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望去我的青春散落一地作文七篇
回頭望去我的青春散落一地
有時我總在幻想,青春會不會因為時間的定格而不會悄然逝去;有時我總在迷茫,要怎樣才能把我的青春印記在某個地方,讓我可以重溫。于是,我努力奔跑,希望能夠跑在時間的前面,這樣我就可以悄然的追回我所失去的青春。但回頭望去,發現我的青春卻已散落一地。
NO.1 如果可以,我愿這樣
回頭望去人生的白紙上或多或少映現出了好多斑點,它們正如我所經歷過的事情一樣讓我追悔莫及。喧鬧的大街上人來車往,街邊商店放著校園音樂,這首歌曲正是我所熟悉的。于是我跟著它的節奏清唱起來,這樣的感覺很好,彷佛自己游蕩在音樂的節奏當中。恍惚間我看見一群中學生背著書包從我面前走過,他們歡笑著,相互調侃著。這樣的笑聲讓我很著迷,因為這些我曾擁有過。往事歷歷在目,只是忽然意識到我的青春已經在不經意間匆忙溜走。
青春的齒輪在時間的推動下飛快運轉,沒有過多的停留與守候,我來不及發現來不及回味。我曾問及某人青春是什么?有人說青春就是人正輕狂的年輕時代;有人說青春就是高聲笑語自由自在了無約束;有人說青春就是一直在尋找。我不敢反駁他們的“認為”,畢竟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只是在我的思想之中我覺得青春就是瘋狂,肆無忌憚,大聲哭笑,腦中剩下的僅僅只是很單純的想法。這就是我眼中的青春。
走進公園滿地的黃色楓葉不斷的向我透露一個信息,時過境遷,春去冬來。急匆匆的時間爺爺帶走了它茂盛的楓葉,任由楓葉散落一地隨風飄散。滿地的黃色楓葉加上夕陽落下的光芒存托,其景美不勝收。帶上耳機聽著優美的旋律,這樣的感覺讓我很受用。只是腦中忽然閃過一些字句,此景不正是青春嗎?我一直尋找的青春不正是這樣的感覺嗎?如果可以,我愿這樣。但楓葉總有腐爛的一天,而青春也總會失去!看著滿地的楓葉我看見了無奈二字。青春是不是一種幸福,我有這樣問過別人。
NO.2 我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是一段很溫暖的詞匯,我想啊海子在寫下這首詩歌的時候心情一定是非常的渴望幸福。想擁有幸福是每個人的權利,只是這個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的人處在幸福的時候卻不懂得珍惜,等到失去的時候才后悔莫及。對于幸福的認識我覺得只要是經歷就是幸福,哪怕是別人給自己小小的一個微笑,僅此這樣我都會覺得很幸福。
倘若說正是青春年少也是一種幸福的話,我想這我們都曾經擁有過,畢竟每個人都經歷過青春。只是我們在經歷青春的時候有沒有去珍惜眼前的幸福,不幸的是現在我回首望去,卻發現我的青春散落一地。原來我把幸福遺忘在了以前,以為等我有時間后可以回頭尋找,不曾知幸福失去就是失去了,再去尋找也是徒勞。于是我學著海子的心境寫下這樣一句話:“我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只是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能夠做到。每每看到海子的這句話心中總有股暖流竄動。
回想往事一幕幕,我們都曾后悔過,我們都曾遺憾過。只是在此必須奉勸大家,青春一去不復返,愿大家都能珍惜眼前的幸福。因為此時我們沒有壓力,可以大聲苦笑、可以肆無忌憚、可以瘋狂叫嚷、可以無拘無束,等等青春時候的幸福。別像筆者一般待青春失去之時回頭望去卻發現漫天的青春早已散落一地。
