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冠軍的故事

時間:2023-08-11 10:51:38 秀雯 名人故事 我要投稿

奧運冠軍的故事

  冠軍的運動員生涯會結束,但親情故事卻永遠不會終止,因為在父母眼中,他們不僅僅是冠軍,更是自己最親最愛的孩子。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物故事,歡迎閱讀與借鑒,謝謝!

奧運冠軍的故事

  奧運冠軍的故事 1

  2012年7月28日,倫敦奧運會拉開帷幕。奧運賽場上,產生了一枚又一枚金牌,一個又一個奧運冠軍。每一個冠軍站在領獎臺上,都引發人們無數的艷羨和感慨。然而鮮花和光環的背后,不僅僅是他們的汗水和淚水,更有一個個默默無聞堅定支持他們的父親母親。

  當別的孩子依偎在父母身邊撒嬌時,他們的父母卻要忍著長年無法見面的想念之苦;當他們的父母忍受病痛折磨時,卻仍要瞞著孩子,不愿他們為自己擔心;而當他們身處非議與指責的風口浪尖時,仍是父母堅定地站在他們身后,為他們療傷,成為他們安歇的港灣。

  這就是奧運英雄的父母,他們比一般的父母付出更多,舍棄更多,唯一希望得到的,就是孩子能夠健康、開心地生活。 本期,我們特別搜集和整理了多位奧運英雄和父母之間的感人故事,讓我們看看,到底是怎樣的付出與割舍,才成就了一個個優秀的運動員…… “他努力了,如果有一天他不再優秀,希望大家可以原諒他” 起跑—跨越—摔倒,倫敦碗110米欄比賽現場突然發生的一切,讓劉學根夫婦有些措手不及。

  “翔翔……”妻子吉粉花情不自禁喚出兒子劉翔的小名,隨即,眼淚洶涌而出。而劉學根指間的香煙掉在了地上…… 這一天是2012年8月7日,上午10點45分,身在倫敦的劉學根夫婦正在觀看兒子的比賽,但兒子卻又出“狀況”了。

  4年前,同樣是在110米欄的比賽現場,兒子因傷退賽。后面的故事,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錯愕、同情、口水、質疑和謾罵久久未能平息。兒子退賽后的第12小時,劉學根見到了他,他正趴在一張平板椅上做治療,表情痛苦。劉學根走上去,拍拍他的后背,兒子回頭看了父親一眼,又把頭深埋下去,仿佛在抽泣。沒有交流,但劉學根知道,這將是他們一家人難眠的夜晚。

  如今,4年過去了,劉翔竟然摔倒在比賽現場。想想上次兒子埋頭哭泣的情景,劉學根突然有些害怕去面對。可這么多年,兒子其實已經很努力了,劉學根覺得,于心來說,該是無愧的。

  北京奧運會退賽后,有一段時間,劉翔曾對自己的運動生涯有過重新的思考,他與劉學根進行過一次長談:“爸,我不想練了,退役算了。”少頃,他又開始分析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的利弊。看在眼里的劉學根明白兒子承受的壓力和他心里的苦悶,這讓做父親的他心里沉甸甸的。

  最終,劉翔還是選擇了“一條壓力更大的路,他沒有回頭”,從來不愿挨刀的他給教練孫海平打了個電話:“師傅,我想徹底治好這個傷,我決定手術。”那一刻,劉學根看到了兒子眼神中的堅定,同時又有些心酸:“我只是個平凡的父親,想給孩子最好的.呵護,讓他不受傷害。可就是這么簡單的事情,我卻做不到。” 經過傷后107天漫長等待,劉翔前往休斯敦進行手術。

  “小家伙特別開心,他知道自己會完全康復,所以他剛才還抱拳謝謝所有人。”劉學根和所有前往送行的人一樣,期待手術能夠讓兒子的傷病徹底治愈,也能夠去除他心里的陰影。 母親吉粉花怕是最高興的人,“我盼望這天已經很久了。終于可以天天和兒子在一起了……”號稱和兒子穿的是母子裝的吉粉花,將赴美全程陪同兒子。手術時間定得匆忙,決定讓吉粉花陪同前往是一周前才決定的,“為了陪兒子,再大困難、再多的事情我都能扔下。” 吉粉花的箱子里有不少東西是為兒子準備的,八角、桂皮、各種煲湯的中藥材以及瓶瓶罐罐的調料……為了當好“大廚”,吉粉花很是下了一番苦心。她心疼兒子,更珍惜這朝夕相處的日子。 吉粉花疼愛兒子,當年,就是因為心疼,她不贊同兒子練體育。“翔翔的成績一直是班里前三名,我覺得今后考個名牌大學沒什么問題。”作為傳統的上海女子,平平安安地同家人過一生,曾是吉粉花最大的幸福。

