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大祭作文 推薦度:
- 清明節英語作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清明作文集錦(8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作文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明作文 篇1
冬天過去了,萬物復蘇,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正如大詩人杜牧的詩一樣,每年的清明節大多是伴著蒙蒙細雨,今年的清明節雖然沒下雨,天氣卻陰冷陰冷的,前一天還是晴空萬里,難道是清明節一定得下雨嗎?這個問題我百思不得其解。清明節,是人們用來紀念親人和先烈的節日,在這一天,人們都會拿著鮮花、紙錢以及水果點心去悼念逝去的親人。
今年清明節那天,媽媽一大早就叫我起床,帶我去為舅舅掃墓,和我們一起去的`還有姨媽、表姐、表哥。路上,我看到大家的表情都十分悲痛。舅舅是去年因癌癥去世的,去世時才41周歲。舅舅在世時,對我特別疼愛,有時甚至超過疼愛自己的親生兒子——我的表哥,每每他家有我愛吃的東西時,他總是給我媽媽打電話,或是給我留著,眼前經常會浮現他逗我開心的一幕“好吃嗎,妞妞……”記得他去世的前一年春節,他特意買了好多的水果、煙花,讓我帶走了好多,還把我表哥氣得大哭了一場。想到這里,我的鼻子一酸,眼淚也奪眶而出。來到舅舅的墳地,媽媽把我們帶來的水果點心擺好,然后點燃紙錢,我們一一鞠躬,這是,我看見媽媽一直坐在地上不起來,她呆呆地看著墳頭,姨媽示意我去拉媽媽起來,我沒動,我心里明白,她太懷念自己的哥哥了。過了好久,媽媽才起身,我們一起回家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問媽媽“為什么掃墓必須燒紙呀?”媽媽告訴我:“這是多少年的習俗,這是為陰間的人送錢呢。”是的,我經常看到人們辦喪事的時候會燒許多的紙、花圈、還有扎制的社火,每當看到這時,我心里都會想“難道沒有其他的方法寄托我們的哀思嗎?”“這不浪費嗎?”“這安全嗎?”記得我在網上看到過類似的文章,主張綠色清明、環保清明。是的如果既能寄托我們的哀思,又能保護我們的環境,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清明作文 篇2
滿地的油菜花又開了。是清明近了,又到了該祭祖墳的時候。
我與祖母一行人拿著籃子,酒菜,鏟子趕去祭祖。父親扛著鏟子走在最前面,不知是不是季節的原因還是什么原因,父親扛著鏟子的背影看起來有些凄涼。我扶著祖母走在父親的后面,小叔他們走在我們的后面。
一路上,去祭祖的人也十分多,都拿著祭祖的東西趕去墓地。
在我的印象里,這似乎是我第三次去祭祖,而父親卻是第一次。往年,父親都因忙著工作,沒時間去祭祖。父親與他的小叔,(也就是我的小爺爺)的關系十分好。我想,興許是因為小爺爺在今年病逝,父親才去的吧。
我們在油菜花的陪伴下,來到了祖墳。
祖母開始擺弄起祭祖的食物來,我站在一旁看著。我們家有兩個祖墳,如今,兩個祖墳上已長滿了許多的雜草。
祖母擺好食物,又擺好蠟燭,然后慢慢起身,看向父親,祖母也感覺到了嗎?父親拿著鏟子,認真地鏟著周圍地上的`泥土,一下又一下地往祖墳上添。我心中不免疑惑,為什么要往祖墳上蓋泥土呢?
父親邊鏟土邊回答,雖然目光不曾看向我,“這跟過年過節一樣是個習俗吧,表明他們不曾被我們遺忘。”果然,父親今天的回答缺了點什么。
小叔在一旁聽了我的問題,笑著回答道:
“這泥土呢,就像被子,他們蓋上被子,冬天才不會冷了呢!”