NO.3 青春之時,卻不曾珍惜
其實有的時候我總會有這樣的一個想法,獨自一個人背著行李帶上一個相機,然后游走在世界上的每個鄉鎮,我想看看那里漫天的楓葉飄落,這應該是一個非常美麗的景象吧!一個人旅行我曾想會不會很寂寞,會不會在旅途中忽然想家而放棄。一直在尋找,尋找美的景象用相機把它一一記錄下來,然后洗成很大的照片掛在墻上,我會對著照片微微笑,因為我曾欣賞過它的美。
跟朋友說等我到50歲的時候一定要到草原上去生活,那里有著藍藍的天空,遼闊的草原、奔馳的駿馬、無數的蒙古包,當然還有那些熱情好客的人們。待我老之時我可以抱著一把吉他坐在草原上大聲歌唱,我可以抱著我愛的人瘋狂的舞蹈。多美啊,只是這些只能等到我老的時候才能去實現。于是為了這個夢想我現在很努力的去提高我的生活質量,希望可以存下錢來老時去享受這樣我認為很美的生活。
當處在幸福的時候,我好想對著天空大聲叫喊,我想讓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知道自己的幸福。我是一個喜歡回憶的人,我總愿意沉醉在過去的美好想象中。呵,可是轉眼我卻在計劃著我50歲之后的事情了,雖然計劃出來的景象好美,但怎么都不如我青春年少時候的'笑聲,笑得是那樣的放肆,那樣的頑皮。別了,我的青春,我的青春年少。
一彈流水一彈月
已經立秋了,可秋天遠還沒有來,天地間依然非常濕熱,站在窗前,望見一盤月穿過隱隱約約的云層,想著整個夏天忙碌不定,心緒起伏,似乎還未曾有這樣望月的心情。此刻我與月的距離是如此之近,仿佛攬手可得,月不緊不慢地穿行,無視身邊正在發生的事。與其說今夜的月色非常悠然,還不如說今夜的心情異常的平靜。
想起張愛玲筆下的月亮:“年輕的人想著三十年前的月亮該是銅錢大的一個紅黃的濕暈,像朵云軒信箋上落了一滴淚珠,陳舊而迷糊。老年人回憶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歡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圓,白;然而隔著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帶點凄涼。”其實別說三十年,就是回看三年前的月亮也應該比眼前更豐富,裝載更多的夢想,而三十年已徹底改變了人的一生。不經意的時候要走過多少路程,直到有一天再也走不動,抬頭望望天上的月亮,會發現光暈里裝著的是自己曾經的幻想和現實中無限的滄桑,還有遺落在理想王國的一段美麗憂傷,那不免帶上的一點凄涼是心靈里深深的折痕。
喜歡靜悄悄的月夜,沒有任何人的打擾,久久地坐著,不逃離心情,不制約思想,坦然地面對著遠方的風景。現實中這樣的情景只是一個瞬間,憂傷的意念也常常一閃而過,然無數這樣的瞬間卻完成了心靈最后的歸宿。不用管回過頭去看月亮會產生怎樣的心情,只想求得眼前這半窗的寧靜,想起“一彈流水一彈月”這樣的詩句來,一彈月足以風生水起,足以成為行路時的燈盞,足以在心靈的角落里作片刻的休憩。半窗的月色如離我再近些,再恒久些,那么一定會找到平靜轉世的福祉。
總感覺這是個浮躁的時代,在我的身邊充滿著吵雜,名利,世俗的紛爭。很少有人愿意獨自走進月色,享受無邊的寧寂,忘卻世間的煩惱。“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八十多年前的朱自清就這樣在淡淡的月色下走入那片荷塘,聽樹上的蟬鳴和水里的哇聲,讓并不寧靜的心找到寧靜的歸宿。如今呢,樹上的蟬鳴倒是有,可水里的哇聲于何處覓得?蟬鳴回旋在都市的上空成了噪音,哇聲被拋棄在遙遠的地方,也許只有獨自詠嘆。水與月交融的夜晚停留在遠方,書頁里,許在我的視線之外,意想之內。喜歡獨自撫過虛無的月色,如同站在一個人的村莊里,低吟的詩歌只有隨身的風能聽到。
