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說課稿

時間:2024-09-14 08:24:12 稿件 我要投稿

生物說課稿

  生物說課稿一:《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一、教材分析:

生物說課稿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是生物學七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三節內容。本章站在生物圈的高度,論述了生物與環境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這是一個最基本的生物學觀點,也是理解“人與生物圈應該和諧發展”的理論基礎。所以該節在本書中乃至在本學科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前一節“環境對生物的影響”的基礎上再來考慮“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其實是從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辯證地分析生物與環境之間確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也為下一節“生態系統”的學習作好預設。

  本節知識點清晰,一是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另一就是生物對環境的影響,呈現的方式也直觀,前者就四幅圖片,后者是一個探究活動,非常符合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內容看似簡單,但要能讓學生尤其是初一學生建構生物與環境之間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多采用直觀手段,認真組織活動,幫助學生初步建立這個基本的生物學觀點。

  二、教學目標:

  基于以上分析,結合新課程標準的新理念,我確立如下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認同生物的形態結構、生活方式與環境相適應的觀點;

  2、能夠選取多方面的事例來描述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二)、能力目標:

  1、通過分析文字和圖片資料來提高說明問題的能力;

  2、嘗試收集、處理數據的方法;

  3、學習通過測量進行科學探究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了解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滲透環保意識;

  2、樹立“生物與環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觀點;

  3、利用技能訓練,鼓勵學生多從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

  三、重點和難點的確立:

  1、描述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是重點又是難點;

  2、“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探究是重點,新教材倡導探究性學習,應該利用好每一次活動,來培養探究的方法和能力。

  四、教學方法:

  1、本節課貫穿觀察和討論,主要運用啟發式談話法,啟迪學生思維、激發學習熱情,并遵循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認知規律,利用多媒體的現代教育手段,以大量的圖片和動畫,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分析綜合等一系列思維活動,逐漸認識到生物與環境之間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2、本節“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的探究活動并不難,運用前一節的探究活動方法完全能夠完成,所以這個活動我安排在課前,課上主要是組織各小組交流活動的“過程”和結果的處理方法。讓知識的獲得滲透在過程的體驗中,讓成功的喜悅體現于精彩的交流中,讓能力的培養貫穿在活動的參與中。

  五、學習方法:

  通過觀察、討論、分析去發現知識,逐漸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通過課前的探究活動和課上的交流,體驗知識獲得的過程,感悟科學探究的方法,體會同學間合作的魅力,嘗到探究性學習的樂趣。同時也提高了分析問題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并進一步掌握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

  六、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導入新課:

  啟發學生例舉生活中熟悉的生物受到環境中哪些因素的影響,導入新課,這樣導入有兩個好處,1、既考驗了前一節課的知識的掌握情況,又體現了兩課內容的緊密聯系;2、創設了情景,激發了興趣,讓人自然而然想到生物對環境有沒有影響呢,行云流水般引入新課。

  (二)新知學習:

  1、“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是重點又是難點,我是這樣安排的:

  第一步:讓學生觀察教材的四幅圖片,引導從“形態結構”、“生活方式”與環境間的聯系展開小組討論。然后讓學生選擇一幅來談談自己的看法。創設了一個平等、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這可是思維發展的肥沃土壤,也是我的.課堂風格。在這種氛圍中學生的思維是發散性的,充滿靈性的。

  第二步:啟發學生還能找到生物的形態結構、生活方式與環境相適應的例子嗎?鼓勵學生提取平時積累的知識,給他們表現的機會,激起競爭意識。

  第三步:媒體呈現配有介說詞的圖片,如:烏賊的墨囊;含羞草的葉與多暴雨的環境相適應;尺蠖的擬態等等,讓同學們認識到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是具有普遍性的,這種適應是生物通過漫長的年代,不斷與環境摩合,自身不斷進化、生存下來而形成的形態結構和生活方式。完整地幫助學生理解生物對環境相適應的觀點,對于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具有相對性,考慮到初一學生的理解能力,不便提,以后高中會學到。

