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片羽作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童年片羽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童年片羽作文1
我的童年是快樂的,也是多彩的!
和許多人一樣,我不管是什么事都纏著媽媽。媽媽到哪里,我也會跟到哪里,自己要什么也非得媽媽做不可.可媽媽要上班了,于是就把我“寄”在外婆家。我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那片菜地里。
菜地離外婆家很近,兩三分鐘的路程。我常常在那里捉蝸牛,每逢捉到幾只都會很小心地藏在一個早已挖好的洞里,可是它們很不聽話,不安于那個小世界,于是爭先恐后地向外爬。每逢這時,我總會把它們毫不留情地教訓一頓,敲敲硬殼,以作警告。有時,我也會用一根小木棒挖蟻洞。看螞蟻著急地進進出出,好像世界除了繁忙的搬運,就再也沒有什么事情可做了。要是把蟻洞挖到最深處那是很有趣的。會看見許多條通道,和馬路差不多,縱橫交錯著.在通道的最頂端處會有許多白色的圓球的東西,中間還有個小點兒,那是蟻卵。螞蟻在大逃亡時,嘴上總會銜上一兩個的。
我也會搞點小破壞,喜歡夏天在田野里奔跑,那是為了驚嚇躲在草叢中的蚱蜢.隨著我腳步的快慢,蚱蜢也陸陸續續跳出來。這時,我會不顧一切地撲上去,往往是蚱蜢沒捉到,卻渾身上下都是泥土,如果動作太猛,太“忘我”,那大家就會看到立在田野里的“灰姑娘”了。
即使是雨季,我也不會閑著。田野的一頭是個小池塘,每逢下雨總有一些不知名的小魚兒游來游去,說它小,那是名副其實的,有的身長一厘米也不到,最大也不會超過五厘米。
童年片羽作文2
隨著歲月的流逝,童年時代已成為一張美妙的書簽,匆匆地插進了生命書海中的一頁。
我相信每個人的童年都像海灘上的貝殼一樣,絢麗多彩,下面我就拿出一個我最漂亮的貝殼和大將分享。事情發生在我5歲的時候,奶奶常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從此,我便深信種什么東西,長什么東西。過了幾天,恰巧是我的生日,爸爸買來我最愛吃的零食。突然,我想起了奶奶說過的話,便想試試這是不是真的,下午,家里沒人的時候,我小心翼翼的拿出一個裝滿土的`花盆,在中間挖了一個坑,把零食埋了進去。看著這盆“神樹”,我美滋滋的想著,它能夠像奶奶家的果樹一樣發芽、開花、結果,最后在樹上掛著吃不完的零食。從那以后,我就天天給那盆“神樹”澆水、松土,盼著它能夠快快發芽。第二天,我在小伙伴面前夸下海口說:“我家有一棵“神樹”,它能變出很多很多的零食,當那棵“神樹”結出“果實”的時候,我一定請你們大吃一頓。”
過了一個星期,還不見“神樹”發芽,于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扒開埋零食的土,啊,那是我的零食嗎?看著里面黑乎乎的東西,讓人一見就惡心。我連忙跑去問爸爸,爸爸撫摸著我的頭,笑著說:“傻孩子,種子是有生命的,才能發芽,而零食沒有生命,所以不能發芽。”哦,原來如此,我若有所思的說:“原來并非什么東西種下去,都會發芽。”
現在,時光老人已經把童年匆匆帶走,我再也不會像以前那么傻。感謝時光老人,因為他把童年編成一本最純、最美的書印在我們的心坎里。