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民俗作文(精)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有關民俗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民俗作文1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風俗,云南是我國少數民族聚集的地方,要了解民族風情當云南莫屬啦。
藍藍的天,白白的云,悠閑的牛羊,熱情的歌舞,勤勞熱情的金花、阿鵬們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昆明的民族村,許許多多的民族村寨一個比一個新奇,一個比一個有趣,每個民族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文化。
來到麗江古城,古色古香的建筑,唯美的小橋流水人家,形形色色的精美客棧,綿綿的細雨都給這里增添了一番獨有的情調。麗江是納西族人民居住的地方,這里有古老的東巴象形文字,一圈兒,一劃兒,都隱藏著有趣的含義;這里有美味的納西小吃、甜甜的米糕、香香的烤肉,每一口都讓人回味無窮;這里有太多獨特的物品,摩梭女兒國的圍巾披肩、東巴香煙香水,樹皮服飾、碳燒畫等等,每一樣都無比新奇……當然了,這里還有熱情好客的'納西人民。
大理位于蒼山之麓、洱海之濱,更是個美麗而神奇的地方,古樸幽靜,屋舍儼然,城內流淌著清澈的溪水,碧綠的水草順著水波輕輕擺動。古城洋人街的各國風味小吃讓人垂涎欲滴。大理是白族的主要居住地。白族的風土人情也非常獨特,讓我大開眼界。比如:白族的建筑很有特色,居民的大門大都開在東北角上,房子上面放著貔貅,門檻底下埋著貔貅,光從房子的外觀就可以知道這家人是經商的、做官的還是普通百姓;白族的"三道茶"更是有特色,蘊含了“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道理,喝了之后令人意猶未盡……白族的婚俗也更是奇特,比如“掐新娘”,親朋好友對新娘子的祝福竟然是去“掐”她,掐得越狠代表對新娘子的祝福越深,這真是讓人大跌眼鏡啊!
讀書可以讓我們長知識,旅游更可以增加我們的見識。在云南的一周里,我了解到了許多獨特的民俗,希望今后能有機會了解更多的東西。
有關民俗作文2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忙著貼春聯,剃頭發,做年夜飯,放鞭炮……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矩”太多了!有些習俗還很怪,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無奈之下,我準備去問正在貼春聯的爸爸。
“貼錯了,貼錯了!”我看見爸爸將“福”字倒著貼,焦急地喊起來。“沒貼錯!”爸爸不緊不慢地回答。“那為什么要倒著貼?”我疑惑不解。爸爸解釋道:“將‘福’字倒著貼是一種習俗,‘福’倒貼說明‘福’倒(到)了!”“哦,原來是這樣!那過年還有什么習俗和規矩呢?”我又發出疑問。爸爸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講解起來。
原來,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于“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后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直至今日。
聽完爸爸的講解,我這才恍然大悟。我又問爸爸:“為什么理發要趕在二十七呢?”“哦,民間有一條俗語,叫‘二十七,剃精細,二十八,剃傻瓜!”“原來是這樣!”
我又發問:“那為什么要大掃除呢?”爸爸說:“大掃除是為了掃除一年的晦氣!這是好兆頭!”“那為什么送禮全送橘子啊?”我又不懂了。“這是因為啊,橘子的‘橘’字與‘桔’意思相同,而‘桔’和‘吉’又很相近,大家在新春佳節用橘子相互饋贈求個大吉大利!”“原來如此!”爸爸又說:“還有‘接財神’這一習俗。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在財神生日到來的前一天的晚上,各家各戶辦酒席,為財神爺過生日。”我這才全明白。
今天我知道了很多過年習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太迷信了!但這又仿佛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
有關民俗作文3
雪愈下愈大,望海樓里的氣氛越來越高漲,人們迫切地期待著第一屆“老行當,新玩法”的演出,我們小記者也是如此。
趁演出還沒開始,我四下看了看,表演臺的周圍布滿了各式各樣的泰州民間文化特色。你看那做糖人的中年人,雙手靈活的翻轉,不一會兒一條游龍就做好了,那栩栩如生的樣子仿佛真的要騰飛而去,所謂的畫龍點睛的效果也不過如此吧。再看那邊賣的是什么呀?各種的動物,各式的囊包,小巧又可愛,我拿起最前面的蝴蝶問道:“老板這個多少錢哪?”“四塊。這里面是加香料的.,你買的話我給你加上去。”老板爽聲回答。我這才明白這就是香囊,古人常用的香囊。我久聞這香囊的大名,便拿起一個心形的,說:“老板我要這個。”老板把香料裝好遞給了我。頓時,一股清新的味道竄入我的鼻腔,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啊!