  2、生物對環境的影響

  生物在適應環境的同時,也對環境有一定的影響。這部分的知識我是這樣處理的:

  第一步:讓學生親身驗證“生物也可以影響環境”這一結論:

  課前親自探究“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課上交流。這樣安排體現1、有做事的過程;2、有明確的目標;3、有明確的結果;4、使用語言傳達信息5、體現過程的真實性。這是任務型教學的五要素。交流時注意:對于初中學生來說,過程是比結果更重要,但在這兒,由于結果涉及到對數據的收集和處理,這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方法,應以激勵和引導。

  學生從“做中學”中親身驗證了植物對空氣的濕度有影響,有利于認識生物是可以影響環境的。

  第二步:再讓學生思考兩個問題:

  a、地下耕耘者是哪種動物,它對自然界有什么益處?

  b、為什么我國開發西部強調要退耕還林和還草?從生物對環境產生的作用這個角度來認識生物的存在確實影響著環境。

  第三步:讓學生嘗試舉例描述“生物對環境的影響”的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并及時反饋學生對這方面知識的理解。

  第四步:播放動畫“屎克螂出國記”,以生動的畫面使學生真正體會到生物對環境的作用和影響,同時在學生注意力即將分散的時候再一次激起他們的興趣。

  3、技能訓練:

  這是新教材的一個別有用心之處,旨在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綜合等能力,我們要充分利用教材的這一優勢。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看誰提出的問題最有價值?”在問題的提出和解決中培養思維能力。

  最后師生共同總結本課收獲,這點很重要,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及時幫助他們構建概念,點睛突出“生物與環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的生物學觀點。引導學生認識到人類生活在生物圈,對環境的破壞必將回報給人類,所以人和自然和諧相處是多么重要!

  (三)、作業練習:(見教材)

  1、在一個繁殖季節里,一條鯉魚能產幾十萬粒卵,而一般的小型鳥類只產幾個卵,你能其中的道理嗎?這是不是生物對環境的適應?

  2、山羊絨又細又柔軟,組成的產品十分昂貴。山羊比綿羊好養,它連草根都啃食。于是一些牧區大量飼養山羊,這對環境會有什么影響?

  這是兩道開放性題,既能達到鞏固知識點的目的,又能煅煉思維,體現知識與社會、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使學有所用。

  整個教學過程的邏輯順序就是這樣安排的。實踐證明,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優勢,創設一個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利用多媒體的現代教育手段支撐整個教學過程,使學生在一個生動、有趣、多姿多彩的生物課堂中,愉快地“享受”學習。

  生物說課稿二:《植物的無性生殖》

  一、 教材分析

  “植物的無性生殖”是第一章第七節的內容,主要介紹了植物的營養繁殖與植物的組織培養。本節課所講授的主要部分是“植物的營養繁殖”,主要講解的內容有:讓學生理解營養繁殖(嫁接、扦插、壓條),該部分,最主要地是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親自實驗操作學習嫁接技術。除此之外,讓學生了解組織培養,即無性生殖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

  二、學情分析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對細胞的結構和功能、植物體的結構層次和植物的有性生殖有了深入的了解,為學習本節內容奠定了知識基礎。生活中,學生雖聽說過“無心插柳柳成蔭”,也見過一些利用嫁接培育的植物,但大多數學生對此沒有實踐經歷。所以本節課教師一定要給學生創造機會,讓學生嘗試實驗操作,這樣既能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又能提高實踐動手能力。

  組織培養對于學生來說比較陌生,但現在許多高校都有組織培養實驗室,網絡上也有實驗視頻。可以讓學生通過視頻形象地感知組織培養技術,同時亦可開展生物興趣小組,讓學生參觀組織培養實驗室。從而讓學生在學會相關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列舉植物的無性生殖、區別無性生殖與有性生殖。

