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說明文的方法

時間:2023-07-21 09:35:22 麗華 說明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高中語文說明文的方法

  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作引用、分類別、列數字、作比較、畫圖表、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摹狀貌、作假設這11種。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是高中語文說明文的方法,歡迎閱讀。

高中語文說明文的方法

  高中語文說明文的方法

  一、舉例子

  這種說明方法的作用是使說明的對象具體形象,便于讀者理解。

  二、分類別

  分類別的作用是使說明條理清楚。

  三、打比方

  它的主要作用是使說明對象生動形象,增強文章的趣味性。

  四、列數子

  其作用是使說明準確無誤,令讀者信服。

  五、作詮解

  作詮釋,用于解釋被說明內容的成因及內在聯系。

  六、作比較

  作比較用于突出強調被說明對象的特點(地位、影響等)。

  七、下定義

  其作用是科學準確地解釋說明對象的內涵,使說明更嚴密。

  八、畫圖表

  畫圖表可使說明內容直觀形象。

  九、摹狀貌

  摹狀貌能使說明生動形象,使文章更具可讀性。

  (十)引用

  1.引用具體的事例;(作用同舉例子)

  2.引用具體的數據;(作用同列數字)

  3.引用名言、格言、諺語;作用是使說明更有說服力。

  4.引用神話傳說、新聞報道、謎語、軼事趣聞等。作用是增強說明的趣味性。

  (引用說明在文章開頭,還起到引出說明對象的作用。)

  說明方法的表達作用

  其實就是找規律、找方法。

  作比較——突出被說明對象特征

  列數字、舉例子——使說明內容具體化

  打比方、摹狀貌——使說明生動、形象

  下定義——準確揭示事物本質特征

  作詮釋——用通俗的語言進行解釋說明

  引資料——使說明內容更充實,增加說明的趣味性

  分類別——使文章嚴密細致,條理清晰

  高中語文說明文閱讀的答題技巧

  一、把握說明對象及特征

  1.說明對象

  一般來說,事物說明文的標題就是說明的對象,直接指出被說明事物即可;事物說明文的對象往往就是文章說明的主要內容,需要結合文章的中心句及關鍵詞加以概括。一篇文章有一篇文章的說明對象,局部段落有局部段落的說明對象

  2.把握說明事物的特征

  直接找出說明事物特征的句子;首先看題目,其次抓中心句及關鍵詞;文中沒有明顯交代事物特征的,需要逐層,逐段加以歸納概括,提煉事物的特征

  二、辨析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1.下定義

  更科學,更本質,更概括地揭示事物本質特征

  2.舉例子

  舉了什么的例子,具體,清楚,有力地說明事物的什么特征

  3.列數字

  例舉了什么的數據,準確,具體地說明事物的什么特征

  4.打比方

  將什么比作什么,生動,形象地說明事物的什么特征。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使讀者更易理解

  5.分類別

  全方位,多角度地說明事物的什么特征。使說明更有條理,更清楚

  6.作比較

  將什么和什么加以比較,突出強調了說明事物的什么特征

  7.引資料

  簡潔,有力地說明事物的什么特征。既增強了說服力,又增強了趣味性

  8.摹狀貌

  具體,生動,形象地說明事物的什么特征

  9.作詮釋

  進一步地解釋事物的什么特征

  10.畫圖表

  簡明,直觀,具體的說明事物的什么特征

  高中語文說明文閱讀的答題方法

  一、掌握說明順序

  1.常見的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邏輯順序有;

  【1】從現象到本質

  【2】從結果到原因

  【3】從特點到用途

  【4】從整體到局部

  【5】從概括到具體

  【6】從主要到次要

  【7】從一般到個別

  2.確定說明順序;

  【1】應明確說明的對象是事物還是事理,一般事物說明文采用空間或時間順序,事理說明文采用的是邏輯順序

  【2】把握語言的標志。從語言標志看,空間順序有東西南北,上下左右等方位詞的標志語;時間順序有表時間的發展,事物各個階段的標志語,而邏輯順序有首先,其次,為什么,原來,因此等標志語。還要注意有時說明文的順序。以一種順序為主,兼用其他順序

  二、把握說明文的結構

  說明文的主體部分常見的結構形式;并列式,連貫式,遞進式,總分式。總分式結構形式大致有三種情況;總分式,總分總式,分總式。說明文結構層次的劃分,往往跟說明順序密切相關。如果文章是按照由古到今的順序來說明的,那么其結構層次就可以按照時間的變換而劃分。如果是按照從概括到具體的邏輯順序寫的說明文,其結構則為總-分或總-分-總

  高中語文說明文閱讀的解題技巧

  審題

  通常閱讀試卷上的文字材料,第一遍需要速讀,首先要重點理解文章的體裁是記敘文還是說明文。答題時切忌文章都沒完整的閱讀過試卷上的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寫答案。最好先把文章從頭到尾通讀一遍,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和理解。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來講,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話歸根到底都是為闡明中心服務的,都歸向文章的主旨。平時要學會為文章標段,歸納每段意思,歸納中心思想。它在要求概括段落大意一類的閱讀理解的解題中,往往是行之有效的一個辦法。

  有的學生要用"順讀法",就是先讀短文后讀題目,然后再讀短文尋找正確答案。有的學生采用"倒讀法",就是先讀題目(四個選項不讀)后讀短文, 最后尋找答案。我比較贊成"倒讀法",因為這種閱讀方法 是帶著問題閱讀, 目的明確,容易集中,能及時抓住文中與解題關系密切的信息,從而節省了閱讀時間。“倒 讀法"對表層理解的題目(提問時間、地點、原因等)效果最好,對深層理解的題目,要從短文的整體內容出發,進行概括和總結,分析所提供選項,作出準確的判斷。

  答題

  1、文章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這需要根據文章的具體內容來回答,常見的有歌頌、贊美、熱愛、喜愛、感動、高興、渴望、震撼、眷念、惆悵、淡淡的憂愁、惋惜、思念(懷念)故鄉和親人、或者是厭倦、憎惡、痛苦、慚愧、內疚、痛恨、傷心、悲痛、遺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從文章的字里行間可以看出來的,有的也許寫得比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2、文章開頭一段的某一句話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間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對于這種題型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回答:對于第一段的問題,從結構上來說,是落筆點題,點明文章的中心,開門見山,總領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 作用;從內容上來說,是為下文作鋪墊和襯托,為后面某某內容的描寫打下伏筆。中間某段的問題,在結構上是起到承上啟下、過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 是總結全文,點明文章主旨,讓人回味無窮,并與題目相照應。

【高中語文說明文的方法】相關文章:

說明文的方法02-02

高中語文材料作文解題方法08-10

高中語文作文寫作方法02-02

常用的說明文方法-說明文10-20

閱讀說明文的方法-說明文10-20

說明文敘述方法01-29

說明文解題方法01-29

說明文答題的方法01-29

說明文閱讀的方法01-29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中文字幕国内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中文高清在线专区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麻豆 | 亚洲人在线观看视频 | 午夜三A级免费在线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