咚—咚—咚,鑼鼓聲響了起來。民俗演出開始了,我急忙跑過去看節目,不料,人太多了,早已把整個舞臺圍得水泄不通,我在人群中擠來擠去,好不容易謀得了一席之地,可那時已過了好幾個節目,真遺憾!不過,接下來的海派秧歌舞還是讓我忘卻了暫時的不快。姑娘們長袖舞起了花,水藍色的絹扇異常華美。天上的雪花似與這舞蹈融為了一體,雪舞紛揚,和諧曼妙。
民俗表演結束了,人們紛紛散去。手中的香囊依然散發著幽幽的清香,好像在訴說不忍離去的心情。我又一次徘徊在望海樓前,思緒萬千。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在不久的將來,中華民族的民俗文化一定會在全世界的大舞臺上散發璀璨的光芒。
有關民俗作文4
今天,我和媽媽還有朋友們一起來到我的外婆家——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河上鎮東山鎮。參加這里一年一度的年糕節。
來到村內我看到好些人背著背馬紙羅傘,媽媽說這土話叫做“背馬燈”。于是我和伙伴們打算各自挑選一個背起來。“哇”我不禁叫了出來,它好重,完全不是我能背起來的重量,我鉚足勁也只能抬起一小點,我只能靠著后面叔叔的幫助下將這馬燈完完全全背起來。
沒過多久,在媽媽的帶領下我們來到金氏家廟,因為有人在里面搡年糕。我扭著頭四處張望,我看見了許多搡年糕的工具,有碾子、石磨、搗臼,以及一大堆我叫不出名字的器具,讓我們大開眼界。這時一旁的師傅邀請我們去參觀如何搡年糕,只見師傅先將米粉摻水,然后放至蒸籠里去蒸。這燒火也是有大名堂的,師傅一直在火堆旁邊仔細觀察著,時不時加把柴,又時不時地拿出幾塊木柴,減小火候。沒過多久,終于蒸好了,師傅將蒸籠中的米粉倒到搗臼之中,接下來就是重頭戲,搡年糕了!
“嘭,嘭,嘭”只聽見身旁發出十分巨大的聲響,我和小伙伴定睛一看,只見一位師傅正在用大木錘捶打著年糕,而旁邊還有一名師傅還時不時地給年糕翻翻身,仿佛它在做一個美美的`按摩。
隨著時間的流逝,年糕也在一錘錘中華麗變身,變得光滑白嫩,不再是之前那個“毛頭小子”的樣子。現在的它就是一名公主!師傅可能是覺得差不多了,將年糕從搗臼中取出,順便掰下幾塊分給了我們。我摸著手中暖呼呼的年糕,小心翼翼地咬下去,美味,我的腦海中只有這么一個詞來形容它,同時感覺心里也暖洋洋的,很溫暖。
我們都拿著手中的年糕,奔向我們的爸爸媽媽,因為我們想讓這份溫暖也同樣傳遞給爸爸媽媽,也讓他們嘗嘗這美味的年糕!
【民俗作文】相關文章:
(精選)民俗的作文01-17
【經典】民俗的作文02-20
民俗作文11-23
民俗的作文05-30
民俗的作文01-02
家鄉的民俗的作文【經典】01-09
關于民俗的作文01-16
傳統民俗的作文01-15
民俗的作文(熱門)01-15
(精華)民俗的作文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