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本書作文11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生是本書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生是本書作文1
人生,它和一本書有什么關系呢?你可能說沒關系,但是人生就是一本書,我可以給你一句話來告訴它們的關系:“人生這本書不是由單純的圖和文字組成,它還需要真正的書籍來增加它的內涵。”
我從小就看書,小時候看的一些什么拼音大卡啊,連環畫啊,小人書啊,我都看。剛開始還不太懂,但聽老媽一遍又一遍讀著教我,我竟把那小人書背下來了,要知道我那時候連abc都不認得哪!我老爸看見我“抱著個書背”時,樂開了花。連忙把老媽拉過來說:“快看,咱家兒子認得這么多字了,真是個……”“神童”兩個字還沒說出來,老媽就把他打斷了,“好啦,他怎么會認字呢?明明是我讀多了,他都背下來啦,有什么一驚一乍的……”這下我爸爸愣在原地發起了呆,好一會兒才緩過神來,“偷偷”地溜回了書房。聽到老媽講到這,我就樂起來了!
再大些,到了四五歲的樣子,我喜歡上了漫畫書和童話書。那時候只看情節不看內容的,一本七八百頁的書兩三天就看完了,可當媽媽問我這些童話和寓言的道理時,我卻支支吾吾地說不上一句。從此,我打定決心,無論我看那本書,我一定吃透了這本書才去看下一本,那年我二年級。
三年級開始,我開始看一些有深度的書時,卻遭遇到了困難,比如“最難啃”的魯迅先生的《故鄉》那本書。第一次我先看故事的情節,可第二次開始讀的時候我覺得很難理解,不過每讀一遍就又有了新的收獲,打心眼里的高興,最后,我花了兩周時間才讀懂第一篇文章《故鄉》?晌乙膊恢浪降紫氡磉_什么,也許只有讀上一百遍才能理解吧。
這人生難道不就像一本書嗎?發生的一件事、一次矛盾,不都是這本書上的一個字、一幅畫嗎?還是那句話“人生這本書不是單純的由字和圖片組成,它還需要真正的書籍給他增加內涵!
人生是本書作文2
有那么一部書,它是最為真實的,同時也可以是充滿戲劇性的;他是有許多兄弟書籍的,但世上任意兩本都不會雷同;它隨著時光逐頁寫成,而作者便是那書自己。
這書叫人生。你是其中一部,作者是你自己。
你是一部書,沒人知道結尾,而一切卻早已埋下伏筆。年輕時學的一門手藝、結識的一個老友、說的一句謊話,都可能把故事引向另一條截然不同的支流。路易.威登在制衣廠的捆衣工經歷將他引向了替皇室貴族打包行李掙錢創業的道路,喬布斯的中學老友助他掃平了創業大道上的技術巨石,而《世說新語》里那貪小便宜的年輕人卻被一時貪欲沖離了似錦前程。雖是作者,你也不一定能看清那灰草蛇行的伏筆將故事引向何方,但從現在開始認真做事、善待他人,事情總會往好的方向發展的。
你是一部書,風格由自己選擇。想要寫成令人心潮澎湃的武俠小說,那便像馬云、史玉柱那樣克服重重困難,在時代的潮頭向著理想一路劈荊斬棘;想要寫成清幽又時散幽香的散文集,那不妨安定下來一心一意地熱愛生活、熱愛他人,生活中的不順利的墨滴也就不會沾到書頁上;當然,潛心寫一本工具書也不錯,像牛頓、普朗克或愛迪生、袁隆平一樣為后世造福。而那些一生平庸混沌,甚至壓根不熱愛生活的人,書頁往往沒過多久就破爛脫落,散發出一陣死水的腐朽之氣。而寫什么樣的書全在作者——你想好了么?