窗外燈火通透,在我的眼里卻黯然無光,唯有天上的月色皎皎。守在不染塵埃的高處,撥一波清清泠泠的弦音,頓然流水共鳴,剪斷半窗淚語。
讓責任之花永開心中
我們應該不虛度一生,應該能夠說:“我已經做了我能做的事。”——居里夫人
從我們出生的那天起,命運之神就將責任托付給了父母,為了讓我們吃飽穿暖,父母親肩扛養家糊口的責任重擔,不知熬過了多少個帶月荷鋤歸的日子,不知憑借怎樣的勇氣走出那個貧窮與恐怖伴隨的年月。
至今我們也無法從父母親的話語里讀懂那份心酸的往事,也無法想象父母親為了踐行撫兒育女的責任是怎樣在那個艱難的歲月里用雙手刨挖那些可以讓我們充饑的山肴野蔌。聽父母說,即使如此,那些僅僅從自然界中采擷的充饑之物也常常遭遇叵測,流落他手。我們現在有幸生活在物質豐裕的時代,那些荒唐與可笑,迂腐和落后寄生的年代里的雜人諸事,對我們而言只能是神話傳說。
時代在迂回摸索的前行中把我們這群70后推向了改革開放后百廢俱興的發展潮流中,告別了懵懂未知的幼年時光,我開始踏上了求學聞知的路途。父母親也曾多次向我暗示過念不成書將來就回家種地,其實也就是告訴我要牢記讀書的責任。雖然那時我弄不明白為什么要讀書,但我對待自己的學習卻從不敢馬虎,只記得拿了獎狀后可以換回父母情臉上那不輕易顯露的微笑,只懂得考了好成績可以看到那暗藏在父母渾濁目光里贊許的眼神。
上了初中后,曾一度被幼稚和頑劣蒙蔽的我整天游手好閑,渾渾噩噩,而那一大段美好的時光也隨之與我擦肩而過,永不復返。而到后來那份被我已經遺棄的讀書責任還是父母親為我找回的,盡管在父母的管教下我終于迷途知返,但中考后我的人生航線也為此付出了無法彌補的沉重代價。
從那以后,“責任”二字方才讓我如夢初醒,使我理智重歸。我再一次從父母的手中接過那朵近于枯萎的責任之花,將它謹藏于懷并小心翼翼的移植在心中,不時為它添肥澆水,不忘給它修枝減葉,使它得以劫后復活,生機煥發,使它永遠將那份奪目的絢麗開在我的心中。
現在,在我曲折坎坷的人生征途中,為人之夫的我曉得以家庭為根,將責任銘記在心,責任之花才能永不凋零;為人之父的我,明白以女兒為望,將責任常掛于懷,責任之花方能重育新生;為人之師的我深諳以事業為重,將責任緊揣在心,責任之花才會碩果滿枝。在未來的生活中,我會一直把“讓責任之花永開心中”的箴言深藏在自己畢生的心田和夙愿里。
作者余平的文集
玫瑰花開的時候
玫瑰花開的時候,我錯過了。
玫瑰花謝的時候,我恰好趕上。
我的靈魂在花開的時候淹沒在了夢想的漩渦里。
卻在花落的時候帶著晶瑩的淚珠斥責花的不是。
我向往玫瑰花開的景色。
為此我愿做花的奴隸。
飄雪的日子里,我把心放在花下,讓她感受生命的氣息。
我一直守護在花前,屹立不動,直到成為一個完美的雪人。
玫瑰花即將盛開的時候,我用膨脹的血液做為她的養料。
睜大雙眼等待花的盛開。
但花似乎不懂我的心,一直無動于衷。
漫不經心的搖擺讓我憔悴。
一只蝴蝶飛過,遮住了我的眼睛。
我閉著雙眼想象蝴蝶與盛開的玫瑰相映襯的世界。
久違的笑容浮現在了我的臉上。
蝴蝶飛過,我睜開了雙眼,花,卻謝了。
留下的僅僅是幾片花瓣和遠去的贊美。
玫瑰花讓另一個人獨享了她的美麗與芬芳。
我卻承受著她凋謝的痛苦。
無奈與無悔的我仍然屹立花旁。
我的心在花謝的時候也停止了跳動,我成了一個雪人。
當溫度慢慢升高時,我開始融化。
最后只剩一滴淚珠落在花旁。
向花重復訴說著一個雪人的故事。
啊!
