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民俗作文300字錦集10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民俗作文300字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民俗作文300字 篇1
說到永康的新年習俗,那可真是多啊!讓我給你細細道來。
撣塵:農歷臘月二十四,這一天各家各戶都要撣掃去室內、家具及廚房各角落的`灰土塵埃,以免留下魔鬼的爪印,于來年不利。
貼春聯: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等。每逢新年,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添加喜慶氣氛。
倒貼“福”字:在貼春聯的同時,大家要在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向往和祝愿,人們干脆把“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謝年:在除夕,永康城鄉各地鞭炮陣陣,家家戶戶按照傳統習俗擺出了方桌,點上了紅紅的蠟燭謝年,祈福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祭祖:在我們這里,正月初一,不是先拜年,而是先去祭祖。每拜完一個祖墳,就在墳前放鞭炮,為了讓祖宗保佑我們。
拜年:祭完祖,就是拜年了。人們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民俗作文300字 篇2
3月1日,神奇小隊在吳山廣場河坊街舉行了火紅樓道火樣情,中華文明我繼承的活動。一開始,大家一起聚在一起,注意力都不在尋訪上,而是對著一些玩具出了神。但走在何坊街上,各處商埔林立,到處都有新奇的玩意,走了不一會兒,我們就發現了桂花酥,只見兩個正壯年的男子,一人一錘的在捶打桂花酥,越打越薄,不會兒一塊桂花酥就成了,在我們不停的要求下,他們讓我們也參與捶打桂花酥。我們一個一個輪流,你捶一下,我捶一下,一塊桂花酥就完成了。
接下來,我們就發現了一個吹糖人的老爺爺,我們看到了一些帶
顏色的麥芽糖,在老爺爺的手下聽話地變成了一只只羊、一只只雞,以及各式各樣的動物。老爺爺說這是他從他師傅那學來的,要吹成小動物,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吹的`氣不能太大,太少了,要均勻的控制。然后他說可以讓我們也試一些簡單的吹法。陳書顥想吹一匹馬,但是因為難度太大,老爺爺讓他吹成了一個葫蘆,哈哈,他還為此不高興呢,但這傳統的手藝也不是我們一學就會的呀,吹成一個葫蘆已經不錯啦。
傳統的文化還有很多很多,等待著我們去慢慢發現,并繼承它們,讓這些傳統的東西一代一代傳下去。
民俗作文300字 篇3
世界各地都有自己本地的風俗,都具有強烈的民族特色,例如白族、蒙古族、傣族……我故鄉的風俗也毫不遜色。
過年啦,家家戶戶都要吃美味的臘八粥和吃那鮮美的餃子。臘八粥有許很多多的干果熬成的,就像呢璀璨的星空,豆、米、花生、核桃……那都是漂亮星星,在湯汁這個漂亮的“宇宙”中閃爍著。
當然,還要吃祭灶神,吃祭灶火燒。祭灶神當然要用十八個祭灶火燒和一些菜,給灶神當上天路上當干糧吃。祭完灶神,就要把這些食物瓜分。過年了,串門可是少不了的`啊,到了親戚家,小的都給老的拜年,還能得壓歲錢。過年娛樂也少不了,家家戶戶都在放炮竹,城市里也有人舞龍。在漂亮的夜晚看煙花,在繁華的城市看舞龍,那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呀!
這就是我故鄉的風俗,你記住了嗎?
