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民俗作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民俗作文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民俗作文 篇1
民俗是文化的原生態,是生活中最真的底片;民風是未飄散的詩歌,是人心中最甜的方糖;民族文化是越放越香醇的美酒,是全世界不可多得的瑰寶。什么時候,底片消失了?什么時候,方糖融化了?什么時候,瑰寶也漸漸被人們淡忘了?民族的民俗、民風成了全世界遺失的瑰寶,卻不去尋找?不!底片依舊在,方糖仍舊甜,瑰寶也會失而復得。隨我們去,找尋民俗,找尋生活,也去找尋離我們漸行漸遠的文化!
中國古代是一個輝煌的時代。它有五彩的瓷瓶,有傳統的美食,更有愛國詩人屈原投江自盡的端午節、中秋吃月餅、賞月的美說,還有特有的新年。
不妨談談端午。它因愛國詩人屈原而產生的。人們在汩羅江瘋狂地尋找他,駕著船向河里投灑米飯,因為害怕米飯散而包成三角狀,用艾葉及繩索綁起來,從而才形成了劃龍舟、吃粽子的傳統,傳承了屈原投河的故事。
說起中秋節,許多地方還保留著賞月、吃月餅的習俗。中秋是因為嫦娥而產生的。嫦娥因為吃了仙丹而飛上寒冰宮,終日守著寒冷的宮殿,思念著地下的親人。而丈夫也思念著妻子,終日望著天空,望著月亮。因為嫦娥與丈夫未能相聚,為了象征團團圓圓,所以制出月餅,它是圓形的,剛好象征了團團圓圓的寓意,聽說就連那天的月亮也是格外的圓。所以吃月餅、賞月就成了團圓的象征。
中國民俗的精粹我想必定屬于新年了。據說以前有個年的怪物,在大年三十常常進入村莊傷害村民,村民年年上山逃難,回來后一切總是要從頭再來。突然有一年來了一位老人,他告訴人們不必害怕。人們見他穿紅大褂,手上拿一串鞭炮,半信半疑地留下來了。“年”來時,老人點燃鞭炮,開亮家家戶戶的燈,人人穿紅衣,果真“年”再也沒有來過了。后來一年接一年放鞭炮,穿紅衣也成了大年三十的習俗,寓意為紅紅火火。后來又有了發壓歲錢的.習俗,意為壓“年”之意。
或許這些民俗漸漸被人們淡忘,讓我們重拾歷史,融入生活,挑起保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擔吧!民俗是中國人的驕傲,是中國人的瑰寶,讓我們擁有最淳樸的民風,找回那些珍貴的民族文化吧!中國的歷史文化永遠不能忘記,它必須深深印入我們的心里,記住這些燦爛的文化是每個中國人的應盡的義務。
請牢記:雅語雅思雅行,俗語俗思俗習!
民俗作文 篇2
民俗展覽館也是大街一個比較經典的地方,那麼就讓我給大家講講這里到底有什麼獨特的地方吧。
一走進民俗展覽館,我看到了兩位老爺爺,一位坐著正在下棋,一位站在旁邊拿著煙袋觀戰。我跑到對面蹲下來,按住一個棋子說:“來,老爺爺,我和你殺上一盤!”但是兩個老爺爺沒一個搭理我的,這是因為啊——他們都是塑像!這就是一個典型的民俗,直到現在我還經常可以在路邊或院子里看到有人下棋呢!
塑像的對面是一排“魔幻屋”,雖然和民俗沒有關系,但是卻很有趣。第一間是個“迷宮”,我和爸爸媽媽一進去,就感到漆黑一團,不光黑,而且這里面還布置上了許多鏡子,如果不小心,就會撞上去,我和爸爸分析,這個房間太小,為了“延長”迷宮里的道路,設置迷宮的.人一定把通道放在了迷宮的最外圈,于是我們一直集中精力順著墻邊走,果然,我們三轉兩轉,很順利地走到了出口,走出迷宮,我高興地喊:“里面好黑啊!”另外幾間都是用來拍照的,有“橫屋”、“倒屋”、“斜屋”、“隱身屋”、“魅影屋”等,比如你在橫屋拍照后,把照片轉九十度,你會看到自己正坐在墻上呢!嘻嘻!
我們隨后來到展覽民俗的房間里,這是一個兩層樓,第一層里面有許多塑像,用實物布置成“結婚”、“祝壽”等一些過去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民俗場景。第二層是過去人們的日常生活用品,如食籃、食盒等。
民俗展覽館雖然不大,但是我很喜歡這里,因為這里很有趣。
民俗作文 篇3
不好意思哦,大家。我昨天有事情去了,沒有時間寫博客了!感謝朋友們的支持!