聽了小叔的回答,我晃得明白了,父親今天缺的,呵,原來是這個。
祖母拜好祖墳,也喊我們過去拜。我學著大家的樣子,雙手合并,先對著墳墓拜了三拜,再跪著叩了三個頭,接著起身,再合手,拜三下。
祖母在我旁身說道,“好,保佑我家小夢圓一生平平安安,開心快樂!”拜好,我順手摘下了路旁的幾株油菜花,擺在的墳前。
父親許久沒出聲,這時才對著祖母說道:“媽,小叔的墳在哪里啊?”祖母向遠處指了指,道,“喏,就在哪里。”
父親順勢望去,開始小跑過去,我跟在父親后面。于是,見到了小爺爺的墳墓。在眾多的枝條的交錯下,在小河邊上,我突然覺得小爺爺的墳又些寂寞,眼前又浮現出了小爺爺的笑臉。父親背對著我在小爺爺的墳前佇立了很久,接著拿起鏟子,一下又一下,為小爺爺添起“衣服”來了。
風起了,滿地的油菜花,又散發出了淡淡的香味。
清明作文 篇3
二十四節氣,節氣到清明。
家鄉的天地間便彌漫著特殊的氣息,生機和活力張滿了大地和天空,殘冬的痕跡一掃而光,春天將五彩繽紛的顏料四處潑灑,鮮艷而明麗,萬物祥和而生動。
回憶以前的.清明節,真叫人回味無窮……
清明時節蕩秋千,那可是一個孩童的必備技能。
我家秋千在院子外面,將粗粗的繩索拴在一棵大樹的兩根健壯的枝干上,繩索間拴著一塊木板;坐在結實的秋千上,兩腳用力蹬地,身子就隨秋千飄蕩起來,如同古老的吊鐘;忽上忽下、忽近忽遠,大地和天空隨著美妙的曲線晃動、旋轉、跳動起來。或干脆閉上疲勞的雙眼,忘卻一切,盡情享受飛翔的快感。或哼起歌聲,任清風帶向遠方,學習的重擔和生活的煩惱也隨其帶走,高山流水,豈不悠哉。
清明時節,風箏難耐寂寞,凌風而起,傲視千雄,翱翔于藍天之上。
風箏是一個淘氣的娃娃,但只要你摸透了他的性情,任憑繩子怎么扯動,它都會在空中為你戲耍、表演。隨風而起,風箏才會翱翔,任其自由的舞蹈,伴隨童年無盡的想象。一線一棍,只為飛翔而生,鳳舞九天,傲視千雄。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經典的詩句,經典的詩意,勾起了我對過去清明的暢想。回想過去,審視現在,暢想未來,清明將何去何從,逝去的清明能否重現,選擇權永遠在我們之手。傳承中國文化,理所應當,望君珍之慎之。
清明作文 篇4
風暖洋洋的,春天已經來了。我坐在石塊上,手里拿著一根根小木棍,心中好無聊。我抬頭望著旁邊一片翠綠的世界,心中好羨慕,如果我能像蜜蜂一樣遨游大自然,該有多美好啊!
遐想中,媽媽走下樓,向我招了招收。我跑過去。媽媽對我說:“淇淇,我們去踏青好嗎?”我以為自己的耳朵出了問題,一下子怔住了。在確認自己沒有聽錯后,不由自主地舉起右手,伸出兩根手指頭,歡呼:“吔!”
邁著歡快的步子,我們走在路上。天空碧藍碧藍的`,云雪白雪白的。我展開雙臂像小鳥那樣呼吸著大自然帶給我的清新空氣。睜開雙眼,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新綠。那不是去年那幾棵長滿枯枝敗葉的楊柳樹嗎?怎么又變得那么生機勃勃了呢?
今天,我很開心!
