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風民俗的作文(范例8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民風民俗的作文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民風民俗的作文 篇1
我的家鄉在廣西平南縣的大安鎮。說到風俗,家鄉每年都要舉行“拜社火”的活動,特別是在春節期間。大年初一的`凌晨,也就就是新年的鐘聲敲響的時候,村民們紛紛拿出“拜社火”的祭品來,先在自家的大廳里祭拜拜社神。祭品有很多,有巧克力、餅干、糖果、桂葉、沙田柚等等,寓意著新的一年的“大富大貴”、“甜甜蜜蜜”。
在家里拜完灶神后,大家有爭先恐后的趕在第一時間去社廟祭拜社神,祈求在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萬事如意、財源廣進!不一會兒,村子里、鎮子上,頓時響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聲、煙花聲!到處都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怎么樣,我家鄉的風俗挺有意思的吧!如果你有機會過來我的家鄉玩,我一定會給你介紹更多有趣的風俗哦!
民風民俗的作文 篇2
說實話,我的家鄉民風挺淳樸的。而且,人都挺實在,也沒有太多的勾心斗角。多的是人與人的信任,也有自己要遵守的風俗。
鄉里鄉親們的原則就是不太會計較。也不占小便宜,別人有錯都會直說。自己有錯就會改。
比如說:有個老太太買魚,賣魚人一般都會自動便宜些價錢 。他已經看到了,老太太的沒辦法了的樣了啊,他是會能便宜一點就便宜一點,更有把魚切好的老板呢。看到這一幕,我著實的感動了一把。這,不是一種民風嗎?這,不是一種鄉情嗎?這,又何嘗不是民俗呢?
又或者暖心的在你冷的瑟瑟發抖之時給你送上一杯熱水。
又或者是鄰居家的小孩子生病了他爸媽又不在怎么辦?放心,只要你家旁邊有人,你的鄰居肯定會幫你送到醫院。還會慰問你更多的甚至還會買牛奶,棒棒糖什么的。雖然這只是小小的一點心意卻是足以溫暖人心,甚至有些人看著孩子是留守兒童,直接說:不需要還藥費了。這又是多么溫暖的一件事啊!
關于風俗,家鄉人則是很謹慎。新婚包糖一定要放九個糖。寓意天長地久,長長久久。等新娘來了。一大堆孩童會贏,用方言說著:“添丁添丁!”然后新娘就會給你紅包。做房子,做房子吃完酒席后晚必定一張張疊起來,代表著更上一層樓,還有就是碗不能過夜,所以每天晚上都要洗完碗,大家都這么遵守著風俗是為什么呢?其一:它是習慣了。其二:民風,民風實在。不勾心斗角,所以風俗,也變成了民風之一。因民風所致,大家都很本分遵守。有時,我看著家鄉蔚藍的天空,我會覺得很自由,有時,我看著家鄉的綠地,我會覺得很平靜,我看著我的`家鄉,我會覺得世界很美好。可能家鄉……就是有這樣的魔力吧!
家,生我養我。鄉,則是育我的家的地方,家鄉!我愛你,同時也愛你那淳樸的民風!