  最初,高難度和高運動量的訓練讓小劉翔經常練到吐,晚上躺在床上,膝蓋內側被欄架磕破的傷口總會隱隱作痛。一次比賽中的意外扭傷,令吉粉花下定決心讓兒子做回“正常人”。不久后,劉翔背著書包,離開了訓練基地。但教練孫海平不忍心看到劉翔這樣一名大有前途的運動員,半途而廢。

  “那天雨很大,我領著翔翔到孫海平教練給聯系的華山醫院去看膝傷。剛一下車,就看到孫教練打著傘在車站接我們,他還忙著幫我們辦復查手續……”就這樣,孫海平用他的真心喚回了一顆明日之星。

  就像當年父母給劉翔取名的寓意,劉翔真的“展翅高飛”了,2002年,他在釜山亞運會中拿到金牌。那時,劉翔和父母還住在上海真北路的弄堂里,老鄰居們張羅著在居委會擺了兩桌慶功酒。每家出一個菜,懂電工的還在門口拉上兩盞小燈,二三十個人在一塊兒喝著老酒、吃著小菜、談論著劉翔。“現在,要見到劉翔,難啊!從小看著他長大,那時候我們就覺得他是個懂事又有出息的孩子,老劉真是好福氣。”那場面,仍令劉學根和吉粉花難以忘懷。

  老劉的確是“好福氣”,劉翔之后多次在國際大賽中取得不俗的成績。可外人看到的都是劉翔給劉學根夫婦帶來的榮耀,誰又能真正體會到,夫婦倆這些年對兒子的牽腸掛肚,還有那種榮譽里夾雜著的擔憂與心疼。

  尤其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后,質疑、諷刺、辱罵的口水曾讓退賽的劉翔一度身處漩渦之中,劉學根夫婦跟著兒子,一起承受了太多。 “現在劉翔是國家的兒子,等奧運會后才能還給我。如果有一天劉翔不再優秀,希望大家可以原諒他。”吉粉花面對媒體曾說出這樣的話,讓人心疼又心酸。

  4年過去了,腳傷時好時壞的劉翔“能否最終走到理想的結局,沒有人知道”,這是教練孫海平的忐忑,也是劉學根夫婦的忐忑,但他們卻發現,相比周圍的人,兒子的決心越發堅定起來。

  2009年9月20日,劉翔在上海黃金大獎賽上以13秒15的成績奪得亞軍,宣告自己的歸來;2010年初的多哈室內世錦賽,腳傷的反復讓劉翔和師傅始終處于無奈的狀態,但他還是告訴所有人自己奪冠的決心沒有丟;室內賽戰績不佳的劉翔在上海鉆石聯賽同樣沒有出色的表現,13秒40的成績第一次不敵隊友史冬鵬。然而,在隨后的廣州亞運會上,當人們以為劉翔雄風不再時,他又以13秒09奪冠。 為了能夠回到巔峰,很多人難以想象劉翔的付出。他在2011年室內賽季結束后,又選擇了更改起跑方式,從八步改為七步上欄。“這是一次賭博,但是劉翔不愿意錯過任何一絲機會。”

  在劉翔摔倒在倫敦奧運賽場之后,吉粉花做客國內某網站訪談時,說:“他已經努力了,希望大家都要原諒他。”這是一個母親的偏袒嗎?不,它應該是藏在一個母親內心最深處的“心里話”,她要的不是冠軍,而是一個健康快樂的兒子。

  8年,堅守善意的謊言

  “人生的路線圖完全取決于自己內心的選擇,什么樣的路線都要靠自己去走完!”吳敏霞在微博個人介紹中寫下這樣一行文字,為夢想她堅持了又一個4年。但她怎么會知道,為了她的夢想,父母竟將“善意的謊言”堅持了8年。用父親吳玨明的話說:這是讓孩子放心的最好方式,畢竟,孩子也不容易。

