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民風民俗作文通用(5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節民風民俗作文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春節民風民俗作文 篇1
澳門年俗,別有風情。“謝灶”是澳門保存下來最傳統的中國年俗之一。臘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門人謂之“謝灶”。澳門人給灶神按中國傳統也用灶糖,說是用糖糊灶神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說壞話。我在澳門花街的一澳門人家的灶頭見過一張圣誕老人像,奇怪的是,圣誕老人像邊貼著“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的聯兒。
澳門人過年是從臘月二十八開始的,臘月二十八日在粵語中諧言“易發”,商家老板大都在這歲晚之時請員工吃“團年飯”以示財運亨通,吉祥如意。澳門的年味,從臘月二十八這天便能真切的感受到的。
除夕之夜,守歲和逛花市是澳門人辭舊迎新的.兩件大事。守歲是打麻將,看電視,敘舊聊天,共享天倫之樂;大概受西方圣誕節和情人節的影響,年宵澳門人還爭相購買一些吉祥的花木迎接新春,現今已成了一個澳門年俗。
澳門在年宵興辦花市,多是桃花,水仙、盆竹、盆桔,花開富貴,祝報平安,鮮花瑞木兆示著新年的美好前程。澳門的花市辦三天,這三天給奔波一年的澳門人無窮的慰藉。
春節民風民俗作文 篇2
包餃子是中國人在春節時特有的民俗傳統。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取“更歲交子”之意,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必不可少的`佳肴。趁著放假,我也體驗了一把包餃子的樂趣。
早上,我和媽媽來到小菜場,采購了餃子皮、香菇、胡蘿卜、鴨蛋、豬肉這些原材料,回到家先加工餡料。我當媽媽的助手,先把豬肉打成肉糜,香菇切成小顆粒,胡蘿卜弄成蒜泥狀,再把它們倒在一起,放上鹽、味精、姜末、醬油、水等調料,最后打上一個蛋。我心有疑惑,媽媽一看便知,笑言:“加上一個蛋可對下鍋后餃子皮起凝固作用喲!”哦,我恍然大悟,看來生活中處處皆學問啊!
擺好盤子,上面放好紗布,我就迫不及待地包起來。照著媽媽說的先把中間的邊壓緊,再把兩邊往中間一捏。哎,餡不聽話地露出來,沒辦法,只好把這爛攤子交給媽媽補救。重新拿起一只,我少取了些餡擺在皮子中央,對折,小心翼翼地這里一捏,那里一壓,哈哈,總算裹好了,可放到盤子中間時,它又像一個醉翁到了過去。媽媽仍在一邊鼓勵我,我包得越發起勁,一個比一個站得穩。
過了一會兒,我把餃子放進鍋里,用沸騰的水煮著,不一會兒,餃子就像一個個活潑的孩童,漲溢著臉,我把它們撈出鍋,迫切的心情使我吃它的腳步加快了,啊,真是香在嘴里,甜在心間!
包餃子,練技藝,過大年,樂甜甜!
春節民風民俗作文 篇3
春節是我們中國農歷的新年,所以過年對我們中國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節前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
過年了!過年了!每家每戶忙著貼春聯,剃頭發,做年夜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矩”太多了!有些習俗還非常怪,無奈之下,我就去問正在貼春聯的'媽媽。
我看見媽媽將“福”字倒著貼,我固然知道為什么要倒著貼,將‘福’字倒著貼是一種習俗,‘福’倒貼說明‘福’倒(到)了!但是我仍然問道:“過年有什么習俗和規矩啊?”媽媽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談起來。
原來,以前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于“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后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但現在廣州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所以我們就不再進行這個活動了。
除夕這一天對我國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天晚上,我們全家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年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每家每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全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雞、鵝、燒肉等等,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熱氣騰騰,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獲太大了,知道了許多過年習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有一點迷信,但是這又仿佛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況這是傳統的習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春節民風民俗作文 篇4
春節西固區福利一校三年級一班我國的傳統文化豐富多彩,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如剪紙、捏泥人等。有古老的民間藝術,如戲劇、皮影等。還有許多風俗習慣,如春節放鞭炮,穿新衣,貼對聯,貼窗花;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等。其中,我最喜歡春節。春節是我國最盛大、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社會文化內涵。春節的另一名叫過年。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兇猛異常,長年身居海底,每到除夕這天,人們就逃往深山,躲避“年”獸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一個老人,用門上張貼的大紅紙、屋內的燈火、“噼里啪啦”把“年”嚇跑了。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燈火通明。第二天,人們走親訪友,并以各種活動方式慶祝春節。小朋友,讓我們把春節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吧!
春節民風民俗作文 篇5
春節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內容最豐富的的傳統節日,普天同慶;春節又稱“過年”,最早的含義是人們用來慶祝一年的`收獲并祝福來年有個好收成;節日的形成,源遠流長。古代春節,叫做元旦,元,始也;旦,晨也,即一年之始,也叫三元,歲之元,日之元,月之元。最早定春節為新年在漢武帝初元年。
過年之前,我們要“掃塵”,用意是要把一切霉運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地祈求;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還有貼春聯,春聯也叫門對,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每逢春節,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除夕守歲是重要的年俗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在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歲,象征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趕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古代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中國的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這些春節民俗便是我們幾千年來智慧的結晶了。
【春節民風民俗作文】相關文章:
寫春節民風民俗的作文-民風12-22
民風民俗“春節”作文01-28
民風民俗春節的作文01-26
民俗民風春節作文11-07
春節的民俗民風作文12-20
春節的民風民俗作文11-03
春節的的民風民俗作文08-22
春節的民風民俗的作文08-09
民俗民風春節作文(經典)09-10
民俗民風春節作文(經典)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