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作文600字

時間:2023-11-23 12:19:55 民俗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民俗作文600字【精選】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民俗作文600字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民俗作文600字【精選】

民俗作文600字 篇1

  浙江杭州是我的老家,說起杭州的春節習俗,那真是非常多,下面我就告訴大家我們浙江杭州的習俗吧。

  對于“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然后就是:開門炮。在初一凌晨,家家戶戶第一件事是放“開門炮”,到處是一片爆竹聲,象征送舊迎新和接福,就是所謂"接年"。放“開門炮”也有慣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稱"百子炮";再放雙聲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發,意思是可解除一年的晦氣和倒霉,并表示接新年。要求三發都響,聲音宏亮清脆,最為吉祥。俗信打"開門炮"越早越好,象征今年隨便做什么事都會順利,如意發財,種田人會大豐收。有些地方在打開門炮時,還口中念念有辭,說一些吉慶的話。一般鞭炮都是紅色的,燃放后滿地通紅。現在放鞭炮在城鎮已被禁止,但在農村和漁島上仍可燃放。

  在老杭州人過年的娛樂活動大致有鑼鼓、紙鳶、龍燈和花爆。所謂鑼鼓又稱年鑼鼓,在大鑼大鼓之外,加上脆鼓、小鑼和竹板。年鑼鼓在正月初五之內,基本上是商家有的,另外,年鑼鼓還有為其它娛樂活動提高氣氛的功能。

  在大年三十夜,以前杭州人家里一般都備有幾只口彩吉利的菜蔬,比如豬大腸叫做常常順利;魚圓肉圓稱為團團圓圓;落花生叫長生果……。

  這些就是我們浙江杭州過年的習俗。

民俗作文600字 篇2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轉眼間,又到了春節。在陣陣清脆的鞭炮聲中,在小朋友們的歡呼聲中,它閃亮登場。雖然覺得現在過年的年味淡了許多,但還是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悅和興奮,因為過年的時候可以穿新衣服,收壓歲錢,和朋友們一起瘋玩。。。。。。

  貼春聯是春節必有的節目。說起它還有講究哩!貼春聯的東西不能用透明膠和雙面膠,因為它們剛貼上的時候會很牢固,但當它們的.叫風干了之后,就會失去粘性,春聯會自動脫落。這時,古時候的老方法就派上了用場。用白面和少量的水打成糊狀,再倒到開水里攪拌幾下,漿糊就做好了,然后再用炊炊把它涂到貼春聯的地方,貼上春聯就大功告成了。用這樣的方法會讓春聯一直牢固不掉,直到下一年春節有人把它撕掉。試試看吧!

  餃子這種食物有著悠久的歷史,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而且每年大年三十都要包餃子吃,那么,你們知道餃子的由來?而又為什么要在大年三十吃餃子呢?

  傳說東漢末年,“醫圣”張仲景曾任長沙太守,后辭官回鄉。正好趕上冬至這一天,他看見南陽的老百姓饑寒交迫,兩只耳朵凍傷,當時傷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張仲景總結了漢代300多年的臨床實踐,便在當地搭起了一個醫棚,支起一面大鍋,煎熬羊肉、辣椒等驅寒提熱的藥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狀,煮熟之后連湯帶食贈送給窮人。老百姓從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傷寒,治好了凍耳。從此鄉里人與后人就模仿制作,稱之為‘餃耳’或‘餃子’。不過現在的餃子大多數自己做的就是蘿卜和肉了,反正我就沒吃過用羊肉做的。

  當然,說到春節還有很多習俗,我就不都說了。祝大家羊年快樂,要咩有咩!我去吃餃子嘍,拜拜!

民俗作文600字 篇3

  繼迎新年音樂會后,學校的活動又進入了另一個高潮。那就是在這喜氣洋洋的日子里,學校一年一度的新年民俗活動開始了。下午,小廣場上已經是人山人海。

  看,同學們幸福的笑臉。聽,那歡樂的笑聲。還有那么多的美食在召喚我們。

  活動項目可豐富多彩了。有做豆腐,炸麻花,拉白糖,爆米花……而最讓我難忘的就是手工石磨做豆腐了。

  我和同學們來到做豆腐的地方,桌子上擺著古老的手工石磨,它的上盤是圓形的',還有一個酒杯大小的放料口,用來放豆,旁邊還有一個木頭手柄,可以轉動,下盤和上盤間有一個小口,隨著手柄轉起來,白白的豆漿就從這里流出來了。

