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民俗作文四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民俗作文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民俗作文 篇1
在山腰看美麗的風拂過成千上萬的綠,在山頂看夢幻的云飄過數以萬計的竹,在山腳看純樸的人走過阡陌縱橫的田。這是安吉的山。
立在街頭,任車水馬龍在眼前出現消失;坐在河濱,憑水波粼粼由這岸拍打鋪開;走在老街,聽古色古香在窗外輕輕飄散。這是安吉的街。
我生在安吉,安吉進入我的記憶是從老人們那滄桑的口吻。那是一個純樸的安吉,在美麗的浙江北部恬靜的演繹著自己的魅力。被竹子擁抱著升起的太陽,映在一張張如此純凈的臉龐上,永遠透著萬般的活力。安吉的每一個角落都有著一種獨特的文的氣息。居于安吉。感受著文的氣息,有時會忘了時間,忘了一種叫做生活的東西。
雨,尤其是細細的纏綿的雨,喜歡在安吉落下,落在竹葉上,若秋露般凝結晶瑩剔透,落在灰瓦上,似深秋的霧蒙著面頰,柔的讓人心醉。雨在飄散,行人的傘如花般綻放,雨就愛嬉戲,在空隙間穿梭,惹得人不由得拍打衣袖。印象中,落雨的季節里總是有嘀嗒的美妙聲響在老屋里回蕩,我們年少,總愛用手在種著荷花的水缸里撥弄起漣漪,和雨的一起慢慢暈開。老人們總是喚著我們的乳名,在走廊上蹣跚得追著我們。呼喚聲和嘻笑聲在這里和褪了漆的古老的記憶一起飄蕩。
竹,這是隨處可見的,與宣紙上的一樣,充滿了韻味。與風的舞蹈中,竹那般沙沙聲是少不了的,自然的聲音,總是那么容易地打動人心。如今的竹樂,時而如細雨綿綿,時而如輕風沙沙,時而又是大雨滂沱……竹,與生活,安吉人完美結合了安逸與恬靜,沒有任何的沖突,天生的默契,溢在農人的憨厚的笑容中,浮在微笑的雙眼中。
茶,站在種滿白茶的山坡上,嫩綠的,深綠的,一層層的,采摘的女孩的巧手在茶葉上飛舞,好像一個個身姿妖嬈的精靈在茶葉上,舞動著四溢的茶香。悠久的茶文化,在半山腰的古寺里依舊可以找得到。橋下流過的潺潺水聲,攜著山頂落下的陣陣寒意,和水珠一起在前額的發梢,垂在眼前。踩著長滿了青苔的石板,慢慢前行。難得的這個季節的風吹開了望下山去的遮住視線的霧靄,人家正錯落有致的落在這萬頃竹山中。悠悠的,還有幾絲淡淡的炊煙在灰瓦上升騰。安吉的農家如此悠閑。
居于安吉,人似乎變得慢了一拍,生活似乎不再如此緊張。去過北方的人說,那里才是慢節奏的生活。居于安吉,想起了劉禹錫的《陋室銘》,想起了那種生活。此時的`安吉美麗的也有著這文人的氣息。
民俗作文 篇2
漢族以糧食作物為主食,以各種動物食品、蔬菜作為副食的基本飲食結構。這與西方諸民族和中國藏、蒙等民族的飲食結構形成了鮮明的差別。此外,在長期的民族發展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飲食慣制。一日三餐中主食、菜肴、飲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氣候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生產生活條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體特點。
主食
米食和面食是漢族主食的兩大類型,南方和北方種植稻類地區,以米食為主,種植小麥地區則以面食為主,此外,各地的其他糧食作物,例如玉米、高梁、谷類、薯類作物作為雜糧也都成為不同地區主食的組成部分。漢族主食的制作方法豐富多采,米面制品,各不少于數百種。現在,中國東南方仍以米食為主,大米制品種類繁多,如米飯、米糕、米粥、米團、米面、糍飯、湯圓、粽子等;東北、西北、華北則以面食為主,饅頭、包子、面條、烙餅、餡餅、餃子等都為日常喜愛食物,其他如山東煎餅、陜西鍋盔、山西刀削面、西北、華北抻面、四川擔擔面、江蘇過橋面等都是有名的面制風味食品。