你是一部書,情節往往跌宕起伏。天災人禍、歡聚惜別,往往令你意想不到,大呼命運不公。意志薄弱者便一蹶不振,原先計劃的美好結尾便丟到一旁,再也沒有什么起色;而那勇敢的作者便咬緊牙關、握住筆桿,偏要把故事拉回正軌不可。梵高一生掙扎在世俗的鄙視與自己天分的無人欣賞之間,卻從未放棄對生活無盡的熱愛;喬布斯一度被微軟擊敗甚至被自己一手創辦的公司掃地出門,但他一直沒有放棄那年少時就已畫好的人生藍圖。對于一個優秀的作者,挫折不是急轉直下的信號,而是展示文采的好時機,在全書中留下優雅的一道弧線。
你是一部書,一部由自己創造,情節幾乎無所不能的書。朋友,如何寫它全在于自己,但愿最后合上書,它能散出一絲清香。
人生是本書作文3
要追求自由的人生境界,要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就應當認真閱讀三本書,活到老學到老。
三本什么書呢?一本是關于知識的有文本形式的書,一本是關于社會的沒有文本形式的活生生的書,一本是關于自己人生的這本活書。人生應當認真讀這三本書。這三本書不容易讀好,但一定要認真閱讀。
關于知識的書不是從小學發蒙就開始學嗎?從小學到大學,學的.知識愈多,對人生就愈有益。讀這本書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知識,豐富人生,追求真理,掌握規律。一個人沒有知識,沒有一技之長,能過好人生嗎?人的一技之長很重要,有了它,人就走諞天下也不怕;沒有它,就矮人一截,人生艱難。人的一技之長是在長期努力過程中磨練出來的。人生處事,要遵循規律,不能一味主觀霸蠻,自以為是。能把握住天時地利人和,成事就易;否則,一事難成。學會處事靠智慧。智慧從哪里來?靠學哲學,哲學就是智慧學。
為什么要向社會學習?因為人是社會的動物,人生活在社會之中。人不僅要與天地自然打交道,而且要與社會人群打交道,處理好你我他之間的關系。每一個人都處在社會的恰當的位置之中,擺不正其位置,就會處處不順。例如,如果把自己擺在一切人之上,就會驕傲自滿,目無他人。這樣的人怎么能與周圍的人共事呢?相反,一個人如果自信心不強,就會悲觀失望,低聲下氣,這怎能成事?人活著,應當不亢不卑,落落大方,有自己的風度和氣概!人與人相處,應當注重誠信和友誼。有誠信和友誼,就會贏得人心。彼此之間不應勾心斗角,口是心非;也不必吹吹拍拍,唯唯諾諾。人的這些品德是在長期向社會學習的過程中修煉出來的。
自己人生這本書也值得好好讀,不斷反思,總結經驗教訓。一般來說,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有坎坷或挫折。但是,人能吃一塹長一智,所謂失敗為成功之母。溫室里培育的花草經不起風吹雨打;經風雨,見世面,才能培育出真人才。成功人士的人生就是一本值得認真閱讀的好書。
這是我在一次友人座談會上得到的人生感悟,寫出來與諸君切磋。
人生是本書作文4
人生是什么?
有人說,人生是一次旅行,你降臨到這個廣闊豐繁的世界,一生一世就在天地之間游歷。有的人云游四海,浪跡五洲,熟視人間百態,閱盡世事滄桑;有的人卻如井底之蛙,窮盡一生,只看見頭頂一方狹窄的天空。
有人說,人生是一次,所有的幸福和成就,所有的悲劇和失落,都是的結果。
有人說,人生是一場夢,你身上和你周圍發生的一切,喜怒哀樂,榮辱沉浮,都不過是夢境,一切都是虛幻,一切都轉瞬即逝。
也有人說,人生是一本書,這本書的作者,就是你本人。
人生是一本書。我欣賞這種說法。
那么,人生是一本怎么樣的書呢?有的人一生坎坷,歷盡磨難,但他的人生之書卻引人入勝,使人百讀不厭。有的人飛黃騰達,青云有路,然而他的人生之書卻字跡歪斜,不堪卒讀。有的人一生平平淡淡,沒有跌宕起伏,沒有驚濤駭浪,然而他的人生之書卻豐富細膩,猶如曲徑通幽的花園。有的人一生叱咤風云,指點江山,在生活的舞臺上演出了一出又一出萬人矚目的悲喜劇,他們的人生之書卻常常含混不清,使讀者不得要旨……
每一個人的人生之書都是不一樣的,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本不同的人生之書,決不會有一本重復。這本書,你天天在寫,你周圍的人天天在讀。只要生命在延續,這本書就要一頁一頁由你自己往下寫,一頁一頁被世人往下讀。
時光不可能倒流,人間也沒有后悔藥。經歷過的事情,無法重復,更無法再來一次。你的人生之書既然已經打開,既然已經翻過去很多頁,那么,且不管要翻過去的那些內容,注重即將翻開的新的頁碼吧。
我想,一個人,如果曾經認真地生活過,追尋過,思索過,真心誠意地愛過,奮不顧身地拼搏過,那么,不管你的地位如何,不管你的境遇如何,不管你是一貧如洗還是萬貫纏身,你的人生之書不會蒼白虛浮。
人生是本書作文5
世界上有兩種書,一種是被譽為“人類進步的階梯”的有字之書,另一本是生活這本無字之書,也許你會感到奇怪,無字又怎能稱得上是書呢?有字的書給人以啟迪和教益,而生活也能如此,所以生活又怎能稱不上是書呢?