清明作文 篇5
我很早就聽說清明上河園如畫!這不,昨天我就去那游玩了一番。
進了迎賓門,一眼就可以看見張擇端塑像。繞過他,就來到了宋都廣場,廣場中心有條船立在中心。向南走就來到了虹橋,我和媽媽走過它就到了虹橋廣場。那里有古玩,還有節目《楊志賣刀》。
我覺著最好看的.節目就是《汴河大戰》了!講的是宋朝官員們在歌舞中時,遼國發起了攻擊。宋朝讓他們的大元帥來迎戰。這時,他們開炮了,打到了宋朝的船。宋也發炮了!只聽當當的巨響,遼 國就都死了。我和媽媽看完就走了。
清明上河園,一年四季風景如畫,非常美麗。
清明作文 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作文 清明節的習俗。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晚唐詩人杜牧這首膾炙人口的《清明》,訴說著思念與哀傷。清明節就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就是掃墓和祭奠、追思已故親人的日子。
清明節前后流傳著很多傳統的風俗活動。如寒食賜火、清明掃墓、踏青郊游、放風箏、蕩秋千、斗雞、拔河等,這些習俗隨著歲月交替和社會變遷,有些已經逐漸被遺忘,連一絲記憶都不復存在,有些仍遺留至今并賦予了新的內涵,小學五年級作文《作文 清明節的習俗》。
在舊時的青島,清明節也被看作就是一個大節氣。寒食節就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每家都要斷火,吃冷食。冬至后105天謂之寒食,從前的`這一天禁火,冷食,故又稱“冷節”、“禁煙節”。人們在清明前兩天就開時斷火,即天不亮就把飯做好,直到落日后再燒火,以示對親人的懷念,由于人們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逐漸將寒食與清明合二為一。
在清明節掃墓的習俗比較盛行,掃墓俗稱“上墳”。這一天要去祖墳上填土整墳,掃除沙塵雜草,上香、燒紙,舉行祭禮。有的人家要利用這一機會修整墳墓,大多數就是象征性地給墳頭上添添土,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別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后人,所以說,無論家里多窮,清明節都就是要去上墳的。人們祭祀完畢,都要進行野餐,將上供的食品吃掉,也就就是吃福根,以向先人表示節儉之意。
許多人家都要吃大蔥和蛋餅,寓意聰明伶俐,這個習俗一直延續至今。有的人家還要捏面花,稱作“蒸小燕”, 吃白面小雞和雞蛋。寓意小燕子來了,真正的春天到來了。清明這天早晨全家人一定要吃雞蛋和小雞,心明眼亮不得病,很多學生要帶雞蛋給老師以表敬仰。另外,清明節時將印有蝎子圖案的紙貼在家里,家中不招蝎子、蜈蚣,尤其就是在農村特別盛行。
“清明前后,種瓜點豆”,這就是一句流傳廣泛的民間諺語。清末民初,農村一帶開始合理安排農時,清明節這天,好多農家給牲口吃高粱米飯,俗語:“打一千,罵一萬,不忘清明節一頓高粱米飯。”吃高糧米粥、麥子粥、玉米粥,表示日子步步高,這一天用粥要讓牛、驢等飽餐一頓,以犒賞它們一年的辛勞。
清明作文 篇7
媽媽決定帶我去吉首大學師范學院,為救落水兒童而獻出寶貴生命的羅盛教烈士掃墓。這可把我樂壞了。
我們先來到商業城‘紫荊花’花店買鮮花。由于表示哀悼的白菊賣完了。經過我和媽媽反復推敲后,決定買淡雅高潔的百合花和堅強的黃菊花。老板另加了一些綠色枝葉陪襯,很麻利地將花包裝好。
我抱著花和媽媽一路急走,來到了位于吉大師院內的羅盛教紀念廣場。這個廣場處于‘無溪書院’正前方。后面有四棵蒼翠挺拔的古樹,少說也有百來歲了。還有開得繁密肅靜的紫色風鈴花。它們默默地陪伴著烈士。紀念碑左右兩旁是正方形的小花壇,種植了一些常青草。后面墻上赫然碉刻著“國際主義戰士羅盛教烈士永垂不朽”的黃色大字。