  從2004年參加雅典奧運會開始,吳敏霞已經連續3次入選奧運跳水隊陣容,這是這個家庭最引以為豪的事情。但吳玨明夫婦一想到女兒一個人扛著那么多事情,心里總會不自覺地疼。“妹妹懂事,電話里總是只講好的,有時明明碰到困難,也會告訴我們一切都好。世上哪個做父母的不擔心孩子?但她既然不說,我們也不問,只是囑咐幾句,尤其要她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妹妹”是全家人對吳敏霞的昵稱。

  父母都非常愛這個懂事的孩子。這些年,雖然吳敏霞回家的日子屈指可數,可父母還是把家中唯一一間朝南的臥房留給了她。舒服的公主床、寬敞的大衣柜,還有飄窗外一覽無余的好風景,每天都在苦等主人回家。臥室里,除了一張放大的肖像照片,其余的裝飾品就是吳敏霞親手繡制的十字繡。床頭正中央,一個繡有“感恩母親”的抱枕是吳敏霞送給媽媽的禮物。每次看到這些十字繡,媽媽就像看到了她。

  在朝南的書房里,吳玨明專門請人訂做了一排展示柜。隔著玻璃,滿滿的獎牌和獎杯承載著吳敏霞跳水生涯的榮光,每一件都是一段故事。女兒不常回來,吳玨明就時常到榮譽柜前看一看,那里記載著女兒這些年走過的路。 為了能讓吳敏霞全身心地進行訓練和比賽,吳玨明夫婦很少跟女兒說家里的事,女兒已經那么懂事,他們又怎么忍心再給她添負擔。

  有一次,吳玨明因為身體不適住進了醫院,夫妻倆商量好要對女兒“封鎖”消息。可吳敏霞幾次打電話回家都是媽媽接電話,而爸爸不是“加班”就是“工作應酬”,吳敏霞最終撥通爸爸的手機。躺在病床上的吳鈺明強打精神,說自己“正在外面忙”,聽父親在電話那端平安無事,吳敏霞這才安了心。

  這樣的“虛驚”不止一次。吳敏霞的外公外婆去世的時候,吳玨明也沒有告訴女兒,“可孩子好像有預感一樣,打來電話問我們老人好不好,我們只能硬著頭皮說‘好好好、一切都沒有問題’。” 不僅如此,就連8年前自己患了乳腺腫瘤,一直都在化療的事實,母親朱金妹也沒有告訴吳敏霞,只是說自己得了乳腺增生。

  當真相變成一種傷害的時候,我們便沒有第二種選擇。吳玨明夫婦也是如此,他們只能一次又一次選擇“謊言”。這著實不是件容易的事兒,但吳玨明夫婦堅持了8年。 吳玨明說,這些年家里人都養成了24小時開機的習慣,無論任何時候,他們都會把手機帶在身邊,生怕漏掉了吳敏霞的電話。“其實妹妹電話打得不算太多,她訓練忙,也怕說多了我們會擔心,這些我們都明白。但只要聯系,我們都開心。”

  倫敦奧運會之前,吳敏霞胯骨關節的傷勢有反復的跡象,每天都要接受針灸治療,她打電話的頻率更少了。吳玨明知道,女兒是怕他們擔心。那段日子,吳玨明總覺得心里有什么事情放不下,對他而言,和金牌相比,女兒的身體才是第一位的。

  2012年5月的一個下午,吳敏霞意外地回了趟家,是為了參加一次會議。吳玨明只記得,女兒回家倒頭就睡。幾個小時后,又收拾好行李出發了。一直到送女兒出門,夫婦倆什么也沒有問,嘴邊有好多話都被硬生生咽了回去,他們怕問多了給女兒添負擔。女兒走后,吳玨明打開電腦在女兒的微博上找尋蛛絲馬跡,盡管知道找到的希望不大,但他還是想去看看,就圖一個心安。 7月24日抵達倫敦后,吳玨明夫婦被贊助商帶著看了不少景點,但一路上,卻有些心不在焉,他們心里一直想著女兒。有幾次,走到某個景點的時候,吳玨明就想:如果女兒在身邊該多好。但隨即他就笑起了自己,這么多年,他們早已經明白,女兒并不完全屬于他們,“享受天倫之樂這種事情,我不去想更不敢想”。 倫敦時間8月6日,吳敏霞在女子三米跳板決賽中發揮出色,以414分的成績摘得奧運冠軍獎牌。與此同時,她也得知了父母8年來所堅守的“善意謊言”。