民風民俗的作文 篇3
飲涼茶也是廣州人常年的一個生活習慣。
所謂涼茶,是指將藥性寒涼和能消解內熱的中草藥煎水作飲料喝,以消除夏季人體內的暑氣,或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嚨疼痛等疾患。廣州的涼茶歷史修久,涼茶品種甚多,有王老吉涼茶、三虎堂涼茶、黃振龍涼茶、大聲公涼茶、石歧涼茶、廿四味涼茶、葫蘆茶、健康涼茶、金銀菊五花茶、古瓜干涼茶等;甚至連龜苓膏湯、生魚葛菜湯、紅蘿卜竹蔗水等,也成為廣州人喜愛的傳統老牌涼茶。
最著名的王老吉涼茶,歷來為廣州人所推崇。進入80年代以后,各種涼茶沖劑及軟包裝涼茶應運而生,如神農涼茶、夏桑菊茶等,已成為許多家庭夏季里的一種時尚飲料。
廣州人喜愛飲茶,尤其愛飲早茶。早上見面,往往以“飲咗茶未”(意即“你喝茶了嗎”)作為問候,可見對飲茶的喜好。飲茶是廣州人的.生活習俗。民間流傳著“清晨一壺茶,不用找醫家”的諺語。
廣州人所說的飲茶,實際上指的是上茶樓(習慣叫茶居)飲茶。不僅飲早茶,還要吃點心(作為早餐);不僅飲早茶,還要飲下午茶、夜茶;不僅填飽肚皮,還順便傳播新聞、敘說友情、洽談生意。可見,廣州人的飲茶實際上是一種社會交際的方式。
這也正是廣州茶樓業為什么歷百年而長盛不衰的一個重要和根本原因。在廣州老字號飲食店中,有相當一部分就是當年的茶樓、茶居。
廣州的茶客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熟客,每天清早必到一間固定的茶樓,通常是“一盅”(排骨飯)“兩件”(點心),這類人以離退休老人居多;另一類是飲“禮拜茶”,即在休息日去飲茶,不限“一盅兩件”,而是品嘗多款點心,從容“嘆茶”。
廣州的茶市每天有早、午、晚三市,其中以早茶市最為興旺,從清晨至中午十一時許,往往座無虛席。飲夜茶也漸有興盛之勢尤其是盛夏,一邊飲茶一邊聽戲曲演唱,還一邊享受空調冷氣。廣州的早茶通常是清晨4時開市,晚茶要到次日凌晨1-2時才收市。
民風民俗的作文 篇4
我國幅員遼闊,有著各種各樣的民風民俗,如長陽的巴山舞,蒙古族的賽馬……但我最感興趣的要數北京的了。
想必去過北京的人肯定都吃過北京烤鴨吧!“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吃烤鴨真遺憾。”北京烤鴨有“天下第一美食”之稱,又有外國人的“到北京,兩件事,游長城,吃烤鴨”之說,可見北京烤鴨是舉世聞名的。吃烤鴨的最佳去處是王井府的“全聚德烤鴨店。”這家店創于130年前。北京城還有一個大店子,便是位于崇文門外的便宜坊。便宜坊開業于1885年,比全聚德還早9年。全聚德烤鴨店以掛爐烤鴨聞名,便宜坊以燜爐烤鴨聞名。盡管兩者風味大不一樣,但是都在“烤”字上下功夫,所以被叫做北京烤鴨。
北京還有一個風俗,那便是滿漢全席。夏天的.北海公園里,35價中外游者身著皇、后、妃和朝臣的服裝,依次進入彷膳飯莊。他們是這家御膳館成立70年來的第五批品嘗滿漢全席的客人。重禮儀,講排場的皇家氣氛在身邊繚繞。擺上桌面的共有130道,客人們分三個晚宴和一個午宴才能吃完。滿漢全席最多可以達到134道熱菜和34道冷葷,分六次才能吃完。滿漢全席取材之廣泛可謂是登峰造極。具體包括“山八珍”、“水八珍”、“陸八珍”三種。“山八珍”是熊掌、猴頭、罕達堪、飛龍、虎腎、麋鹿、人參等;“陸八珍”為什蟆、駝峰、口蘑、玉皇蘑、鳳爪蘑、玉米珍、沙豐雞、松雞等;“海八珍”即鯊魚翅、刺參、鮮貝、紫鮑、烏魚蛋、鱉肚、魚皮等。從材料上來看,不僅廣泛,而且珍貴,其中許多在今天已經成為保護動物,永遠也吃不到了。滿漢全席無疑是中華民族文化,在世界上可謂是獨一無二的了。當然,除了滿漢全席之外,仿膳也是宮廷菜肴。