紀念碑其實就是一尊羅盛教一邊雙手向后掙脫棉軍衣,一邊健步如飛,神態十分焦急的銅像。他目光注視著前方,為落水兒童的安全擔憂。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認認真真地讀了兩篇碑文。羅盛教;1931年4月22日出生于湖南省新華縣,曾在這里讀過書。1951年參加抗美援朝。1952年為救朝鮮落水兒童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我的心情好沉重,感覺眼睛酸酸澀澀的。讀完碑文,我來到銅像正前方,恭恭敬敬地將鮮花放在底座正中央。然后后退三步,誠摯地舉起了右手,向烈士致以最崇高的敬禮。然后深深地彎下腰,三鞠躬。眼眶中泛起了淚水。我為羅盛教的英雄事跡而震憾,為他青春年少匆匆離去而傷痛,更為這樣的日子那么少的人想起英雄而憒憾。
我仰望著銅像,在夕陽的余輝下,仿佛看到了那冰天雪地中,羅盛教拼盡最后一點力量,艱難地托起落水兒童的感人畫面。他是那樣的'奮不顧身。此時此刻,我思緒澎湃。在這樣幸福安定的環境中,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珍惜,不好好學習呢?羅盛教,你是我學習的榜樣。
天漸漸暗下來,我和媽媽心情沉重地離開了。一路上,我心情無法平靜。在現在優越的生活中,你是否還會想起那些象羅盛教一樣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而無畏犧牲的先烈們?叔叔阿姨們是不否能在忙碌中抽點時間陪你的孩子來這里接受革命教育?不要在這樣的日子,只有我和媽媽的一束花!
清明作文 篇8
淡淡的幽香,帶著清明果的清涼,攜風,輕輕地,涼涼地,吹進人的心房,望著眼前滄桑石碑,心中漾起圈圈漣漪,劃起憂傷,燃起火一般的血色……
清明果似圓溜溜的荷葉,蒼翠欲滴,使人禁不住誘惑要嘗一口。拿起筷子,輕輕夾起,若它心情不好,還會像個小孩子似的`“淘氣”一番才肯停歇。兩顆大門牙一咬,一股鮮嫩的汁便流進嘴中,清香可口的味道真是令人難以忘懷!里面有五花八門的雜拌兒:肉啦,糖啦,芝麻啦!趁著熱氣騰騰的時候吃最甜。
走在一臺臺石階上,沿途風景雖美,可我也只能邊走邊忘,因為逢清明掃墓不是鬧著玩的。我一步一個腳印,但還是在心里默默飽受著腳下的折磨,一邊爬,一邊大口大口地喘氣兒。眼看快要到了,我才一鼓作氣般“飛”上去了。可我的元氣已經傷得不輕了。站在墓前,我想起了那莊嚴的宣誓,令人肅然起敬、望而生畏。燃起火之后,則是把紙錢啦什么的折好放好扔進去,并對著它們在心里祈禱,希望會有連連好運、作學業進步之類的如意事。同時,我也懷著激動的心情打掃了墳墓,父母們也為自己偉大的祖先安置好了花。有些是用絹布做成的假花,也有真正開放的花朵在風中搖曳,散發著淡淡清香。
每個人都在懷著感激之情紀念曾經逝去的祖先,想必不是此意也不會大老遠無聊跑來吧?不然清明節就不存在它原本的意義了。此時此刻,我感覺他們就像圣人一般站在我面前,與我交流、與我談話,仿佛在進行某種神圣重大的儀式,不免又增加了敬畏,使心中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而我正在與他互相對視,好像已經扯上一段關系了。想到這,心中不知又來了陣微微的激動啦!
下山很快,為什么快,就在于“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消逝感慨。掃墓完畢回家后,我的雙腳幾乎有點“殘廢”了。畢竟爬山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現在回頭想想,這一路走來還真不容易啊!
“又是一年清明時”我躺在床上自言自語著。以后每年清明時,我都會倍加思念與祝福我們的祖先。
【清明作文】相關文章:
清明,清明作文15篇06-23
清明,清明作文(15篇)06-23
清明的作文07-07
【精選】清明作文02-14
(經典)清明的作文01-20
[經典]清明作文02-05
清明作文02-05
清明作文02-05
【經典】清明作文04-10
(經典)清明的作文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