們,傳統是綁著氫氣球的`那根粗繩,緊緊地連著土地——若是有人剪斷了這根繩子,氣球轉眼便會飛到外太空去了。我們是離不開傳統的,正如美麗的花兒是離不開樹的。若沒了養分的補給,它便會萎靡。美麗二字,也和他掛不上鉤了。
無獨有偶,外國群體心理學創始人古斯塔夫·勒龐在《烏合之眾》里同樣表達了對傳統根基的認可。“沒有傳統,就沒有文明。”我們的古籍基于歷史,作品以歷史為背景,后人以歷史為鑒,得益于傳統思想,而不受之束縛。正如北島在《青燈》中的一段比喻——不懂得傳統的人正如沒有地圖的旅行者,不可能遠行。
以莫言、路遙為代表的作家們,書寫著根植于古老大地的充滿泥土氣息的文學作品。以孫異為首的“著我漢家衣裳,興我禮儀之邦”的一批人正在回顧歷史,在那漫漫長河中淘出遺漏的金子。以杜聰、方錦尤一代大師為旗,越來越多的人用老祖宗流傳下來的物件創造出新的作品……
無論在哪里,我們都追隨著歷史的腳步。花兒為什么這樣美麗?因為它扎根于這片堅實的土地。而我們的作品,我們的心,隨著名為歷史的河流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