  “謊言”背后的無奈大概只有吳玨明夫婦自己懂,但他們始終相信:這是讓孩子放心的最好方式。

  分離,讓思念和等待成為主題

  分離,要么讓人依依不舍,要么讓思念更加濃重。對于這些長年封閉訓練的運動員來說,與家人的分離是必然的事,并且一分就很久…… 這是60多歲的李相民第一次出國,他要去見兩年未曾謀面的女兒。他拾掇好割下不久的麥子,從河南省平頂山市的一個鄉村出發,目的地是倫敦。他的第五個女兒李雪英首次代表中國,參加舉重女子58公斤級的比賽。李相民的四女兒李雪久也曾是舉重世界冠軍,后來因為傷病,沒能參加奧運會。

  “姐妹倆都一樣,比賽之前從來不給家里打電話,怕家里擔心。她們感情好,有什么事,雪英都會跟姐姐說。” 2012年的全國錦標賽上,李雪英以超世錦賽冠軍13公斤的優異成績奪冠,并拿到了倫敦奧運會的入場券。姐姐未能實現的夢想,在李雪英身上變成了現實,這大概就叫夢想的延續吧,這讓一家人都感到欣慰。 李相民已經有1年多沒有見到小女兒了,只在一個月前通過一次電話。電話里,女兒告訴他:“沒什么事你們就別給我打了,我有事或者想你們了,就會給你們打電話。”平時,李雪英幾乎一直關機。李相民不敢給女兒打,怕影響她的訓練。

  李雪英知道,“父母其實也挺想給我打電話的,卻一直沒打,能夠忍到這個份兒上,我也只有靠出好成績來回報他們了。”7月31日,李雪英破奧運紀錄,以總成績246公斤在58公斤級女舉項目上勇爭桂冠,摘中國第8金!

  賽后,李相民接受采訪時,一談到女兒便熱淚盈眶。“我們家雪英已經快兩年沒有回過家了,卻一直往家里寄錢。”當被問及最想跟女兒說什么時,李相民聲音哽咽著說:“閨女,趕緊回家吧,爸爸不需要你寄錢,就希望能見到你。” 也許只有老人自己知道,思念在心里潛藏了多久? 倫敦當地時間7月31日晚,奧運會男子舉重69公斤級決賽中,林清峰為中國再拿下一塊金牌。

  今年23歲的林清峰出生在廈門一個清貧之家,父親林志仁是搬運工,母親葉雀則做鐘點工。林清峰每次試舉之前,母親葉雀就會默默地站起來,走到客廳旁小屋的神龕前“拜拜”(閩南語,拜神),為兒子祈福。

  林清峰奪冠后,幾個月來都吃不好睡不好的葉雀興奮不已,她在家里等著兒子,希望兒子能早點回來,為他做頓好吃的。因為每次看到兒子為了保持體重吃得很少,連“喝水都只敢用舌尖輕觸”,她就特別心痛。

  而林志仁除了要殺雞宰鴨好好慶祝一番之外,還有一個心愿,那就是讓全家人補照一張“全家福”。林清峰練習舉重這10年來,和家人聚少離多;最長一次有6年半沒有見面,以至于在第十屆“全運會”比賽時,林志仁竟然沒有認出上場的是自己的兒子。 照一張全家福本是件容易的事情,但它卻成了林志仁的心愿,不難想象,這心愿里裝著多少林志仁對兒子的想念。

  這些冠軍們與家人的故事,帶給我們很多感動。冠軍的運動員生涯會結束,但親情故事卻永遠不會終止,因為在父母眼中,他們不僅僅是冠軍,更是自己最親最愛的孩子。

  奧運冠軍的故事 2

  1991年,13歲的伏明霞出現在世界游戲錦標賽時,年近30歲的美國選手克拉克非常不滿,認為伏明霞還是一個孩子,卻沒有想到,伏明霞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年齡最小的世界冠軍,并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也是第一個、唯一兩次登上《時代周刊》封面的中國人。

  二十年后,14歲的全紅嬋,在十米跳臺上,不僅以三次滿分的跳水記錄一跳成名天下知,也成為第32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中中國代表團里年齡最小的世界冠軍。

  而2007年3月28日出生的全紅嬋,如果不是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導致第32屆奧運會推遲一年至2021年舉行,她還沒有達到奧運跳水的最低年齡要求,在參加奧運會之前也沒有經歷過任何的國際賽事。