毋庸諱言,我們必須讀好有字之書,掌握科學知識和技能。但是倘若把學習轉變成沒完沒了的測驗,變成對分數盲目的頂禮膜拜,與書本以外的世界隔離開,這對于我們青少年是極為不利的。相反,多參加社會實踐,多鍛煉身體,多領略大自然的風采,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縱觀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志士就是受到了生活這本無字之書的熏陶才會有所成就。
唐代詩人李白就因為在平時生活中善于觀察才寫出了“浙江八月何如此?濤似連山噴雪來!彼莱隽税嗽率清X塘潮最壯觀的時節這一道理,這都是因為他善于運用生活這本無字之書所產生的結果。
認真學習科學文化非常重要,但是如果不能在實踐中靈活運用,那不僅不能起得應得的效果反而還會適得其反,只善于紙上談兵的趙括就是最好的例子。
趙括從小就開始學習兵法,善于談兵。后來,趙王讓他代替廉頗成為長平之戰的主將,但是他只會把兵法生搬硬套,根本不會結合當時的地理環境在戰爭中靈活運用,致使長平之戰慘敗。這正說明了生活這本無字之書的重要性。
其實何止紙上談兵的趙括,現實生活中的莘莘學子又何嘗不是呢?有這樣一則故事:在一節作文課上,老師讓同學們寫牛,但每個人都寫得不倫不類,于是老師把學生們帶到鄉村看牛,一位學生看見了正在水里洗澡的牛,以為牛溺水了,于是大聲喊道:“救救牛。”此聲一出,頓時引來鄉村孩子們的大笑。雖然這事看起來微不足道,但恰恰反映了我們當代學生不重視生活實踐,只懂得埋頭于書海中的現實。
人生是本書作文6
人生就像是一本好書,你永遠不會知道下一步會發生什么……
五歲——
這是一個相對天真的年齡,我還能在與小伙伴吵架后,躲到我的書架邊,找一本我能看懂的小人書,慢慢地閱覽。那時,我的書架上基本上全是這些童話故事的書,或者是漫畫書。我特別喜歡看《海的女兒》,書中她是那么的美麗動人。我仇恨那個奪走“海的女兒”的幸福的女人,我也曾把插圖上的她畫成老太婆。那時的我開始與書為友,那時的我不想看到任何不完美的東西,但我卻無能為力。
十歲——
我的書架上開始多了一些只有文字而沒有漂亮插圖的書,我試著去閱讀魯迅、老舍、冰心的文字,雖然有時會琢磨不清其中的道理,但我仍喜歡去閱讀。一次不經意間,讓我又發現了那本帶有拼音的《海的女兒》,我開始重新閱讀。我開始對故事的結局產生看法,“海的女兒”應該與王子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而那個會騙人的公主應該失去所有的幸福。于是,我在故事的結尾重新添加了一個結局,一個足夠讓我不再難過的結局,一個屬于幸福的結局。那時的我仍與書為友,那時的我試著去改變生活中的不完美的地方。
十五歲——
現在,我喜歡自己在空閑的時間里去尋找我喜歡的書。我開始在韓寒的叛逆中,郭敬明的憂愁中,饒雪漫的浪漫中尋找屬于我自己的一片天空,去抓抓青春的尾巴。無意間,我又發現了那本《海的女兒》,我再一次打開它、瀏覽她?匆娏四菑埍晃彝亢诹说摹皦摹迸,和故事最后用幼稚的字體書寫的結局,我笑了,F在的我嘗試著在書中尋找屬于自己的一部分,其實海的女兒的命運并不悲慘,她為自己心愛的付出了生命,她是幸福的。而那個搶走王子的女人也并不是惡毒的,她為了自己的幸福不懈努力,她并沒有錯。其實世界上并不存在什么對與錯,好與壞,換一個不同的角度,對事物也就會有不同的見解。