  2、理解嫁接、扦插、壓條實驗技術。

  3、認識植物的組織培養技術。

  【保底教學目標】其中1、2為保底教學目標,因其是本節的`重點內容,考試所占比重較高,因此將其確定為保底教學目標。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親自實驗操作嫁接、扦插與壓條技術的能力。

  【保底能力目標】此處既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營養繁殖,同時亦能培養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對生物的興趣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

  四、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1、列舉植物的無性生殖、區別無性生殖與有性生殖。

  2、理解嫁接、扦插、壓條實驗技術。

  3、認識植物的組織培養技術。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親自實驗操作嫁接、扦插與壓條技術的能力。

  五、教法教具材料的準備

  (1)準備薔薇枝條、刀片、嫁接薄膜。

  (2)準備天竺葵。

  (3)提前錄制芽接與枝接的實驗視頻。

  六、教學過程

  [導入]:

  1、復習式導入法:【保底教學】因此處內容已講過,因此提問時,著重提問班里的后進生,擬采用兩大組PK形式進行提問。

  (1)綠色開花植物有六大器官,按照功能分為兩大類:

  根、莖、葉是 營養 器官;

  花、果實、種子是 生殖 器官。

  (2)種子的主要結構是 胚 ,它是由 受精卵 發育來的,因此用種子繁殖屬于 有性 生殖。

  【保底教學】:“卵”易錯字,找后進生到講臺上書寫。

  2、談話式導入法

  [師]同學們,我想大家都聽過“無心插柳柳成蔭”這句話,那同學們想想這就話所描述的柳樹是由種子生長發育而來的呢,還是由柳樹枝條發育而來的呢?

  [生]柳樹枝條發育而來的。

  [師]沒錯,植物的生長發育不是必須依靠種子生長發育這種有性生殖方式才可以,無性生殖同樣能長成岑天大樹。而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植物的無性生殖”。

  [新授]:

  (一)植物的營養繁殖

  <一> 營養繁殖

  [師]學生自學課本P39“植物的營養繁殖”內容,約1min。

  利用多媒體形象展示甘薯、馬鈴薯、草莓、落地生根的繁殖。

  同學們,這些植物是如何進行繁殖的呢?

  [生]甘薯 根; 馬鈴薯、草莓 莖;

  落地生根 葉。

  [師]很好,那么根、莖、葉又是植物的什么器官呢?

  [生]營養器官。

  [師]沒錯,像這種用根、莖、葉等營養器官進行繁殖的方式叫做營養繁殖。 【注】落實學生筆記。

  <二> 嫁接

  【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本P40-41頁中的“嫁接”,約2min。

  1、讀圖識嫁接

  利用多媒體,展示“嫁接”圖片,讓學生形象感知嫁接的概念,并且理解為什么要嫁接。

  [師]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這幅圖片有什么特點?

  [生]整棵樹由兩部分構成。

  [師]同學們觀察很細致,這就是“嫁接”的結果。

  接上去的枝條或芽叫做接穗。

  承接接穗的植物體叫做砧木。

  (詳細介紹課本P41頁所展示的圖片中,接穗與砧木的特點。)

  接穗(柿樹):產量高、營養價值豐富,但耐寒、耐寒性不強。

  砧木(君遷子):耐寒、耐寒,但果實小、產量低。

  [師]同學們,大家思考一下:為什么要嫁接呢?

  [生]獲得更好的遺傳性狀,生長速度快。

  2、學生分組實驗:【能力教學】

  【注】強調實驗安全,小心用刀。

  學生四人一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薔薇的嫁接。

  目的要求:嘗試進行薔薇的嫁接。

  材料器具:薔薇枝條,刀片,嫁接薄膜和枝剪。

  實驗過程:①學生觀看老師提前錄制的相關實驗視頻。

  ②學生實驗,四人一小組,左右兩大組進行PK。

  【注】: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獎勵班級儲值金卡。

  3、教師提問:

  ①嫁接成活的關鍵是?