  這幾天,媒體上、網絡上,關于“全紅嬋”三個字鋪天蓋地。

  我們也從媒體中得知了這位小冠軍背后的一些家庭故事:

  父母均為廣東粵西農民,家境清貧,上有一哥一姐,下有一弟一妹。哥哥不喜歡讀書去了上海打工,姐姐喜歡讀書目前就讀高中算是家里兄妹們的“學霸”,弟弟妹妹則和全紅嬋一樣是體校里的游泳運動員,而母親因為遭遇過車禍留有后遺癥。

  學體育很苦很累,拼搏出來天下知,拼搏不出來的絕大部分不上不下地陷進生活的泥沼里,所以,一般經濟好的人家都不愿意把孩子送到體校里學體育。

  但是,全家五個孩子,有三個孩子被送進免學雜費的體校,全紅嬋直到14歲也沒有去過動物園和游樂園,最愛吃的零食是五毛一包的辣條……可想而知,全家的經濟狀況并不太好,也就有了全紅嬋在采訪鏡頭前對著全世界說的那番話:媽媽生病了,治病要花很多的錢,我就感覺自己也得掙錢,好寄回家給媽媽治病。

  全紅嬋的這番樸實、接地氣的奪冠表白,頓時讓全世界無數吃瓜觀眾們唏噓和點贊。

  接下來,隨著媒體對全家更深入的報道,我們能看到全紅嬋之所以成為世界冠軍,除了性格好、天賦高、特別懂事和努力之外,也以家人在背后的支持和理解分不開:哥哥時常關于她的生活和跳水,為了觀看她的比賽給她打氣,不懼被炒魷魚也要觀看;爸媽觀念樸實低調,除了支持她放開跳,并沒有告訴她要為家里掙錢而跳這類的話,沒有給她很大的'壓力;在全紅嬋奪冠之后,在商人自發獎勵的巨額獎金面前,父親以“不能消費女兒的榮譽”為由堅決拒絕……

  樸實不強勢的父母,家風好,兄弟姐妹既感情好又團結。——于是,在沒有偽娘和頂流資本的包裝生產下,在父母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下,在教練們慧眼識英才的層層選拔和培養中,在自己的天賦和努力拼搏的加持下,一個出身貧窮家境、沒有權貴背景的農村小姑娘,以淡定的心理、扎實的技術能力一跳成名。

  因為努力,因為懂事,因為繼承了中國傳統的孝道,更因為成功,從此,媒體和贊助商紛至沓來,生病住院的爺爺也被妥善關照,全村以她為自豪,歷屆“跳水女皇”被她圈粉,被媒體稱為“天才少女”……世界的溫暖為她而綻放,世界對她溫柔以待。

  但是,正如全紅嬋的教練所說,希望媒體們不要把全紅嬋塑造成“天才少女”,全紅嬋能夠成功,與她的努力和自覺的刻苦訓練分不開。

  年僅14歲的全紅嬋,通過樸實的、不懈的努力和拼搏,讓自己在不知不覺中達到領域的頂峰,實現了自我人生社會價值,這才是我們對孩子們所要宣揚和學習的偶像。

  奧運冠軍的故事 3

  “任茜第一次來我這里上課時還不到三歲,頭發有點自然卷,很乖巧,像‘洋娃娃’一樣。”回憶任茜在成都市少年兒童業余體育學校體操隊的學習經歷,陶麗汀說,不愛說話的任茜從小有一種不服輸的精神,有一次學校訓練仰臥起坐,動作不達標的任茜下課后一直反復練習,老師讓任茜休息,可任茜堅持練習,直到動作規范為止。

  進入中國跳水隊后,任茜逐漸開始參加大型國際賽事,她曾在第16屆國際泳聯世錦賽跳水女子單人十米臺決賽中遺憾摘銀,也曾以最后一跳滿分的好成績在2016跳水世界杯奪冠。里約奪冠,使她成為中國首個“00后”奧運冠軍。

  作為任茜的啟蒙教練,陶麗汀也在位于四川成都的家里熬夜看了任茜的決賽。半決賽時,任茜曾在第三跳失誤,因此陶麗汀格外擔心決賽的第三跳。“第三跳任茜跳出94.05分后,我頓時放心了”,在她看來,任茜承受住了壓力,實力又頂尖,只要正常發揮,一定能拿到金牌。