民俗作文300字 篇4
中國各地都有各自的過節習俗,而我的老家,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縣,這里的新年與別的地方截然不同。
在云霄,新年期間忌講不吉利的話,萬一小孩無知,說了不吉利的話,要用紙巾拭嘴。同時忌吵嘴打罵和摔破碗碟,萬一不小心打破碗盤,要將碎片收集起來放進石臼里,口中念“歲歲平安”,借“碎”與“歲”諧音來化兇為吉,保持祥和歡樂的氣象。
正月初一子時新年開始,家家戶戶燃放鞭炮,稱為“開正”,還要在門前備清茶、糖果,焚香,稱為“拜正”。初一日人人早起,穿新衣服燒香點燭,祭拜天地祖先。小輩向長輩拜年,長輩隨即賜以紅包。
在“開正”的'時候,家人都要吃點紅糖線面湯。糖,意為甜蜜;線面,意為長壽,即祈求全家幸福長壽。
初一日不吃粥,以免往后出門遇雨;不往戶外倒垃圾,忌“財氣外泄”。此外還有不不討債,不打罵孩子等禁忌。
怎么樣?云霄的新年既講究又別有一番風趣吧!除此之外,大家還可以在網絡、書籍上多多了解一些異地的習俗,多豐富自己的見識!
民俗作文300字 篇5
星期五是個風和日麗、空氣清新的早上。學校組織我們四至六年級學生去陜西關中民俗博物館研學旅行。它坐落于秦嶺終南山世界地質公園中心帶,東接翠花山,南靠五臺山,西鄰草堂寺,北瞰長安城。
我們一下車,就看到了元乾通地的四個大字,它的'左面有很多神仙,右面有很多的和尚在拜仙,上面還有一只非常大的鳳凰,我被高大氣派古樸的磚雕大門所震撼。
進入大門以后,我們就看到了栓馬樁。它被喻為地上的兵馬俑。而后我們又參觀了名人字畫,參觀完名人字畫以后。先后又去參觀了雷宅、孫宅、耿宅、毛宅、崔宅,它們的宅院各不相同,有的宅主是習武之人,有的宅主是做生意之人……然后,我們又來到了民俗展覽館,里面都珍藏著千手觀音、十八羅漢、文房四寶,還有一些兵器、發簪等等。
下來,我們還親身體驗了古人的生活習俗,如:學印名人字畫、做中國結、唱華陰老腔等等。該到我們離開的時候了,而我依依不舍地上了回學校的旅行大巴車上。
在這一次研學旅行和實踐活動中,讓我認識到了古代藝術的美,也讓我了解了古人的生活習俗,以及要保護文物。
民俗作文300字 篇6
藏族的“雪頓節”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各具特色的節日習俗,在慢慢地盛開著,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吸引著我們。當然,藏族這朵“鮮花”,已開地正大、正旺地,其中一朵花瓣,就是藏族的雪頓節。
雪頓節是每年藏歷六月底七月初,是西藏傳統的節日。在藏語中,“雪”是酸奶x的意思,“頓”是“吃”、“宴”的意思, 雪頓節按藏語解釋就是吃酸奶x的意思,因此又叫“酸奶節”。雖然酸奶我們都吃過,但藏族人民卻還是把這個加入了民俗的行列中。
“雪頓節”是藏族人民最快樂的.一個日子,在這天人們都在吃酸奶,還在一起比賽呢。瞧,這擺放酸奶的桌子一眼望不到頭,人們都爭先恐后地來到桌子前,每個人都有三十個碗,碗里盛滿了酸奶,看誰在最短的時間里喝完這么多酸奶。來參賽的人有老人、中年人、青年人、小孩,各色各樣的人都有。人們來參加比賽并不是為了吃的,而是為了使場景更熱鬧點,讓別人更開心一點。
民俗作文300字 篇7
今天是端午節你們知道今天是端午節但是你們知道端午節有哪些傳統嗎?讓我來告訴你們吧。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 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不大一樣的`。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于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于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鐘 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賽龍舟,比武,擊球,蕩秋千,給小孩涂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咸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 動漸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其他國家。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這些就是端午的傳統。這個節日來自一個詩人屈原因 抱石跳河鄉親們為了不讓魚,吃了屈原就把粽子扔下去喂魚。這就是端午的來歷,你們知道了吧。
民俗作文300字 篇8
春節,我相信,這個詞語大家都不陌生。來,咱們廢話少說,接下來就讓我講一講咱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吧!
你知道咱們的傳統節日春節都要有那些東西呢?嘿嘿,沒錯,春節咱們要準備:魚、肉、菜、年糕最重要的是要買鞭炮、對聯和福字。下面,就讓我講講我這一次過年的經歷吧!