今日是農歷三月初三。是我們家鄉集會的高峰期。每年的農歷三月初一都是我們村里集會的開始。從三月初一到初四的集會!從初二開始唱戲,一共有三天唱戲的時間。當然不光光是唱戲那么簡單,還有集會,馬路兩邊都是擺地攤的。有賣衣服的,鞋子的。還有一些是專門賺小孩子錢的,像一些油炸的東西啦,玩具啦。五花八門的東西全出來了。為了這幾天的集會,一些做生意的人是起早貪黑的去站個好地方。這些做生意的想破了腦袋都是為了這幾天的集會。
今年的集會我感覺和往年很不一樣,往年的時候,聽到說家里面有集會就高興的不得了了,最近幾年似乎沒有了那種激情。對像這樣的集會也不怎么感興趣了。但是今年我感覺還是蠻不一樣的。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讓我感覺到了往年沒有過的'興奮,也許是今年的朋友多了吧。今年我那些往年不回來參加集會的朋友都回來了。以前我們都在外地上學,沒時間回家玩。但是今年我們大部分都畢業了,工作了。向老板請個假就可以回家痛痛快快的玩玩了。還是像這種家里的集會最好了,逢年過節嘛?大家都有著自己的事情,像這樣的機會還是很少的,人多才好玩嘛!人生中能有幾次這樣的機會聚集這么多的好朋友在一起玩啊?以后大家可能都要忙于自己的事業了,那么像這樣的機會就更少了。
這是我的快樂,也是我的幸福!
民俗作文 篇4
今年過年,我們去了龍游外婆家。外婆準備了很多年貨,樣樣都體現了龍游的年味民俗。
發糕是這座小城最正宗的“年味”,因為發糕代表了“年年發,步步高”的美好愿景。每逢過年,外婆就在自己家“炊糕”,還在發糕上用“洋紅”點幾下,喻意好彩頭。
八寶菜,即用八種蔬菜混合炒在一起,紅紅綠綠的.,看著很誘人,其實這是為了人們酒肉后清理腸胃的一道素菜。
蔥花饅頭的味道好極了,它的做法是先把五花肉剁碎,然后再將筍沫和蔥花拌在一起,塞進饅頭里,蒸熟后就是香噴噴的了。
芋頭肉粽是我最愛吃的,它是用芋頭和五花肉拌在一起的粽子。
大年三十這天,我和姐姐一起把大門上的舊對聯換下,貼上新的。晚上,外婆還送我一個大公雞燈籠,這也象征著“紅紅火火”吧!
過年,必然少不了鞭炮,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鞭炮聲、煙花聲不絕于耳。還有象征著一家人團圓的年夜飯,大家說說笑笑,溫馨愉快的吃完了。
外婆家的年味很濃,這個年過的很開心!
民俗作文 篇5
在深圳,當然要去國貿大廈、人民廣場、中英街等處,看那高樓林立的街市,感受開放前沿的氣息。但,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游錦繡中華民俗村。
錦繡中華民俗村座落在美麗的深圳灣畔,占地30多萬平方米。該園將全國各地的風景名勝微縮復制在園中,是中國最全最精致的微縮景觀群。
園中綠樹蔥翠,曲徑通幽。邁步在充滿南國情調的花叢間,沿路觀賞精制的景觀。這些景觀并非隨便塑造的外觀模型,多為按1比15的比例原樣仿建,個別景點為1:10或1:8。較之于原物,雖然形體小了,但結構、構筑方法完全相同,是一磚一瓦砌起來,一梁一柱搭起來,一樓一院壘起來,一間一廳并起來,毫不含糊。況且,除了用建筑、雕塑方面的能工巧匠設計制作外,還請原景地的專家學者親自參與制作和實地感受,充分保留了景觀的原形原貌、原汁原味。就連山林園樹,都能達到與建筑景觀比例協調,真是不簡單。當你看到這么的大“盆景”一組組排列時,怎能不雙手稱贊。
園中景物皆按祖國版圖上的相應方位布置,既有塞北高原的`蒙古包,也有江南水鄉的小村落;既有世界屋脊上的布達拉宮,也有美麗海島上的椰樹林。此處看到北京故宮的金碧輝煌,彼處望見長江三峽的曲折動人;這邊是應縣木塔、懸空寺,那邊有少林寺院與塔林;看齊魯,得見泰岳高峰、孔廟大殿;觀荊楚,則有滕王飛閣、黃山峻影。考云南見崇圣三塔,尋貴州遇布依村寨。長城能留影,晉祠可生情,避暑山莊的風韻異常動人。景觀多,看不盡;感受多,說不全。一個個景觀,沒見過實景的,在這里看個大概,聊以解雙眼之讒。已覽過實景的,再借此加深印象,回味無窮。再說了,這些景雖小,卻也小得可愛,其精巧之韻,具有無窮的魅力,不然,游人們“一日游遍全國”的夢想怎能實現呢!