  看著大人們輕松地轉著手柄,豆漿源源不斷地流出來,我也躍躍欲試。抓起手柄便轉起來,誰知那磨盤紋絲不動。我生氣極了。一鼓作氣使出全身吃奶的力氣,終于,白白的帶著豆香的豆漿流了出來,嘩嘩落入桶里,那聲音仿佛在說:你真棒呀。接著工作人員把桶里的豆漿倒入大鍋里煮,邊煮邊加入石膏水,不一會兒,豆漿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樣,變成了細嫩白滑的豆腐腦了,一股豆腐的清香也是撲鼻而來,讓人垂涎三尺。

  我正陶醉著,想等做好了就能馬上嘗上一口那嫩嫩的豆腐。場地那邊突然傳過來一場巨響,我急忙跑去看,原來是在做爆米花。只見做爆米花的大叔往一個圓鼓鼓的鐵罐里加入米粒,放在火上旋轉著烤,熱氣夾帶著濃濃的米香味,不一會兒,烤好了。只見大叔熟練地將爆米花機套上袋子,隨著“轟”一聲巨響,好多的爆米花飛了出來,像是下了一場爆米花雨。

  整個小操場上彌漫著食物的芬芳,我和同學們品嘗著各色傳統手工美食,不禁為人們的聰明才智和心靈手巧豎起了大拇指。

  一下午的活動結束了,同學們各自散去,可歡喜和激動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體驗民俗活動,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期待來年再會。

民俗作文600字 篇4

  湖南侗鄉的中秋之夜,流行著一種有趣的“偷月亮菜”風俗。

  相傳古時候,中秋晚上,月宮里的仙女要降臨下界,她們把甘露灑遍人間。仙女的甘露是無私的,因此,人們這一夜可以共同享受灑有甘露的瓜果蔬菜。侗家給這種風俗,取名為“偷月亮菜”。

  中秋之夜,侗家姑娘打著花傘,選取自己心愛后生的園圃,去采摘瓜菜,而不會被人看成是“偷盜”。她們還要有意地高聲叫喊:“喂!你的瓜菜被我扯走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原來,她們這是借助月宮仙女傳遞紅線呢。如果能摘到一個并蒂的瓜果,這表示她們能有幸福的愛情。因此,成雙生長的`豆角便成了她們采摘的對象。嫂子們這夜也同樣到別家園圃里去“偷月亮菜”,不過,她們希望能采到一個最肥的瓜或一把活鮮青翠的毛豆,因為,這象征著小孩的肥壯,毛頭的健康(毛豆的諧音,指小孩)。小伙子們也有“偷月亮菜”的習俗,因為他們也希望月宮仙女賜給他們幸福。不過,他們只能在野地里煮了吃,不能帶回家去。“偷月亮菜”,使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無限歡樂和神奇異彩。

  苗族——跳 月

  每到中秋之夜,明亮亮的月光照遍了苗家山寨,苗族男男女女全家團聚后,都要到山林空地上,載歌載舞,舉行“跳月”活動。

  苗族的古老傳說,月亮是個忠誠憨厚、勤勞勇敢的青年。有個年輕美麗的水清姑娘,她拒絕了來自九十九州九十九個向她求婚的小伙子,深深愛上了月亮。最后,她還經歷了太陽制造的種種磨難,終于和月亮幸福地結合一起。

  苗族父老為對他們幸福愛情的懷念,世世代代都要在中秋之夜,沐浴著月亮的光輝,跳起苗家歌舞,并把這一風俗稱為“跳月”。青年男女在“跳月”中,相互尋找心上人,傾吐愛慕之情,表示要象水清和月亮一樣,心地純潔明亮,永結白頭之好。

民俗作文600字 篇5

  今天是大年三十,終于要過年了,傍晚我和媽媽去超市,我們買了許多好吃的,還買了對聯和福字,最后又買了一大堆煙花爆竹,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回家后,我先幫著媽媽把對聯和福字貼在門上,然后又幫媽媽一起包餃子,餃子煮好了,媽媽把電視打開,我們一邊吃著香噴噴的餃子,一邊看春節聯歡晚會,晚會很好看,尤其是劉謙的魔術表演,簡直太神奇了。

  不知不覺就到了夜里十二點,外面鞭炮齊鳴,煙花照亮了夜空,我和媽媽也拿出鞭炮、煙花開始燃放,好熱鬧呀,新的一年終于來臨了!