二十歲——
……
仍與書為友
二十五歲——
……
仍與書為友
……
……
故事不斷發展著,我們與書一起成長著……
人生是本書作文7
每個人降生到這個世界上后,就是在不停地書寫著自己人生的一本書,直到他離開這個世界。這本書里,有散文、有雜文、有小說、有故事,更多的是有每天的日記、隨筆。普通人的書,沒有多久就會被人們或被世界遺忘,名人、偉人、世界上還會有人記著他們的書,甚至繼續為他們寫書、寫故事、寫傳記、當然也可能寫緋聞。
回想自己過去的歲月:有歡樂,也有痛苦;有希望,也有失望;有努力,也有失。挥袗矍椋灿惺;有親情、友情、加上現在的網絡情;有過許多朋友,也有過一些不友好的人;但絕對沒有“敵人”,因為我從不與人為敵!白屓巳,吃虧是福!比松猛局校涀约河羞^不少大好的機會,而由于我癡迷書本,都讓它們悄然無聲地溜掉了,以至于落得個“書呆子”的“雅號”。
人生這本正在續寫的書,有的已經泄露在外被人看到了一部分,也有不為人知,可能永遠不會被人所知的一部分。說實話,能被人知道的也許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大部分只能留在自己的記憶中。驀然回首:讓自己去回憶、回味、去體會和咀嚼她的歡樂與痛苦。還有一部分還得在平淡復平淡中期待著她的到來,繼續在書寫中度過。
人的一生非常短暫,人們在這個世界玩膩了后又會相繼奔赴另一個世界。這就是自然法則,誰也逃避不了。時間是支筆,可也正是時間這支筆在草寫著我們的人生這本書的同時,又在審閱著人生這本書。所以,也只有時間能夠知曉我們的全部,而惟有時間最終才能給我們作出恰當的評價。
人生這本書,都只能被書寫一次,同時被閱讀一次。這是一本奇特的書、幾經磨難的書、無形的書、無價的書、不能編輯的書、失去后永久回不來的一次性書寫和閱讀的書......
在人生這本書里,會有許多風風雨雨,當然更會有彩虹。
人生是本書作文8
文章說,第一本是無字之書,就是生活本身這本大書。讀好無字之書,讓人生更加聰明智慧。
第二本是有字之書,就是知識之書。讀好有字之書,讓人生更加豐滿充盈。
第三本是心靈之書,就是每個人的內心。每個人要讀懂自己,讀好自己。讀好心靈之書,讓人生更加從容淡定。
很多人能讀好第二本,不一定讀得好第一本,有的反之,有的第一本第二本都沒有問題,就是讀不好第三本。
這三本書都要讀好,確實不容易。可見讀好這三本書,人生似乎就完美了。
果真如此嗎?
在我看來,這只是人生的前半場,說明你通過努力為自己的人生打下了一個很漂亮的基礎,具備了成功的特質。
但是,人生更大的意義不只在于提升個體,成就小我,也不是就此滿足自我陶醉,更不是停下來悠然見南山,而是為了后半場,揮灑練就的一身本領,大干一場!彰顯更大的社會價值和人生的空間。就像馬云,他現在所做的一切不是為了他自己,更不是為了財富,錢對他來說,已經失去了意義。他的心中是社會,是這個世界。
讀好人生三本書的這前半場就好比練書法,前面古碑名帖也讀透了,胸中也已熟稔成竹,如果就此滿足,不拿起毛筆來臨摹和書寫,怎么能寫出自己的作品來呢?又怎么可能達到心手相師的一天呢?人生的后半場又如何完美到底?