  “天才少女”的背后,往往是加倍的'艱辛努力。肖傳禮回憶,任茜在四川省隊的時候,沒有放過一天假,周末也從未休息,堅持訓練。“有時候訓練下來又累又餓,茜茜也會偷偷買零食吃,這是孩子的天性嘛。”肖傳禮笑道。

  采訪中,肖傳禮戴上老花鏡,小心翼翼地從書柜底部取出一個略舊的鐵盒。任茜成為跳水運動員以來收獲的所有獎牌,都被他套上塑料保護袋珍藏其中。

  說起外孫女的乖巧懂事,肖傳禮更是滔滔不絕。他拿出任茜參加全國少年兒童跳水錦標賽的得獎照片,告訴記者:“茜茜一直是個懂事的孩子,這次比賽隊里發了零花錢,她給我買了煙,給外婆買了水晶手鐲,都沒舍得給自己花,當時孩子才八九歲。”

  “最后一次見到茜茜是國家隊在廣西的選拔賽,我原想比賽完帶她出去玩,可是賽后她匆匆把獎牌交給我,馬上又回到北京進行集訓了。”肖傳禮說,奧運會開始后怕打擾任茜練習,他沒有和任茜打過電話,非常思念在里約的外孫女。

  “茜茜已經三年沒回過家了,我希望奧運結束后,能在家里見到她”,肖傳禮說。

  奧運冠軍的故事 4

  在與郭晶晶、何姿先后搭檔站到最高頒獎臺后,奧運“四朝元老”吳敏霞在里約拿下了個人第5枚奧運金牌。過去的三屆奧運會,吳敏霞三次獲得該項目冠軍,一次獲得單人3米板冠軍。她也追平體操名將鄒凱,成為中國奧運史上奪金最多的選手。

  8月7日,里約奧運會女子雙人三米板決賽,中國選手吳敏霞、施廷懋出戰。

  本屆奧運會比賽中,吳敏霞和施廷懋配合完美,從第一輪比賽開始,她們就確立了領先的優勢。5個動作她們完成地都堪稱完美,最終以超出亞軍30多分的明顯優勢順利奪冠。

  此前談到里約奧運會時,吳敏霞說道:“我覺得我站上那塊跳板,我就覺得自己很偉大了。真的,我從來從來沒有想過我能跳那么多屆奧運會,更沒有想過我真的還有這個勇氣去挑戰自己。不想給自己太多包袱,面對2016年真的希望自己去享受這個過程。”

  賽后,吳敏霞在接受采訪時“毫不謙遜”地自稱“偉大”。

  “我應該挺偉大的,”吳敏霞笑著說道,“從來沒想象過堅持這么久,確實挺不容易的。”吳敏霞坦言,是夢想讓她堅持跳水到現在,她很享受與隊友同心協力去拼搏的過程。“我們有共同的信念,我們很棒。”

  自稱“偉大”的吳敏霞真的是偉大的,這份偉大來源于對跳水的投入、熱愛,也在于面對傷痛的堅韌頑強。

  30歲,對于很多跳水運動員來說,早已過了年齡。13歲進入國家隊,17年來,吳敏霞的生活軌跡幾乎可以用一個手數完:每天做簡單枯燥的入水動作之外,便是“三點一線”的生活——跳水池、食堂、宿舍。這種宛如苦行僧般的日子,單調得甚至有些枯燥,但吳敏霞很坦然:“這是工作,不投入怎么能做得好呢?”

  里約奧運會前,中國跳水隊舉行了一次演講,吳敏霞作為隊中老大姐第一個發言。她的話很樸實:“像我這個年齡的中國跳水運動員,之前還沒有站上過奧運舞臺,所以,我還是想挑戰一下自我。”跟年輕隊員交流時,她講了一段心路歷程:“其實2008年以后,我已經覺得自己不行了,因為那時傷病特別多,必須要靠自己的努力和勤奮才能達到一定水平。遇到特別疲勞時,我也想到過放棄,但是想想,這么多年都頂過來了,如果退役的話,就是浪費自己這么多年拼下來的成果。”

  2012年,在國際泳聯年度最佳運動員評選中,吳敏霞憑借在倫敦奧運會上包攬女子單、雙人3米板冠軍,連續第二年獲得“最佳女子跳水運動員”榮譽。吳敏霞說:“跳水是一個技術含量比較高的項目,最重要的是喜歡,全身心地投入。這樣在遇到困難遇到傷病時,才會去堅持,這就是對跳水的熱愛。”