早上(當然,不是過年的那天早上),媽媽帶我出去買鞭炮、對聯和福字去了,大街上早就擺滿了買年貨的'攤子。我對媽媽說:媽媽,咱們先期買鞭炮吧!媽媽爽快地答應了。
我們走進了一家買鞭炮的店鋪,我相中了幾盒小鞭,我對媽媽說:媽媽,我要這些。沒問題。媽媽爽快的說媽媽也買了些掛鞭。
買完鞭炮,媽媽又帶我走進了賣福字合買對聯的地方買了一些福字、對聯等回到家貼在窗上、門上和墻上。
買完了東西,我們回到了家,把福子和對聯堆在了門上和墻上。
這就是我第一次去和媽媽每年貨的經歷(以前都在爺爺家玩,沒空去),怎么樣?
民俗作文300字 篇9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滿族就是這五十六朵花中鮮艷的一朵,滿族的服飾也有著自己的特色。
滿族服飾是對我國現代服飾影響最為顯著的少數民族服飾,至今及以其獨有的魅力,成為大家喜愛的服飾。
男子的衣服喜用青、藍棕等色的棉、綢、緞等各種質地的衣料制作,褲腿扎青色腿帶,腳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質烏拉。
女子服飾多用各種色彩和圖案的絲綢,花緞、羅紗或棉麻制成。有的將旗袍上繡成一組圖案,有的在衣襟、袖口、領口、下擺處鑲上精致的.花邊。腳著白襪,穿著盆底繡花鞋,褲腿扎青、紅、粉紅等各色腿帶。盤頭翅,梳兩把頭或旗髻。她們的腰間或衣服上掛上荷包等。這樣又給旗袍增添了一道色彩。
當然,滿族不僅有獨特的旗袍,還有漂亮的頭飾。旗頭,滿語稱之為“答拉赤”它是滿族婦人在一般禮儀或婚禮上佩戴的頭飾。是以鐵絲或竹藤為帽架,用青絨或青紗為面的扇形頭飾。上面還繡圖案,鑲珠寶或插各種花朵。戴上這種飾品,再加上長長的旗裝和高底旗鞋,使她們分外穩重、文雅。
滿族的服飾真是又漂亮又獨特啊!
民俗作文300字 篇10
陜西皮影是我國的特色工藝品,今年爸爸出差時給我帶回來一個皮影。
它大約高25厘米,里面有一個活靈活現的關羽,他濃眉大眼,一手拿著一把青龍偃月刀,另一只手捋長髯,身上的鎧甲金光閃閃,威風凜凜的,真是栩栩如生!
陜西皮影戲起源于漢代以前。《海陽竹枝詞》中有首描寫皮影戲演出的詩:“張燈作戲調翻新,顧曩徘徊知逼真。環佩珊珊連步穩,帳前活見李夫人。”這是皮影戲的初級階段而鼎盛期為唐代。皮影造型優美,表演技術嫻熟,以后的宋、元、明、清均有皮影表演。
關于皮影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相傳漢文帝時代,太子劉啟出生后啼哭不止,整個皇宮為此苦惱不堪。一次,一個宮女偶然發現年幼的太子盯著窗外樹葉投在地上的影子出神,忘記了啼哭,并高興地手舞足蹈,于是宮女們用樹葉剪成各種人形,動物的道具,用燈光投影在白布上哄逗太子開心。由于樹葉很快就會干枯,保存時間太短,后來宮女們發現牛皮做成的道具韌性好,易收藏,皮影由此而生。
我愛陜西的皮影,我更愛絢麗多彩的中國傳統文化。
【民俗作文300字】相關文章:
民俗作文11-23
民俗的作文01-02
【經典】民俗的作文02-20
民俗作文05-15
民俗作文【精選】05-15
(精選)民俗的作文01-17
民間民俗的作文10-10
民風的民俗作文09-10
傳統民俗作文11-18
民風民俗的作文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