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的嘮叨作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生活中的嘮叨作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生活中的嘮叨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生活中的嘮叨作文1
“媽媽,記著,床單要換成單色,枕巾還是那個小豬圖案的,被套要和床單一套,不許動我的書架,書架我自己整理……”“行啦,”媽媽打斷了在門口嘮叨的我,“你已經說了第四遍了,快去畫畫吧!”“記得呀……”話還沒說完,已經被媽媽推出門外,沒拿畫筆的我,悲催地被關到門外……
“這節課都聽懂了么?記得交插練噢,數學本一定要在下節課之前交上噢……”下課都一會了,我們的'數學老師還站在教室門口用有一點甘谷口音的普通話叮囑我們,可我們早就被這么多的課后作業“感動的要哭了”。上課鈴聲響了,數學老師又說了幾句,才回辦公室去了。“連個衛生間都去不成……”同學抱怨聲連天,直到語文老師走進教室,才漸漸安靜下來,放棄了去衛生間的想法,掏出語文書,聽張老師講起了新課文……
“這個省略號還有另外一種意思,看第六自然段,請大家讀一遍。”同學們讀了很長一段課文,“哎!不行,要讀出那種感覺!”張老師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們富有感情的又朗讀了一遍。“同學們,”張老師提高了聲音,“要讀出一點感情,讀出那種心情。”我們再次齊聲朗讀了那段很長的課文。 “哎!那種心……”沒等張老師說完,一位同學終于忍不住了,喊了一聲:“張老師,我們實在讀不出‘那種心情’,請您示范一下,好嗎?” ……好吧,我們的確很佩服張老師能讀出“那種心情”,不過,那還是我們可望不可及的境界。老師讀完課文就開始講心靈雞湯,絮絮叨叨,說父母親怎樣怎樣辛苦,孩子要如何體諒等等,總之就是一句話,讓我們要知道感恩,全班同學表示無語……
“記得要多喝水――”媽媽的叮囑聲在上學的路上回蕩著,“上課要認真聽講,不許講話,下課后要和同學好好玩兒……”從一年級開始,媽媽每天都一板一眼地重復這幾句話,像在念我交上去湊合事的承諾書。而回到家迎接我的還是那幾句話:“上課發言了嗎?多喝水了沒?都上了些什么課?餓了沒有……”這些話,聽著有些煩,但心里還是暖暖的。
生活中每個人都在嘮叨,有些人為了自己,有些人為了別人。所以,當身邊的人嘮叨的時候,請不要厭煩,耐心一點,沒準兒,過一陣子,就變成你開始嘮叨啦!
生活中的嘮叨作文2
曾聽人說過,一個人沒事上嘴唇與下嘴唇總不閉合,則說明此人肯定屬于能說會道型的。本來,我總以為這只不過是謬論,不過,偶有一日,我研究了老媽的嘴唇,發現上述結論基本屬實。
老媽是標準的演說家,對事物總有很深的感觸,對人也是,尤其是對我。而我則非常懶散,早在幼兒園就修煉到了“你不說,我不動”的境界。曾經有過三天不刷牙的紀錄。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道行與日俱增,把什么叫“懶惰”發揮得淋漓盡致,對于作風嚴謹的老媽,這無疑是一種刺激。
某日,我正在書桌前埋頭苦讀,老媽鬼魅般飄忽進我的房間,劈頭就是一句:“你的頭發這么油,幾天沒洗了,快去洗,作業待會再做,你這孩子,真不知道該怎么說你,唉!”不知道怎說可以不說呀,我在心里嘀咕,乖乖下了樓。老媽像我的影子一樣緊緊跟著我,生怕我溜了似的,一路上嘰哩咕嚕數落我如何如何不聽話,看來,我的頭發又引發了她一連串似問題的回憶。
上初中了,我要開始過寄宿生活。臨開學幾天,老媽特別煩,總向我發炮:“吃完飯擦擦嘴。不要太節省,連紙巾也不買”“早上不管時間多緊,也要吃早飯,不許空肚子上課,”“熱了衣服脫了,冷了自己加衣服,少讓我來操心”“還有,不許吃方便面。”……
老媽似乎有說不完的話要對我說,而且還不停地重復,弄得家里緊張兮兮的,很好笑。開學后,我把這件事告訴舍友,舍友說,你老媽煩是因為愛你呀。我的心咯噔一下,臉上的'笑容僵硬了,似乎感到了點什么。
后來,老媽送衣服來,嘰哩呱啦又向我攻擊:“你的被子疊的像個什么,臉也黑糊糊的,沒洗嗎?頭發像稻草……”說話間,老媽迅速重疊被子,這時,我已不再像以前那樣不耐煩,只是靜靜地看著,仿佛欣賞人間最美的畫面。
我又想到關于嘴唇的言論,只不過理解已經不同:媽媽的嘴唇之所以不閉合,那是因為媽媽要隨時對我說愛。
【生活中的嘮叨作文】相關文章:
生活中的嘮叨作文06-18
嘮叨中的母愛作文02-12
生活中的作文06-21
生活中的美麗作文06-12
平凡的生活中作文04-26
生活中的科學作文04-11
生活中的事作文09-21
生活中的笑聲作文10-09
欣賞生活中的作文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