  6歲開始,吳敏霞與跳水結緣。當時每周訓練兩次,風雨無阻。那一年,她進入市第二跳水學校,四年后入選上海市隊,13歲入選國家隊。此后,吳敏霞就很少回家,全身心交付跳水運動。

  吳敏霞血色素剛過10克,而成年女運動員的血色素量一旦小于10.5克,就有可能發展成運動性貧血。再加上她先天性胯、髖關節突出,一旦訓練過量胯部就收不回來,這樣的情況還會隨著年齡增長不斷加重。但吳敏霞克服了這一切,堅強,堅持,早已成為一種習慣。

  吳敏霞回憶:“1998年,我剛進國家隊,全國最優秀的選手都集中在一起。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如果選手沒有潛力,就只能打道回府。”既然來了,就沒有想過要回去。這個上海姑娘,用每天高強度的訓練留了下來。早年養成的吃苦耐勞,培養了她的毅力,也讓她看淡了受苦和傷痛,榮譽和失敗。

  因為熱愛,才會沉得住氣、受得了委屈、耐得住寂寞。

  跳水隊員每天在水上、陸上的訓練課中至少要翻300多次跟頭。曾經有人給吳敏霞算過,17年,幾十萬次的跳躍、入水,才造就中國跳水隊的“四朝元老”。

  里約奧運會吳敏霞只出戰女子雙人三米板。已然身經百戰的吳敏霞又遇到了新的挑戰。

  2004年和2008年,吳敏霞的搭檔是郭晶晶,2012年倫敦奧運會,拍檔換成何姿。如今,她的身邊是“90后”施廷懋。

  在跳水隊科研保障總負責人張忠秋眼中,這對搭檔分明就是“兩代人”:施廷懋今年24歲,第一次參加奧運會,初生牛犢不怕虎,體能狀態好、幾乎沒有太大的傷病。而吳敏霞,30歲,第四屆參加奧運會,17年的.跳水生涯,在她肩、腰、膝蓋等各處留下無數的勞損傷。

  雙人比賽講究的是力量、難度、動作同步,對“兩代人”是個考驗。施廷懋起跳力量大,動作飄逸,對吳敏霞卻是新的挑戰。倫敦到里約只不過4年,身體機能的退步卻顯而易見。每一次訓練后,吳敏霞都要花費比以往更長的時間來恢復,每天晚上她都需要用兩個多小時進行治療,以投入到第二天的正常訓練。

  張忠秋說,除非有傷病沒法動,吳敏霞每周6天的訓練,從不偷懶。追不上搭檔步伐時,她甚至加練,就如17年來的每一次訓練。

  不久前的南寧全國冠軍賽,吳敏霞在微博上曬出令人觸目驚心的腿傷。“現在每天都是和傷病作斗爭。如果有一天沒有傷病,我自己都會覺得很奇怪。有時候覺得,傷病就像朋友一樣。”說到備戰里約奧運會最大的“敵人”,30歲的吳敏霞直言不諱,笑稱是——傷病。

  備戰里約奧運會時,吳敏霞坦言:“希望這段時間減少傷病,身體好一些,頂過來,最終站上里約奧運會最高領獎臺。”

  最終,吳敏霞實現了自己的愿望,站上了里約奧運最高領獎臺,同時也將自己運動生涯的絕唱留在了為她奉獻了3枚奧運金牌的雙人跳板項目上。

  運動生涯結束,意味著新生活的開啟。對于退役后的生活,吳敏霞有自己的打算。

【奧運冠軍的故事】相關文章:

奧運冠軍鄧亞萍的勵志故事01-27

奧運冠軍之死的名人故事08-31

奧運冠軍孫楊的勵志故事01-27

奧運冠軍林丹的成長故事04-21

奧運冠軍陳一冰的創業故事01-21

林丹成為奧運冠軍“超級丹”的勵志故事01-27

奧運冠軍張怡寧的成長故事08-16

奧運冠軍占旭剛淚水背后的故事01-27

奧運冠軍杜麗令人感動的故事01-27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不卡 | 精品国产偷窥丝袜在线拍国 | 日本三级网站69 | 午夜性爱大全在线视频播放 | 亚洲区视频在线看 | 最新国产资源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