春節是中國的頭等重要的節日。被稱為“中國人的圣誕節”,一般在每年的公歷一、二月份左右。如同圣誕節一樣熱鬧。在北京,商店張燈結彩,延長營業時間,供應大量年貨。最具代表性的是彩燈和各種食品。1993年,為了保障安全,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頒布了禁放煙花爆竹的法規,使放爆竹這一傳統習俗成為歷史。
我真想去一次北京,去吃吃那里的北京烤鴨,在那里過一個快樂的新年。
民風民俗的作文 篇5
廣州人嗜好飲茶。早上見面打招呼就是問“飲佐茶未”,以此作為問候早安的代名詞,可見對飲茶的喜愛。飲茶是廣州人的一個生活習慣,也是“食在廣州”的一大特色。
廣州人所說的飲茶,實際上指的是上茶樓飲茶,不僅飲茶、還要吃點心,被視作一種交際的方式。廣州的茶樓與茶館的概念也不盡相同。它不但既供應茶水又供應點心,而且建筑規模宏大,富麗堂皇,是茶館所不能比擬的,因此,廣州人聚朋會友,洽談生意,業余消遣,都樂于上茶樓。一壺濃茶幾件美點,三三兩兩聚在一起,邊吃邊談,既填飽了肚子、聯絡了感情,又交流了信息,甚至談成了一樁生意,實在是一件愜意的事情。正因為如此,廣州人把飲茶,又稱“嘆茶”。“嘆”是廣州的俗語,為享受之意。這也正是廣州茶樓業歷百年而不衰的.一個重要原因。在廣州的老字號飲食店中,有相當一部分就是當年的茶樓。
廣州人飲茶并無什么禮儀上的講究。唯獨在主人給客人斟茶時,客人要用食指和中指輕叩桌面,以致謝意。據說這一習俗,來源于乾隆下江南的典故。相傳乾隆皇帝到江南視察時,曾微服私訪,有一次來到一家茶館,興之所至,竟給隨行的仆從斟起茶來。按皇宮規矩,仆從是要跪受的。但為了不暴露乾隆的身份,仆從靈機一動,將食指和中指彎曲,做成屈膝的姿勢,輕叩桌面,以代替下跪。后來,這個消息傳開,便逐漸演化成了飲茶時的一種禮儀。這種風俗至今在嶺南及東南亞的華僑中依然十分流行。
潮汕功夫茶是廣東潮汕地區獨特的飲茶習慣。“功夫茶”對茶具、茶葉、水質、沏茶、斟茶、飲茶都十分講究。功夫茶壺很小,只有拳頭那么大,薄胎瓷,半透明,隱約能見壺內茶葉。杯子則只有半個乒乓球大小。茶葉選用色香味俱全的烏龍茶,以半發酵的為最佳。放茶葉要把壺里塞滿,并用手指壓實,掘說壓得越實茶越醇。水最好是要經過沉淀的,沏茶時將剛燒沸的水馬上灌進壺里,開頭一兩次要倒掉,這主要是出于衛生的考慮。斟茶時不能滿了上杯斟下杯,而要不停地來回斟,以免出現前濃后淡的情況。飲時是用舌頭舔著慢慢地品,一邊品著茶一邊談天說地,這叫功夫。功夫茶茶汁濃,堿性大,剛飲幾杯時,會微感苦澀,但飲到后來,會愈飲愈覺苦香甜潤,使人神清氣爽,特別是大宴后下油最好。
廣州之所以被稱為“花城”,不單是因為廣州氣侯溫和、四季如春、鮮花常開(昆明也四季鮮花常開),更由于廣州每年春節前都舉行迎春花市,這種傾城人民逛花市的習俗,全國唯廣州所獨有。迎春花市是由古代花市、夜花市逐漸發展形成規模。
早在兩漢時,廣州人便有愛花的癖好。陸賈出使南越國時,已說嶺南人“彩縷穿花”。因廣州人愛花,也就出現了以種花、賣花為業的人。
南漢時,河南一帶被稱為“素馨斜”,就是專門藝植花木的地方。花農和賣花女就在現在的海珠橋南岸西側的“花洲方渡頭”劃艇過河北賣花。形成花市的,約在明萬歷年間(1573一1630年)。但那時是天天都有花市,地址最初是在天
字碼頭,后陸續擴大到廣州九個城門。花的品種也主要是素馨花。年宵花市則到19世紀清咸豐、同治年間始形成。