聽……
玫瑰花在哭泣。
凋謝了的玫瑰在為化了的雪人哭泣。
等你轉身發現的愛
提起陳思斯,你也許不知道,若說《甄嬛傳》里的曹貴人,你不可能不知曉了。前段時間偶然的機會看到《非常靜距離》對陳思斯的采訪,內心觸動很大,一個剛邁入而立之年的女子,因父親刻意的男孩式的培養致使她像極了男孩子,處事看似那么不在乎,內心卻極其敏感,自己出生時父親一個隨性的動作卻讓她對父親如此芥蒂,無法釋懷,誤解了整整三十年,也折磨了自己二十多年。
到底是什么樣的誤會,讓她在整個錄制節目過程中投訴父親,認為他一直重男輕女,不喜歡自己而淚流不止?父親陳述事情源于陳思斯出生之時,當時自己許是太激動了---女兒出生了,自己終于松口氣了,把自己手里握著的一個茶缸子摔到了地上;結果就是因為他這個隨性的動作,使得以后三十年與女兒心存隔閡,誤以為自己是想要個兒子,不喜歡女兒,再加上自己中國式的培養孩子,一直打壓式教育,從未給過女兒正面的肯定,更使得女兒擰著勁向他證明自己,誤解自己。
其實正如節目中的畫外音所說,抱怨父親的陳思斯,就像個永遠長不大的小孩子,然而抱怨的目的并非表達自己對父親真正的不滿,或許她只是想用吵鬧的方式得到更多的父愛,得到他的認可,看到自己的努力,證明自己也可以像個男孩子一樣贍養父母,而且還可以帶個兒子回家。
好在后來出現的父親開口解開了這么多年的結,并且講起了女兒上大學期間生病很嚴重住院時一些事情,每天自己在女兒面前偽裝成她生病不是多大事的樣子,晚上背著女兒卻是恐懼的很,擔心女兒得幾乎精神崩潰,一走出醫院就會痛哭,半夜也會忽然驚醒,害怕女兒會離去,每天夜里女兒躺在醫院病房里,自己就躺在病房外過道里的狹窄的長椅上,心想這樣也是陪伴著女兒的好。
最終女兒還是借主持人之口詢問父親自己是不是一個好女兒,是不是一個合格的演員,父親終于表達出了自己的愛---女兒是個貼心的孩子,是個合格的演員,自己為她感到非常自豪!當陳思斯聽到等了三十年的父親的認可時,抱著父親在節目中嗚嗚的哭了,這時的哭泣不再是開始時的委屈而是壓抑多年情感的釋放。所以說陳思斯是幸運的,因為她在這個平臺上終于得到渴盼已久父親的認可;陳思斯又是幸福的,因為她真正的解開心結,真正懂得和體會到了含蓄的、沉甸甸的父愛。
中國式父親的表情大多是嚴肅的,他們對子女的愛也是嚴肅的,深深的隱藏在嚴厲斥責聲中,甚至是恨鐵不成鋼的打罵。尤其農村為甚,父親每天為了養家糊口,疲憊的奔波著,孩子是自己的希望和延續,中國式教育的承襲使得父親繼續著自己父輩的教育方式,盡管此時的大環境不再一樣,孩子也不再一樣。
大多數子女也只有自己做了父母方體諒出父親的所為,正如筷子兄弟所唱“總是向你索取 卻不曾說謝謝你 直到長大以后 才懂得你不容易 每次離開總是 裝作輕松的樣子 微笑著說回去吧 轉身淚濕眼底”。
一次和朋友聊天提及她的父親,她說,以前的自己總傻傻的以為父親不喜歡自己,因而自己也就不會主動親近他;由于父親是個很傳統的人,對子女要求很嚴厲,稍有差錯就會嚴厲的責罵,做了對的事也不會表揚自己,所以很怕他,一直到大學畢業,自己能夠自力更生了,方不是那么怕他,也許你感覺很可笑是吧?
