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大祭作文 推薦度:
- 清明節英語作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薦】清明作文3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作文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清明作文 篇1
又是一個清明節,前一夜,又恍惚聽到故去英雄們的呼喚,他們又在想念我們了?
目視著一塊塊的石碑,也目視著其間一些無碑的墳頭——英雄們的事跡是不能用碑來表達的,更何況一座土墳。似乎是想使烈士們知道自己的功績之大,之重,不錯,他們的功績無限大,碑墳也許是象征。我們去懷念英雄,一定要懷念,他們的.血和我們的光明永遠成正比,沒有前者即沒有后者,我們實在無法用語言來描述偉大,對不起,英雄!眼淚模糊中望著那些當之無愧永垂青史的名字。昔日的拼殺,吶喊覺得又浮在眼前,血一直在流,流到墳里。黑土下的壯士們,你們還在擔心戰斗勝利嗎?你們還在擔心侵略者嗎?你們還在手握鋼槍怒視敵人嗎?不必了,不必了,壯士們,你們好好安息、放心安息吧。世間已經安定,太平。我想,每個英雄的嘴角都一定泛起微笑。為了和平,為了尊嚴,他們犧牲了太多太多,我們何以報答?何以補償?!明媚的陽光映照著他們幾許成熟又幾分稚嫩的臉龐,他們永遠偉大!烈士們,你們看到了嗎?祖國的盛世火焰永不停熄,偉大造就偉大這句話決不會出錯,世界東方將永遠閃耀著紅星。
清明作文 篇2
又到清明,追念故人,特別是自己的至親,在這幾日,像約好似的,紛紛托夢,儀容相貌,如此清晰,言談舉止,栩栩如生。
昨夜,夢見了母親,依然笑容滿面,依然大嗓門,但只見其形,不聞其聲,母親和人交談,說話間不住回望,像擔心春日的風刮走輕飄的花朵,無時無刻不在惦記自己的兒女,走多遠,有多忙,都放不下牽掛,滿含著不舍,怕影響孩子,怕拖累孩子,就像身患重病時也不肯讓孩子們耽擱工作一樣。
多少生活艱難,多少命運坎坷,在母親那里,都是爽朗一笑。那笑聲像一把利劍,刺破蒼穹烏云,那笑聲似一團赤火,消融冰寒冷漠。
可是,聽不清,母親在說什么,明明看見了我,卻好像并無留意,自顧和別人交流,我大聲疾呼,卻發不出微絲的響聲,母親要走,歡快而急促的聲音飄然而去,自己卻腿也邁不開,話也說不出,急得身子前傾,想去追趕,急出一身冷汗,原來是夢。
母親離我如此之近,似觸手可及,又如此遙遠,只余思念。
凄愁的細雨,固化著內心的`悲涼,父母在,你知道你來的路,也知道你去的路,父母不在,你只有去的路可走。你突然覺得自己像一個孤兒,像一個孤魂野鬼,心無所寄地晃來游去。
在世時,好像沒有感覺,訣別后,刻骨銘心。或許,清明時節,就是一個懺悔追憶,親情交流的時刻,在天堂的父母和在世時一樣對子女無私付出卻不愿打擾子女,一心在子女身上卻往往忽視自己,可能,不到一定的年紀,沒有如此深刻的體會。
對親人的思念與牽掛,越到節日,感受越濃郁,越清晰。記得父母去世頭幾年的春節,合家團圓的日子,常常感覺心里慌亂無比,坐立不安,只有遠行,離開這塊熟悉的土地,在山清水秀,人來人往的他鄉度過節日。
這幾年,內心慢慢平復,開始對家族長者給予更多的關懷與問侯。
想想前幾日夢見父親,還是那么嚴厲,那么寡言,冷酷的外表下掖著一顆滾燙的心。一個退休后回到農村給母親養老送終,妻子病重日夜操勞不分黑明,對子女無私奉獻,嚴格要求的真正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
父親在世時,有許多不理解,但現在與鏡現對,自己的神情輪廓,有了父親的影子。
還有祖母,這是和我最親,也是最疼愛的人,就和祖母經常給我說的一樣:“你一拃長點你媽就把你抱來,吃也不會吃,喝也不會喝,硬叫婆把你養活那!”