  接穗的形成層與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

  【保底教學】落實學生筆記。

  ②新生出的枝條開花結果后是水蜜桃還是毛桃呢?

  <三>扦插

  1、教師演示:

  教師演示扦插天竺葵的實驗。

  2、教師提問:

  ①扦插在剪取莖段時,為什么上端的切口是水平的?而下端的切口是斜向的?

  水平:減少傷口水分過多蒸發。

  斜向: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積。

  ②扦插的概念。

  【保底教學】落實學生筆記。

  <四>壓條

  1、教師講解

  充分利用多媒體,讓學生形象地感知壓條的概念與過程。

  2、教師提問

  [師]為什么要剝去半圈樹皮?

  [生]在剝去樹皮的部位積蓄有機養料,促進生根。

  <五>及時鞏固:

  1、以圖區分嫁接、扦插與壓條。

  2、營養繁殖與種子繁殖(有性繁殖)有什么本質區別?

  營養繁殖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

  【能力教學】此處為重點內容,注意啟發學生,并落實學生筆記。

  3、營養繁殖的優勢?

  ①保持了母體的遺傳性狀;

  ②比種子繁殖快。

  <六>練一練

  1、 營養生殖與有性生殖的本質區別(D)

  A、 能否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

  B、 能否進行細胞分裂

  C、 能否形成生殖細胞

  D、 有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

  2、 一枝原來開紅花的碧桃樹嫁接到開白花的碧桃樹上,新嫁接的

  枝條開花的顏色是(A)

  A紅色 B白色

  C粉紅色 D紅色和白色

  3、 繁殖優良品種的果樹、花卉時,為了保持這些品種的優良性狀,

  在下列繁殖方式中,最好不要采用(A)

  A種子繁殖; B扦插繁殖;

  C壓條繁殖; D嫁接繁殖。

  (二)植物的組織培養

  知識延伸——利用實驗視頻進行講解。

  七、隨堂檢測

  (一)、基礎達標

  1、把馬鈴薯切成小塊種在土壤里,這種繁殖方式叫做( )

  A.壓條 B.嫁接 C.扦插 D.營養繁殖

  2、水蜜桃味甜,毛桃味酸,現將水蜜桃(接穗)接到毛桃(砧木)上,成熟后接穗接出的果實味道是( )

  A.酸味的 B.甜味的 C.一半酸一半甜 D.酸甜適中

  3、下列各項不屬于營養繁殖的是( )

  A.利用根繁殖 B.利用莖繁殖

  C.利用葉繁殖 D.用種子繁殖

  4、營養繁殖在生產中的益處有( )

  ①繁殖速度快②后代性狀一致③短期內可以獲得大量性狀一致的植株④引起品種的退化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④

  (二)學考體驗

  1、(2012福州) “無心插柳柳成蔭”所描述的植物繁殖方式是( )

  A.扦插 B.嫁接 C.克隆 D.播種

  2、(2012濟南)下列哪一種繁殖方式不能保持果樹原有的優良性狀?

  A扦插 B嫁接 C壓條 D用種子繁殖

  3、(2013東營)素有“水果之王”稱謂的草莓果肉多汁、酸甜可口。草莓生長良好時,會生出一種藤蔓,在藤蔓的端頭又會生出新的小植株。草莓的這種繁殖方式是( )

  A種子繁殖 B有性生殖 C植物嫁接 D營養繁殖

  八、板書設計

  第七節 植物的無性生殖

  材料:根、莖、葉

  營養繁殖

  方法:扦插、嫁接、壓條

  植物的無性生殖

  組織培養

【生物說課稿】相關文章:

高中生物說課稿(精選13篇)06-04

說課稿07-26

觀潮說課稿10-27

數軸說課稿10-18

英語說課稿09-25

生物實習報告09-19

生物求職信10-21

生物類實習報告07-30

生物實驗報告11-0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52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 婷婷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 | 午夜性刺激免费看视频在线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一区91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