父女之間怎么會害怕呢,事實就是這樣,二十多年我們彼此很少說話,每次往家里打電話大都是媽媽接的,他從來不會主動接;好在有一次我偶然發現一件事,突然醒悟父親不是不愛而是不知道怎樣表達自己的愛:有次趁假期回家了幾天,臨時決定返回工作地方,當時已經中午12點多了,母親說吃過飯再走吧,自己為了趕車就不愿意。
此時父親剛下工回來,滿身泥灰,盡管一臉的疲憊,知道后一句話沒說,直接推著電動車就送我,當時我完全可以直接乘車去,可是父親卻擔心中午沒車自己等車太冷;還有母親告訴我每次打電話時父親雖然總會在旁邊嚷著要求掛電話,說浪費電話費,然如果我兩天不打電話,他就會嘮叨怎么忙得連個電話也不打呢。
是啊,這就是父愛,他的愛不同于母愛表現于暖暖的嘮叨之中,他的愛是隱藏在你轉身的背后,如若你現在仍然心存質疑父親對自己的愛,那么請你轉下身,你就會發現父親不是不愛而是愛到了極致,不知道怎樣表達他的愛,請珍惜這份無言的愛,學會用心體會,更重要的是學會用心回饋這份沉甸而內斂的父之情!
十年
人生有幾多個十年?是啊!十年?這是個不短的日子!幾千日夜?歲月匆匆如流水,蕭瑟和鳴如嬋音。曾經!年少輕狂,懵懂無知,不懂人情世故,不知悲歡離合,無知無謂。步入社會這個圍城已經十年,煩惱,責任,生活交織成一團,讓人沉默無言。經年回眸,磋砣了多少歲月,帶走了多少年華,錯失了多少過往,有時候想想,無知未嘗不是一種幸福。唉!
撐著傘走在熟悉的鄉間小路上,寒風凜冽,雨如柳絮飄落,遠離著城市的壓抑,靜謐安祥。腳下的泥土,承載著過往的回音。路邊的花草,佇在寒風中,立在冷雨里,記錄著四季輪回,綻放著獨特的幽香。
路漫漫,人茫茫,滄海桑田,時過境遷,嘆年歲今朝,蝶舞花相戀,聆聽,花開的聲音,雋永。風穿梭而過,雨親吻而落,感受似水柔情的關懷,訴說流年古韻的堅持,不必孤芳自賞花自憐,隨著靈魂的牽引,讓情感共鳴,享受這一刻的感觸。
花落相依,風相送,雨相惜,春泥護花矣,如此詩情畫意的風景,卻寫不出一首流年似水的挽歌,只能任歲月銘記,隨光陰流浪。白天不懂夜的黑,似水流年歲月情!人無奈,心無奈,歲月也無奈。
隨著時間流逝,曾經的朋友淡出了彼此的世界,慢慢的藏在心底,成了一道經年不散的風景。時而感慨自己的卑微,時而緬懷曾經的回憶。“假如你我前堂相逢時,會沉默還是會互訴衷腸”,尷尬、悲傷!
