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如何區別比喻句和擬人句
對于小學生來說,比喻句和擬人句的區別是一個普遍的難題,兩種句型很容易混淆。那么如何區別呢?
首先我們弄明白什么是比喻句。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淺顯、具體、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難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結構分為三部分: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詞(表示比喻關系的詞語)和喻體(打比方的事物)。例如:雨來渾身光溜溜的像條小泥鰍,怎么也抓不住。這句話中把雨來比作小泥鰍。表示比喻關系的詞語是“像”,本體是“雨來”,喻體是“小泥鰍”。常用的表示比喻的詞有:好像、仿佛、似的、好似、宛如、如、像、一般等。
那么什么是擬人句?擬人,是根據想象把事物當作人來寫,賦予事物以人一樣的思想和行為的一種修辭方法。擬人是把物當作人來寫——物的人格化。擬人句有三個特點:所寫事物必須具有人的.特點;不能出現比喻詞;不能出現表示人物名稱的詞語。擬人句的識別,主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當作人來寫,給它賦予了人的行為、表情、動作、思維等特征,看看有沒有寫人的動作、神態、心情的詞語。如:不光是我一朵,滿池的荷花都在舞蹈。句中的“舞蹈”本來是寫人的動作,這里用在寫荷花這種物上了,把荷花當做人來寫,賦予人的動作。
不難看出,比喻句和擬人句有相似之處,當把一種物比作人的時候,就容易將比喻句誤認為擬人句了。如:河邊的一棵棵婀娜多姿的柳樹多像梳著長發的少女啊!這里是把“柳樹”比喻成了“梳著長發的少女”,而有的同學一看到有“少女”,就誤認為擬人句了。其實擬人句應不出現人物名稱。上面的句子如改成“河邊的一棵棵婀娜多姿的柳樹正在梳著自己美麗的長發呢!”句中沒有了“少女”一詞,但從“梳著自己美麗的長發”可以看出,這是把柳樹當作人來寫了,賦予柳樹以人的動作,是擬人句。
【小學生如何區別比喻句和擬人句】相關文章:
擬人句和比喻句區別03-30
淺談比喻句和擬人句的區別02-25
比喻句和擬人句有什么區別12-08
如何寫比喻句和擬人句12-03
小學生的比喻句和擬人句05-17
太陽比喻句和擬人句12-07
小學生必備的比喻句和擬人句12-09
比喻句擬人句和夸張句07-26
一年級比喻句和擬人句的區別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