  春節習俗的`作文

  今年春節剛剛過去,過年期間我看到許多戶人家的門上都貼了倒過來的“福”字,我家也不例外。這是為什么呢?我問媽媽,可媽媽也說不清楚,后來,我在書上看到,關于倒貼福字還有由來呢。

  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準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一個“福”字,于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的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侄了。皇帝聽取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璋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于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后。

  “福”字現在的解釋是“幸福”,而在過去則指“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

民俗作文600字 篇6

  大門是一家人進出的通道,也是家也外界的聯系點也分割點。大門在古人的信仰觀念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它既是引入生氣之門,也是保護居住安全的重要屏障,所以對大門要特別重視。人們往往在大門上懸掛一些辟邪物。避除不祥,保護一家安全。最開始是懸掛套板、桃符,后來演變為貼春聯、門神的習俗。春聯是由避邪物演變而來的。貼春聯是過年的重要傳統分俗之一,每到大年三十,無論城鄉,家家戶戶都要張貼紅紙春聯,渲染新年的喜慶氣氛。每逢此時,到處呈現出一派新的氣象,鮮艷的`春聯成了過新年最重要的標志之一。

  春聯,又叫春貼它源遠流長,豐富多彩,是使用最廣泛、最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的一種節日用聯。春聯來源于古代驅鬼辟邪的桃木,后來演變成為桃符,懸掛在門上。春聯是我國獨特的語言藝術形式和書法藝術形式,好的春聯給人一種美的感受。可以說春聯是一種特殊形式的詩,目前的春聯一般是對偶的上下聯,寫在紅紙上,貼于門戶兩邊,字數講究平仄格律,結構對稱,對杖工整,且風格千姿百態,不僅大大增添了節日的氣氛,還使人看后情趣盎然,深受教育。春聯不僅滿足了人們辟邪的心理,還寄寓了人們希翼美好生活的情感。此外人們在春節貼春聯時還有許多禁忌與講究。如喪家未滿三年的,就不能用紅紙;如果死者為男性,要貼青色的對聯;死者為女性,就要貼黃色的對聯,內容也改成哀傷之詞;直到三年守孝期滿為止。

  隨著時代的發展,春聯中巫術的因素逐漸地消逝,喜慶、吉祥的成分越來越濃了。在新的時代,廣大的人民群眾賦予春聯新時代的內容,創作了許多富有時代氣息的春聯,使春聯成為表達喜慶吉祥意愿的民間藝術形式。

民俗作文600字 篇7

  春節到了,舉國上下都在忙著辦年貨,準備過年的事情。我家也不例外,不過我知道每個地方的過年方式都不一樣,大家想知道我們家是怎么過年的嗎?跟我來看看吧!

  我的家鄉在安徽阜陽,這是一座北方的小城,媽媽說它沒有大都市的繁華,卻多了幾分悠閑的滋味。這里保留著許多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如春節、端午節、中秋節……我認為最有趣的還數春節。

  春節是我們家鄉最熱鬧的節日。才過臘月二十,家家戶戶就忙碌開了。首先是打掃衛生。媽媽說:“這叫‘除塵’,和‘除陳’諧音,是除舊迎新的意思,所以一定要把家里的每個角落都打掃干凈,好迎接新年的到來。”然后要蒸饅頭、包餃子;除夕那天要貼春聯,吃年夜飯、守歲;年初一要給親朋好友拜年……其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蒸饅頭。

  大約到臘月二十八的時候,姥姥就要用酵母和面,做成大大的面團。慢慢地面團就會膨脹,變得彈性十足。這時,姥姥就會把面團分成拳頭大小的`面塊,讓我和媽媽揉這些面塊,直到把它們揉得柔軟光滑,再交給姥姥做出半圓形的饅頭。在揉面的時候,我最喜歡聽姥姥和媽媽聊天,天南地北,真溫馨啊!

  等饅頭做好以后,姥姥就把大鍋拿出來,開始準備蒸饅頭。等大鍋里的水響了以后,姥姥就把饅頭一個個整齊地放在大鍋里。等過了大約二十分鐘,饅頭蒸好了,打開鍋蓋,一陣誘人的饃香撲鼻而來,一個個白白胖胖的大饅頭就要出鍋了。姥姥突然說:“別急,在它們出鍋前,咱們給它們打扮打扮吧!”說著,姥姥拿出了一瓶紅墨水,用筷子蘸了一點點,給每個饅頭都點了一個漂亮的紅點點,這樣饅頭才算大功告成。你看,點上紅點點的饅頭多喜慶啊!

  我喜歡家鄉的節日,不僅因為有許多吃的玩的,更重要的是在節日里我感受到了濃濃的親情和家庭的幸福!

  這就是我們這邊過年的習俗了,真是有趣。

【民俗作文600字】相關文章:

客家民風民俗作文-民俗12-18

民風民俗的小學作文-民俗12-23

藏族民風民俗的作文-民俗12-23

多彩的民風民俗作文-民俗12-22

有關于民風民俗的作文-民俗12-24

有關北京的民俗作文范文-民俗12-22

有關于民風民俗作文-民俗作文01-23

民俗的作文01-27

民俗的作文05-30

民俗作文11-23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少妇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动漫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日韩欧美a∨中文字幕 | 日韩欧美在线网址 | 日韩精品少妇视频网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