祖母九十三歲無疾而終,七十歲以后幾乎都是獨立生活,大伯一家就在對門,祖母仍堅持自己獨院居住,大媽不時抽空看看,送點吃的,但大多時間,都是自己開火,自己做飯,直到最后幾年,父親回家,娘倆相依而伴。
記憶猶新的是祖母收拾棺材的場景,祖母早早把棺材做好放在閣樓上。記得70年代有一次祖母病了,住院一段時間后,醫院說人不行了,讓回家,回家后赤腳醫生每天給掛掛吊瓶,家里人把棺材從樓上抬下在院子里收拾,祖母端個小凳坐在房檐臺看著畫材。
匠人首先用小刷把棺材縫隙灰塵處理干凈,再用膩子粉填平晾干,用麻紙將棺材里粘平糊好,在外面畫些松鶴一類圖案。畫匠畫著,祖母看著,說著,指導著,我們從棺材旁跑來跑去,也不覺清冷陰森,和自己家打家具沒什么兩樣。
棺材畫好了,祖母病也好了,又開始張羅做飯洗衣掃院子。
到了八十年代末,祖母腹痛難忍,腹瀉不止,到醫院住了半月又回來了,把棺材從樓上抬下來,十年前畫的色彩已經黯淡,沒了多少痕跡,又重新收拾一遍,祖母仍舊顫顫巍巍地交流著,指導著。
這次沒等收拾利落,祖母又好了,可以在村上幾個聊得來的老姊妹那里走走看看,并開心地交流她收拾棺材的前前后后逸聞趣事了。
最后一次把棺材抬下來,祖母確實老了,坐在房檐下,燦爛陽光的暖意都無法驅逐徹骨的寒涼,祖母埋怨這次材畫的不好,別人不敢說,我給祖母解釋說“給你畫材的人都死了,這是人家他兒子,差不多就行了,再過幾年就沒人干這活了,好不好都沒人畫了。”
親人托夢,憶舊追遠,每到清明時節,上墳祭奠,叩拜燒紙,送去感恩和思念,或許,唯有過好每一天,認真撫育他們的后代子孫,才可讓生者寬慰,使逝者安息。
清明作文 篇3
蘭溪鄉下,清明節前七后三這些日子,家家都會去上墳,噼噼啪啪的鞭炮聲,在空氣中彌漫開濃重的硝煙,天似乎也照應著,陰沉的有些黯淡,時常也會間歇的來場雨,充刷著這悲哀的場景。
孩子并不被這悲傷的情緒影響,在家圍著媽媽,焦急的等待,鍋中的頭屜清明粿快點出籠。鍋沿已然被水汽氤氳,媽媽終于掀開鍋蓋,一股熱浪撲面而來,小心的噓開水汽,清明粿一個個齊整整的,圍成一圈圈,圓乎乎,水水潤潤,白的如玉,青的滴翠,黃的敷金。孩子冷不丁從媽媽的胳肢窩下,偷偷的伸手去鍋里,卻被媽媽果斷的撥開,媽媽手指輕輕的按按,挑出一個,哈著,待它已經溫溫的,遞給孩子。孩子狠狠地一口,便留下大大的一個豁嘴。媽媽笑著叱罵,"這么急,是餓死鬼投胎的'",之后又"呸呸"的暗自責備自己。孩子三兩口就消滅掉清明粿,媽媽已經將兩個清明粿疊在碗中,連筷子一塊遞給孩子,孩子卻從碗里撿起一個,一轉身就飛奔著跑出廚房,去找小伙伴了。
這場景已經過去近四十年了,回想起來還是這么真切溫暖。
媽媽現在還會在清明節前,早早的打來電話,問我是否要吃,而我總會說多點青粿,不為著那股子清香,咬著有些粘牙的粿皮時,總會想起父母漸漸斑駁的白發,頭腦里不斷浮現出一個個去世的親人,音容宛在,想著自己卻倥傯盛年,這種惆悵和自責混雜著,隨著淋漓的雨點,不斷敲打著自己的內心,逝者如斯,活著珍重。
街上的清明粿沿街叫賣著,人們三三兩兩的會到攤前買幾個,似乎,就為著嘗個味,當清明粿成為老一輩的記憶,當孩子們不再能想起清明粿制作的細節時,也許清明節更多的東西會被遺忘。
我還是會在清明節時去吃一口清明粿,因為有家的滋味。
【清明作文】相關文章:
清明,清明作文15篇06-23
清明,清明作文(15篇)06-23
清明的作文07-05
清明的作文【精選】07-04
清明的作文07-07
清明的作文(經典)08-12
清明的作文[精選]08-12
[精選]清明的作文02-09
【精選】清明作文02-14
(經典)清明作文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