配合這些反映祖國山河之美、能夠激發愛國之情的微縮景觀,園中還有一些精美的點綴。比如景區門口那塊聳起的石頭,石頭旁邊那架高大的木制水車,就很能激起游人的情味。園內有彩橋架河,奇石臥草,綠水行舟,美圖掛墻。累了有路邊連椅可坐,樂了有輕快音樂可聽。游人們或一二攜手,三五成群,或老者攜兒帶孫,或青年牽夫挽妻,或遠來者匆匆觀去,或近居者緩行慢觀。一群少年天真爛漫,說笑聲如唧唧喳喳的小鳥。幾個穿著彩衣的藝術生舞動著手腳,翩然飄過我們的眼前。
景區里,在特設的地點,有特別的民族風情表演。一撥撥少數民族演員,穿載本民族代表性的衣飾,載歌載舞,盡情地傳遞著那個民族特有的風韻。有的表演還可讓游客們參與,當你加入到唱唱跳跳的隊伍會,會感到十分新奇。比如,參與傣族朋友的潑水節,挎包收起,肌膚露出,小盆端來,水花濺去。把潔凈清涼的圣水潑向空中,潑向對面,潑向眾人,那種歡快與熱烈,火爆了周圍的空氣。
正好,我在這個景區看過微縮的石林,接著去了云南。在云南假了包換的石林真容面前,拿出在深圳錦繡中華民俗村石林前的留影,兩相對照,別有一番滋味。
民俗作文 篇6
寒假回到了故鄉——千島湖。在奶奶家我發現了很多好吃的東西。有辣豆腐、米羹,米果,長壽面……
一樣又一樣的新鮮東西令我百吃不厭。尤其是辣豆腐,聽奶奶說豆腐也是自己做的,我的好奇心立馬涌上心頭,追著奶奶問這問那。奶奶樂呵呵地說:“我正在做豆腐,快過來看吧!”話音剛落,我就放下手中的東西,飛奔廚房。以前我聽說過做豆腐,也吃過豆腐,但就是從未見過做豆腐,今天終于可以親眼見到了。
爺爺提著滿滿一桶乳白色的磨好的豆漿,將它倒入鍋中,奶奶往土灶里添加柴火。我的眼睛瞪地跟銅鈴一樣大,絲毫不放過一點蛛絲馬跡。過了一會,鍋中開始冒熱氣,接著開始沸騰了。我著急地問奶奶:“豆腐做好了嗎?”奶奶不緊不慢地說:“別急,慢慢看。”這時,奶奶飛快地把豆漿舀到水桶里,又將它舀到鋪了一層紗布的.竹籃里,這個竹籃可是架在鍋子上的。豆漿從縫隙里流了下去,但有一些東西依然留在了紗布上。我問奶奶:“留在紗布上的是什么?”奶奶邊舀邊說:“那是豆渣子,是不要的。”
等豆漿全部流進鍋子,奶奶飛快地拿掉籃子之后,轉身拿起一個大勺子,輕輕地在鍋子里攪拌。奶奶邊攪拌邊從杯子里倒了一些像油一樣的東西。我好奇地問:“那杯子里的是什么東西?”奶奶解釋說:“那叫堿,加了這個東西,豆漿就能變成豆腐了!”我高興地又蹦又跳!仔細一看,咦!鍋中有著一塊一塊的豆腐花。我急切地問:“是不是做好了?”奶奶無奈地說:“還沒好,別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灶邊,爺爺早就準備好模具,奶奶把豆腐花全部舀進模具里……
今天的觀看真是讓我大開眼界,也讓我知道了:做豆腐是民間的一大習俗。
民俗作文 篇7
關于跳大繩,是我們家過年必有的傳統。
不知道是誰定下的,也許是外婆,或是媽媽的外婆,總之,我們家就是有這個傳統。
我們之中,屬媽媽最厲害,畢竟外公外婆年紀也大了,只能甩甩繩,計計數。我們家的繩是大紅色的,外婆說,誰被打倒的次數多,誰就可以去災辟邪,我被打倒好多次,好像鞭子抽在身上,火辣辣地疼。媽媽總是巧妙地避開,她總是跳很多,實在跳不動了才停下來。
跳大繩,在我小時候的印象中,是一個很好玩的游戲。
第二次,是因為體育要測試,才又接觸到了童年最喜歡的`跳大繩。
現在都不叫跳大繩了,而叫跳長繩,不過我還是喜歡叫跳大繩。
那次風波,幾乎每個人都買了長繩,我也不例外。每天中午,不管是烈日,還是寒風,我們都準時下樓跳大繩。這里的和我家的有些不一樣,這里只有粉色,橘色,綠色,卻絕沒有大紅,這里也沒有去災辟邪的作用,只有比誰跳得多,誰跳得好,我的心中有些失落。
這已經是五上的事了,離現在好遠,不過記憶還是挺深刻的。
一年不跳了,今天,大課間,跳長繩。
剛開跳那會兒挺默契的。王老加入了男生隊,miss zeng加入我們女生隊,有了老師的加入,我們簡直如虎添翼,沒多久,就恢復到以前的狀態,對長繩的熱情與喜愛更甚從前。
但無論如何,我覺得,我家的跳大繩是最獨特的。
因為我家的繩是大紅的。