所以讀好這三本書,目的是為了書寫好人生這三本書。
首先,要胸懷鴻鵠之志,超越夢想,不斷進取,用精神來書寫人生的無字之書,充滿正能量精氣神的無字之書。
比如20xx年G20峰會在杭州召開,我書寫了二十幅“中華第一草書”《自敘帖》10米長卷,欲贈送給前來參加盛會的二十集團領導人,用中國傳統文化來表達一位中國愛好書法的青年對盛會的參與熱情和文化自信。正因為此,在20xx年7月30日舉辦“拜學名帖 獻禮G20——陳洪標書法長卷巡回展”上,當我表達這個文化心愿后,得到了近百家媒體的廣泛關注。
最后,要用高尚情操,人格魅力,忘我境界來書寫人生的心靈之書。
這三本書就是人生的完美巔峰的三部曲,遠大志向和人生境界融為一體。
當然,我們很難做到,哪怕再努力也不一定能做到,但是,我們要有這種書寫人生的高度和勇氣。
人生是本書作文9
草草的吃完早飯后,家里停電了,我百般無聊的坐在那里。
也許是太寂寞了,我大聲的問著在廚房里的老媽:“媽媽,你用過以前用手撥轉的電話么?”“用過啊!”媽媽不知我腦子里想什么,停頓了一下,說:“怎么了?”“沒什么,只是隨便問問而已。”忽然,腦子里又想到了什么問:“那種電話好玩么?”媽媽輕聲哼了一下,“當然不好玩了,要是想撥個電話,都得費好幾分鐘哪能像現在這么快。”
接著,她頓了一下,走到客廳里來,拿著抹布邊擦邊說:“現在那種電話都可以放在博物館里了。”手上的動作依然沒停,又接著說:“唉,想想社會發展真是太快了,小時候連飯都吃不飽,你姥姥照顧我們姐弟三個,那時是正當長身體時,我們姐弟仨用提鍋吃飯,多么小,還不如炒瓢大,”說著,停下了手中的動作,彎著的腰站了起來,用手給我比劃著,“大約這么大吧!唉,那時燉上點白菜,吃的可香了,到最后,根本沒有你姥姥吃的!
她一邊講,一邊抬起頭來看著我,“你姥爺不是煤礦工人么,他回家時,我們拿著盛滿饅頭的書包,饞的直流口水,有時沒拿饅頭來還搶著去聞聞他的空書包,可香了。”我用手托著腦袋,聚精會神的聽著,對老媽的過去感到新鮮不已。
媽媽的口像開了閘子的流水,滔滔不絕,端著那吃飯剩下的菜,邊走邊說:“那時上學可辛苦了,步行大約三十分鐘才到校,回來又餓得不行,你姥姥還說,看,和小豬似的,直到俺姥爺教我們做鍋餅,賣鍋餅這才吃上了面。
說到這,她把剩菜放入冰箱里,關好冰箱門,干完了這些,她才一步一步走來,坐下,喝了一口水說:“上學時,我們是用一層薄薄的布做的書包,那包是背在一個肩上的。”說著做了一個背包的姿態,“我都背的那布一綹一綹的。”
她眉頭皺了起來,仿佛是在回憶,手又不自覺地做了一些動作,好像無法用語言來表達那些感情……
半響,她催促我說:“快去做作業,明天還得去你姥爺家”我伸了一個懶腰,不情愿的回房間,想起了媽媽的過去,頓時,感覺媽媽真不容易。
每個人都是一本書,人生亦是一本書,這本書的精彩與否,取決于寫作它的主人是否是一個感情豐富的人。
人生是本書作文10
作家盧新華說過:“人要讀三本大書:一本是‘有字之書’,一本是‘無字之書’,一本是‘心靈之書’”,在很多人看來,讀書與過好一生是兩回事,但在經歷過很多事后,才發現,人生和讀書不過是同一個過程。翻開書的扉頁,我們不知道結尾;開啟人生的篇章,我們看不到結局。
探索“有字之書”的魅力,這無疑是給眼睛的一場視覺盛宴。懵懂的我們最初只愿相信眼睛所看到的事物,是它啟迪了我們的心智,賦予我們最柔軟的情感,最明確的初心。
尋覓“無字之書”的狀態,是對生活的升華,肯定了人不斷磨練的價值。在復雜的世界里,初心是極具浪漫主義色彩的,而生活卻是寫實主義。初心需要被保護,但卻不是我們的終點。我們要有回望過去的勇氣,但生活永遠向前行,讀懂“無字之書”的人是懂生活的人,在生活中磨練,在磨練中生活,這不是簡單的循環,而是與“無字之書”的無隙契合。