花市舉行的日期,固定在春節前三天,即從年甘八開始,到除夕之夜達到高潮,正月初一清晨02時結束。而且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到除夕午夜時分,花農必將售不出去的花砸個稀爛。這種習俗一直保留至今。現在,廣州迎春花市的數量越來越多、規模越辦越大。市內各區均有花市 :越秀區在教育路;東山區在濱江路;荔灣區在多寶路;海殊區在江南大道。另外,越秀公園、烈士陵園、海幢公園、流花湖、荔灣湖等大小公園,無不在春節前后舉辦形式多樣的花展、花會,成為廣州花市的一個組成部份。而教育路花市則成為廣州花市的中心。每個花市搭起彩樓 ,張燈結彩,在馬路中央架起長長的花棚,一層一層擺滿各種花果。廣州人好講意頭,認為春節逛花街,買支靚花,來年便能行個“好運”。當然,逛花街不只是為了買花,更多的是為了賞花。花市集中了春夏秋冬四季百多種花果。
每年陰歷(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人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原名“端五”,端是初始的意思。亦叫重五、端陽。因端午正是夏季之中,太陽處在正陽的位置,所以稱端陽,還叫天中節。
端午節民間有吃粽子和賽龍舟、洗龍舟水等習俗。廣州端午賽龍舟已有一干多年歷史。明代以來,人們多數在珠江河海珠島對開的海面進行。但那時的龍舟比今天的高大得多,樣式也復雜、美觀。有十幾丈長,六、七尺高的,龍船上還有臺閣,一只船上有近百人。實質是以藝術性為主。現在,賽龍舟已成了群眾性的體育競賽運動了。龍舟的形狀也多制成狹而長,形如獨木舟,以利船速。龍舟的槳數不等,少則六對,多的有五十多對。大型龍舟一般都設旗手和鑼鼓手,鑼鼓手擊鑼打鼓統率全船,劃漿的隨鼓聲或快或慢。此外劃槳的只管劃漿,掌舵的把穩舵向。奪標進入高潮時,擊槳激起的水花能把整個船罩住,以致岸上觀看的群眾不見龍舟,只見一團團水霧在江面飛馳,甚是扣人心弦。賽龍舟奪標者可贏得整只燒豬出回村里分了吃。很可惜,廣州的珠江河面因交通繁忙,河道擠擁,已有好幾年沒能在這里舉辦賽龍舟了。
民風民俗的作文 篇6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傣族最隆重的節日,也是云南少數民族影響力最大的,參加人數最多的節日——潑水節。
潑水節又叫“浴佛節”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相當于公歷四月中旬;一般持續三至七天,第一天用傣語叫做“麥日”于農歷除夕相似;第二日叫做“惱日”(空日);第三天叫做“叭網瑪”竟為守歲。人們把“叭網瑪”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節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節日盛裝,挑著水去佛像前浴佛,然后就互相潑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們翩翩起舞,一邊呼喊:“水!水!水!”古鑼之聲響徹云霄,祝福的水花四處飛濺,在這一天誰身上的水最多,誰今年就更幸福,更美滿!
每到潑水節,傣族人民就去山上采集一些鮮花和樹葉,到了節日這一天傣族男女老少到佛寺浴佛是,拿著采集的花葉沾水,開始互相潑水,一朵朵水花在天空勝開,它象征著吉祥,幸福健康,青年手里明亮晶瑩的水珠,還象征著甜蜜的愛情,大家互相潑呀潑。到處是水的洗禮水的贊歌,水的.祝福,朵朵水花、串串笑潑水節成了歡樂的海洋、幸福的世界。歡聲笑語在耳邊回蕩,一支支舞蹈在眼前浮現。笑聲朗朗、全身濕透、興致彌高。入夜、村寨鼓樂想聞,人們縱情歌舞、熱鬧非凡。整個節日期間有賽龍舟、放高升、放孔明燈、潑水丟包……
水花象征——吉祥;水花象征——健康;水花象征——幸福!!!