民俗作文 篇8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忙著貼春聯,剃頭發,做年夜飯,放鞭炮……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矩”太多了!有些民俗還很怪,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無奈之下,我準備去問正在貼春聯的爸爸。
“貼錯了,貼錯了!”我看見爸爸將“福”字倒著貼,焦急地喊起來。“沒貼錯!”爸爸不緊不慢地回答。“那為什么要倒著貼?”我疑惑不解。爸爸解釋道:“將‘福’字倒著貼是一種民俗,‘福’倒貼說明‘福’倒(到)了!”“哦,原來是這樣!那過年還有什么民俗和規矩呢?”我又發出疑問。爸爸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講解起來。
原來,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民俗,來源于“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后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直至今日。
聽完爸爸的講解,我這才恍然大悟。我又問爸爸:“為什么理發要趕在二十七呢?”“哦,民間有一條俗語,叫‘二十七,剃精細,二十八,剃傻瓜!”“原來是這樣!”
我又發問:“那為什么要大掃除呢?”爸爸說:“大掃除是為了掃除一年的晦氣!這是好兆頭!”“那為什么送禮全送橘子啊?”我又不懂了。“這是因為啊,橘子的‘橘’字與‘桔’意思相同,而‘桔’和‘吉’又很相近,大家在新春佳節用橘子相互饋贈求個大吉大利!”“原來如此!”爸爸又說:“還有‘接財神’這一民俗。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在財神生日到來的前一天的晚上,各家各戶辦酒席,為財神爺過生日。”我這才全明白。
今天我知道了很多過年民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太迷信了!但這又仿佛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
同學們,我對“年”的民俗收獲很大,可我不知你們的收獲,若有更新奇的,快來告訴我吧!我先在這里祝你們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民俗作文 篇9
1. 文章有條理地記敘了采石磯一日游的經歷,表現了小作者心中的留戀和難忘。
2. 按照游覽順序,作者依次描寫了汽渡太白樓三元洞廣濟寺等景觀,突出了不同景觀的特點,字里行間流露出對一路風景見聞的新奇感受。
3. 值得一提的是,小作者能運用多句詩詞來表達心中的感受,真的實屬難得。希望你能繼續加油!
4. 能過合理的想象反映出意味深長的'哲理…行文流暢簡潔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是一篇不錯的…文章清逸婉麗流暢連貫尤其人物語言幽默風趣再加上一些精妙詞語的使用無形中為文章增添了不少情趣
5. 全文可圈可點的佳句不少給文章增添了些文學情趣
6. 本文在故事情節上或許并無特別之吸引人之處但仍不失為一篇成功之作其一較好地刻畫了角色的形象其二語言生動豐富生活氣息濃起到了良好的表情達意之效果
7. 文章以…為結尾言簡意賅其味無窮
8. 全文敘事集中不枝不蔓語言樸實流暢感情真摯感人
9. 通過豐富人物的語言和動作襯托出人物的思想品質文章想象合情合理敘述自然生動結構緊湊銜接自然連貫中心突出
10. 語言樸素中心明確構思合理行文層次清楚
【民俗作文】相關文章:
民俗作文【精選】05-15
(精選)民俗的作文01-17
【經典】民俗作文10-14
[經典]民俗作文12-06
民俗的作文01-02
【經典】民俗的作文02-20
民俗作文05-15
家鄉的舞春牛民俗作文_作文_民俗作文01-09
有關民俗作文07-06
民俗民風的作文【精選】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