菜肴
漢族在飲食習俗方面形成菜肴的眾多不同類型,是因為受到多方面的條件影響。首先是原料出產的地方特色,例如東南沿海的各種海味食品,北方山林的各種山珍野味,廣東一帶民間的蛇餐蛇宴。其次,還要受到生活環境和口味的制約。人們常把漢族和其他有關民族的食俗口味概括為“南甜、北咸、東辣、西酸”。雖然過于籠統,并不準確,但也反映出帶有區域性的某些口味的差異和區別。再次,各地的調制方法,包括配料、刀工、火候、調味、烹調技術的不同要求和特點,都是形成菜肴類型的重要因素。
各地在民間口味的基礎上逐步發展為有特色的地區性的菜肴類型,最后發展成為較有代表性的菜系。匯成漢族飲食文化的洋洋大觀。
八大菜系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幅員遼闊的多民族國家。由于氣候、物產和風俗習慣的差異,各地區、各民族人民的飲食原料、烹飪方法、口味愛好也不同,因而形成很多各具特色的地方菜系。
地方菜系是在地方菜的基礎上逐步發展形成的。每個菜系都融合了很多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菜肴特色。如北京菜,就是融合滿、蒙、回、漢等民族菜肴發展起來的菜系。一個主要的菜系,往往又派生出幾個分支,如粵菜就有廣州、潮州、東江等地方菜。中國的大菜系究竟有多少?至今仍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四大菜系說、八大菜系說,也有十大、十二大菜系說。其中公認的有四大菜系,即川菜、魯菜、粵菜和蘇菜,其他比較著名的還有京菜、滬菜、閩菜、湘菜、浙菜、徽菜等。
“川菜”是四川菜系的簡稱,以成都風味為正宗,還包括重慶、樂山、江津、合川等地方菜。川菜選料講究,操作精細,品種繁多,風味獨特,雞、鴨、肉類多,魚類較少。素以豆瓣醬、糟辣椒、花椒、紅油、蒜泥、陳皮、香醋為主要調味品。口味的基本特點是酸、甜、麻、辣、香,油重,味濃,具有濃厚的四川鄉土氣息。主要調味方法有干燒、干煸、魚香、酸辣、椒麻、怪味、紅油等。傳統名菜有樟茶鴨子、香酥雞、麻婆豆腐、宮保雞丁、怪味雞、干燒魚翅、干煸鱔魚、魚香肉絲、回鍋肉等。
“魯”是山東菜系的簡稱,主要由濟南和膠東兩地的地方菜發展而成。其特點是選料考究,刀工精細,調味適中,工于火候。烹調技法以爆、炒、燒、炸、熘、燜、扒等見長。調味中多咸、鮮、酸、辣、五香、醬香、蔥香、蒜香等味。色澤上講究明汁亮芡,擅長用糖色調色,故菜肴色彩鮮艷,多呈金黃色或棗紅色。傳統名菜有九轉大腸、湯爆雙脆、德州扒雞、奶湯魚肚等。
“粵菜”是廣東菜系的簡稱,由廣州、潮州、東江等地方菜發展而成。其基本特點是選料精細,原料和調味品種類繁多。動物性原料除雞鴨魚蝦外,還擅長使用蛇、貍、狗、猴等野生動物。烹調技法上吸取了西方菜肴之特長,擅長煎、炸、炒、焗、燉等。口味以清淡、生脆、爽口著稱。傳統名菜:烤乳豬、鹽焗雞、脆皮雞、蠔油牛肉、生炆狗肉、豹燴三蛇等。
“蘇菜”是江蘇菜系的簡稱,是由揚州、南京、蘇州等地的地方菜發展形成的。其特點是選料嚴謹,做工精細,配色協調,造型美觀逼真。以烹制河鮮、湖蟹、菜蔬見長。烹調方法擅長燉、燜、蒸、燒、炒等,著重用湯,講究原汁原味。風味特點是清鮮、滑嫩、爽脆,肥而不膩,淡而不薄。傳統名菜有蟹粉獅子頭、松鼠桂魚、荷包鯽魚、拆燴鰱魚頭、脆鱔、鳳雞、煮干絲等。
民俗作文 篇3
1. 重點突出,中心明確,立意鮮明。
2. 觀點明確,好惡立場分明,使人一目了然。