民風民俗的作文 篇7
我們中國分為56個民族,同時也盛開著56朵花。56個民族都有著各自不同的風俗習慣,都有著各自的緣由。
滿族人,在清朝是最為繁盛,清朝是滿族人的天下,我們常說“滿漢全席”是說漢族的一大桌菜全在滿族的餐桌上。而他們的衣服也十分的突出。女的穿旗袍,男的穿馬卦。而旗袍則意味八旗子弟穿的旗袍。女的`就穿那種近似旗袍的衣服。男的就是騎馬時要穿馬褂,就像我們現在的背心。滿族人把狗當作圣物,以不獵殺,反而進行保護。
滿族絕對是一個除漢族以外的又一個龐大而又有秩序的民族。從滿族建立清朝的那場戰爭就可以一斑了。滿族在謀權當朝之前把各個村落分為八隊,分別為:紅旗,黃旗,藍旗,白旗,鑲紅旗,鑲黃旗,鑲藍旗,鑲白旗。每隊分工明確。就是因為這樣才能使滿人能奪得天下權政的原因之一。
如果有機會,我真想去北方的滿族聚集的地方看一看。
民風民俗的作文 篇8
過年大家不就圖個年味嘛,我們就要讓這個年過的充滿年味兒。我們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中國人過年可是熱鬧非凡。各種各樣的民風民俗,讓我們為中華五千年的歷史而驕傲,而自豪。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我們當然就要辭舊迎新,收獲20xx,展望20xx。蜘蛛每不辭辛勞的織網誰能搞懂,它為了什么,我猜它是為了期待著自己的兒女能夠有歸來的一天就可以睡上它特意準備的舒服的床。
今年春節我也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將我的才藝運用到了此次的“年”中。我將春聯充分運用到了我的一技之長——書法上。大家都知道春聯上當然少不了文墨名客的題字,雖說我沒王羲之的書法功底那樣登峰造極,也沒有顏真卿的揮灑自如。但是我擁有一顆好學之心。我相信書法的好壞是看一個人的心性。
我向來說到做到,第二天當我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告訴媽媽時,媽媽一口就答應了。我和媽媽來到了文具店,挑選紅紙,我一眼就看到了買紅紙的地方。我用手指著,“媽媽,快看在那!”媽媽疑問地說:“你確定真的要寫春聯?”我拍拍胸脯,“當然嘍!”媽媽彎下腰來,為我抽出幾張紅紙,我興奮得馬上搶過媽媽手中的紅紙,跟媽媽比了一個OK的`手勢。買好紅紙我興奮地抱著它回家,我依稀記得那是一個下雨天,我生怕雨水把這紅紙浸透,緊緊的抱在懷中不肯撒手。
即使現在就要將自己淋濕,也落得個心甘情愿。好不容易一路護送到家中,我就一刻不敢停歇,拿出了毛筆,決定速戰速決。奶奶在一旁幫我磨墨。我氣定神閑,裁好了春聯的尺寸,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寫書法講究的就是靜心,才能寫出一手好字呢。
我也依照著這種法則,開始了我的書法探險之旅。我站在桌子的前面,仿佛一切都是“浮云”。在我自己的小小世界里游蕩。我開始我的第一筆,起初我對第一次寫春聯有一些緊張,畏畏縮縮,寫出來的字樣,我一看,我根本就沒有發揮出自己的最好水平。我天性樂觀,想:這只不過是提前熱熱身而已,對我這個初來乍到的新手來說還是多多體諒吧。
我懷著這樣的心情,開始了我接下來的創作,我隨著一次又一次的心理斗爭,終于寫得有些味道了。我的父母在一旁焦急的看著我還是一停不停地給我提些意見,真是應了那句老話:“皇上不急,太監急。”我現在的自信心已經加倍提升,斗敗了自己心中的心魔,我相信,我能行!我在自己的手下描繪出了一幕幕我們對新年的美好祝愿。
我終于完成了我的大作。我大吐一口氣,心中吊著的一塊大石頭終于安全著落。我將紙小心翼翼的捧在手中,一筆一畫上上下下的打量一番,透露出滿意的眼神。我馬上就要將自己的作品掛在自家的門上,媽媽為我拿來膠水,我仔仔細細的在四周涂抹了一遍,問媽媽:“哪個位置合適?”媽媽總說往左一點還是往右一點。最終拍定了,我把得意之作貼上,總算是大功告成了!我們擊掌慶祝。
你們說我們是不是做了一件很有年味兒的事呢?
【民風民俗的作文】相關文章:
民風的民俗作文09-10
民風民俗的作文11-05
民風民俗的作文11-17
[經典]民俗民風的作文11-07
(經典)民風民俗作文10-11
民俗民風作文12-26
民風民俗的作文[經典]05-04
民風民俗作文06-13
[經典]民風民俗的作文05-05
(精選)民風民俗作文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