追尋“心靈之書”的姿態,在人心浮躁,物欲橫流的社會,似乎成為一種奢侈品,給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覺。更有甚者認為“心靈之書”虛無,這是對心靈的否定,亦是信仰坍塌時代的悲哀。
不由得想起羅曼·羅蘭的一句話:“要散布陽光到別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靈有陽光”。于今看來,不無道理,一個讀透“心靈之書”的人勢必能將心中的真善美推己及人,無論身處何方,擁有何物,幸福也會如影隨形。
回望歷史,鄧世昌于黃海海戰中壯烈地死,以死明志,是他不屈的心靈;司馬遷在受宮刑后勇敢地生,以文踐志,是他堅韌的心靈;阮籍看破塵世超然地活,以隱守志,是他自由的心靈。
他們似乎選擇不同,但較于讀透“心靈之書”來說,又怎分伯仲呢?癡醉于華美的外表,注定如流星跌落,那么重,那么痛;珍惜美好的心靈,哪怕是梅花碾作塵土,依舊香如故。
“讀書何所求?將以通事理”,張維屏如是說。何謂“通事理”?或許是能將“有字之書”、“無字之書”、“心靈之書”有機結合,從而使自己擺脫書頁中微薄空間的禁錮,等下一個春花秋落,再嘗盡人生百態吧。
人生之路,倒有一件快事,便是始于“有字之書”,陷于“無字之書”,忠于“心靈之書”。
人生是本書作文11
人生如同一本讀物,也許這是本樂譜,活躍的音符是人生的點點滴滴;也許這是本畫冊,炫麗的圖畫是你的輝煌;也許這是本長篇小說,故事的跌蕩起伏都是你人生的軌跡……
書的種類繁多,語言不同,內容不同,插圖不同,因此人生的軌跡亦不同。
有些書表面五光十色,又是硬卡紙做的封面,又是塑料薄膜做的保護層,封面上五顏六色,異常炫麗,書名起得又動聽,但細細品讀,就會發現“臭油壞醬悉駐其中”,不但語言低俗,內容不堪入目,不僅沒有封面的炫麗更沒有引人深思之處,空有其表而無內在,如暴發戶一般將自己點綴得炫麗多彩,更如無本之源“七八月之間雨集”時顯示的偉大,但“其涸也”也是“可立而待也”。
有些書表面平淡無奇,顏色甚至有些暗淡,但內在卻十分充實,字字句句值得推敲,值得斟酌,這種書也許無法被別人一眼識中,但只要遇到它的伯樂,那它的身價也是只漲不跌。如果這種書歷經時間的磨礪,歲月的沉淀,亦可謂之曰經典。
也許很久也無人問津這本書,但是金子總會發光的,總會有真正的淘金者發現這塊金子。如梵高,他的畫在生前一文不值,但他的畫技卻是高超的,在死后終于價值連城;如孔子,雖在當時無人問津他的政法,但他仍不放棄,在時光的洗禮下,他的思想被一代又一代君王推崇為經典;再如莊子,雖一生貧困,但也是因為他不愿留骨而貴,只想曳尾于塗中罷了,但他的思想卻能流傳千古。
有些書表面與內在都金碧輝煌,這才能稱之為偉大,內在與外表都富有內涵。如喬布斯一手創辦了自己的蘋果帝國,雖被迫離開過“蘋果”一段時間,但在他重返“蘋果”后又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不可超越的神話,他的偉大是不能用言語來表達的。
時光不會停止,人生也終將會有盡頭,但人生的書卻不會因人生的終結而結束。輝煌的人生終將會被他人所銘記,他們的人生之書也將永垂不朽,被世人所流傳。可是人無完人,每個人的書中都有缺陷,人生中也會有遺憾,只有不斷完善自己,才能讓人生走向新的輝煌。
【人生是本書作文11篇】相關文章:
青春是本書作文12-14
挫折是本書作文11-24
挫折是本書作文2篇11-26
生活是本書作文(11篇)01-04
生活是本書作文11篇01-04
生活是本書作文精選11篇01-04
生活是本書作文匯編11篇01-04
高考滿分作文:人生三本書12-21
風是人生,人生如風作文11-24
自然是一本書作文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