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說明文相關知識點介紹
(一) 說明文的概念:
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來解說事物、闡明事理而給人知識的文章體裁。說明文一般介紹事物的形狀、構造、類別、關系、功能,解釋事物的原理、含義、特點、演變等。
(二) 說明文分類:
1. 從說明對象分:事物說明文(如《中國石拱橋》)和事理說明文(如《看云識天氣》)。
2. 從語言表達方式分:平實說明文和生動說明文。生動說明文生動說明較多地采用各種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排比等,語言生動形象優美,如《看云識天氣》。 常見題型:從說明對象看,這是一篇說明文。
答題技巧:橫線上填事物或事理,要判斷該文是說明具體事物還是抽象事理。
(三) 說明文的結構:說明文常用的結構形式有兩種。
1. 總分式:包括總——分、分——總、總——分——總等,事物說明文多用總分式,其中“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2. 遞進式:事理說明文多用遞進式結構,一層一層地剖析事理。
(四) 說明對象:被說明的事物或被解說的事理就是說明對象。事物說明文一般標題就是說明的對象;事理說明文找準開頭、結尾的總結句。
常見題型:這篇文章(或文段)的說明對象是什么?
答題技巧:事物說明文指出被說明事物即可;事理說明文指出說明內容,形成一個短語:介紹了??的??(對象加內容)。
(五) 說明對象的特征:所謂特征是一事物區別于其他事物的標志。只有抓住特征才能說明白這一事物或事理的獨特之處。
常見題型1:直接找出說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
解題技巧:①看題目;②在首段中找;③抓關鍵詞句(比如:運用了說明方法的語句、中心句)
常見題型2:概括說明事物的特征。
解題技巧:分析文章結構,抓中心句及連接詞,如“首先”“其次”“還”“此外”等詞語。
(六) 說明方法:為了把事物特征說清楚,或者把事理闡釋明白,就要使用恰當的說明方法,常用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下定義、作詮釋、摹狀貌、引用、列圖表等。
常見說明方法的基本表達效果: 舉例子:具體形象(真切)地列數字:準確具體地
打比方:生動形象地
作比較:突出強調說明事物的特征
分類別:條理清晰地
下定義:科學準確簡明地
列圖表:直觀形象地
常見題型:文章某段或某句運用何種說明方法,簡要說明它的作用。
答題格式:本句用了的說明方法,說明了。(第一空填說明方法;第二空填說明方法的基本表達效果;第三空填具體說明的事物特點或道理)。
例題:“卷云絲絲縷縷地飄浮著,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時??”一句使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本句采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了卷云輕盈潔白的特點。
(七) 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和邏輯順序。
常見題型:本文或本段使用了什么說明順序?有何作用?
答題格式:本文或本段使用了說明順序,對 加
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第一空應填具體說明順序,第二空應填具體的事物或說明的事理。如是事理說明文,但不能準確表述,可填“事理、科學事理”等模糊性語言來表述。)
例題:《看云識天氣》的第三段使用了什么說明順序?有何作用?
答:使用了空間順序,對卷云、卷積云、積云、高積云的形態、位置、預示的天氣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
(八) 說明文的語言特點: 說明文的語言要求準確和簡明。有的說明文要講究語言的平實,
有的講究語言的生動。但不論是平實還是生動,都要求準確、簡明,要注意說明文的科學性。
常見題型1:加點字詞有何作用?
解題方法:
1.解釋詞語意思
2.帶詞解釋句子(結合具體內容分析);
3.xx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例題:“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征”這句話中的加點詞語“往往”有什么作用或表達效果?
答:“往往”是大多數的意思,說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預示著天氣晴朗,但也不排除特殊情況。 “往往”一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注:“往往”是一個頻率副詞,頻率副詞還有“常常、經常、通常、總是、有時”等,分析它們都是一樣的。
常見題型2:能否替換為另一個詞語?
解題方法:
1.表態:不能替換;
2.定性:解釋原詞意思或帶詞解釋句子;
3.定性:解釋所換詞語意思;
4.若替換,句子意思有何改變,不符合實際;
5.原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例題:“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征”這句話中的加點詞語“往往”能否替換成“總是”,試說明理由。
答:不能。因為 “往往”是大多數的意思,說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預示著天氣晴朗,但也不排除特殊情況。使用“總是”說明天上出現薄云一定表示天氣晴朗,如果換了,就與客觀事實不符合。表達不準確。 “往往”一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常見題型3:加點詞語能否刪去?
解題方法:
1.表態:不能刪;
2.定性:解釋這個詞或帶詞解釋句子;
3.若刪去,句子意思變成了“??”,這與事實不符合,表達不準確。(太絕對了);
4.XX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九) 說明語句、段落的作用:(這種題目答題的角度有三)
(1)結構方面的作用:承接上文、承上啟下、引出下文。有時在文章在開頭,還起著引出說明對象/說明事理的作用。
(2)內容方面的作用:總領全段(全文)、總結全段(全文)。
(3)主題(中心)方面的作用:揭示(點明、深化、升華、突出)主題(中心)、卒章顯志、畫龍點睛。
例題1:“我們還可以根據天上的云彩現象,推測天氣的情況”這句話有何作用?
答:承上啟下、總領全段。
例題2:《看云識天》最后一段有何作用。
答:總結全文、點明中心、卒章顯志、畫龍點睛。(可分析這一段寫了什么內容 )
【說明文相關知識點介紹】相關文章:
英語自我介紹相關詞匯及翻譯09-07
介紹物品的說明文04-26
介紹動物的說明文04-14
介紹筆的說明文11-08
關于介紹的說明文11-19
介紹西瓜說明文10-31
介紹熊貓的說明文06-26
介紹事物的說明文11-30
水果介紹說明文11-29
介紹貓說明文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