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作文(熱門)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節的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清明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主要是掃墓,掃墓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也是著我們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優良傳統。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當然,清明節祭祀、緬懷那些逝去的先人和親人是主要的內容,國家也將清明設定為法定假日,讓人們有足夠的時間和家人團聚,是對傳統節日的傳承,有著很深刻的意義。對死者的懷念、祭悼,也是讓我們更好地凝聚親人,相互愛護、幫助,珍惜生存的當下,愉快幸福地度過每一天。
其實掃墓、祭奠重在孝順和不忘本,讓今天的我們更加珍惜每一天。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真的很不容易,從出生、到上學、參加工作,直到成家立業,上有老、下有小,尊來愛幼等等。其實對老人的孝順,孔子說的很精辟:孝敬父母不是給他們吃什么,重要的是別傷到他們的心,也就是孝順。
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往今來,一直傳承帶現在,國務院將其定為法定假日,正是給人們創造了盡孝的條件和環境,在這個節日里團聚,以凝聚人心,更好地延續這種親情。
按照事物發展的規律,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總是有老的時候,總要離開親人、離開這個世界。
孝敬老人,基礎在養,重點在敬。養是物質上的保障,敬則是精神上的慰藉。只有養、敬兼備,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孝。敬是一種親情、一種眷戀,一種溫馨,一種精神上的關懷。
人到了黃昏之時的時候即使思想上最成熟的時候,也是心理上最脆弱的時候,甚至有的時候像個孩子。容易自卑、孤獨等等,所以對于老人的孝順,比衣食住行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慰藉。要照顧好老人的生活,從一點一滴做起,有時間盡可能經常和老人聊天,盡可能地實現他們的愿望。即使不和老人在一起生活,也要經常打打電話,常回家看看,把孝親敬老融入日常的生活之中。
但是人的五個手指還不一般齊,不全是這樣,有的老人曾經拉扯了幾個孩子,讓他們過上了衣食無憂生活,但是當老人年邁的時候,還沒人過問,甚至因撫養老人而對簿公堂。盡管這樣,當老人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有人才想起來為老人燒紙,還有什么紙扎的電視、汽車、洋房,還痛苦流涕,大哭大叫,那有什么意思。燒紙花那么多錢,不如老人活著的少惹其生氣,多買點好吃的。
關愛老人的今天,就是關愛自己的明天。人都有老的時候。我真的感到清明節放假,不僅僅是祭祀,更多的還是傳承尊老敬老的傳統,凝聚親情,讓我們的社會更和諧、美滿。
【清明節的作文】相關文章:
清明節作文_清明節作文09-09
清明節清明節作文11-13
快樂的清明節_關于清明節的作文03-25
作文 清明節09-09
清明節的作文(經典)08-15
清明節的作文[精選]08-02
清明節作文[經典]08-04
清明節作文09-10
清明節的作文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