3. 主題直接凸現于內容之中,明了扼要,毫無贅意。
4. 主題嚴肅,思想高尚,進取心較強。
5. 中心不夠明確,立意不夠清晰。
6. 主題含混晦澀,文意渺茫含糊,寫作目的不清。
7. 雖有中心主題,但表達不夠充分有力,言而不實,空而無力。
8. 主題不夠嚴肅,思想之中尚有糟粕。
9. 情節曲折,敘事過程有一定的起伏感,體現了情節的曲線美,引人入勝。
10. 情節波折性較強,于平常之中生意外,能引起讀者的注意。
11. 情節變化不落于俗套,偶有懸念驟生,波瀾迭起,出人意外,事件的發展過程體現了作者的創新構思。
12. 情節發展較平緩,缺乏一定的起落性。
13. 情節變化平淡無奇,缺乏新意。
14. 情節平直,毫無懸念,平鋪直敘似記流水賬。
15. 過程詳細,結尾卻簡略不全。結構不合理,給人以虎頭蛇尾之感。
16. 構思不合常理,內容漏洞百出,不能反映生活的真實。
17. 情節大起大落,轉換太快,不夠連貫自然。
18. 比喻生動形象貼切,本體與喻體形神相似,文章的趣味性與說服力都大大增強了。
19. 適當地運用對比比較等手法,通過事物相互間的懸殊與差異,有力地佐證文章的中心。
20. 不失時機地運用排比的手法,從多方面說明事物的特征,既增強語勢,又給讀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民俗作文 篇4
湖南侗鄉的中秋之夜,流行著一種有趣的“偷月亮菜”風俗。
相傳古時候,中秋晚上,月宮里的仙女要降臨下界,她們把甘露灑遍人間。仙女的甘露是無私的,因此,人們這一夜可以共同享受灑有甘露的瓜果蔬菜。侗家給這種風俗,取名為“偷月亮菜”。
中秋之夜,侗家姑娘打著花傘,選取自己心愛后生的園圃,去采摘瓜菜,而不會被人看成是“偷盜”。她們還要有意地高聲叫喊:“喂!你的瓜菜被我扯走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原來,她們這是借助月宮仙女傳遞紅線呢。如果能摘到一個并蒂的瓜果,這表示她們能有幸福的愛情。因此,成雙生長的豆角便成了她們采摘的對象。嫂子們這夜也同樣到別家園圃里去“偷月亮菜”,不過,她們希望能采到一個最肥的瓜或一把活鮮青翠的毛豆,因為,這象征著小孩的肥壯,毛頭的健康(毛豆的諧音,指小孩)。小伙子們也有“偷月亮菜”的習俗,因為他們也希望月宮仙女賜給他們幸福。不過,他們只能在野地里煮了吃,不能帶回家去。“偷月亮菜”,使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無限歡樂和神奇異彩。
苗族——跳 月
每到中秋之夜,明亮亮的月光照遍了苗家山寨,苗族男男女女全家團聚后,都要到山林空地上,載歌載舞,舉行“跳月”活動。
苗族的古老傳說,月亮是個忠誠憨厚、勤勞勇敢的青年。有個年輕美麗的水清姑娘,她拒絕了來自九十九州九十九個向她求婚的小伙子,深深愛上了月亮。最后,她還經歷了太陽制造的種種磨難,終于和月亮幸福地結合一起。
苗族父老為對他們幸福愛情的懷念,世世代代都要在中秋之夜,沐浴著月亮的光輝,跳起苗家歌舞,并把這一風俗稱為“跳月”。青年男女在“跳月”中,相互尋找心上人,傾吐愛慕之情,表示要象水清和月亮一樣,心地純潔明亮,永結白頭之好。
【關于民俗作文四篇】相關文章:
關于民俗作文(15篇)04-11
關于民俗作文15篇02-27
關于民風民俗作文9篇03-30
關于民俗作文合集15篇04-11
關于民俗民風春節作文三篇04-14
關于民俗民風春節作文8篇04-14
關于民俗民風春節作文6篇04-13
關于民俗民風春節作文四篇04-11
關于民俗民風春節作文六篇04-11
關于民俗民風春節作文3篇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