會互訴衷腸嗎?更多選擇的是沉默吧!也會覺得尷尬,畢竟多年不見,所以不如不見?人情冷暖,世態炎涼,過錯多少事,錯過多少情,怎能說的清。繁華看盡,滿眼落寞,憶追思、苦追情,無言以對。
十年之前,我們是朋友,十年之后,已不在問候,已陪在陌生人左右。十年??沒有了以前的浮華,也沒當初的天真,有的是不變的過往,不變的憂傷。風過花飛,葉落飄零,隨風而逝。花開花落,記憶已鑲嵌在流年中,封存了幻想,封閉了退路。生活的無奈,現實的妥協,在十年之中,學會了卑微的活著。
紫色蝴蝶花
路過查報站,看到旁邊有賣花草的三輪小車。車上有一盆紫色花,我卻叫不出名字,走了好遠,還記著那紫,以藍居多的紫,象極了那個紫藍色女孩,孤單而又寂寞。
那個紫藍色女孩叫蘭,認識她時,她十六歲,看上去比實際年齡成熟了許多。她是隨母親改嫁我們學校的一位老師而轉到我們班,坐在后排角落里她顯得是那樣的孤獨,不與任何人說話,課后也不與人玩耍。我們都知道她母親因為嫌棄她的父親是個修自行車的,沒啥錢,還整天臟兮兮的,打了一場持久官司,最終蘭隨了母親,蘭的姐姐與弟弟隨了父親。
雖然蘭隨了母親,可她總隔三差五地回她那個破家,換來的是繼父的責罰,還有繼父兩個兒子的暴打,還說一些難聽的話:養條狗還知向主人搖遙尾巴,而她,供吃,供喝,怎么就養不家呢?她的母親能說什么呢?剛改嫁,總不至于再離婚吧,只能是苦苦哀求她,別再回那個破家啦!
可是蘭,帶著滿身青紫,也要回她那個破爛不堪的家。而我們只能表示同情,卻無力改變什么,所能做的就是周末陪著她回家,讓她有片刻的溫暖。在她家門口,我們看到大片的蝴蝶花,在翠綠叢中,一朵朵藍紫色的花盛開著,不嬌不艷,寧靜安祥。我們直呼太美了,然跨進她家大門時,卻似進入古堡,陰暗潮濕,她所居住的屋子只有一扇巴掌大的天窗,令我們窒息。可是蘭卻異常興奮,扔掉書包,拉著我們逛遍前前后后,說著以前種種,眼睛里滿是喜悅。
我們走時,她給我們每人一束蝴蝶花,讓我們回家栽了去,說很容易活,不用費心打理。然我卻未能養活,或許是我與那藍紫色無緣吧!
不久后,蘭的繼父舉家搬遷回她繼父的老家,說是為了避開蘭的父親一家騷擾。蘭走了,但我們依然會有蘭的消息,蘭的同座男孩兵,常會收到蘭的信,使我們覺得蘭并未走遠,依然在我們中間。
可是某個冬日的晚上,我們上著自習,蘭來了,一件紫色燈芯絨棉襖襯托著一張煞白的臉,我們圍攏過去,聽蘭說著滿心的委屈,她要與她繼父的大兒子訂婚,那個脾氣暴躁、蠻橫無禮又令她充滿屈辱的男人,她一千一萬個不愿意,可又能怎樣?
她把兵叫了出去,我們不知道他們說了些什么,蘭大哭著跑了,那是我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聽到蘭的哭聲,有些凄厲。兵進來,只說了一句:我對不起她!就什么也不說了,坐在那呆呆看著窗外,一片黑暗。
我們沒權利責備兵,他的肩膀還很柔弱,連自己的未來還承擔不了,又哪來的能力承擔別人的未來。
蘭走了,就象那生命力極強的蝴蝶花,因了是草花,總免不了被連根鏟了,不留下一點痕跡,可那落寞的藍紫色深藏心底,不曾離去,我只在心里問上一句:蘭,你現在還好嗎?
【回頭望去我的青春散落一地作文】相關文章:
散落一地桂花,散落一地芬芳作文11-24
散落一地的友誼作文06-29
春天里的“秋葉”,散落一地09-22
我渴望去迪士尼小學作文08-05
時光是散落一地的花900字作文09-02
青春不能回頭優秀作文04-14
春雨是我散落的夢作文06-26
盼望去長城作文09-01
青春沒有回頭路作文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