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民俗民風的作文600字四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民俗民風的作文600字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民俗民風的作文600字 篇1
春節時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的日子,也是在一年中最忙的日子和最熱鬧的日子了。
俗話說:“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貼花花;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彪m是在濮陽過年,但是我們很快樂。
“二十三 ,祭灶官”是因為傳說二十三這天是灶王爺上天匯報人間情況的日子,要買來麻糖,麻糖又甜又粘,吃了以后能粘住灶王爺的嘴,讓灶王爺只說好,不說壞。
“二十四,掃房子”新年快到了,房間已經有幾個月沒有打掃了,得快點打掃干凈利落才行,快點行動吧。
過了二十四,大人們都忙了起來,就連我們小孩子也忙了起來。大人們在家磨豆腐、割年肉、燉肉肉,貼花花、蒸饅頭……我們小孩子就去買鞭炮、放鞭炮 。有的時候還幫幫大人在家里裝飾房子,把家收拾的漂漂亮亮整整齊齊的。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來了,更使人們激動人心了。除夕,家家戶戶張燈結彩,熱熱鬧鬧,充滿了愛的氣息,大人們把早就準備好了的的年夜飯端出來,門外的鞭炮聲聲響震耳欲聾。吃完飯,好看的春節聯歡晚會就開始了,這一夜,每家每戶的燈都亮著,都還沒有睡,鐘表一分一秒的走動著,12點了,響起了一聲聲的鞭炮聲……
大年初一,大家早早的就起了床,吃完飯,就去串門了,“噔噔噔”,家里又來了一位客人,一進門,就互相說:“新年好!新年好!”拜完年他們就回家了……過了這幾天,春節也就過完了,學生們就應該上學了,我們也該忙碌的生活了!
民俗民風的作文600字 篇2
艾餃是我們紹興當地清明節前后家中常吃的美食,清明食艾餃,能驅邪排毒,越諺有“清明吃艾餃,不怕陣雨澆”之說。
清明未到,我和媽媽也在家里做了一些鮮美的艾餃。我們在田間地頭采來一些艾葉,挑去老葉、艾梗,清洗干凈。接著是煮艾葉,待鍋中的水沸騰后,倒入這鮮嫩碧綠的艾葉,煮艾葉時不能蓋鍋,還要拿筷子不停地攪拌,防止它顏色發黃。煮到艾葉軟嫩,湯水碧綠,就關火,等到水有些涼了,就來和粉。先準備一個盆子,將米粉和少量的糯米粉一起倒在盆子里,再舀上煮好的艾葉和湯水,周圍頓時清香四溢,一邊用手使勁和著面粉,一邊根據面團的濕軟程度添加湯水或面粉。
媽媽雙手不停地和著面粉,最后揉成了一個均勻的綠色團子,軟乎乎如氣球,綠瑩瑩如翠玉,還散著一陣淡淡的幽香。開始包艾餃了,我洗凈手從面團上扯下一個小團子來,,把它揉成一個小圓團,再用手一壓,變成了一塊小圓餅,然后雙手拇指和食指輕捏四周,小圓餅成了一個碗狀大小的圓片,中間厚四周薄。接著把餡料裹進去,我加的是炒熟的芝麻糖粉和葡萄干,當然根據個人的喜好,也可以加其他的`餡料,如咸菜竹筍等,最后小心翼翼地把它四邊開口捏緊,這樣一只艾餃就包好了。
我和媽媽忙碌了兩小時,包了四十多只艾餃,看著這一只只千姿百態的艾餃:有的像枝頭未成熟的柿子,有的如海面躍動的海豚,有的似林間覓食的小兔,心里美滋滋的。媽媽把這些可愛的的艾餃被放進了鍋中蒸,二十分鐘后,當鍋蓋被掀開時,香味撲鼻而來,口水在我的嘴里不覺地流了下來……
民俗民風的作文600字 篇3
在茫茫的的大草原上,響徹著蒙古族男兒的聲音。這就是蒙古族的一年一度的那達慕大會。
“那達慕”是蒙古語,“慕”是蒙語的譯音,意為“娛樂、游戲”,以表示豐收的喜悅之情。是蒙古族人民喜愛的一種傳統體育活動形式。每年六月初四開始!澳沁_慕”有著久遠的歷史,據銘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記載,那達慕起源于蒙古汗國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舉為蒙古大汗時,他為了檢閱自己的b隊,每年7~8月間舉行“大忽力革臺”,將各個部落的首領召集在一起,為表示團結友誼和祈慶豐收。起初只舉行射箭、賽馬或摔跤的某一項比賽。到元、明時,射箭、摔跤比賽結合一起,成為固定形式。后來蒙古族人亦簡稱此三項運動為那達慕。
摔跤是蒙古族特別喜愛的一種體育活動,也是那達慕上必不可少的比賽項目。蒙古語稱摔跤為“博克巴依勒德呼”,稱摔跤手為“博克慶”。摔跤手要身著摔跤服“昭德格”。最引人注目的是,摔跤手的皮坎肩的中央部分飾有精美的圖案,圖案呈龍形、鳥形、花蔓形、怪獸形,給人以古樸莊重之感。
射箭是那達慕最早的活動內容之一。在公元800多年以前,蒙古人分為許多不同的部落,他們的經濟生活大體可分為游牧經濟和狩獵經濟兩種。在成吉思汗統一蒙古以后,雖然狩獵經濟的部落逐漸轉向了游牧經濟,但狩獵時期長年積累下的拉弓射箭的本領卻保留了下來,以防外敵侵略和野獸襲擊畜群,射箭比賽的規則是三輪九箭,以中靶箭數的多少定前三名。
那達慕大會一般舉辦7之9天,蒙古族的男女老少都沉浸在歡樂之中。
民俗民風的作文600字 篇4
一年一度的春節又來到了,大街小巷熱鬧非凡,而每個地方的過節習俗都各具特色。現在,我就來介紹一下我們十堰過春節的習俗。
每到過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春聯多用紅紙書寫,代表著吉祥、幸福。
每到過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有除夕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而孩子們則耐不住性子,索性跑出去在外面一起玩。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鐘聲敲響之際,整個城市的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一刻,有的人家還在庭院里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爆竹,歡樂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
每到過春節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里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由掌廚的做出來,而且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砧板聲、爆竹聲,再夾雜著人們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合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肴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我們這里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疱伔兄,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是象征“吉慶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還有蘿卜俗稱菜頭,祝愿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要多少喝一點。
一時間,十堰的過節習俗說也說不完,等你到了這里,你就能親身感受到它的魅力。
【民俗民風的作文600字】相關文章:
民風民俗的作文:端午節的民風民俗06-13
陜西的民風民俗作文-民風12-22
多彩的民風民俗作文-民俗12-22
民風民俗的小學作文-民俗12-23
藏族民風民俗的作文-民俗12-23
客家民風民俗作文-民俗12-18
民風民俗作文08-05
民風的民俗作文04-20
民俗民風作文08-28
《民風民俗》作文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